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P与LEV混合物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
1
作者 沈洪艳 刘爱真 +4 位作者 杨雷 孙新宇 白玉玮 宁静 孙昊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共9页
以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单一毒性试验、直接均分射线法进行二元联合毒性试验,运用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评估强度,探究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丁酯(TBP)与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混合暴露对2种藻的... 以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单一毒性试验、直接均分射线法进行二元联合毒性试验,运用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评估强度,探究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丁酯(TBP)与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混合暴露对2种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BP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EC_(50)分别为2.0×10^(-6)和6.7×10^(-5) mol/L;LEV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EC_(50)分别为3.4×10^(-7)和4.3×10^(-6) mol/L。TBP与LEV对铜绿微囊藻的单一毒性均大于斜生栅藻。基于均分射线设计的二元联合实验结果表明,随LEV占比降低,联合毒性减弱,且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大于斜生栅藻。不同TBP和LEV配比下的二元混合体系对2种藻的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均具有浓度依赖性,表现为低浓度协同、高浓度拮抗。联合毒性作用强度随TBP和LEV浓度配比变化而变化,LEV浓度占比与其联合毒性作用呈正相关,TBP浓度占比与联合毒性作用呈负相关。TBP和LEV单一及混合体系对藻类生长均呈现出毒物兴奋(Hormesis)效应,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研究结果可为有机磷阻燃剂和抗生素共存时的水生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左氧氟沙星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毒物兴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mixed salicylhydroxamic acid and tributyl phosphate collectors in fine cassiterite electro-flotation system 被引量:15
2
作者 覃文庆 任浏祎 +2 位作者 徐阳宝 王佩佩 马喜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711-1717,共7页
Two reagents including 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 and tributyl phosphate(TBP) were tested as collectors either separately or together for electro-flotation of fine cassiterite(<10 μm).Subsequently,the flotation m... Two reagents including 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 and tributyl phosphate(TBP) were tested as collectors either separately or together for electro-flotation of fine cassiterite(<10 μm).Subsequently,the flotation mechanism of the fine cassiterite was investigated by adsorbance determination,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measurement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um checking.Results of the flot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with SHA as a collector,the collecting performance is remarkably impacted by the pulp pH value as the floatability of cassiterite varies sharply when the pH changes,and flotation with SHA gives distinct maximum at about pH 6.5.Additionally,the floatability of cassiterite is determined by using SHA and TBP as collectors.The range of pulp pH for good floatability is broadened in the presence of TBP as auxiliary collector,and the utilization of TBP improves the recovery of cassiterite modestly.Moreover,the optimum pH value for cassiterite flo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dsorbance.The results of FT-IR spectrum and th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adsorp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llectors and the cassiterite is dominantly a kind of chemical bonding in the form of one or two cycle chelate rings due to the coordination of carbonyl group,hydroxamate and P=O group to the metal tin atoms,where the oxygen atoms contained in carbonyl group,hydroxamate and P=O group of the polar groups have the stereo conditions to form five-membered rings.In addition,the adsorption interactions of SHA and TBP on the surfaces of cassiterite are also dominated by means of hydrogen b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cassiterite particle ELECTRO-FLOTATION salicylhydroxamic acid (SHA) tributyl phosphate (tbp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vent extraction mechanism and precipitation stripping of bismuth(Ⅲ) in hydrochloric acid medium by tributyl phosphate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坚 丁风华 +1 位作者 湛菁 张传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085-3091,共7页
Tributyl phosphate(TBP) was employed for the Bi(Ⅲ) extraction from hydrochloric acid medium.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and material concentration were examined.The replacement mechanism between the anion(Cl^-) an... Tributyl phosphate(TBP) was employed for the Bi(Ⅲ) extraction from hydrochloric acid medium.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and material concentration were examined.The replacement mechanism between the anion(Cl^-) and TBP was proposed for extraction.The results show the species extracted into the organic phase were found to be mainly BiCl_3·x TBP(x=2 or 3).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hermodynamics analysis,which illustrates that higher temperatures show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xtraction.Extraction isotherm was obtained with 2.16 mol/L TBP for a typical solution containing 0.1 mol/L of bismuth and 1.0 mol/L of hydrochloric acid.About 98.5 % of bismuth has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leaching solution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Moreover,oxalate was explored as a precipitation stripping agent for BiCl_3·x TBP(x=2 or 3) complexes,by which Bi(Ⅲ) was stripped in the form of Bi_2(C_2O_4)_3·7H_2O.A stripping efficiency of 99.3% was obtained in only one stage at the phase ratio of 1 and TBP also could be recycled.Therefore,the method is an efficient,effective and highly selective approach to extract Bi(Ⅲ) and to recover metal bism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vent extraction bismuth (Bi) tributyl phosphate (tbp precipitation stripping extra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丁酯(TBP)对苯酚的络合萃取 被引量:56
4
作者 杨义燕 杨天雪 戴猷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10-415,共6页
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萃取分离方法对极性有机物稀溶液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本文系统进行了磷酸三丁酯(TBP)对苯酚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的实验研.负载有机相的红外谱图分析表明,TBP与苯酚通过氢键缔合形成萃合物.以TBP-煤油为萃取剂对工业含... 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萃取分离方法对极性有机物稀溶液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本文系统进行了磷酸三丁酯(TBP)对苯酚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的实验研.负载有机相的红外谱图分析表明,TBP与苯酚通过氢键缔合形成萃合物.以TBP-煤油为萃取剂对工业含酚废水进行了萃取平衡和错流萃取实验.讨论了其应用的可能性及开发新的有效的络合萃取剂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 磷酸三丁酯 苯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TAB/TBP体系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低浓度Au(I)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项军 陈景 +3 位作者 韦群燕 吴瑾光 李楷中 李奇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58-1962,共5页
以TBP为萃取剂,用新型的柱状萃取装置对水相中加入与Au(I)等摩尔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低浓度氰化金溶液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水相中添加CTAB、有机相TBP的体积、盐析剂NaCl浓度等对TBP萃取Au(I)性能的影响以及载金有机相中金... 以TBP为萃取剂,用新型的柱状萃取装置对水相中加入与Au(I)等摩尔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低浓度氰化金溶液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水相中添加CTAB、有机相TBP的体积、盐析剂NaCl浓度等对TBP萃取Au(I)性能的影响以及载金有机相中金的反萃取。结果表明:在水相中添加CTAB后,TBP对低浓度金的萃取性能大幅度提高;50L含金浓度约为10mg/L的氰化金溶液经3级萃取试验后,金的萃取率大于95%,萃余相浓度小于0.5×10-6。用硫氰化钾对含金浓度约为3g/L的载金有机相进行了反萃取研究,当KSCN浓度大于3mol/L时,对金的反萃率大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柱 KAu(CN)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磷酸三丁脂 硫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_(235)-TBP混合体系从硫酸盐溶液中协同萃取除铁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铭 周雍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8-1654,共7页
研究了采用N235-TBP协同萃取体系从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除铁,考察了萃取体系、N235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Vorg/Vaq)、H2SO4浓度和平衡pH值对Fe(Ⅲ)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N235和TBP对硫酸盐溶液中的Fe(Ⅲ)具有协同... 研究了采用N235-TBP协同萃取体系从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除铁,考察了萃取体系、N235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Vorg/Vaq)、H2SO4浓度和平衡pH值对Fe(Ⅲ)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N235和TBP对硫酸盐溶液中的Fe(Ⅲ)具有协同萃取效应;加入TBP能有效地抑制载铁有机相的分层,提高Fe(Ⅲ)的反萃率;料液初始pH值及N235浓度对Fe(Ⅲ)的萃取率影响显著,萃铁曲线的最高点随着N235浓度的增大向低pH值方向移动;以含30%N235和10%TBP(体积分数)的有机相作萃取剂,在相比(Vorg/Vaq)为2∶1的条件下,含铁12.73 g/L的合成料液经过3级错流萃取,萃余液中含铁低于0.15 g/L,铁的总萃取率接近99%;以0.4 mol/L的H2SO4为反萃剂,控制反萃液平衡pH小于0.8,铁的单级反萃率大于96%;含铁7.05 g/L的有机相在相比为1∶1时,经过2级错流反萃,铁基本上被反萃完全,贫有机相不经处理可以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溶液 协同萃取 反萃 除铁 N235 t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O-TBP/煤油体系对高放废液中镅、铀、钚和锝等的萃取和反萃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宾兵 吴秋林 朱永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7,共5页
比较研究了混合三烷基氧膦 ( TRPO) -磷酸三丁酯 ( TBP) /煤油混合体系和 TRPO/煤油体系对铀和硝酸的萃取容量 ,结果表明 ,混合体系的萃取容量比 TRPO/煤油体系高。测定了 2 0 % TRPO- 2 0 %TBP/煤油混合体系对二十余种离子的萃取分配... 比较研究了混合三烷基氧膦 ( TRPO) -磷酸三丁酯 ( TBP) /煤油混合体系和 TRPO/煤油体系对铀和硝酸的萃取容量 ,结果表明 ,混合体系的萃取容量比 TRPO/煤油体系高。测定了 2 0 % TRPO- 2 0 %TBP/煤油混合体系对二十余种离子的萃取分配比 ,结果表明在较宽的 HNO3浓度范围 ( 0 .5~ 5mol/L)内 ,该混合体系对低浓度 UO2 2 +、低浓度 U4 +、Pu4 +、Pu3+、Np O2 2 +、Np4 +都有较高的萃取能力 ;低酸条件( <1.0 mol/L)下 ,混合体系对 Tc O4 -、Am3+、Eu3+、Y3+有较高的分配比 ;混合体系对 Np O2 +、Sr2 +、Cs+等的萃取能力较弱。TRPO- TBP/煤油有机相中萃取的镅、铀、钚和锝可以分别用高浓度硝酸、碳酸铵溶液、羟基乙酸和高浓度硝酸 (或碳酸盐 )反萃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O tbp 煤油 萃取 反萃 高放废液处理 萃取容量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庚酮+乙酸乙酯、3-庚酮+乙酸丁酯、3-庚酮+TBP、MIBK+TBP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和黏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得岭 林晓 +2 位作者 曹宏斌 李以圭 张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27-2340,共14页
常压下测定了3-庚酮+乙酸乙酯、3-庚酮+乙酸丁酯、3-庚酮+磷酸三丁酯(TBP)、4-甲基-2-戊酮(MI-BK)+磷酸三丁酯4个二元体系在293.15~318.15K下的密度和黏度值,计算了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VE和过量黏度Δη,并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V... 常压下测定了3-庚酮+乙酸乙酯、3-庚酮+乙酸丁酯、3-庚酮+磷酸三丁酯(TBP)、4-甲基-2-戊酮(MI-BK)+磷酸三丁酯4个二元体系在293.15~318.15K下的密度和黏度值,计算了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VE和过量黏度Δη,并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VE和Δη进行了关联。混合溶剂的黏度数据采用Orrick-Erbar(O-E)基团贡献法进行了关联和预测,增加了O-E方法中的(—O)3—PO基团贡献值。结果表明,O-E方法可根据现有的纯溶剂的黏度数据预测得到混合溶剂的黏度,平均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庚酮 磷酸三丁酯 4-甲基-2-戊酮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密度 黏度 Orrick-Erbar(O-E)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与TBP二元中性体系对Au(Ⅲ)的协同萃取 被引量:7
9
作者 楼芳彪 庄尚瑞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11,共6页
研究石油亚砜(PSO)与磷酸三丁酯(TBP)组成的二元中性体系(B-B体系)在HCl介质中对Au(Ⅱ)的萃取行为,发现其中有明显的协同萃取效应.用斜率法及红外、紫外光谱法确定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H_3O^+·2PSO·TBP·AuCl_4^-.还讨论了... 研究石油亚砜(PSO)与磷酸三丁酯(TBP)组成的二元中性体系(B-B体系)在HCl介质中对Au(Ⅱ)的萃取行为,发现其中有明显的协同萃取效应.用斜率法及红外、紫外光谱法确定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H_3O^+·2PSO·TBP·AuCl_4^-.还讨论了协萃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协同效应 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色层分离-ICP/AES法测定锆铀铒合金中十七个微量杂质元素和铒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列奇 王树安 李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2-77,共6页
本法对锆铀铒合金中十七个微量杂质元素和铒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o、Cr、Cu、Fe、Mg、Mn、Mo、Ni、Pb、Sn、Ta、Ti、V、Y和Zn的测定范围为30~3200μg/... 本法对锆铀铒合金中十七个微量杂质元素和铒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o、Cr、Cu、Fe、Mg、Mn、Mo、Ni、Pb、Sn、Ta、Ti、V、Y和Zn的测定范围为30~3200μg/g,Er为0.2~3.2%,回收率为94~108%,RSD(n=8)为0.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层分离 核燃料 锆铀铒合金 tbp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点下降法测定正十六烷中TBP的活度系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磷酸三正丁酯(TBP)是核燃料及多种稀有金属水冶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萃取剂,Healy 等人用蒸气压法、Alcock 用溶解度法先后测定过它在一些溶剂中的活度系数,不同作者的数据分歧很大,测定的浓度范围一般也较小.高宏成等人用磷-32标记TBP 分... 磷酸三正丁酯(TBP)是核燃料及多种稀有金属水冶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萃取剂,Healy 等人用蒸气压法、Alcock 用溶解度法先后测定过它在一些溶剂中的活度系数,不同作者的数据分歧很大,测定的浓度范围一般也较小.高宏成等人用磷-32标记TBP 分配法在较大浓度范围内测定过TBP 在氯仿、四氯化碳、苯、正已烷等8~9种溶剂中的活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系数 磷酸三正丁酯 冰点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Ln(Ⅲ)/TBP的配位反应研究
12
作者 李瑞瑞 田国新 +3 位作者 蒋冬梅 袁小兰 夏良树 何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6-403,共8页
应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水饱和的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Tf2N)中Ln(Ⅲ)(Ln=Nd、Eu)与磷酸三丁酯(TBP)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温度分别为10、25、40、55、70℃时,Nd(TBP)3+的稳定常数lgβ分别为0.68... 应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水饱和的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Tf2N)中Ln(Ⅲ)(Ln=Nd、Eu)与磷酸三丁酯(TBP)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温度分别为10、25、40、55、70℃时,Nd(TBP)3+的稳定常数lgβ分别为0.68±0.03、0.76±0.02、0.89±0.03、0.97±0.03、1.04±0.03,lnβ对100/T在10~7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配位反应的焓变在该温度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由范特霍夫方程计算得到的Ln(Ⅲ)与TBP配位反应的焓变为11.52kJ/mol;25℃下,Eu(TBP)3+的稳定常数lgβ为0.78±0.06,略大于Nd(TBP)3+的配位稳定常数,与镧系收缩效应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稳定常数 磷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为萃取剂分离废磷酸铁锂电池中金属锂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艺博 阮久莉 +2 位作者 郭玉文 姚扬 李妍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5-190,共6页
LiFePO_(4)/C粉末盐酸浸出液中主要离子为Li^(+)、Fe^(3+)与少量的Cl^(-),符合TBP萃取Li^(+)必须存在过渡族金属离子与Cl^(-)的理论。探究了TBP萃取Li^(+)的机制以及氯离子供给剂、Fe^(3+)/Li^(+)摩尔比、Cl^(-)浓度与Li^(+)浓度对萃取... LiFePO_(4)/C粉末盐酸浸出液中主要离子为Li^(+)、Fe^(3+)与少量的Cl^(-),符合TBP萃取Li^(+)必须存在过渡族金属离子与Cl^(-)的理论。探究了TBP萃取Li^(+)的机制以及氯离子供给剂、Fe^(3+)/Li^(+)摩尔比、Cl^(-)浓度与Li^(+)浓度对萃取的影响,得到Li^(+)最佳萃取分离条件。结果表明,以FeCl^(3+)AlCl_(3)为氯离子供给剂,模拟配制酸浸出液中Li^(+)是以[LiFeCl_(4)]·n TBP的络合形式被萃取;TBP萃取Li^(+)的最佳条件为:溶液中Fe^(3+)/Li^(+)摩尔比为1.5、Cl^(-)浓度为5 mol/L、Li^(+)质量浓度为1 g/L;当相比(O/A)为0.5时,在最佳条件下TBP对LiFePO_(4)/C粉末盐酸浸出液中Li^(+)的二级萃取率达到92%以上,以6 mol/L盐酸为反萃剂三级反萃后Li^(+)反萃率约为93%,反萃后有机相中Fe^(3+)等杂质质量分数低于1%。该方法使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的锂分离率达到83%以上,实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金属锂资源再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tbp 金属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BP从POX工艺酸沉浓缩液中萃取分离Mo、Re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勾明雷 牛青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以TBP为萃取剂,从POX工艺酸沉浓缩液中分离回收Mo、Re,分别考察了浓缩液pH、相比(O/A)、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对Mo、Re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2、相比O/A=1∶2时,Mo的萃取率可达99. 5%,Mo对Re的分离系数高达181左右;萃取Mo... 以TBP为萃取剂,从POX工艺酸沉浓缩液中分离回收Mo、Re,分别考察了浓缩液pH、相比(O/A)、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对Mo、Re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2、相比O/A=1∶2时,Mo的萃取率可达99. 5%,Mo对Re的分离系数高达181左右;萃取Mo结束后,将萃余液pH调至-0. 5左右,在25℃、相比O/A=1∶1条件下,Re的萃取率可达99. 6%,Re对Mo的分离系数高达5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萃取分离 POX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辐照场下Purex过程溶剂的辐解研究——Ⅱ.TBP-正十二烷体系辐解生成强络合剂——单烷基长链酸性磷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金鹏 童天真 林漳基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1-75,共5页
研究了在强辐照场下TBP-正十二烷体系中单烷基长链酸性磷酸酯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单烷基长链酸性磷酸酯的生成机理。
关键词 tbp 辐射 单烷基 酸性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氢氧化钙的制备及其在废TBP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苑懿豪 赵景宇 +3 位作者 王淳 张飞天 吕惠芸 那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2,共6页
通过氧化钙和双酚A成功制备了在废TBP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较好的改性氢氧化钙,利用XRD、SEM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氢氧化钙在TBP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双酚A质量为1.5 g、反应温度为7... 通过氧化钙和双酚A成功制备了在废TBP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较好的改性氢氧化钙,利用XRD、SEM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氢氧化钙在TBP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双酚A质量为1.5 g、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5 h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出的氢氧化钙改性效果最好,与废TBP有机溶剂配制的料液可以在80 h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 改性 双酚A 氧化钙 磷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germanium(IV) from acid leaching solution with mixtures of P204 and TBP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喜红 覃文庆 吴雪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78-1984,共7页
Solvent extrac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acidic solutions containing germanium(IV) and other metal ions, such as Ga3+, Fe3+, Zn2+ and Fe2+ in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of zinc. The purpose of this wor... Solvent extrac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acidic solutions containing germanium(IV) and other metal ions, such as Ga3+, Fe3+, Zn2+ and Fe2+ in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of zinc.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traction and stripping processes and the selectivity of germanium and other metals, while making the method as simple as possible. Germanium was recovered from sulfuric acid, using di-(2-ethylhexyl) phosphoric acid (P2O4) as an extractant, tributyl phosphate (TBP) as modifier diluted in sulfonate kerosene and stripped by NaOH aqueous solution. Extrac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solvent concentrations, and optimized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numbers of stages required for extraction and stripping of metal ion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McCabe-Thiele plo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ng and stripping efficiencies are 94.3% and 100%, respectively, through two-stage extraction and two-stage strip. Moreove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BP on the system P2O4/kerosense/Ge4+ is revealed with respect to the extraction of german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vent extraction GERMANIUM di-(2-ethylhexlyl) phosphoric acid tributyl phosphate SCRUBBING STRI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萃淋树脂分离GFAAS法测定水与废水中的铬(Ⅵ)和铬(Ⅲ)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津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提出了以磷酸三丁酯 (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六价铬的方法 ,对 TBP萃淋树脂为柱填料分离富集 Cr( )的介质、酸度、洗脱条件及干扰行为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 1 %的盐酸介质中 ,TBP萃淋树脂能定量吸附 Cr( ) ,配以石墨炉原子吸收... 提出了以磷酸三丁酯 (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六价铬的方法 ,对 TBP萃淋树脂为柱填料分离富集 Cr( )的介质、酸度、洗脱条件及干扰行为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 1 %的盐酸介质中 ,TBP萃淋树脂能定量吸附 Cr( ) ,配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达到分别测定 Cr( )和 Cr( )之目的。方法快速简便 ,试样无需经过复杂的前处理 ,方法检出限为 2 μg L,对含铬 5μg L的试样测得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5 5% ,标准回收率为 95%~ 1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石墨炉原子吸收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滴微萃取-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石墨中的超痕量金
19
作者 肖芳 张田园 +3 位作者 张丽萍 刘璐 毛香菊 倪文山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4-743,共10页
准确测定高纯石墨中的超痕量金,难点是如何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器皿、试剂、材料、环境及设备所引入的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对样品溶液中超痕量金(0.1~1ng/mL)的有效分离和高倍富集。本文建立了铂皿中灰化、酸解、磷酸三... 准确测定高纯石墨中的超痕量金,难点是如何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器皿、试剂、材料、环境及设备所引入的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对样品溶液中超痕量金(0.1~1ng/mL)的有效分离和高倍富集。本文建立了铂皿中灰化、酸解、磷酸三丁酯悬滴微萃取的方法用于高纯石墨中超痕量金分析。首先于铂皿中高温灼烧除去样品中的固定碳,然后采用氢氟酸-王水-高氯酸将灰分消解完全制备成样品溶液,再以微升级磷酸三丁酯悬滴作为萃取剂,分离富集样品溶液中的金,最后采用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对悬滴中的金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使用2.5μL磷酸三丁酯悬滴(氯仿体积为20%)作为萃取剂,在10%盐酸介质的样品溶液中萃取金2min,对金的富集倍数可达283倍。在实验条件下,金的质量浓度在0.1~2.0ng/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检出限为0.11ng/g,样品溶液中一定量的共存元素(如钠、镁、铝)对金的测定无干扰。按照实验方法测定5个高纯石墨实际样品中的金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4.9%,加标回收率为94.9%~1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墨 悬滴微萃取 磷酸三丁酯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超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含酚工业废水的脱酚工艺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潆心 蒋文伟 +2 位作者 焦高成 彭小双 曾鸿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1-206,212,共7页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煤油体系在对硝基苯酚(PNP)工业废水中的萃取工艺,TBP与PNP主要形成1∶1型的络合物,萃取过程的ΔH=-28.21 kJ/mol,废水中盐的存在对络合萃取有正向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搅拌转速、有机相/水...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煤油体系在对硝基苯酚(PNP)工业废水中的萃取工艺,TBP与PNP主要形成1∶1型的络合物,萃取过程的ΔH=-28.21 kJ/mol,废水中盐的存在对络合萃取有正向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搅拌转速、有机相/水相的体积比(O/A)对脱酚率以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优工艺条件为:TBP浓度为28%,搅拌转速为187 r/min,相比为0.6,该条件下脱酚率为99.97%,单级萃取后萃余水相酚含量为0.1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对硝基苯酚 响应面 含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