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ultra-wideband radar signals-generated technology using two-channel signal generator 被引量:4
1
作者 Wan Yonglun Lu Youxin +2 位作者 Si Qiang Wang Xuegang Cao Guang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710-715,共6页
Synthesis of ultra-wideband (UWB)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radar signals is a very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microwave imaging, 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low radar-cross-section (RCS) targets. A new... Synthesis of ultra-wideband (UWB)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radar signals is a very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microwave imaging, 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low radar-cross-section (RCS) targets. A new method of UWB radar signals generation with two-channel signal generator is presented. The realization structure is given; the principle and errors of signal synthesis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an automatic .adjustment measure of signal phase is proposed because of phase discontinuity of waveform in this metho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dar signals with large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can be generated by means of this method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high-speed digital devices are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 DDS LFM two-channel signal generator pulse com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GPS信号捕获模块的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辉 吴超 +1 位作者 张虎 高明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3,共4页
System Generator for DSP是业内领先的高级系统级FPGA开发工具.本文基于该软件设计并实现了4通道GPS信号捕获模块,其中包括平均采样、本地C/A码、FFT/IFFT运算、复数乘法运算、扫频控制和结果返回等6个模块,并利用Xilinx的Viertx-5XC5V... System Generator for DSP是业内领先的高级系统级FPGA开发工具.本文基于该软件设计并实现了4通道GPS信号捕获模块,其中包括平均采样、本地C/A码、FFT/IFFT运算、复数乘法运算、扫频控制和结果返回等6个模块,并利用Xilinx的Viertx-5XC5VSX50T-FF665芯片对模块进行了硬件协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实现的捕获模块能够准确地捕获GPS信号,与利用硬件描述语言的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generator FPGA GPS信号捕获 Viertx-5XC5VSX50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类虚拟同步发电机和柔性负荷的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控制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慧 赵书强 +3 位作者 陈旭博 孟建辉 田艳军 高本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6,共12页
直流微电网稳态工作点切换、负荷变化较大时经常会出现暂态失稳现象,属于比较典型的“大信号失稳”工况,传统基于小信号的解决方法难以应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类虚拟同步发电机(AVSG)控制参数和柔性负荷灵活调节的稳定控制方法。... 直流微电网稳态工作点切换、负荷变化较大时经常会出现暂态失稳现象,属于比较典型的“大信号失稳”工况,传统基于小信号的解决方法难以应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类虚拟同步发电机(AVSG)控制参数和柔性负荷灵活调节的稳定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直流微电网的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然后,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工具构建Lyapunov函数以估计目标稳态点的吸引域。若目标稳态点的最大估计吸引域(LEDA)包含初始稳态点,则系统是渐近稳定的;否则存在失稳的风险。此时,利用灵活可调的虚拟阻尼、虚拟惯量和柔性负荷等资源,让目标稳态点的LEDA直接或者间接包含初始稳态点,从而消除振荡失稳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吸引域理论改进虚拟阻尼和虚拟惯量等控制参数以及工作点运行轨迹,是一种实用且有效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方法。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HIL)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大信号稳定 吸引域估计 类虚拟同步发电机 柔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的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龙 石海超 +4 位作者 熊江涛 金韩微 张博文 陆志鹏 何玉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95-3204,I0028,共11页
针对发电机发生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时振动信号特征微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的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发电机定子的振动特征设计一种新颖的星形结构元素,并构建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 针对发电机发生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时振动信号特征微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的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发电机定子的振动特征设计一种新颖的星形结构元素,并构建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方式;其次,利用白鲨优化策略对星形结构元素的幅值及尺度进行寻优,并将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应用在发电机定子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中;最后,对比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理论故障特征频率与处理信号频谱中幅值突出的频率,判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增强发电机定子振动信号特征,提高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检出率,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振动信号 数学形态学 星形结构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马英豪 李建伟 +2 位作者 马弢 杨屹 张艳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8,共9页
为方便核电子仪器开发人员在无辐射污染的环境下展开仿真与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的设计,并对发生器生成的核脉冲信号进行仿真,测试发现该发生器的信号可高效重现辐射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后端的响应。该核脉... 为方便核电子仪器开发人员在无辐射污染的环境下展开仿真与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的设计,并对发生器生成的核脉冲信号进行仿真,测试发现该发生器的信号可高效重现辐射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后端的响应。该核脉冲发生器的实时仿真能够模拟一定辐射水平下核仪器的测试与标定过程。该核脉冲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测试需求更改信号发送的参数,包括脉冲计数率,脉冲幅度高斯分布中心值和核脉冲上升与下降时间等。采用线性移位寄存器、细胞自动机算法、反指数函数查表法和十二相加等算法,产生在幅值上符合高斯分布且时间上符合泊松分布的核信号参数,并生成随机分布和脉宽可调节的核信号。该发生器通过FPGA实现,利用高速DAC输出核脉冲信号,实现了安全的实验研究和多道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脉冲信号 细胞自动机 辐射防护 泊松分布 随机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S技术带自检的飞机精航向角度信号发生器
6
作者 王选择 陈思远 +3 位作者 罗珺哲 石乾 李雪莲 翟中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2,共7页
飞机精航向角检测仪的定期检测很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测量点位少、操作复杂、效率低或采用模拟式航向角发生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等问题,为此,文中利用STM32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了基于DDS与信号自解调技术,产生满足精航向角度... 飞机精航向角检测仪的定期检测很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测量点位少、操作复杂、效率低或采用模拟式航向角发生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等问题,为此,文中利用STM32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了基于DDS与信号自解调技术,产生满足精航向角度测量的多路模拟放大信号的同时,完成多路信号的同步采集并解调输出的角度信息。解决了飞机航向角信号模拟量多、信号电压大、同步性要求高的问题。对比飞机航向角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实现了0°~360°全角度范围内信号的实时输出,误差控制在±3′以内;对比系统的解调反馈角度信息,解调误差不超过±3′,满足高效、准确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发生器 DDS 飞机航向角 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裂信号和数据增强的脆性智能预测方法
7
作者 王婷婷 杜学童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1027,共14页
储层脆性的精确预测对地下岩土工程灾害预警和油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受压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提出一种脆性智能预测方法。实验制备4类尺寸相同但脆性不同的岩石进行室内单轴岩石压裂,将采集到的破裂信号经预处理后制作样... 储层脆性的精确预测对地下岩土工程灾害预警和油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受压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提出一种脆性智能预测方法。实验制备4类尺寸相同但脆性不同的岩石进行室内单轴岩石压裂,将采集到的破裂信号经预处理后制作样本数据集。针对训练数据不足和传统数据增强方法的局限性等问题,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基于谱归一化的深度卷积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CS-DCGAN)模型,输出高质量样本时频图像,丰富原始样本数据集,作为残差网络的输入;对图像的有效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学习、迭代训练以建立脆性智能预测模型,通过不断调整模型的超参数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后进行多指标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DCGAN,CS-DCGAN生成的样本质量较高,FID(Frechet inception distance)最小值为67.96,能够缓解过拟合等问题,提高了残差网络的性能,对不同脆性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94.95%,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脆性 声发射信号 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网络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干扰信号识别方法
8
作者 宋晋东 栾世成 +7 位作者 李山有 马强 孙文韬 刘赫奕 周学影 姚鹍鹏 黄鹏杰 朱景宝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为提升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中地震事件识别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干扰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通过GAN对打夯干扰信号进行数据增强,以实现数据平衡;其次,设计并构建GAN-CNN打夯干扰信... 为提升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中地震事件识别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干扰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通过GAN对打夯干扰信号进行数据增强,以实现数据平衡;其次,设计并构建GAN-CNN打夯干扰信号识别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通过对比试验,验证该模型在干扰信号识别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与未使用GAN进行数据增强的情况相比,所提方法识别打夯干扰信号和地震事件信号的准确率分别为99.60%和100%,性能显著提升;此外,GANCNN模型的交并比、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也得到提高。该方法可为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干扰信号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高速铁路 卷积神经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打夯干扰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频率稳定性提升的VSG暂态稳定性增强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万里 涂春鸣 +1 位作者 肖凡 郭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5,I0005,共15页
电网故障期间保持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频率稳定性是保持暂态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应优先考虑,而现有暂态稳定方法却极少关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频... 电网故障期间保持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频率稳定性是保持暂态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应优先考虑,而现有暂态稳定方法却极少关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频率稳定性提升的VSG暂态稳定性增强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增强故障期间的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首先,全面分析2种故障类型下VSG的惯性和阻尼对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然后,提出一种引入角频率偏差反馈的有功环控制,并基于小信号和大信号模型综合分析VSG的暂态响应;接着,给出一种考虑最优阻尼比的VSG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暂态稳定性 频率稳定性 暂态响应 最优阻尼比 小信号模型 大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磁信息智能控制的生成对抗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兰 张彪 +1 位作者 梁天一 朱辉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44,共15页
电磁信息智能控制是现代战争中管理和利用电磁环境的关键技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循环提供了这一过程的理论指导。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及其衍生模型,凭借其出色的数据生成... 电磁信息智能控制是现代战争中管理和利用电磁环境的关键技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循环提供了这一过程的理论指导。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及其衍生模型,凭借其出色的数据生成和适应能力,极大增强了在电磁环境信息观察和分析方面的能力,为电磁频谱战中OODA循环的智能化提供了新动力。本文深入探讨GAN及其衍生模型在电磁频谱战OODA循环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如何在信号检测识别、辐射源识别、策略优化等关键环节中提高认知效能。同时,对于GAN在此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如数据质量和模型泛化能力,旨在推动该技术在电磁信息智能控制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进而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信息智能控制 生成对抗网络 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循环 信号识别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的18倍频16QAM毫米波生成方案
11
作者 王雪霞 马会芳 +2 位作者 闫映策 赵永丽 陈伟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8,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光纤带宽并提升RoF系统的通信能力,将光子矢量调制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PDM)的18倍频16正交振幅调制(QAM)毫米波生成方案。该系统包含倍频和矢量调制两个并联模块。在倍频模块利用两个双平行马... 为了更好地利用光纤带宽并提升RoF系统的通信能力,将光子矢量调制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PDM)的18倍频16正交振幅调制(QAM)毫米波生成方案。该系统包含倍频和矢量调制两个并联模块。在倍频模块利用两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和一个光相移器生成±6阶光边带,经过半导体光放大器后激发四波混频效应,再经过滤波处理得到18阶边带。在矢量调制模块,利用八路10 Gbit/s的二进制NRZ信号驱动DP-MZM,结合偏振复用技术,实现了两个正交偏振方向上的16QAM的光域调制。将PDM-16QAM信号与18阶光边带耦合,经光电探测器拍频后生成了18倍频PDM-16QAM信号。仿真分析表明,当光电探测器接收功率为−25 dBm时,系统信噪比大于20.5 dB的矢量信号经过30 km的单模光纤传输后,系统性能良好,当SOA注入电流和激光线宽存在一定范围波动时,系统误码率仍可低于3.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生毫米波 矢量信号 偏振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AL模型多线程代码生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阚双龙 黄志球 杨志斌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549,共14页
反应式系统是指与环境不断发生交互的控制系统。这类系统通过接收外部环境输入,对输入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反馈到外部环境来控制系统的行为。同步语言是一种规约反应式系统的建模语言,同步语言的优势在于支持形式化验证和精确的代码... 反应式系统是指与环境不断发生交互的控制系统。这类系统通过接收外部环境输入,对输入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反馈到外部环境来控制系统的行为。同步语言是一种规约反应式系统的建模语言,同步语言的优势在于支持形式化验证和精确的代码自动生成。面向多时钟同步语言SIGNAL,提出了一种SIGNAL模型到多线程Java代码生成过程。该代码生成过程基于以下3种中间结构:同步时钟卫式操作、卫式操作和带划分的卫式操作。将整个代码生成过程分为4个主要转化步骤,给出每一步转化规则。最后对空客A340的警报系统进行实例分析,评估生成代码的正确性。多线程Java代码生成可以为SIGNAL模型在分布式和多核体系下的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式系统 同步语言 signal 代码生成 卫式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13
作者 任智强 田铭兴 +1 位作者 姜宇 邢东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不平衡功率分配公式.根据多机系统小信号状态方程与特征根的关系,推导多机系统发电侧惯量计算公式.介绍单机系统发电侧惯量的计算方法,阐述惯量计算公式中的惯量比与固有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通过单机系统、双机互联系统、WSCC3机9节点系统、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系统中的发电侧惯量评估值与实际值接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发电侧惯量评估 惯量响应 机电振荡 小信号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电平逆变的信号发生电路
14
作者 邵苏北 洪峰 +1 位作者 刘云祥 纪蒋洵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102,共5页
航空通信系统及音频系统是航空器的重要系统,对该系统检测时,需对其输入信号进行电压偏移以满足特殊场景的测试需求,本文通过改进D类功率放大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电平逆变的信号发生电路。具体分析了该新型拓扑的结构及工作模态,说明了... 航空通信系统及音频系统是航空器的重要系统,对该系统检测时,需对其输入信号进行电压偏移以满足特殊场景的测试需求,本文通过改进D类功率放大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电平逆变的信号发生电路。具体分析了该新型拓扑的结构及工作模态,说明了直流偏置、频率及幅度可调的可行性。针对该拓扑提出了不同的控制方式,并具体阐释了三电平SPWM调制方式、五电平SPWM调制方式的实现方法。通过PSIM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论证了新拓扑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同时给出了桥臂输出端高频振荡的减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发生 电压偏置 多电平逆变 SPWM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测信号与工频电压幅值比率的防孤岛保护方法
15
作者 徐化博 陈羽 +3 位作者 徐丙垠 赵瑞锋 刘一铭 王鹏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66-174,共9页
现场应用的防孤岛保护多为基于电压/频率检测的被动式防孤岛保护,其在电网扰动及非计划孤岛形成时普遍存在误动及拒动问题。阻抗测量防孤岛保护利用系统的阻抗特征辨识电网扰动及孤岛,有效解决了被动式防孤岛保护的不足,但保护判据整定... 现场应用的防孤岛保护多为基于电压/频率检测的被动式防孤岛保护,其在电网扰动及非计划孤岛形成时普遍存在误动及拒动问题。阻抗测量防孤岛保护利用系统的阻抗特征辨识电网扰动及孤岛,有效解决了被动式防孤岛保护的不足,但保护判据整定高度依赖于系统的阻抗参数,并且多分布式电源(DG)系统中检测信号相互干扰会导致保护失效。为此,提出基于检测信号与工频电压幅值比率的防孤岛保护方法。在分析孤岛形成前后测量阻抗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孤岛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辨识判据,并从分支线路、低电压穿越等方面分析了方法的适应性。此外,结合DG控制策略,利用电压过零点设计了基于60 Hz信号的同步注入及检测方法。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在孤岛发生后的1 s内完成孤岛检测,避免了现有过/欠压、过/欠频率等防孤岛保护方法存在的拒动及误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检测信号 工频电压 防孤岛保护 电压同步 幅值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同步发电机主导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提高措施综述
16
作者 胡秦然 巫绍辉 +5 位作者 韩汝帅 张旺 钱涛 全相军 侯凯 吴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0,共20页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虚拟惯性支撑,未来将出现多VSG协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场景。确保VSG技术引入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该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故需要重点研究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文中首先综述了主配电网中的VSG稳定性研究进展,介绍了VSG技术原理,梳理了电流源型VSG和电压源型VSG的拓扑结构和特性。接着,针对VSG单机本体到多机协同,详细介绍了小信号稳定和暂态稳定的主流分析方法和稳定性提升措施。然后,聚焦于微电网应用中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从微电网初建阶段到常态化调度阶段,从设备层面到系统层面,全时序多层次分析了VSG技术在其中面临的稳定性难点。最后,给出了VSG技术稳定性研究后续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 微电网 黑启动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钻柱涡动识别
17
作者 朱海峰 何英明 +3 位作者 李亚峰 王名春 项明 薛启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97,共11页
为及时识别井下钻具涡动,降低钻井风险,利用时频分析技术标记了实际钻井信号中典型的涡动信号,分析了钻具涡动时正交三轴加速度计信号之间的关系,将加速度信号间相关系数作为涡动识别特征,建立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 为及时识别井下钻具涡动,降低钻井风险,利用时频分析技术标记了实际钻井信号中典型的涡动信号,分析了钻具涡动时正交三轴加速度计信号之间的关系,将加速度信号间相关系数作为涡动识别特征,建立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的井下钻柱涡动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涡动识别模型的综合识别精度为91.8%,可以在大量振动数据中快速准确识别出涡动信号。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井下振动识别系统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钻柱涡动 模式识别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错并联VDCM的新能源充电站一体化系统稳定控制
18
作者 薛宇 高博麟 +3 位作者 贺彬 钟薇 梁子泳 曹家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6-384,共9页
传统的控制策略在面对高功率充电需求和电网电压波动时难以适应实际需求。为此,提出基于交错并联虚拟直流电机(VDCM)控制策略以期提高新能源充电站稳定运行能力。将交错并联DC/DC应用到充电站拓扑结构中,有效减小电动车充电站输出电流纹... 传统的控制策略在面对高功率充电需求和电网电压波动时难以适应实际需求。为此,提出基于交错并联虚拟直流电机(VDCM)控制策略以期提高新能源充电站稳定运行能力。将交错并联DC/DC应用到充电站拓扑结构中,有效减小电动车充电站输出电流纹波,提高充电站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引入VDCM控制策略,为新能源充电站输出提供稳定可靠的惯量、阻尼支撑,实现对新能源充电站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基于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及阻尼系数对充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并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的仿真模型分别选用电动汽车和电动重卡两种车型接入/断开充电站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充电站 虚拟电机 交错并联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弱依赖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的电网小干扰概率分析
19
作者 齐宗强 窦晓波 +2 位作者 卜强生 吕朋蓬 徐晓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64,共8页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高渗透接入,电网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其进行概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等方法能够获取精确的概率分析结果,但其样本需求量和计算成本随着随机变量数的增长呈指数增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弱依...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高渗透接入,电网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其进行概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等方法能够获取精确的概率分析结果,但其样本需求量和计算成本随着随机变量数的增长呈指数增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弱依赖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的电网小干扰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少量仿真样本的基础上构建张量补全模型,采用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张量补全算法提取已有样本分布特征并扩张样本数量,从而降低多项式混沌展开式对样本数量的依赖性。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大幅减少了所需样本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析 小干扰 稳定性 多项式混沌展开式 张量补全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中功率同步环与端电压环相互作用分析
20
作者 姚兴 占萌 刘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5-186,共12页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在强网下表现出反常失稳,而其功率同步控制环节与端电压控制环节间相互作用机制并不清晰。为此,文中从控制环节的振荡频率(控制环节带宽)角度,分析系统在不同强、弱网条件(线路电抗变化)下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在强网下表现出反常失稳,而其功率同步控制环节与端电压控制环节间相互作用机制并不清晰。为此,文中从控制环节的振荡频率(控制环节带宽)角度,分析系统在不同强、弱网条件(线路电抗变化)下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稳定性结果。首先,建立系统线性化模型,并基于自动控制理论,求取虚拟同步机与端电压控制环节子系统的带宽,发现二者带宽随线路电抗变化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然后,通过奇异摄动理论,分别以虚拟同步机、端电压控制为主体展开不同网络条件下的环节间相互作用分析。再者,通过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幅相特性衡量稳定性,并得到导致强网失稳的临界线路电抗。最后,研究揭示了虚拟同步机、端电压控制的参数影响,以及控制环路带宽分离法与主流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构网型变流器 虚拟同步机 功率同步控制 端电压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控制环节带宽 奇异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