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MERGE框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赖鸿皓 王浙 +12 位作者 李滢 唐文静 王蓓蓓 孙培栋 孙铭谣 黄嘉杰 肖志攀 李颖 赵晨 商洪才 杨克虎 刘杰 葛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 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MERGE(Merg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mart dEcision)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药 多元证据 证据整合 merg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plit-Merge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谢钧 俞璐 吴乐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44-1746,共3页
图像分割的经典算法Split-Merge算法思路简洁、运算效率高,但存在边界定位不准确和过分割等问题。针对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plit-Merge算法,在合并过程中引入全局目标函数,并在目标函数中定义了长度项,使用贪心法完成合并过程。... 图像分割的经典算法Split-Merge算法思路简洁、运算效率高,但存在边界定位不准确和过分割等问题。针对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plit-Merge算法,在合并过程中引入全局目标函数,并在目标函数中定义了长度项,使用贪心法完成合并过程。长度项以及贪心法的使用促使相邻区域充分合并,有效地克服了过分割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Split—merge算法 贪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视频编码的Merge模式候选决策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静 孙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6-259,264,共5页
高效视频编码的Merge模式基于四叉树的图像编码方式,可以将多个相邻且具有相似运动情况的预测单元(PU)块合并成同一个区域并使用相同的运动参数。研究候选PU的合并决策过程,针对Merge模式所带来的高计算复杂度且合并候选过程中常进行多... 高效视频编码的Merge模式基于四叉树的图像编码方式,可以将多个相邻且具有相似运动情况的预测单元(PU)块合并成同一个区域并使用相同的运动参数。研究候选PU的合并决策过程,针对Merge模式所带来的高计算复杂度且合并候选过程中常进行多次不必要的判断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候选决策算法。该算法基于时空域候选在不同情形下的分布特征,从改变候选列表选择过程的角度减少候选判断次数从而降低编码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编码时间缩短、码率减少,能有效降低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帧间预测 merge模式 运动矢量 时空域候选 候选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plit-Merge分割用于蝗虫图像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煜东 吴乐南 +1 位作者 韦耿 吴含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4-38,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分割蝗虫图像,对传统Split-Merge算法做出改进:用PCNN来进行分裂,采用一种简化的Mumford-Shah模型进行合并。该方法的优点是:分裂阶段不仅无效分割数目减少,而且无方块效应,对边缘定位准确;合并阶段能够理想地将分裂后的区域... 为了更好地分割蝗虫图像,对传统Split-Merge算法做出改进:用PCNN来进行分裂,采用一种简化的Mumford-Shah模型进行合并。该方法的优点是:分裂阶段不仅无效分割数目减少,而且无方块效应,对边缘定位准确;合并阶段能够理想地将分裂后的区域合并为感兴趣的前景与不感兴趣的背景,误合并与欠合并大幅减小。实验对成虫与幼虫图像均进行分割。综合比较,该算法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分裂合并法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NN的改进Split-merge图像分割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煜东 吴乐南 韦耿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7,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分割图像,对传统Split-merge算法作出改进:PCNN先进行分裂,用一种简化的Mumford-Shah模型进行合并,使得分裂阶段不仅无效分割减少,而且无方块效应,对边缘定位准确;合并阶段能够理想地将分裂后的区域合并为感兴趣的前景与不感... 为了更好地分割图像,对传统Split-merge算法作出改进:PCNN先进行分裂,用一种简化的Mumford-Shah模型进行合并,使得分裂阶段不仅无效分割减少,而且无方块效应,对边缘定位准确;合并阶段能够理想地将分裂后的区域合并为感兴趣的前景与不感兴趣的背景,误合并与欠合并大幅减小。对Papav,Monkey,Twoman图像的仿真表明,其分割结果和运行时间均优于AMS,MBMS算法。仿真结果证明,本文算法是一种适用于图像分割的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分裂合并法 脉冲耦合神经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Split-Merge框架下进行基于图的图像分割
6
作者 俞璐 吴乐南 谢钧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0-303,共4页
Split-Merge算法是图像分割领域的经典算法,思路简洁、运算效率高,但因分裂位置和形状固定,导致出现方块效应和边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现有的各种改进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图的分割算法纳入到Split-Merge框架中... Split-Merge算法是图像分割领域的经典算法,思路简洁、运算效率高,但因分裂位置和形状固定,导致出现方块效应和边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现有的各种改进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图的分割算法纳入到Split-Merge框架中来,提出了在Split-Merge框架下进行基于图的分割。新算法把传统的基于图割值的算法作为分裂阶段的处理手段,在合并阶段采用本文提出的一种与访问次序无关的合并算法。新算法既解决了Split-Merge算法中因分裂位置和形状固定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有效地消除了在基于图的分割中常见的"过分割"现象,取得了满意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Split—merge算法 基于图的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StripeMerge:基于纠删码存储的高效宽条带生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美光 化韬斐 +1 位作者 张心宇 胡志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224,共12页
为了解决纠删码存储系统的已有宽条带生成方法中扩容方案将产生大量宽条带生成带宽,合并方案受限于双条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条带合并下的宽条带生成问题的高效宽条带生成方法。定义了多条带合并过程的2个关键算子,并将宽条带生成... 为了解决纠删码存储系统的已有宽条带生成方法中扩容方案将产生大量宽条带生成带宽,合并方案受限于双条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条带合并下的宽条带生成问题的高效宽条带生成方法。定义了多条带合并过程的2个关键算子,并将宽条带生成问题建模为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优先寻找具有小的奇偶校验块传输成本的窄条带组合方案的高效宽条带生成方法xStripeMerge。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最优的存储扩容方法相比,xStripeMerge可以减少75%宽条带生成带宽。xStripeMerge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远优于扩展的双条带合并方法,xStripeMerge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与其性能相近的宽条带生成方案,并且xStripeMerge可以适用于大规模存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存储 纠删码 宽条带 条带合并 奇偶块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模型的3D-HEVC提前Merge模式终止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跃 杨高波 +1 位作者 丁湘陵 朱亚培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113,共10页
作为高效视频编码(HEVC)的扩展,3D-HEVC 标准有效地提高了 3D 视频的压缩效率,但是也带来了很高的编码计算复杂度。为了显著地降低 3D-HEVC 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提前 Merge 模式终止算法。首先,提取 Merge 模式编码后的残差信号作为... 作为高效视频编码(HEVC)的扩展,3D-HEVC 标准有效地提高了 3D 视频的压缩效率,但是也带来了很高的编码计算复杂度。为了显著地降低 3D-HEVC 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提前 Merge 模式终止算法。首先,提取 Merge 模式编码后的残差信号作为特征信息;然后,根据当前编码帧内已经编码的编码单元(CU)的最优Merge 模式残差信号建立学习模型;最后,提取当前 CU 的 Merge 模式的残差信号,并且利用学习模型预测 Merge模式是否为最优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提前 Merge 模式终止算法分别将 3D-HEVC 纹理视点和深度图编码的时间降低了 41.9%和 24.3%,且编码性能的降低几乎可忽略不计。相较于现有的提前 Merge 模式算法,提出的提前 Merge 模式终止算法能进一步降低 3D-HEVC 的编码时间,并且设计简单,易于集成到 3D-HEVC 测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高效视频编码 快速merge模式决定 残差信号 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集成增量检测中Sort Merge算法的改进和实现
9
作者 黄静宾 李争 唐向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在数据集成应用中,增量检测一个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检测计算出数据源的增量数据,有多种方式可以检测分析出数据源的变化数据:触发器、日志分析、快照差分等等。而快照差分又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对两个快照进行计算,针对差分算法中SortMerg... 在数据集成应用中,增量检测一个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检测计算出数据源的增量数据,有多种方式可以检测分析出数据源的变化数据:触发器、日志分析、快照差分等等。而快照差分又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对两个快照进行计算,针对差分算法中SortMerge算法的一个改进和实现,主要利用有序文件来提高增量计算的效率。由于快照差分在字符串比对、文件差异计算、大数据量的差异对比、自然连接等实际问题有应用,对此类问题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成 增量数据 快照差分 SORT merg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闪存数据库Sort-Merge-Join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玉钢 王翰虎 +1 位作者 马丹 陈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4-616,620,共4页
在对传统的Sort-Merge-Join算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闪存数据库Sort-Merge-Join算法。该算法只对小关系进行外排序,避免了大关系的外排序,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最小化了中间临时表,达到了少写闪存、减小擦除代价的目的... 在对传统的Sort-Merge-Join算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闪存数据库Sort-Merge-Join算法。该算法只对小关系进行外排序,避免了大关系的外排序,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最小化了中间临时表,达到了少写闪存、减小擦除代价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与传统Sort-Merge-Join算法在闪存上的比较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数据库 Sort-merge-Join算法 查询处理 代价评估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VC的多方向细化Merge模式优化算法
11
作者 唐健翔 熊淑华 +1 位作者 孙伟恒 何小海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9-196,共8页
针对多功能视频编码标准VVC帧间预测中,Merge模式未充分考虑运动存在的多种方向性从而降低了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VC的多方向细化Merge模式优化算法。本算法在分析带运动矢量差的Merge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调整了步长选择范围并... 针对多功能视频编码标准VVC帧间预测中,Merge模式未充分考虑运动存在的多种方向性从而降低了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VC的多方向细化Merge模式优化算法。本算法在分析带运动矢量差的Merge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调整了步长选择范围并增加多种搜索方向,然后根据步长自适应选择色度块的运动补偿方式,并最终根据率失真代价准则选择最优的运动矢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VTM-12.0参考模型相比,在低延迟P帧配置下Y、U、V三分量的BD-rate分别平均下降了0.57%、0.62%、0.25%,在随机接入配置下的BD-rate中Y分量下降了0.27%、U分量仅提高了0.11%、V分量降低了0.04%,有效地提升了Merge模式的编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视频编码 帧间预测 多方向细化 merge模式 编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ultrahigh-voltage 4H-SiC merged Pi N Schottky diode with three-dimensional p-type buried layers
12
作者 YANG Shuai ZHANG Xiao-dong +4 位作者 CAO An LUO Wen-yu ZHANG Guang-lei PENG Bo ZHAO Jin-j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694-3704,共11页
In the modern society,there is a strong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chips,and the 4H polytype silicon carbide(4H-SiC)power device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semiconductor chip,which can be used in v... In the modern society,there is a strong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chips,and the 4H polytype silicon carbide(4H-SiC)power device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semiconductor chip,which can be used in various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4H-SiC power device,a novel ultrahigh-voltage(UHV)4H-SiC merged p-type/intrinsic/n-type(PiN)Schottky(MPS)diode with three-dimensional(3D)p-type buried layers(PBL)(3D-PBL MPS)is proposed and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static forward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3D-PBL MP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4H-SiC MPS diode without the PBL(PBL-free MPS).However,when the 3D-PBL MPS is in the reverse blocking state,the 3D PBL can transfer the peak electric field(E_(peak))into a deeper position in the body of the epitaxial layer,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device to shield the high electric field at the Schottky contact interface(E_(S)),so that the reverse leakage current of the 3D-PBL MPS at 10 kV is only 0.002%of that of the PBL-free MPS.Meanwhile,the novel 3D-PBL MPS has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in the 4H-SiC MPS diode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PBL(2D-PBL MPS),and the forward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3D-PBL MPS will not get degenerated after the device converts from the reverse blocking state to the forward conduction state because of the special depletion layer variation mechanism depending on the 3D PBL.Al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UHV 3D-PBL MPS has excellent devic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 polytype silicon carbide merged PiN Schottky diode power diode three dimensio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村并居”对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菁 魏晗熙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合村并居”是健全乡村治理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跟进提升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是保障农村居民民生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合村并居”政策实施对公共医疗服务可及... “合村并居”是健全乡村治理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跟进提升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是保障农村居民民生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合村并居”政策实施对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并从农村人口集聚和医疗财政支出有效利用两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合村并居”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2)在“合村并居”优化农村卫生服务布局过程中,医疗财政支出有效利用发挥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农村人口集聚则表现出遮掩效应(与预期相反);(3)“合村并居”对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改善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人口稠密省份达到了显著的推动效果,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则不明显;对财政实力较弱省份助益相对更多,对财政强省则仅显著促进了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获得性,而可接近性并未显著提升。整体而言,“合村并居”的实施对南部地区省份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此,建议在稳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合村并居”模式的优化,顺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配置,有效推进区域间公共医疗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村并居” 医疗服务可及性 医疗资源配置 中介效应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署改革背景下院所实践教育基地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王君 任志远 +2 位作者 董志刚 罗华 刘敏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48-150,154,共4页
实践教育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动手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以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为背景,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实践教育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动手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以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为背景,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院、所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及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这对于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署改革 实践教育基地 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货车影响的匝道合流区车辆微观换道行为建模
15
作者 龙科军 寇诗雨 +3 位作者 邢璐 高志波 唐幼仪 费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31,共15页
为精确刻画匝道合流区客货混行条件下的车辆微观换道行为,本文以量化客货交互为切入点,构建并验证考虑货车影响的微观换道模型。首先,引入“压迫”概念,构建改进Morse势函数模型描述周边货车行驶对小汽车横纵驾驶行为产生的“压迫”影响... 为精确刻画匝道合流区客货混行条件下的车辆微观换道行为,本文以量化客货交互为切入点,构建并验证考虑货车影响的微观换道模型。首先,引入“压迫”概念,构建改进Morse势函数模型描述周边货车行驶对小汽车横纵驾驶行为产生的“压迫”影响;随后,分析小汽车换道过程中的横纵向“压迫”变化,提出一种考虑货车“压迫”影响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Modified Morse-Based Lane-Changing model,MMBLC);最后,基于实测轨迹数据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Python与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联合仿真,对比MMBLC模型和现有换道模型在交通流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分析中,MMBLC模型对交通流的影响更小,恢复稳定的速度更快;在货车占比30%和交通量3600 veh·h-1的主路3车道客货混行匝道合流区中,MMBLC模型相比LC2013和MOBIL(Model of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Interacting Trajectories)模型,换道成功率分别提高11.9%和53.1%,危险场景占比分别降低10.5%和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模型 分子动力学 客货混行 货车压迫 匝道合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iD的高速公路合流汇入特性与安全性研究
16
作者 温惠英 黄坤火 +3 位作者 陈喆 赵胜 胡宇晴 黄俊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60,共11页
高速公路合流区的车辆换道频繁、驾驶环境复杂、交通冲突严重,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域,准确理解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实时预判事故风险、构建交通安全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德国ExiD车辆轨迹数据... 高速公路合流区的车辆换道频繁、驾驶环境复杂、交通冲突严重,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域,准确理解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实时预判事故风险、构建交通安全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德国ExiD车辆轨迹数据,根据车辆进入加速车道到汇入主线过程中主线外侧车辆的相对位置变化,对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汇入模式进行划分。为系统刻画汇入行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引入碰撞时间(TTC)理论,构建了汇入风险表征体系。该体系包括两个层面的指标:一是基于二维TTC的汇入时刻风险指标,用于评估车辆在汇入瞬间的潜在冲突程度;二是基于碰撞暴露时间的汇入过程风险指标,用于评估整个汇入过程中的累积风险水平。在模型构建方面,采用XGBoost、LightGBM、GBDT和RF 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汇入风险判别模型,并通过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理论对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汇入风险致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的高速公路合流区的汇入风险判别模型表现最优,总体准确率达95.52%,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方面均优于其他模型。此外,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考虑了汇入持续时间和汇入紧迫度的风险识别模型准确率更高。SHAP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合流区车辆汇入风险与主线前车速度差平均值、速度差最大值、距离平均值、汇入持续时间、汇入过程纵向加速度标准差、汇入车辆速度等因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合流区 交通冲突 风险识别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环境下的自由雕刻系统
17
作者 朱晓强 杨伊菲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7,共13页
形状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要领域,其中虚拟雕刻是自由形状建模中的重要范式之一。传统的虚拟雕刻通常通过控制器对模型网格进行编辑,并在显示器上观察二维的模型可视化结果,存在视角受限、沉浸感差等问题。随着近年来虚拟现实(VR)... 形状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要领域,其中虚拟雕刻是自由形状建模中的重要范式之一。传统的虚拟雕刻通常通过控制器对模型网格进行编辑,并在显示器上观察二维的模型可视化结果,存在视角受限、沉浸感差等问题。随着近年来虚拟现实(VR)的发展,其带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为虚拟雕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将VR与虚拟雕刻相结合,以准均匀网格为基础,实现了一个VR环境中的实时雕刻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表面点选择算法、网格优化技术、网格变形策略和拓扑融合方法,并进一步设计自由拓扑算法为雕刻建模提供更高的自由度。针对通用的雕刻过程,基于以上算法实现了一系列用户友好的雕刻工具,可保证网格始终具有封闭、流形和无自交等优点。此外,针对任意模型间无缝融合的需求,提出了2种以符号距离场引导的模型间融合方法,分别基于网格变形和网格融合。系统所创建的模型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实验结果展示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以及用户友好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建模 虚拟雕刻 自由拓扑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能X射线的多通道图像融合铜矿分选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茳山 何剑锋 +6 位作者 李卫东 聂逢君 夏菲 汪雪元 袁兆林 瞿金辉 钟国韵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传统方法分析单张R值图像或T值图像时信息不够全面,高、低能图像难以提取特征且易受噪声干扰,限制了识别效果;R值图像特征提取相对容易且抗干扰能力强,但缺少厚度信息;T值图像保留了厚度和密度信息,但在复杂成分识别方面效果不佳且对比... 传统方法分析单张R值图像或T值图像时信息不够全面,高、低能图像难以提取特征且易受噪声干扰,限制了识别效果;R值图像特征提取相对容易且抗干扰能力强,但缺少厚度信息;T值图像保留了厚度和密度信息,但在复杂成分识别方面效果不佳且对比度较低。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高、低能图像融合后与R值图像、T值图像进行通道合并的多通道图像融合的方法。合并后的图像综合了高、低能、R值和T值图像信息,弥补各自信息的不足,达到更全面的效果。实验对两类品位不同的铜矿分选,用ResNet18对几种不同处理方式的图像训练测试,测试结果为双能融合图像与R值图像和T值图像通道合并形成的双能融合RT合并图像的分选准确率最高,达到9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分选 通道合并 图像融合 R值图像 T值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固视、微视野和mERG的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晶华 黎晓新 徐秀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 用激光扫描眼底镜检测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固视、微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比较这几种方法评价黄斑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实验采集了因老年特发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黄斑裂孔闭合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固视、微视野、m... 目的 用激光扫描眼底镜检测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固视、微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比较这几种方法评价黄斑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实验采集了因老年特发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黄斑裂孔闭合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固视、微视野、mERG的检测资料。用Rodenstock的激光扫描眼底镜(SLO)进行周视和微视野的检测。用Rodenstock的RETlsean3.12系统进行mERG测定24°视野范围的一阶反应(first-order kernel)。结果12例黄斑裂孔患考术后远视力提高6例,不变4例,下变2例;近视力提高9例,不变2例,下降1例。术前为非小心凹注视10例。术后注视改善7例,无改善3例;术前即为中心凹注视2例。术后光敏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mERG:黄斑裂孔术前三维视觉山表现为火山口形状,术后黄斑裂孔闭合可观察到观觉山恢复的患者4例,术后观觉山形状无明显改善8例。mERG的中心 1、2环的值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手术后的远近视力较术的均有所提高;固视和微视野对于检测黄斑功能的改变比较敏感,其中微视野改善在明显.mERG无明显改变,在检测黄斑功能方面受到变异性、固视等诸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固视 微视野 多焦视网膜电图 黄斑功能 激光扫描眼底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mERG检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朝霞 董应丽 +2 位作者 李蕴随 尹卫靖 郭希让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比较视网膜色素变性 (RP)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CSNB)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ERG)特征。方法 对 8例RP患者 14眼和CSNB患者 14眼进行mERG、传统ERG和视野检查。检测分别采用德国罗兰公司的RETI Scangamma型视觉电生理测试系统、日本... 目的 比较视网膜色素变性 (RP)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CSNB)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ERG)特征。方法 对 8例RP患者 14眼和CSNB患者 14眼进行mERG、传统ERG和视野检查。检测分别采用德国罗兰公司的RETI Scangamma型视觉电生理测试系统、日本光电株式会社的Neuropack Ⅱ视电生理仪和Topcon公司的SBP 2 0 2 0型全自动视野计进行。检查结果与 14只正常眼进行比较。MERG选择一级反应 ,分析 6个环的平均b波振幅 (平均反应密度 )和a、b波平均潜伏值一级视网膜后极部 3 0°范围的振幅和及潜伏值和。结果 RP组 1~ 6环各环的平均振幅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 (P=0 0 0 11~ 0 0 0 0 1) ,而在CSNB组可见 1~ 2环b波振幅的轻度下降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12 89,0 0 5 43 ) ,3~ 6环各环的b波振幅明显下降 (P =0 0 0 61,0 0 0 0 2 ,0 0 0 3 6)。两个患病组的各环a、b波平均潜伏值明显延长 (P =0 0 0 2 7~0 0 0 0 1) ,但较CSNB组的振幅反应异常程度严重 ,后极部 3 0°范围b波潜伏值和及各环a、b波潜伏值的延长在RP和CSNB组均明显延长。结论 MERG在RP和CSNB的诊断中具有不同的意义。RP的mERG特征主要以振幅介导的参数异常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多焦观网膜电图 观网膜色素变性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