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岩气理论技术、勘探开发进展与前景展望
1
作者 李国欣 何新兴 +6 位作者 赵群 张君峰 张国生 张雷 徐旺林 张斌 杨智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共17页
煤岩气作为一种新类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近几年在我国取得了战略性突破,对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文章系统阐述煤岩气地质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资源潜力分析结果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研究表明:(1)煤岩气内涵在业... 煤岩气作为一种新类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近几年在我国取得了战略性突破,对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文章系统阐述煤岩气地质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资源潜力分析结果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研究表明:(1)煤岩气内涵在业界已形成普遍共识。煤岩是一种典型的双重介质储层,煤岩气藏富含游离气且组分复杂,存在运移聚集,有效成藏需良好的保存条件。(2)煤岩气成藏机理与煤系全油气系统理论框架已初步构建。形成了煤岩气“三场控藏”成藏机理认识,建立了“源储一体、箱式封存”和“多源共储、高点富集”两种类型的成藏富集模式,初步构建了煤系全油气系统理论。(3)初步形成了煤岩气资源评价、地质—工程甜点评价、实验测试、水平井多段压裂、产能评价与生产优化等技术系列,积极探索储层减水/无水改造、煤系多层多气立体开发等技术。支撑全国累计探明煤岩气地质储量5968×10^(8)m^(3),2024年产量为27×10^(8)m^(3)。(4)初步估算全国煤岩气地质资源量超38×10^(12)m^(3),具备2035年实现年产煤岩气300×10^(8)m^(3)的资源基础,将成为天然气产业新的增长极。(5)指出了煤岩气勘探开发面临的三大挑战,提出了未来六大理论技术攻关方向,以期推动煤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地质特征 成藏理论 煤系全油气系统 勘探开发 资源潜力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三维地理信息的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延长石油的实践与展望
2
作者 王香增 党海龙 +3 位作者 张亮 张建锋 王世玉 张景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的融合技术,旨在提高油气藏的经营效率,探索数字化驱动转型的新路径。文章从延长石油地理信息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融合的方法与成效。通过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导航,围绕勘探开发研究构建主线,依托高效的数据组织和传递机制,依托油气藏综合分析及专业软件集成,建立覆盖勘探开发全流程的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由此建立了数据标准体系,实现了智能化数据检索,构建了勘探开发全周期业务流程,促进了多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创建了一体化协同研究工作流程,进而实现精准管控与高效决策。文章通过分析融合应用场景模型的建设展望,为延长石油智能化油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油气勘探开发 延长石油 协同工作平台 融合应用 场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技术难点与对策
3
作者 杜世涛 杨曙光 +7 位作者 李瑞明 王刚 廖方兴 单彬 赵明 梁鹏 陈飞 张特特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032,共12页
【研究目的 】为厘清新疆地区煤层气增储上产面临的瓶颈,探索针对性破解对策,助力“十四五”煤层气产业如期完成阶段性任务,【研究方法 】本次梳理新疆地区“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条件、发展现状、未解难题和成果,“十四五”初—... 【研究目的 】为厘清新疆地区煤层气增储上产面临的瓶颈,探索针对性破解对策,助力“十四五”煤层气产业如期完成阶段性任务,【研究方法 】本次梳理新疆地区“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条件、发展现状、未解难题和成果,“十四五”初—中期有关煤层气发展的政策、资金、专业机构挂帅等发展契机。【研究结果 】薄煤层勘探开发和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不协调是削弱产能的首要因素;复杂的构造条件是束缚区域煤层气高效规模开发的客观因素;煤层气勘探未充分关注煤系气综合贡献是限制单井产量的关键因素;深部煤层气地质条件控制程度低是制约全区煤层气增储上产的直接因素。【结论 】结合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经验、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和工作实践认识,提出了4个方面的应对策略:(1)薄煤层、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与主力厚煤层煤层气同勘共采提高单井利用率和产能;(2)通过数据整合和系统深度研究,提升工程技术与特殊地质条件的适配,实现工程-地质一体化和深部煤层气开发;(3)老井(枯竭井)创造性灵活构架组合方案低成本提产;(4)采用“上煤下气”和“先气后煤”理念,推动瓦斯治理与煤层气开发协调发展。从直接提高产量、破解客观制约煤层气井技术束缚、节约成本和能源科学规划利用的思路实施整体策略,以期对新疆煤层气产业振兴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煤层气 瓶颈 勘探开发 应对策略 产业振兴 油气地质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铼资源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凡 赵云彪 +2 位作者 王岩 陈子瞻 李德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近年来,铼的矿产勘查取得了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共获得铼查明资源储量787.41 t。从世界上看,铼的规模生产开始于1930年。与世界相比,中国铼工业发展并未形成规模,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其开发利用严重依赖寄主矿床的开发利用。借鉴国外铼资源的开发利用史,铼的应用从添加剂到催化剂到航空发动机再到量子计算,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对铼资源需求的增长。预测未来10~20 a国内铼的应用将更加多元化,需求也将达到高峰期,铼资源保障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开展全国铼矿资源潜力评价,查明铼的可用资源量和潜力,加强铼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产业化,建立铼的战略储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勘查成果 开发利用 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碲资源特征及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成辉 赵晨辉 +5 位作者 李德先 陈炳翰 李阳 刘金宇 张能鑫 方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碲(T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碲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中国碲矿以伴生矿为主,... 碲(T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碲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中国碲矿以伴生矿为主,独立碲矿床仅1个(四川大水沟);已查明碲矿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西和甘肃,3省碲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93.08%;伴生大型、超大型碲矿(大宝山、城门山、金川和白家咀子)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目前,中国碲工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严重依赖于寄主矿床。随着太阳能电池、航空航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碲矿资源需求将逐步加大,碲资源供应缺口即将来临。为了确保中国乃至全球碲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中国应加大碲资源的勘查力度,提高碲矿的提取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碲产量和供应能力,推动碲产业的发展,减少对外依赖。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加速中国在碲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矿 关键矿产 勘查成果 开发利用 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铀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投资环境分析
6
作者 张晓 宋继叶 +2 位作者 王健菲 蔡煜琦 林双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2369,共8页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铀资源最具勘查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因此了解并分析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铀资源基本情况以及铀资源的投资环境,可为我国天然铀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信息支撑。笔者等在调研权威网站及报告、跟踪最新资讯基础之上,对...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铀资源最具勘查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因此了解并分析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铀资源基本情况以及铀资源的投资环境,可为我国天然铀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信息支撑。笔者等在调研权威网站及报告、跟踪最新资讯基础之上,对乌兹别克斯坦铀矿资源的分布、资源量、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和对外合作政策等各类数据信息进行了深入的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实时关注乌兹别克斯坦矿业政策,利用先进的核工业技术,与其建立铀资源的互利合作关系,寻求项目合作开发”的建议。笔者等介绍、综述了乌兹别克斯坦铀资源分布规律及开发现状,希能为我国天然铀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及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资源 勘查开发 投资环境 乌兹别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7
作者 和婷婷 张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7,共13页
在油气能源产业中,知识图谱对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开发有利于推动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知识表示的新兴技术,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为此,按照物探、钻完井、测井和油藏工程4... 在油气能源产业中,知识图谱对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开发有利于推动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知识表示的新兴技术,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为此,按照物探、钻完井、测井和油藏工程4大领域系统总结了知识图谱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语言模型,剖析了知识图谱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知识图谱结合深度学习模型和专家经验,广泛应用于地质数据管理、信息解释、异常检测与分析、智能决策支持、故障诊断、测井数据综合分析、测井资料解释、测井曲线自动匹配、油藏描述、油藏数值模拟、油藏管理及设备故障维护,实现了数据质量提升、资料利用率提高和油藏动态实时监控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率;(2)知识图谱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面临数据多源异构、专业知识获取与表示、知识更新和维护、算力资源需求、跨学科协作与应用等挑战,需要在技术、标准、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和创新,以充分发挥知识图谱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潜力。结论认为:(1)知识图谱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开展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知识搜索、知识推荐、知识共享、智能问答以及知识推理、知识计算、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融合;(2)聚焦油气勘探开发大模型、基于机理模型和智能模型结合的仿真模型、多模态技术探索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将推动行业向更加智能化、智慧化、高效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 知识图谱 物探领域 钻完井领域 测井领域 油藏工程领域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生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玉芬 华跃进 +7 位作者 李一良 孙野青 姚伟 郑慧琼 郝记华 应见喜 陈宇综 田兵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空间生命学科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在空间环境条件下生命起源、演化及其分布,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该学科从理论和实验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机制,同时也探索地外天体生命的宜居性、存在形式等基本科学问题.随着中国空间站... 空间生命学科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在空间环境条件下生命起源、演化及其分布,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该学科从理论和实验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机制,同时也探索地外天体生命的宜居性、存在形式等基本科学问题.随着中国空间站、嫦娥工程和天问系列等大科学计划的实施,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对空间生命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梳理,提炼出了中国未来空间生命学科的重点发展领域,并针对学科布局进行优化,旨在推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命 生命起源 生命探索 发展态势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致密气勘探开发进展及中国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77
9
作者 杨涛 张国生 +2 位作者 梁坤 郑民 郭彬程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8,76,共6页
致密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美国致密气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了许多国家进行致密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从全球致密气勘探开发进展情况入手,对我国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历程、主要致密气田勘探开发成效、发展趋... 致密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美国致密气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了许多国家进行致密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从全球致密气勘探开发进展情况入手,对我国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历程、主要致密气田勘探开发成效、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致密气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发现了一批大型致密气田,致密气储量、产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致密气产量占我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4左右,预计2020年致密气产量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到1/3左右,成为支撑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勘探开发 发展趋势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被引量:24
10
作者 冯其红 李晓东 +2 位作者 马建民 刘臻 赵新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共4页
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石油行业的特点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和研究,借助于虚拟仿真手段,使不可及、不可视、高风险... 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石油行业的特点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和研究,借助于虚拟仿真手段,使不可及、不可视、高风险、高污染等操作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更具可操作性,巩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经过多年发展,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模块设计开发、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石油勘探开发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构造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84
11
作者 贾承造 赵文智 +2 位作者 魏国齐 刘德来 张君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盐构造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是当前国外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热点。 2 0 0 2年AAPG年会重要议题之一是盐构造与油气勘探 ,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盐构造演化主要经历底辟早期、局部盐岩运移、线形盐... 盐构造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是当前国外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热点。 2 0 0 2年AAPG年会重要议题之一是盐构造与油气勘探 ,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盐构造演化主要经历底辟早期、局部盐岩运移、线形盐墙同期变形、成熟底辟形成晚期和底辟活动等 5个阶段 ;主要发育盐墙、盐株伞盖、盐倒悬体、盐焊接、盐岩推覆体、微型盆地、逆断层和走向滑动断层等 8种构造样式 ;利用三维物理与数值模拟可以恢复盐构造发育过程和空间变化 ,有助于识别盐构造。与盐构造有关的油气勘探近期分别在墨西哥湾、非洲 (安哥拉、刚果深水大陆架 )、中东的伊朗等地区取得重大发现 ,显示了盐构造的巨大油气勘探前景。随着三维地震成像和盐构造地震识别技术的应用 ,与盐构造相关的油气藏将是今后极为重要的油气储量增长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构造 油气勘探 2002年AAPG年会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75
12
作者 韩剑发 王招明 +3 位作者 潘文庆 赵孟军 顾乔元 秦胜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勘探的难点,应用新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轮南古隆起对奥陶系潜山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建立轮南古隆起控油、潜山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理论体系。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古隆起...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勘探的难点,应用新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轮南古隆起对奥陶系潜山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建立轮南古隆起控油、潜山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理论体系。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古隆起控制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输导体系的形成和潜山油气的多期成藏。提出轮南古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型准层状油气藏新模式,认为受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的控制,油气富集在潜山表层150m深度范围内。同时,形成了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如高精度三维地震储集体预测及酸压储集体改造技术、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井点优选及不规则井网开发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 古隆起 碳酸盐岩储集体 多期成藏 准层状油气藏 勘探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被引量:17
13
作者 车长波 朱杰 +1 位作者 李富兵 周金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各国交流、博弈的焦点。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油价大起大落,是资源潜力不足,是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探究油价背后的原因以及了解油气资源能够支持世界经济走多远的...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各国交流、博弈的焦点。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油价大起大落,是资源潜力不足,是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探究油价背后的原因以及了解油气资源能够支持世界经济走多远的目的出发,以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全球油气资源信息为依据,从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油气资源潜力分布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判断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结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作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当前仍具有储量增长、产量增长和储产比稳定的特点;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逐渐成熟,勘探开发成本逐渐降低,将逐步发挥作用;油价长期高位运行也将进一步刺激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技术需求分析及攻关方向思考——以中国石化油气勘探为例 被引量:45
14
作者 马永生 张建宁 +1 位作者 赵培荣 蔡勋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石化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逆时叠前偏移成像、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反演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老区精细勘探和新区勘探突破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复杂断块精细刻画、陆相砂岩岩性油气藏识别、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描述、致密砂岩储... 中国石化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逆时叠前偏移成像、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反演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老区精细勘探和新区勘探突破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复杂断块精细刻画、陆相砂岩岩性油气藏识别、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描述、致密砂岩储层精细预测和页岩气综合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取得勘探新成果的同时,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当前还面临着规模战略接替阵地不明朗、天然气勘探难度大、新增储量埋藏深和品位下降、工程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4个方面的挑战。面对挑战和困难,在老区油气勘探中,一方面要重点发展高精度地震、油藏地球物理等技术,不断提高复杂地质体识别描述精度,提高复杂油气藏评价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开展高效环保物探技术攻关,创新性地应用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成果,降低勘探投入成本,提高勘探效率。在新区新领域油气勘探中,要进一步深化地震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复杂条件下地震信号的激发与接收规律;强化物探技术创新,着力攻克极复杂地表和地下条件下地震采集技术难关,提高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品质,为油气发现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油气勘探 物探技术 需求分析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非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5
作者 文百红 杨辉 张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近10年来,随着非地震勘探仪器设备观测精度的提高和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非地震勘探在中国石油(PetroChina)的13个油田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总结非地震勘探技术进步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在... 近10年来,随着非地震勘探仪器设备观测精度的提高和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非地震勘探在中国石油(PetroChina)的13个油田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总结非地震勘探技术进步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勘探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在综合10 年来国内外非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动态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四大趋势:高精度三维非地震勘探;非地震油气预测;非地震储集层描述与监测;联合勘探与综合处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震勘探技术 应用现状 中国石油 发展趋势 储集层描述 解释技术 数据处理 观测精度 仪器设备 推广应用 社会效益 技术进步 应用实例 油气勘探 地层岩性 研究动态 油气预测 综合处理 联合勘探 国内外 高精度 基础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演成果的沉积学解释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贵祥 黄捍东 +2 位作者 高锐 张如伟 赵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9,共5页
在油气藏勘探和开发中,沉积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地震反演技术与沉积学原理结合进行沉积特征的刻画,是目前利用地震资料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最有效的方法。为了使反演结果贴近地下地质特征,将地震相控概念引入非线性随机反演中,在C... 在油气藏勘探和开发中,沉积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地震反演技术与沉积学原理结合进行沉积特征的刻画,是目前利用地震资料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最有效的方法。为了使反演结果贴近地下地质特征,将地震相控概念引入非线性随机反演中,在CZ凹陷C15井区进行探索性应用,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相分析,基于高精度地震反演成果进行了沉积特征解释,比直接在地震剖面上进行沉积描述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获得了比较精细的沉积微相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地震相 沉积相 随机反演 油气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理论认识及实践意义 被引量:260
17
作者 邹才能 杨智 +11 位作者 张国生 侯连华 朱如凯 陶士振 袁选俊 董大忠 王玉满 郭秋麟 王岚 毕海滨 李登华 武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7,27+26,共14页
在分析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发展态势、梳理中国近10年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内涵,指出常规油气供烃方向有非常规油气共生、非常规油气外围空间可能有常规油气伴生,强调常规油气... 在分析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发展态势、梳理中国近10年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内涵,指出常规油气供烃方向有非常规油气共生、非常规油气外围空间可能有常规油气伴生,强调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协同发展,找油思想从“源外找油”深入到“进源找油”。非常规油气甜点着眼于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性”匹配评价,以页岩气为例,中国有利页岩气TOC大于2%,纹层状硅质钙质或钙质硅质页岩,孔隙度3%~8%,脆性矿物含量50%~80%,含气量2.3~4.1m0/t,压力系数1.0~2.3,天然裂缝发育;北美有利页岩气TOC大于4%,硅质页岩、钙质页岩或泥灰岩,孔隙度4%~9%,脆性矿物含量40%-70%,含气量2.8~9.9m3/t,压力系数1.30~1.85,天然裂缝发育。重点论述了“甜点区”评价、平台式“工厂化”生产模式等方法与技术:提出非常规油气富集“甜点区”8项评价标准,其中3项关键指标是TOC大于2%(其中页岩油蜀大于2mg/g)、孔隙度较高(致密油气大于10%,页岩油气大于3%)和微裂缝发育;阐述了多井平台式“工厂化”生产内涵及其实施需要具备“批量布井、标准设计、流水作业、重复利用”4要素;通过地下含油气地层各方向水平井体积压裂,形成大型人工缝网系统“人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有序聚集 协同发展 “甜点区”评价 平台式“工厂化”生产 “人造油气藏” 致密油 页岩油 页岩气 致密气 “进源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世界油气新发现特征与勘探趋势展望 被引量:55
18
作者 张宁宁 王青 +3 位作者 王建君 侯连华 李浩武 李谦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3,共10页
对历年来世界油气新发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上游勘探进展的认识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基于统计分析、油气勘探等方法理论,梳理了近20年来全球9010个油气新发现情况,重点分析了近5年来油气新发现的储量规模、油气类型、分布... 对历年来世界油气新发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上游勘探进展的认识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基于统计分析、油气勘探等方法理论,梳理了近20年来全球9010个油气新发现情况,重点分析了近5年来油气新发现的储量规模、油气类型、分布领域、盆地类型、作业公司等特点。统计表明,过去20年油气发现总可采储量为6722×10~8bbl,其中可采储量大于1×10~8bbl的油气新发现为997个,占总发现储量的85%。2014年油价下跌以来世界油气新发现个数与规模大幅下降,天然气发现比例呈增大趋势。非洲是近年来油气新发现储量最多的大区,接下来依次为拉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北美、中东、欧洲。过去5年油气新发现储量主要分布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裂谷盆地与前陆盆地中,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油气新发现储量占总发现储量的70%,主要国际油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是新发现的主体。分析表明,随着勘探难度增加,陆地油气新发现越来越少,深水、超深水油气发现增加,新领域、新类型、新深度、老区新层系持续探索,天然气越来越重要。海上油气勘探将是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中国油公司在深水区块勘探与充当作业者方面尚有待加强,未来要继续加强上游勘探投入,与国际大油公司开展合作对优质深水资产进行战略储备,并进一步加强海上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研究,重视海上油气相关技术储备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新发现 勘探进展 发展趋势 盆地类型 国际油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研 张颖 +1 位作者 孙夕平 郑晓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地震储集层预测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岩相预测、岩性预测、物性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分为预探、评价、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由于地质背景、勘探程度、资料基础以及需求的不同,不同阶段采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差... 地震储集层预测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岩相预测、岩性预测、物性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分为预探、评价、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由于地质背景、勘探程度、资料基础以及需求的不同,不同阶段采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差异较大。在预探阶段,地震储集层预测的作用是查明地层纵向总体情况和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的关系,结合钻井资料建立已发现油气藏的宏观概念;在评价阶段,地震储集层预测的作用是预测岩相、岩性、储集层物性、含油气性,为形成开发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在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要通过地震储集层预测精细刻画储集层并描述其性质,以预测剩余油分布范围,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对各阶段应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及其难点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储集层预测 油气勘探开发阶段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连岱 沈仁福 +1 位作者 吕凤军 刘胜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18,共2页
滨里海盆地是里海地区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拥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对滨里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该盆地生烃及运移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及圈闭类型认为,孔谷组盐岩层在滨里海盆地油... 滨里海盆地是里海地区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拥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对滨里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该盆地生烃及运移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及圈闭类型认为,孔谷组盐岩层在滨里海盆地油气成藏过程中(特别是对盐上油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最后,给出了在该盆地盐上层和盐下层进一步勘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滨里海盆地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