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P/TOA液膜体系中铬(VI)的传输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姚秉华 张雪乔 +2 位作者 陈静 余晓皎 周孝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以三正辛胺TOA和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Span-80作表面活性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六价铬离子从外水相pH=1.0~1.5H2SO4溶液到内水相0.7mol/LNaOH溶液的乳化液膜传输,考察了液膜组成、内水相NaOH浓度、外水相pH值、油内比Rio、乳水比... 以三正辛胺TOA和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Span-80作表面活性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六价铬离子从外水相pH=1.0~1.5H2SO4溶液到内水相0.7mol/LNaOH溶液的乳化液膜传输,考察了液膜组成、内水相NaOH浓度、外水相pH值、油内比Rio、乳水比Rew以及共存离子等对Cr( )传输的影响,通过分离实验确立了最佳液膜传输条件。将该方法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铬的回收处理,取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分离 铬(Ⅵ) 三正辛胺(TOA) 磷酸三丁酯(TBP)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铬鞣效率的提高及铬鞣废液的处理回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川 吴芍君 +3 位作者 孙浩彬 程凡 刘向国 强涛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对提高鞣制效率的铬鞣及配套技术,如高吸收铬鞣、不浸酸铬鞣法以及少铬和无铬鞣法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铬鞣废液各种处理后再利用的方法及其应用,最后对提高铬鞣效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皮革铬鞣 鞣制效率 铬鞣废液处理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铬鞣段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明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06-408,共3页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杂质和Cr3+离子的制革中铬鞣段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高效。废水中COD发生氧化反应,Cr3+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在温度为550℃,压力为30 MPa,停留时间为35 s,过氧比为2.2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杂质和Cr3+离子的制革中铬鞣段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高效。废水中COD发生氧化反应,Cr3+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在温度为550℃,压力为30 MPa,停留时间为35 s,过氧比为2.2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98.3%,Cr3+离子的回收率为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制革鞣段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中间体库仑法测定制革鞣液及废水中铬(Ⅵ)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宝中 田家乐 杨希庆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551-558,共8页
本文研究了Fe(Ⅱ)-Ce(Ⅳ)双中间体库仑法测定制革鞣液及废水中铬(Ⅳ)的方法及条件。在3.5mol·l-1H2SO4-0.015mol·l-1Fe2(SO4)3-4mg/mlCe2(SO4)3电解液中共有... 本文研究了Fe(Ⅱ)-Ce(Ⅳ)双中间体库仑法测定制革鞣液及废水中铬(Ⅳ)的方法及条件。在3.5mol·l-1H2SO4-0.015mol·l-1Fe2(SO4)3-4mg/mlCe2(SO4)3电解液中共有少量AgNO3存在下.以Fe(Ⅱ)-Ce(Ⅳ)为双中间体库仑滴定,平衡电位法指示终点。文中对共存物的干扰及消除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0.5μg和5.0~100.0μgCr(Ⅵ)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0%和±1%,标准偏差分别为0.02和0.07。该法测定结果与比色法对照,结果基本一致,但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不受颜色和混浊度影响,勿需配制任何标准液.并可在同一电解液中连续多次测定。因此,该法在制革工业生产及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Ce(Ⅳ)双中间体库仑法 平衡电位 铬鞣液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