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波段椭圆弯曲折叠波导的研究
1
作者 王一哲 蔡军 +2 位作者 杜英华 张小青 冯进军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E波段宽带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行波管的新型慢波结构——椭圆弯曲折叠波导。与传统的折叠波导相比,该设计将原直波导段弯曲的部分改为椭圆结构,并增加了直波导段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宽带性能。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 针对E波段宽带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行波管的新型慢波结构——椭圆弯曲折叠波导。与传统的折叠波导相比,该设计将原直波导段弯曲的部分改为椭圆结构,并增加了直波导段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宽带性能。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分析了该新型慢波结构各参数对相光速比及耦合阻抗的影响,在71 GHz~96 GHz频段范围内,椭圆弯曲折叠波导结构相较于常规折叠波导结构,在只降低了3.8%耦合阻抗的情况下,提升了77%的相光速比差值,大大改善了宽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弯曲折叠波导 慢波结构 行波管 E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研究
2
作者 孙世昭 邹建军 +4 位作者 江胜坤 陈旭媛 王战亮 宫玉彬 段兆云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形阴极构成双排阵列,以产生双排多电子注,同时设计了一种三级聚焦极,使双排多电子注聚焦并与电子注通道适配。模拟结果表明,当注电压为24.6 kV、阴极半径为0.15 mm时,总注电流达到173 mA,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为30.6 A/cm^(2),射程为13 mm。静态流通模拟结果表明,在0.2 T的均匀磁场聚焦下,电子注在超构表面慢波结构中可以传输70 mm。该研究为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波段 超构表面行波管 多注电子枪 三级聚焦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状态行为模型表征方法研究
3
作者 邹峰 常宗煜 +1 位作者 胡欣 王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近年来,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功率放大器的行为模型构建中,高精度的非线性拟合度可以满足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表征的要求,但仅适用于单一工作状态。随着对行波管放大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深入研究,输出信号受到输入端... 近年来,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功率放大器的行为模型构建中,高精度的非线性拟合度可以满足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表征的要求,但仅适用于单一工作状态。随着对行波管放大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深入研究,输出信号受到输入端激励信号的频率和温度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面向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状态行为模型亟需研究。该文提出一种面向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状态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引入嵌入编码向量表征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种工作状态,通过增加跳跃连接构造多状态行为模型以避免梯度消失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构建表征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种工作状态,且不会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加而损失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模型 行波管放大器 跳跃连接 嵌入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行波管低电压小型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杜英华 蔡军 +1 位作者 张小青 冯进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
有源相控阵雷达、无人机载侦察雷达的高频率发展,对小型化W波段行波管提出了明确应用需求。文中主要开展W波段行波管小型化研究,设计上采用低电压、大电流方案提高增益参量,使用高耦合阻抗慢波结构搭配相速跳变技术提升电子效率;同时开... 有源相控阵雷达、无人机载侦察雷达的高频率发展,对小型化W波段行波管提出了明确应用需求。文中主要开展W波段行波管小型化研究,设计上采用低电压、大电流方案提高增益参量,使用高耦合阻抗慢波结构搭配相速跳变技术提升电子效率;同时开展零部件结构设计,实现整管小型化。基于上述方法开展了低电压百瓦级W波段行波管设计并进行了制管验证。实测结果显示工作电压12.8 kV,89 GHz~100 GHz频带内输出功率大于100 W;使用四极降压收集极提升总效率,90 GHz~99 GHz内总效率大于30%,整管带外包装件尺寸为252×50×42 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行波管 低电压 小型化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4路平面集成行波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金生 纪焕丽 +5 位作者 孙然 穆涵硕 张小青 杜英华 蔡军 冯进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3,共6页
针对短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应用,文中优化设计了W波段高效率高频系统、低电压电子枪、一维阵列电子注平面聚焦系统和4路平面集成行波管拓扑结构,采用常规PPM聚焦系统制管验证了高频系统设计的有效性,设计并制作了2路流通管样件,电子注流通... 针对短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应用,文中优化设计了W波段高效率高频系统、低电压电子枪、一维阵列电子注平面聚焦系统和4路平面集成行波管拓扑结构,采用常规PPM聚焦系统制管验证了高频系统设计的有效性,设计并制作了2路流通管样件,电子注流通率均高于85%,验证了一维阵列电子注平面聚焦系统的设计有效性。基于验证的高频系统、低电压电子枪以及平面磁聚焦系统,设计了4路平面集成行波管拓扑结构,研制了W波段4路平面集成行波管样管。测试结果表明,4路行波管电子注流通率均高于80%,相同工作电压(12.6 kV)下4路行波管输出功率优于10 W,带宽均达到6 GHz,增益均高于25 dB,具有较好的电性能一致性,为短毫米波行波管有源相控阵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平面集成行波管 一维阵列电子注 平面磁聚焦系统 电子注流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管发射组件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窦好刚 张亚斌 杨景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利用真空管峰值功率大、效率高等优势,对基于X波段行波管的高功率发射组件进行了研究。文中详细介绍了8通道发射组件设计、高压组件小型化封装及幅相一致性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基于以上技术研制了一种8通道X波段行波管发射组件。该组件采... 利用真空管峰值功率大、效率高等优势,对基于X波段行波管的高功率发射组件进行了研究。文中详细介绍了8通道发射组件设计、高压组件小型化封装及幅相一致性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基于以上技术研制了一种8通道X波段行波管发射组件。该组件采用一套电源同时给8只管子供电的集成化设计方法,既提高了组件功率密度,减小了发射组件体积,又能够满足雷达阵面的要求。通过对发射组件各通道幅相一致性调整,进行了8通道功率合成试验测试,试验数据达到预期的目的,进一步验证了文中所提技术的可行性。该组件是一种新型的行波管放大器发射组件,体积小,功率密度大,且价格相对便宜,为相控阵雷达发射单元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发射组件 幅相一致 功率合成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双模微波功率模块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兵 邱立 +2 位作者 王斌 郭静坤 董雪雨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能工作在高峰值功率、低占空比的高模工作方式,也能工作在低峰值功率、准连续波的低模工作方式,针对这一需求,结合电子系统收发共孔径的要求,提出了T/R双模MPM技术。T/R双模MPM技术的核心是T/R双模行波管,基于三端口双向T/R行波管,通过在慢波系统的衰减器附近设置一个耦合口,实现行波管的信号反向接收功能;通过T/R双模行波管设计、双模放大均衡组件、双调制栅极电源等技术实现MPM的双模双向功能。T/R双模MPM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作战应用中的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模块 T/R行波管 收发共孔径 功放 均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带状注行波管注波互作用快速计算程序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英洲 张长青 +1 位作者 潘攀 冯进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共8页
计算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特性是工程中设计整管的重要环节。基于精密网格划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粒子模拟方法消耗计算机内存大,运行时间长,研制行波管的效率低。文中以带状电子注行波管为例,推导了适用于矩形电子盘的空间电荷场理论,结... 计算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特性是工程中设计整管的重要环节。基于精密网格划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粒子模拟方法消耗计算机内存大,运行时间长,研制行波管的效率低。文中以带状电子注行波管为例,推导了适用于矩形电子盘的空间电荷场理论,结合电子运动方程与激励电场方程,建立了带状注行波管一维注波互作用频域理论。通过开发程序求解注波互作用方程组,能够快速得到运行结果。该理论忽略了电子的横向运动,并且简化近似了注波互作用体系,从而实现准确、快速运算的目的。文中以三维全波电磁仿真软件的运行结果和G波段行波管实验结果验证了快速计算程序的高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注波互作用 带状电子注 空间电荷场 快速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周期永磁聚焦系统轴向磁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申仕琦 蔡军 +2 位作者 张小青 杜英华 冯进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6,41,共6页
针对高功率和高频率真空电子器件对大电流低脉动电子注聚焦的要求,文中基于一种高峰值且高次谐波可调的复合周期永磁聚焦系统,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该结构引入新极靴构成复合周期调节磁场高次谐波,以提高大电流... 针对高功率和高频率真空电子器件对大电流低脉动电子注聚焦的要求,文中基于一种高峰值且高次谐波可调的复合周期永磁聚焦系统,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该结构引入新极靴构成复合周期调节磁场高次谐波,以提高大电流电子注的稳定性。为优化磁场高次谐波,进一步拓展磁场参量稳定区,考虑极靴处磁场强度的影响,在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修正型理论模型,通过分析聚焦结构各参数分别对不同谐波的影响,并与CST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将理论模型磁场峰值处计算误差由8.08%降低到3.91%,平均误差由1.30%降低到1.04%,为复合周期永磁聚焦系统快速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周期 周期永磁 磁场分布计算 行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 GHz折叠波导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炤飞 陈辑 +2 位作者 吴玉娟 谢青梅 字张雄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3,共5页
设计了一种140 GHz折叠波导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利用三维粒子仿真软件Opera-3D对考虑热初速效应的圆形电子注在周期永磁聚焦系统内传输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磁场过渡区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电子注与磁场的匹配效果。经计算,该电子光... 设计了一种140 GHz折叠波导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利用三维粒子仿真软件Opera-3D对考虑热初速效应的圆形电子注在周期永磁聚焦系统内传输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磁场过渡区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电子注与磁场的匹配效果。经计算,该电子光学系统阴极发射电流60 mA,阴极电压20 kV,流通率99.9%。样管测试结果显示,电子枪参数与设计结果相符合,实测流通率达到97.2%,行波管实现连续波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波导行波管 电子光学系统 周期永磁聚焦系统 D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折叠波导慢波电路及功率合成技术
11
作者 向怀鑫 缪旻 +1 位作者 李振松 边兴旺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68,共6页
针对太赫兹频段行波管输出功率较小的瓶颈以及对紧凑型设计的明确需求,提出一种管内功率合成的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结构。首先,对太赫兹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其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0.34 THz处归... 针对太赫兹频段行波管输出功率较小的瓶颈以及对紧凑型设计的明确需求,提出一种管内功率合成的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结构。首先,对太赫兹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其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0.34 THz处归一化相速度为0.248,耦合阻抗为0.46Ω;其次,提出了用于管内功率合成的3 dB定向耦合器结构设计,分析表明,其在0.31~0.368 THz范围内,幅度平衡度在±0.19 dB以内,隔离度优于24 dB;最后,完成了基于3 dB定向耦合器管内功率合成的折叠波导行波管基本结构设计并构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最大输出功率为9.16 W,增益为26.6 dB,3 dB带宽达到21 GHz。作为对比,单个折叠波导行波管输出功率为6.18 W,故管内合成的折叠波导行波管的输出功率是单个行波管输出功率的1.48倍;此外,与采用常规外置功率合成结构的双行波管组件设计相比,管内功率合成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横向尺寸至少缩减了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THz) 折叠波导行波管 3 dB定向耦合器 功率合成 注-波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性真空微波功率模块保护电路
12
作者 吴江力 高文雷 +2 位作者 刘期辉 刘银川 魏义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文中设计一种高可靠性高压电源保护电路,适配于真空微波功率模块。首先利用PSpice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简化电路设计,优化电路参数;然后与行波管构成一个测试系统,并设计一个电路板进行实际测试,利用示波器等仪器来验证保护电路的有效... 文中设计一种高可靠性高压电源保护电路,适配于真空微波功率模块。首先利用PSpice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简化电路设计,优化电路参数;然后与行波管构成一个测试系统,并设计一个电路板进行实际测试,利用示波器等仪器来验证保护电路的有效性。针对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电路设计包含母线电流过流保护电路、螺旋线电流过流保护电路、断电保护电路。在模块工作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关闭模块,防止元器件受到损害。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保护电路提高了微波功率模块的可靠性,降低了研制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靠性 真空微波 微波功率模块 电源保护电路 PSPICE仿真 行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模式控制的行波管电源设计
13
作者 张军 路小月 +3 位作者 熊洁 鲁玲 李晖 李渝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9-324,共6页
由于传统星载行波管放大器设计完成后仅有连续波或者脉冲1种工作模式,且饱和工作点输出功率固定,因此提出1种新的兼容连续波和脉冲多种工作模式的空间行波管电源设计方法。通过此方法设计完成的行波管电源与多模式行波管集成多工作模式... 由于传统星载行波管放大器设计完成后仅有连续波或者脉冲1种工作模式,且饱和工作点输出功率固定,因此提出1种新的兼容连续波和脉冲多种工作模式的空间行波管电源设计方法。通过此方法设计完成的行波管电源与多模式行波管集成多工作模式行波管放大器,具备连续波工作模式、低重频脉冲工作模式和高重频脉冲工作模式及在轨功率可调节功能;能够应用于通信、导航、数传及遥感观测卫星,使在轨可重构载荷成为可能。通过仿真测试,多模式空间行波管电源效率达到94%,重频范围覆盖连续波到10 kHz,输出功率在47~53 dBm范围内可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 脉冲 功率可调 行波管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对行波管阴极温度的影响
14
作者 李延威 李飞 +6 位作者 尚新文 肖刘 赵建东 易红霞 舟婕 张明晨 史永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5,共12页
由于行波管工作时无法直接测量阴极温度,目前主要通过组件测温和电子枪热仿真确定阴极工作温度。热辐射不仅是电子枪热量传递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产生热损耗的主要因素,因而热辐射是电子枪热分析不可忽略的因素。对热损耗进行了定量分析... 由于行波管工作时无法直接测量阴极温度,目前主要通过组件测温和电子枪热仿真确定阴极工作温度。热辐射不仅是电子枪热量传递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产生热损耗的主要因素,因而热辐射是电子枪热分析不可忽略的因素。对热损耗进行了定量分析,考虑了接触热阻和热损耗,建立了全面的热辐射边界,对阴极-热屏组件进行热仿真,通过调整零件表面发射率拟合了阴极-热屏组件测温实验数据曲线,得到了行波管电子枪高温区域零件表面的发射率,分析了热损耗、零件表面发射率对阴极温度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枪热平衡实验验证了所得发射率数值的正确性,进而得到了更准确的电子枪温度分布云图。研究表明,阴极温度950~1100℃时其表面发射率为0.65;电子枪零件表面发射率越大,阴极温度越低,阴极筒表面发射率对阴极温度影响最大;温度越高热子热损耗越大,不考虑热损耗仿真得到的阴极表面温度偏高14.4~17.5℃;组件测温得到的阴极表面温度比整管时高4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阴极 热辐射 热损耗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网在脉冲行波管增益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刘新爱 邹峰 +1 位作者 端木丹丹 王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0-353,共4页
分析了脉冲调制下行波管输出信号频域特性,探讨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在脉冲调制信号测试中的应用,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接收机带宽可实现宽带检测和窄带检测两种测试方法,结合典型脉冲调制信号分析对比了两种检测方法的脉冲退敏效应,分析了脉... 分析了脉冲调制下行波管输出信号频域特性,探讨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在脉冲调制信号测试中的应用,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接收机带宽可实现宽带检测和窄带检测两种测试方法,结合典型脉冲调制信号分析对比了两种检测方法的脉冲退敏效应,分析了脉冲行波管在不同测试方法下的增益特性,最终确立了宽带检测法作为脉冲行波管增益波动的测试方法,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宽带检测法更适合测试脉冲行波管增益波动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网 脉冲行波管 增益波动 中频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周期同心圆弧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永磁聚焦系统设计
16
作者 昝铭睿 朱方 王小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8-491,共4页
开展了对非周期折叠波导行波管永磁聚焦系统的研究。基于W波段非周期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技术指标,根据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设计了一套均匀永磁聚焦的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了实物加工与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子主通道直径0.3 mm,长度为40.... 开展了对非周期折叠波导行波管永磁聚焦系统的研究。基于W波段非周期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技术指标,根据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设计了一套均匀永磁聚焦的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了实物加工与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子主通道直径0.3 mm,长度为40.5 mm的条件下,阴阳极电压差为6 kV,可以产生120 mA的电流,电子通过率100%。测试结果表明,在阴阳极施加6 kV的电压时,阴极发射电流为120 mA,电子通过率为90%,满足高频结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同心圆弧折叠波导 永磁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管阴极组件动态热耗散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芳芳 张国兴 +1 位作者 何小琦 孙小菡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阴极作为行波管的“心脏”,其内部结构的热耗散是影响行波管预热时间的关键问题,热传导和热辐射是引起阴极组件内部热耗散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了阴极组件热状态有限元分析方程,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阴极组件动态热耗散进行模拟分析,提... 阴极作为行波管的“心脏”,其内部结构的热耗散是影响行波管预热时间的关键问题,热传导和热辐射是引起阴极组件内部热耗散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了阴极组件热状态有限元分析方程,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阴极组件动态热耗散进行模拟分析,提取热流矢量图及温度分布图,并获得阴极达到稳态的预热时间。对实际样品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有限元模拟方法是可行的。基于瞬态热模拟分析结果,优化设计了阴极组件中关键部件的结构及材料,有效地缩短了阴极预热时间,提高了行波管快速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阴极组件 优化设计 热耗散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管电子枪热状态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兴群 张国兴 +1 位作者 谢锴 孙小菡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建立行波管电子枪区热状态分析模型 ,利用ANSYS软件对行波管电子枪的热状态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改变电子枪内部的一些结构参数和工作环境参数 ,特别是栅控行波管的栅极结构尺寸和加载功率的变化 ,由模拟得到不同条件下电子枪热状态分... 建立行波管电子枪区热状态分析模型 ,利用ANSYS软件对行波管电子枪的热状态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改变电子枪内部的一些结构参数和工作环境参数 ,特别是栅控行波管的栅极结构尺寸和加载功率的变化 ,由模拟得到不同条件下电子枪热状态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电子枪 热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尺寸宏粒子空间电荷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清 莫元龙 +1 位作者 张勇 周晓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用格林函数理论导出了圆柱对称系统中有限尺寸宏粒子一维和二维空间电荷场权函数的表达式 ,比较了有限尺寸宏粒子空间电荷场权函数与圆盘或圆环模型空间电荷场权函数的差别 ,得到了与圆盘或圆环模型空间电荷场权函数[1] 不同的、更合理... 用格林函数理论导出了圆柱对称系统中有限尺寸宏粒子一维和二维空间电荷场权函数的表达式 ,比较了有限尺寸宏粒子空间电荷场权函数与圆盘或圆环模型空间电荷场权函数的差别 ,得到了与圆盘或圆环模型空间电荷场权函数[1] 不同的、更合理的计算结果。并用这两种空间电荷场权函数模拟了螺旋线行波管中的注波互作用过程 ,得到了其输出功率曲线 ,表明了用有限尺寸宏粒子计算的互作用输出功率比圆盘或圆环模型计算的输出功率饱和位置提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尺寸宏粒子 空间电荷场 注波互作用 行波管 库仑力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基波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模拟与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云峰 来国军 刘濮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6-389,共4页
完成了Ka波段基次谐波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初步设计,通过PIC模拟计算获得了回旋行波管稳定工作的详细物理图像和参数依赖关系.模拟计算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100kV,电子注电流为20A,工作磁场为1.27T时,放大器可以获得大于450kW的输出功率、... 完成了Ka波段基次谐波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初步设计,通过PIC模拟计算获得了回旋行波管稳定工作的详细物理图像和参数依赖关系.模拟计算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100kV,电子注电流为20A,工作磁场为1.27T时,放大器可以获得大于450kW的输出功率、50dB增益、大于22.5%的效率和约为5%的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回旋行液管 基次谐波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