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降尘TEM观察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天虎 徐惠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在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用透射电镜对半封闭室内长期沉积的大气降尘进行观察 ,提供了合肥地区大气降尘物相组成和各种物相形貌特征信息 ,揭示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来源占第 1位的是地表扬尘 ,以粘土矿物为标志 ;占第 2位的... 在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用透射电镜对半封闭室内长期沉积的大气降尘进行观察 ,提供了合肥地区大气降尘物相组成和各种物相形貌特征信息 ,揭示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来源占第 1位的是地表扬尘 ,以粘土矿物为标志 ;占第 2位的是来源于大气化学次生气溶胶 ,主要和SO2 、CO2 、NOX 等气态污染物排放有关 ,以石膏、碳酸盐和易溶盐类为标志 ;占第 3位的是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的烟尘 ,以炭球为标志 ;占第 4位的是来源于燃煤烟尘排放 ,以球形玻璃珠为特征。TEM调查不仅为合肥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成因、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和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准确资料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矿物学 大气降尘 气溶胶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伊利石 方解石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和TEM研究甲烷芳构化催化剂的积炭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自力 林维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共3页
运用 X 光电子能谱和透视电镜对 Mo/ H Z S M - 5 催 化剂在甲烷 芳构化反应 后形成的碳 物种进行了分析。得知反应后的催化剂中存在2 种形态的碳物种, 分别为碳化钼中的碳和丝状积炭物中的碳。其中28430e V处... 运用 X 光电子能谱和透视电镜对 Mo/ H Z S M - 5 催 化剂在甲烷 芳构化反应 后形成的碳 物种进行了分析。得知反应后的催化剂中存在2 种形态的碳物种, 分别为碳化钼中的碳和丝状积炭物中的碳。其中28430e V处的谱峰归属于碳化钼中的 C1s 引起, 28650e V 处的谱峰归属于丝状积炭物的 C1s 引起, 并分析了 X P S 实验给出的碳物种相对含量的偏差。 T E M 实验表明, 甲烷芳构化反应形成的积炭物是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的细丝, 细丝的未端较粗, 为碳纤维生长端的金属颗粒, 通过比较可知, 积炭过程是气相碳纤维的生长过程 ( V G C 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炭 甲烷 芳构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位错 TEM 分析的计算机图象匹配技术
3
作者 张津徐 戎咏华 胡赓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介绍了透射电镜(TEM)位错象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多束暗场模拟.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澄清Ll2Al3Ti基有序合金中位错分解性质的争议,并确定了在500℃变形的Al67Mn8Ti25合金中存在以SISF方式分解的超点阵位错.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透射电子显微术 位错 金属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表征磁性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路线探索
4
作者 郭新秋 韩贵华 +3 位作者 李晓惠 卢翀 程春 余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磁性样品的表征一直是透射电镜测试领域的难题。基于国内13家公共电镜平台调研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提出了透射电镜表征磁性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路线。同时,建立便携式永磁铁与电磁铁相结合的磁性判定方法,根据分类结果优选制样方式和测试... 磁性样品的表征一直是透射电镜测试领域的难题。基于国内13家公共电镜平台调研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提出了透射电镜表征磁性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路线。同时,建立便携式永磁铁与电磁铁相结合的磁性判定方法,根据分类结果优选制样方式和测试项目。该技术路线为磁性材料的透射电镜显微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最大限度地保护电镜不受磁性样品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磁性材料 样品前处理 电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的STEM象观察
5
作者 杨序纲 叶燕春 阎捷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87-90,共4页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物材料。在高放大倍数下的观察,能获得直接透射象(TEM)难以观察到的某些微结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Stem 透射电子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钠中钠离子脱嵌诱导结构相变的电子显微学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文龙 赵培丽 +5 位作者 赵振 王怀远 唐真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21,共9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钒酸钠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学和电子显微学确定了制备产物为层状结构Na_(1.25)V_(3)O_(8)和通道结构NaV_(6)O_(15)。利用电子束辐照诱导钠离子脱嵌对Na_(1.25)V_(3)O_(8)和NaV_(6)O_(15)的结...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钒酸钠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学和电子显微学确定了制备产物为层状结构Na_(1.25)V_(3)O_(8)和通道结构NaV_(6)O_(15)。利用电子束辐照诱导钠离子脱嵌对Na_(1.25)V_(3)O_(8)和NaV_(6)O_(15)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_(1.25)V_(3)O_(8)和NaV_(6)O_(15)经电子束辐照后均会转化成岩盐结构的VO。论文结果有助于理解钠离子脱嵌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复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钠 电子束辐照 相变 透射电子显微学(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典型多梳抑制复合物1.6的电镜结构分析
7
作者 蔡单 黄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6-1145,共10页
目的·通过负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技术分析非经典型多梳抑制复合物1.6(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6,PRC1.6)的蛋白结构,获得人源PRC1.6七元复合物的三维轮廓信息。方法·将PRC1.6复合物中7个组分基因RNF2、PCGF6、R... 目的·通过负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技术分析非经典型多梳抑制复合物1.6(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6,PRC1.6)的蛋白结构,获得人源PRC1.6七元复合物的三维轮廓信息。方法·将PRC1.6复合物中7个组分基因RNF2、PCGF6、RYBP、L3MBTL2、CBX3、E2F6和TFDP1分别克隆至N端带有6×His^(-3)×Flag标签的pMLink载体中,利用聚乙烯亚胺瞬时转染的方式在悬浮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Expi293F中表达PRC1.6七元复合物,依次使用anti-DYKDDDDK标签亲合树脂、分子筛Superdex 200 Increase 10/300 GL(凝胶过滤层析)和甘油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PRC1.6复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确认PRC1.6七元复合物组分;利用泛素化活性实验和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对复合物的体外泛素化活性以及与核小体结合亲和力进行验证;使用乙酸双氧铀进行样品制备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蛋白样品,随后通过单颗粒重构技术对PRC1.6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UCSF Chimera软件将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中的目的蛋白相关原子结构模型与重构获得的PRC1.6电子密度图进行拟合,预测PRC1.6七元复合物中各亚基的定位。结果·通过真核表达、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甘油密度梯度离心,以及LC-MS/MS验证,获得了纯度较高、均一性较好的PRC1.6七元复合物,且泛素化活性实验和EMSA发现该复合物在体外具有泛素化活性和核小体结合亲和力。利用负染色、透射电镜和单颗粒重构技术初步解析了分辨率约为15.2Å(1Å=10^(-10) m)的PRC1.6七元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将已有RNF2、PCGF6、RYBP、L3MBTL2、CBX3和DP1部分氨基酸序列的原子模型以及E2F6的AlphaFold2预测结构与重构获得的电子密度图进行匹配,初步确认了7个亚基在PRC1.6复合物三维结构中的定位情况。结论·使用负染色和透射电镜,以及单颗粒重构技术搭建了人源PRC1.6七元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梳抑制复合物1 表观遗传调控 组蛋白泛素化 负染色 透射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胡谋 苗亮 +4 位作者 李明云 张浩 王金华 王天柱 潘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超微结构上都十分相似。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形状近似... 应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超微结构上都十分相似。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形状近似椭圆形,无顶体,细胞核呈肾形。中心粒复合体位于细胞核背侧,近、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远端中心粒分化成基体并形成轴丝。中段的袖套呈筒状,4~5个圆形的线粒体围绕轴丝呈环形排列。精子尾部为单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鞭毛表面质膜形成不规则侧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大黄鱼 精子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糠醛基炭气凝胶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睿 梁晓怿 +3 位作者 詹亮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28,共6页
 用低软化点线性酚醛树脂和糠醛为原料以正丙醇为溶剂在盐酸催化下经溶液-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醇凝胶,将其在石油醚(30℃~60℃)中,超临界条件250℃,7MPa下干燥1h获得酚醛-糠醛有机气凝胶,将有机气凝胶在氮气保护下,以5℃ min速率升温...  用低软化点线性酚醛树脂和糠醛为原料以正丙醇为溶剂在盐酸催化下经溶液-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醇凝胶,将其在石油醚(30℃~60℃)中,超临界条件250℃,7MPa下干燥1h获得酚醛-糠醛有机气凝胶,将有机气凝胶在氮气保护下,以5℃ min速率升温到85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3h裂解生成了炭气凝胶。用氮气吸附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得炭气凝胶。结果表明:炭气凝胶富含中大孔。随酚醛-糠醛比的增加,炭气凝胶的大孔和中孔孔容分别减小,大孔孔容变化幅度较大,微孔孔容很小。TEM图片表明:炭气凝胶的纳米骨架随酚醛-糠醛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 糠醛 炭气凝胶 合成 表征 酸凝胶 孔容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聚合物溶液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瑞 叶仲斌 罗平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81,共7页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应用性能由其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所决定,因此在驱油用聚合物合成及配方研究中迫切需要研究其溶液的微观结构。本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水溶液中聚合物(HAWSP,AP-...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应用性能由其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所决定,因此在驱油用聚合物合成及配方研究中迫切需要研究其溶液的微观结构。本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水溶液中聚合物(HAWSP,AP-P4)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图案清晰,边界分辨率高。透射电镜观察到的聚合物网络结构较模糊且网络结构有断裂现象。环境扫描电镜观测到的网络结构尺寸大小是AFM观测到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结果证明AFM和TEM所观测到的聚合物结构最接近于真实结构。结果表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在观察水溶性聚合物类样品时,能够较真实反映其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网络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峰 庄平 +3 位作者 章龙珍 施兆鸿 黄晓荣 闫文罡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387,共5页
运用扫描与透射电镜对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银鲳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全长约39.51±1.64μm,头部长约1.98±0.30μm,表面粗糙。头部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核和中心粒复合体。细胞核位于头部腹... 运用扫描与透射电镜对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银鲳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全长约39.51±1.64μm,头部长约1.98±0.30μm,表面粗糙。头部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核和中心粒复合体。细胞核位于头部腹侧,卵圆形。细胞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近端中心粒为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中段的主要结构为袖套和线粒体。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4~5个线粒体及少量囊泡。尾部细长,长约37.52±1.68μm,至末端逐渐变细。尾部的主要结构为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尾部具有波纹状侧鳍,排列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银鲳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丽 刘洪波 +2 位作者 张东升 刘吉梓 何月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别对炭化、活化和石墨化处理后的竹炭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竹炭基本保留了竹材的微观形态;炭化后其细胞壁组织上的微孔导致竹炭比表面积变大;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竹炭中的孔隙率增加。竹...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别对炭化、活化和石墨化处理后的竹炭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竹炭基本保留了竹材的微观形态;炭化后其细胞壁组织上的微孔导致竹炭比表面积变大;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竹炭中的孔隙率增加。竹炭经KOH活化后孔隙率显著提高,炭化温度低于600℃时所得竹炭活化后的比表面积大于高温炭化的活化竹炭,且中孔比例较高,而高温炭化的竹炭活化后微孔的比例明显增高。石墨化处理后的竹炭中出现大量微晶区,且不同微晶区的晶格条纹具有较好的平行度,这表明竹炭是一种易石墨化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在气溶胶单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书申 邵龙义 +1 位作者 李金娟 张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8-611,共4页
透射电镜(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率,可以同时提供形貌、成分、结构信息,非常适宜于对气溶胶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等的研究。简述了国内外用TEM对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分析的研究及其现状,主要围绕TEM对城市大气气溶胶、海洋气溶胶、燃烧烟... 透射电镜(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率,可以同时提供形貌、成分、结构信息,非常适宜于对气溶胶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等的研究。简述了国内外用TEM对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分析的研究及其现状,主要围绕TEM对城市大气气溶胶、海洋气溶胶、燃烧烟尘和机动车废气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作者利用TEM对北京市大气气溶胶的初步研究,提出了今后开展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TEM研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tem) 气溶胶 单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夏季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芦亚玲 贾铭鑫 +6 位作者 李文凯 常嘉敏 迟建伟 刘磊 孙俊英 李卫军 王文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42-1648,共7页
为研究北极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于2013年8月8-12日环Svalbard岛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利用带能谱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共分析2530个单颗粒,并获得颗粒物的形貌特征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北极地区颗粒物主要表现为... 为研究北极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于2013年8月8-12日环Svalbard岛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利用带能谱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共分析2530个单颗粒,并获得颗粒物的形貌特征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北极地区颗粒物主要表现为5种类型,分别为海盐颗粒、富S颗粒、富Fe颗粒、含碳颗粒和矿物颗粒.后向气流轨迹显示,采样期间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北极点周边的海洋上空和附近格陵兰岛地区.来自海洋上空的大气中主要包含海盐颗粒,所占数量比例为54.7%;经过陆地的大气样品中95.4%为矿物颗粒.利用时间密度因子法估算出北极地区PM2.5质量浓度范围为0.55-0.72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单颗粒 透射电镜 北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红兵 金岩 +5 位作者 刘源 王新文 董蕊 刘晓亮 张勇杰 赵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 :观察所培养的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的超微结构。方法 :以 5月龄胎儿的背部皮肤作为细胞来源 ,在牛I型胶原凝胶中立体培养成纤维细胞 ,3d后在凝胶表面接种表皮细胞 ,2d后将培养的皮肤替代物移至培养液气液面 ,促进上皮层的成熟和角... 目的 :观察所培养的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的超微结构。方法 :以 5月龄胎儿的背部皮肤作为细胞来源 ,在牛I型胶原凝胶中立体培养成纤维细胞 ,3d后在凝胶表面接种表皮细胞 ,2d后将培养的皮肤替代物移至培养液气液面 ,促进上皮层的成熟和角化。观察HE染色后的人工皮肤组织学结构以及透射电镜下的超微结构。结果 :所培养的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同时含有表皮层和真皮层。表皮层中含有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生物活性皮肤表皮层中 ,棘层细胞之间以桥粒连接 ,并具有天然皮肤中的板层体、张力纤维和脂滴等结构。结论 :生物活性皮肤替代物具有与天然皮肤类似的各种超微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皮肤替代物 超微结构 表皮层 真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帘文蛤精子超微结构及与其他双壳贝类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小龙 董迎辉 +1 位作者 边平江 林志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帘文蛤(Meretrix lyrata)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帘文蛤的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全长42.2±1.8μm,包括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头部为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4μm,由前端的顶体和其后...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帘文蛤(Meretrix lyrata)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帘文蛤的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全长42.2±1.8μm,包括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头部为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4μm,由前端的顶体和其后的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形,前端电子密度较小,后端电子密度较大;核内含有高度浓缩的染色质,可见染色较浅的核泡存在,无核前窝,有明显核后窝和植入窝.中段由5个呈辐射状排列的线粒体和中央的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复合体构成,线粒体近球形,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尾部鞭毛长39.3±1.9μm,由波浪状质膜和包裹其中的轴丝组成.另外,将帘蛤科(Veneridae)尤其是文蛤属(Meretrix)贝类精子超微结构与其他贝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文蛤属的种类鉴别提供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帘文蛤 精子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白僵菌侵染杨干象幼虫体壁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1 位作者 宇佳 冉亚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的侵染过程,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体壁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 为了解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的侵染过程,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体壁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接种24 h后,最早观察到布氏白僵菌以芽管或菌丝的形式穿透杨干象幼虫体壁,无附着孢产生;接种90、96 h后,由虫体内穿出的菌丝在虫体表面开始大量繁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菌丝在穿透过程中伴随着机械压力与组织溶解现象。接种第24 h时,菌丝穿入表皮;到第36 h时,大量菌丝侵入到皮细胞层中;到第48 h时,菌丝侵入皮细胞层后使皮细胞层发生变形,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到第60 h,表皮层与皮细胞层分离,菌丝周围的细胞器溶解,细胞核遭到破坏,菌丝周围出现絮状溶解物,这种现象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证实了菌丝侵入杨干象幼虫体内过程中有酶的参与。到第72 h时,细胞内排列松弛变成空泡;第84 h时,菌丝段以无隔、1个隔或2个隔的方式在血腔内大量繁殖;到第96 h,菌丝从表皮中穿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杨干象 侵染过程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邵庆辉 谢方艳 +3 位作者 田植群 古国榜 何振辉 沈培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最关键材料之一 ,从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的角度出发 ,研制高分散度、纳米尺寸颗粒催化剂有重要意义。采用原位还原的新技术制备高分散度纳米催化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并采用扫描电镜。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纳米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毛丽金龟触角嗅感器超微结构 被引量:12
19
作者 路常宽 王晓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5,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Faldermann)雌雄成虫触角嗅感器超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嗅感器集中于触角鳃片上,分布在触角鳃片表皮内陷形成的凹腔里,有5种感器,以板状感器为主,以外还有锥...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Faldermann)雌雄成虫触角嗅感器超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嗅感器集中于触角鳃片上,分布在触角鳃片表皮内陷形成的凹腔里,有5种感器,以板状感器为主,以外还有锥状感器、腔状感器、腔锥状感器和毛状感器。板状感器根据盘体形状的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锥状感器根据锥体形状的差异可分为2种类型,腔锥状感器根据形状分为2种类型。嗅感器表皮有微孔和孔道微管。嗅感器内神经元的数目并不一致,1~2个不等。雄虫鳃片嗅感器总数显著多于雌性,是雌虫嗅感器总数1.8倍。其中雄性锥状感器的数目是雌性2倍,雌虫腔锥状感器数量是雄虫的4倍,雄虫板状感器数量是雌虫的2倍,雌雄腔状感器的数目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毛丽金龟 嗅感器 超微结构 性二型 扫捕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密云水库表层沉积物磁性矿物的鉴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非 王芙仙 +3 位作者 李金华 秦华峰 邓成龙 潘永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7-2948,共12页
本文对密云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进行了岩石磁学和透射电子显微学的综合研究.本实验建立的磁选方法实现将70%~85%左右的磁性矿物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岩石磁学研究表明,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多畴和单畴磁铁矿为主,还含有... 本文对密云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进行了岩石磁学和透射电子显微学的综合研究.本实验建立的磁选方法实现将70%~85%左右的磁性矿物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岩石磁学研究表明,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多畴和单畴磁铁矿为主,还含有少量高矫顽力弱磁性载磁矿物(可能为赤铁矿).对磁选矿物的透射电镜观测表明,样品中部分单畴磁铁矿具有纳米尺寸和化学纯度高等特点,为拉长的立方-八面体磁铁矿,是趋磁细菌产生的化石磁小体;多畴磁铁矿多数具有微米尺寸,形状不规则,为碎屑成因;超顺磁磁铁矿粒径约为5~20nm,且含硅、铝等元素,可能为自生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磁学和透射电子显微学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成分、含量、粒径和化学成分等信息,为环境磁学、生物地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岩石磁学 透射电子显微学 磁选 磁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