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cation Method of Lightning Shielding Angle Calcula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s in Mountain Areas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Ping LI Lin GENG Jianghai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45-2451,共7页
Shielding angle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lightning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s,which always stays in the focus of the design and the evalu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A formula for the improved sh... Shielding angle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lightning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s,which always stays in the focus of the design and the evalu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A formula for the improved shielding angle is proposed for evaluating the lightning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terrains.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is used to obtain the micro-topography data,such as the slope gradient,slope aspect,etc.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factors on the improved shielding angle:(1) improved shielding angle non-linear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lope gradient and the slope aspect,(2) improved shielding angl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slope gradient than to the slope aspect,(3) the improved shielding angle in the mountain terrain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designed shielding angle.This may be the reason why the designed shielding angle is limited into the rational range,while the shielding faults occur frequ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屏蔽 输电线路 修改方法 角度计算 山区 防雷性能 地形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拓扑切换的锂电池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2
作者 黄文聪 宋婷婷 +2 位作者 饶天彪 常雨芳 严怀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162,共13页
为了适应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避免过充欠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CC-LCL/S拓扑的恒流-恒压自切换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不涉及原、副边通信以及移相、调频等复杂的控制方式,仅通过控制副边的两个开关切换拓扑即可实现系... 为了适应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避免过充欠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CC-LCL/S拓扑的恒流-恒压自切换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不涉及原、副边通信以及移相、调频等复杂的控制方式,仅通过控制副边的两个开关切换拓扑即可实现系统输出特性的切换,且充电完成后系统能自动切换至低功耗状态。首先,提出基于LCC-LCL/S的新型混合拓扑,根据单拓扑的等效互感电路分析其输出特性以及零相角特性;其次,基于理论推导与最大安全电流约束给出一套参数配置方法,为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然后,考虑切换点负载阻值大小以及系统空载对输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实际中可能出现的负载开路与充电完成负载移除的特殊情况,验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后,搭建仿真和实验平台,实现系统最大输出效率为88.6%的恒定输出及平滑切换,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恒流-恒压切换 LCC-LCL/S拓扑 零相角 参数优化设计 最优负载切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惯性载荷作用下航发齿轮传动壳体拓扑优化
3
作者 黄昊 夏静贵 +2 位作者 吴俊佑 卢泽华 刘怀举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7,共13页
航发齿轮传动机匣在恶劣服役工况和复杂载荷条件下,要求壳体具备轻量化特征,轴承孔错位量作为机匣的关键评价指标,如何保证错位量同时实现轻量化成为一大挑战。文中基于SIMP插值惩罚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机械-惯性载荷作用的航发齿轮传动... 航发齿轮传动机匣在恶劣服役工况和复杂载荷条件下,要求壳体具备轻量化特征,轴承孔错位量作为机匣的关键评价指标,如何保证错位量同时实现轻量化成为一大挑战。文中基于SIMP插值惩罚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机械-惯性载荷作用的航发齿轮传动壳体拓扑优化方法,将惯性过载对机匣附件所产生的影响加入优化模型,以壳体应力、危险轴承孔中心错位量和优化区域体积分数为约束条件,不同工况下的壳体加权柔顺度最小为目标,实现壳体减重7.1%的同时,Von Mises应力、变形量和危险轴承孔中心错位量最大分别下降7.1%、3.1%和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附件机匣 结构设计 齿轮传动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化炉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
作者 夏湘滨 李世军 +5 位作者 罗德荣 陈森 刘进 姚佳成 吴利仁 张喜明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3,共6页
作为负极材料生产的核心设备,石墨化炉的技术发展备受关注。对比分析当前4种主流工业石墨化炉型的性能特征,梳理炉内结构设计、电极优化配置、材料选择、送电设施改进及送电曲线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余热回收与废气处理技术的研... 作为负极材料生产的核心设备,石墨化炉的技术发展备受关注。对比分析当前4种主流工业石墨化炉型的性能特征,梳理炉内结构设计、电极优化配置、材料选择、送电设施改进及送电曲线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余热回收与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未来,石墨化炉技术的发展,需持续聚焦于新型电加热方式、软测量和大功率高效灵活输配电技术,积极促进负极材料生产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石墨化炉 设计优化 输配电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输电用低频变压器电磁分析与多目标优化设计
5
作者 王巧媛 贾少锋 +4 位作者 梁得亮 毕建刚 徐征宇 王秀丽 王锡凡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6-224,共9页
针对柔性交流输电用变压器低频化改造时面临的质量和损耗大幅增长的问题,对低频变压器电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分析频率改变对铁心材料和变压器电磁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低频变压器的参数化模型,将变压器的... 针对柔性交流输电用变压器低频化改造时面临的质量和损耗大幅增长的问题,对低频变压器电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分析频率改变对铁心材料和变压器电磁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低频变压器的参数化模型,将变压器的运行损耗和有效材料质量作为优化目标,基于敏感度分析对优化参数进行分类,分别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分析、响应面法、参数扫描法等多种优化方法对不同敏感度的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温度场仿真对优化结果的热点温度进行约束。选取最优样本与未优化的低频变压器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低频输电 低频变压器 漏磁场 有限元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代数的平面3-RRR并联机构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
6
作者 柴馨雪 郑孙鸟 +2 位作者 栗园园 徐灵敏 李秦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4-715,共12页
为使平面3-RRR并联机构满足多样的工作环境,本文基于几何代数对该机构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基于闭环矢量法建立平面3-RRR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以几何代数为数学工具,分析平面3-RRR并联机构局部和全局运动/力传递性能;考虑分支杆件柔... 为使平面3-RRR并联机构满足多样的工作环境,本文基于几何代数对该机构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基于闭环矢量法建立平面3-RRR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以几何代数为数学工具,分析平面3-RRR并联机构局部和全局运动/力传递性能;考虑分支杆件柔性,结合应变能方法对平面3-RRR并联机构进行弹性静刚度建模,通过ANSYS软件进行验证,并基于刚度矩阵确定局部和全局虚功刚度指标。基于参数无量纲优化方法,以全局运动/力传递性能指标、刚度指标和可达工作空间为目标,对机构进行尺度优化设计,并分析关键尺度参数对机构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平面3-RRR并联机构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最优结构尺度与性能图谱。研究结果可为并联机构样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几何代数 运动/力传递指标 虚功刚度指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7
作者 高永强 刘准 +1 位作者 廖明夫 陈忠斌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7-298,共12页
为优化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使其在同等不平衡量下能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双转子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动力学... 为优化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使其在同等不平衡量下能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双转子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动力学优化设计。优化后,该模型在各阶自激励模态下的可容度均超过0.8,能够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以某涡轴发动机为参考对象,设计并加工了一套带共用支承结构的双转子实验器,该实验器能够模拟4种不同刚度下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使用该实验器进行了动力学特性计算验证实验,在4种刚度组合下,该实验器在各阶自激励模态下临界转速的误差均不大于7%,这表明建立的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模型是准确的。使用该实验器进行了不平衡响应峰值对比实验和抗振特性对比实验,与优化前的刚度组合相比,在最优的刚度组合下,动力涡轮的不平衡响应峰值降低了51.49%,最大许用不平衡量提升了79.21%,这说明振能转移优化设计对于降低动力涡轮的不平衡响应和提升动力涡轮的抗振特性效果显著。分别对振能转移优化前和振能转移优化后的实验器进行了长时间“共振”实验,优化前的实验器无法在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不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而对于优化后的实验器,动力涡轮在其自激励一阶模态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时的不平衡响应增幅为5.37%,燃气发生器在其自激励一阶模态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时的不平衡响应增幅为1.39%,能够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共用支承结构 动力学优化设计 振能转移 可容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射流泵排泥效果及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8
作者 周阳 钟圣杰 +1 位作者 周秉乾 陈诺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61,共9页
为探究影响射流泵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提升其排泥能力,基于VOF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选取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模拟泥沙相,应用STARCCM+软件对环形射流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面积比能有效提升射流泵的排泥能力... 为探究影响射流泵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提升其排泥能力,基于VOF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选取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模拟泥沙相,应用STARCCM+软件对环形射流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面积比能有效提升射流泵的排泥能力,改变喷嘴安装角会影响射流泵的能量损失从而影响其排泥能力;具体到模型实例中,面积比为12.15时射流泵的最佳喷嘴安装角为32°,面积比为25.00时最佳喷嘴安装角为28°。模拟结果可为大型射流式挖沟机的抽吸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射流泵 优化设计 喷嘴安装角 STARCCM+ 面积比 回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下的VSC-MTDC系统分级频率互济控制策略
9
作者 李俊楠 何心铭 +3 位作者 张开翔 付航 杨浩琼 戚家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32,共14页
为提升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端异步互联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5G通信下的频率分级互济控制策略。该策略经5G通信实时共享各交流电网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各侧频率越限程度,按优先级启动相应的频率互济模式。各侧电压源换流... 为提升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端异步互联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5G通信下的频率分级互济控制策略。该策略经5G通信实时共享各交流电网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各侧频率越限程度,按优先级启动相应的频率互济模式。各侧电压源换流器再按所设计的控制环节同步调整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实现对越限系统的频率响应,并提出控制系统内置电气参数的自适应整定功能,以提升频率响应精度。基于特征值理论对各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环节进行参数优化,以获得更优的频率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通过各交流电网间的频率互济响应,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5G通信 频率互济控制策略 优先级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limit curve method 被引量:4
10
作者 FANG Hong-wei CHEN Yohchia DENG Xiao-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856-1862,共7页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limit curve method, where the slope is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when the limit slope curve determined by the slip-line field theory and the slo...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limit curve method, where the slope is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when the limit slope curve determined by the slip-line field theory and the slope intersect at the toe of the slope. Compared with the strength reduction (SR) method, finite element limi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SR method based on Davis algorithm, the new method is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the slope stability and limit slope angle (LSA). The optimal slope shape is determined based on a series of slope heights and LSA values, which increases the LSA by 2.45°-11.14° and reduces an invalid overburden amount of rocks by 9.15%, compared with the space mechanics theory. 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the objective quantification index of instability criterion, and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optimization design limit state limit curve method limit slope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ing Design on AC Filters in Jinping-Sunan ±800 kV UHVDC Project 被引量:4
11
作者 LI Jingyan ZHANG Zongxin WU Fangjie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24-3229,共6页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优化设计 过滤器 AC 苏南 无功功率补偿 直流输电系统 伏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保民 闫瑞翔 +2 位作者 房文博 赵瑞平 刘洪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体积大、重量高等问题制约了风电清洁能源的发展.以1.5 WM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齿轮传动系统轻量化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是可行的,优化后齿轮传动系统...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体积大、重量高等问题制约了风电清洁能源的发展.以1.5 WM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齿轮传动系统轻量化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是可行的,优化后齿轮传动系统体积减少了4.59%,这将进一步减小齿轮传动系统箱体体积和总质量.通过计算行星轮系的传动效率,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行性,该研究将为风电齿轮传动系统轻量化设计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优化设计 传动系统 遗传算法 传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新能源并网暂态功角稳定分析与紧急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建新 刘宇明 +6 位作者 邱建 刘梓宁 杨欢欢 付超 李诗旸 朱泽翔 毛振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8,共10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和新能源机组不断投产,南方区域将形成多区域新能源与邻近常规电源联合集中接入系统的场景。新能源集中接入常与常规电源共用输电通道,将影响区域系统暂态稳定特性及输送通道的传输能力,使南方区域系统的安全稳定...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和新能源机组不断投产,南方区域将形成多区域新能源与邻近常规电源联合集中接入系统的场景。新能源集中接入常与常规电源共用输电通道,将影响区域系统暂态稳定特性及输送通道的传输能力,使南方区域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风险防控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深入研究区域新能源送出的稳定特性建立了区域新能源交流集中送出的等值系统模型,分析了新能源并入对区域系统对暂态稳定特性影响的主要机理。基于等面积法则对区域送出系统暂态过程的加、减速面积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紧急控制切机策略的协调优化方法,实现区域送出传统机组与新能源机组紧急控制切机量及控制代价的最小化的切机策略配置。最终,基于广东区域海风火电打捆送出系统为例,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集中送出 暂态功角稳定性 紧急控制策略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水泵站中空气罐参数敏感度分析及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斌娟 曹可凡 +3 位作者 刘雨露 宋英南 陈汇龙 戴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49,共7页
为了探讨长距离输水泵站中空气罐的优化设计方法,以西北某长距离输水工程为例,以泵站水击最大正压水头和最小负压水头作为优化目标,以初始气体压力、高度直径比、连接管直径、进口阻力系数和出口阻力系数为优化变量,基于正交优化设计方... 为了探讨长距离输水泵站中空气罐的优化设计方法,以西北某长距离输水工程为例,以泵站水击最大正压水头和最小负压水头作为优化目标,以初始气体压力、高度直径比、连接管直径、进口阻力系数和出口阻力系数为优化变量,基于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和KYPipe软件,采用极差分析法获得空气罐各参数对于水击最大正压水头和最小负压水头的影响,同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排序,比较并找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初始气体压力、连接管直径和出口阻力系数等因素对于水击最大正压水头和最小负压水头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中初始气体压力是最敏感的参数,对于最大正压水头和最小负压水头的影响程度最大;经过比较发现最优方案的参数组合为初始气体压力水头50 m、高度直径比4、连接管直径250 mm、进口阻力系数10、出口阻力系数5;相比原始方案,优化方案使泵站的水击最大正压水头降低4.98%、最小负压水头升高6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罐 长距离输水泵站 水锤防护 敏感度分析 正交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煤层倾向为参考方向的锐角优化垂线法煤柱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音飞 刘健松 +1 位作者 冀哲 李晓静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2,138,共7页
垂线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煤柱的设计,但其原理中存在走向方向不明确导致计算时需人工干预和小角值拐角处保护煤柱过估等问题。针对村庄尺度的建筑物群,提出应按位置给出不同的开采参数和松散层参数;用煤层倾向作... 垂线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煤柱的设计,但其原理中存在走向方向不明确导致计算时需人工干预和小角值拐角处保护煤柱过估等问题。针对村庄尺度的建筑物群,提出应按位置给出不同的开采参数和松散层参数;用煤层倾向作为垂线法的参考方向,代替指向不明确的走向,实现垂线计算公式选择、垂线长度计算的自动化;提出锐角优化算法,解决煤柱角点角值较小时出现的煤柱留设尺寸过大问题。基于上述优化,通过MATLAB编程实现煤柱自动化计算,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煤柱的尺寸。优化后的垂线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矿山保护煤柱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煤柱设计 垂线法 煤层倾向 锐角优化法 村庄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流量旋转直驱伺服阀传控特性分析与优化
16
作者 陆亮 徐寅鹏 +3 位作者 李梦如 张小洁 凌扬洋 李鸿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4,共10页
针对无人机、战术弹、支线民航等小型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系统与推力矢量系统微小流量的伺服控制需求,就旋转直驱伺服阀偏心球副传动接口与非全周节流阀口等关键结构进行了尺寸约束设计分析,并就节流阀口宽度、球副偏心距以及驱动... 针对无人机、战术弹、支线民航等小型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系统与推力矢量系统微小流量的伺服控制需求,就旋转直驱伺服阀偏心球副传动接口与非全周节流阀口等关键结构进行了尺寸约束设计分析,并就节流阀口宽度、球副偏心距以及驱动电机转动惯量等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给出了伺服阀结构设计的优化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电机转角与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幅频响应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一致,200 Hz以上高频响应满足实际需求,且双闭环控制方法大幅降低了伺服阀响应超调并提升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直驱伺服阀 微小流量 传动与控制 建模分析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辐射模型的太阳能集热器倾角优化研究
17
作者 王恩宇 王天生 +2 位作者 张学友 沈海笑 黄运兴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4-900,共7页
为了使太阳能集热器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须对集热器倾角进行优化。文章在建立倾斜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优化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计算过程。以太阳能集热器运行期间倾斜面接收最大辐射量为求解目标,借助MATLAB对集热器倾... 为了使太阳能集热器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须对集热器倾角进行优化。文章在建立倾斜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优化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计算过程。以太阳能集热器运行期间倾斜面接收最大辐射量为求解目标,借助MATLAB对集热器倾角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月度最佳倾角和年度最佳倾角。其中天津地区的太阳能集热器年度最佳倾角为36.3°,比当地纬度略小;月度最佳倾角为10~64°,表现为夏季小冬季大的特点。相较于水平放置,在年度最佳倾角和月度最佳倾角下,太阳能集热器接收的年太阳辐射量可分别增加12.4%,17.3%;相较当地纬度作为倾角时,以月度最佳倾角值逐月调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可增加5.0%。分别以广州、拉萨、济南和长春为例,计算得到上述地区的年、月最佳倾角。对不同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直接辐射占比较高的地区逐月改变最佳倾角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模型 集热器 最佳倾角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变刚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最小化结构柔顺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尊义 刘亿 +4 位作者 张皓翔 陈志远 徐斌 朱继宏 阎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9-1860,共12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变刚度优化设计,通过逐点优化纤维铺角的可设计性,从而匹配结构中应力状态的空间变化,更高效地发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强度与刚度性能上的方向性,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与设计灵活度.然而,基于...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变刚度优化设计,通过逐点优化纤维铺角的可设计性,从而匹配结构中应力状态的空间变化,更高效地发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强度与刚度性能上的方向性,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与设计灵活度.然而,基于梯度类算法的传统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设计,因其设计变量众多,不可避免地在结构分析与灵敏度分析中面临大规模计算的挑战.同时,结构在概念设计阶段存在载荷工况随机性问题,如何在初始概念设计阶段,针对随机载荷工况制定高效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工程价值.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的快速发展,基于传统优化获得的数据集构建端到端的机器学习模型,为实现实时的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提供了可能.文章采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正态分布纤维优化(normal distribution fiber optimization,NDFO)插值格式,构建以最小化结构柔顺度为目标的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设计模型,考虑载荷大小与方向的随机性,获得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所需的样本集数据.其次,以最小均方误差(means square error,MSE)为目标函数,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建立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均方误差的模型评价体系,对生成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评价.数值算例讨论了含圆孔MBB梁与悬臂C型梁变刚度优化设计,详细阐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方法的实施过程,系统地对比了所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与传统基于NDFO插值格式复合材料变刚度优化设计结果在纤维铺角轨迹和目标函数的差异,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优化设计 机器学习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正态分布纤维优化 纤维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滑切角锯齿型刀片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茜 高巍 张西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于已设计出的藤茎类秸秆切割刀片,创建切割功耗模型,将切割功耗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进行优化计算,获得最优滑切角为40°。对切割功耗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含水率增加时,切割功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 基于已设计出的藤茎类秸秆切割刀片,创建切割功耗模型,将切割功耗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进行优化计算,获得最优滑切角为40°。对切割功耗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含水率增加时,切割功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单次切割量增加时,切割功耗也随之增大;相同的切割情况下,滑切角为40°的锯齿型刀片的切割功耗最低、切割效率最高。两种统计学方法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刀片种类对切割功耗的影响最显著,然后是秸秆含水率,最后是单次切割量。最优组合为:秸秆含水率为20%左右,单次切割量为6 kg,滑切角为40°的锯齿型刀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滑切角 锯齿型 刀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透射式日盲紫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一青 姚咏儿 +1 位作者 沈志娟 吕丽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为了扩大日盲紫外光学系统在高压电晕放电检测、战术导弹告警等领域中的检测视场角范围,首先基于反远距结构型式,在近轴光学镜头前添加2片负弯月型透镜,使得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达到100°;然后,提出了应用高斯光学和三阶像差理论来... 为了扩大日盲紫外光学系统在高压电晕放电检测、战术导弹告警等领域中的检测视场角范围,首先基于反远距结构型式,在近轴光学镜头前添加2片负弯月型透镜,使得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达到100°;然后,提出了应用高斯光学和三阶像差理论来确定近轴光学镜头中3片透镜的一阶光学参数的方法,再应用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了一款超广角透射式日盲紫外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工作波段为240~280 nm,F数为4,焦距为1.0 mm;系统中5片透镜均采用熔石英光学材料、标准球面,大大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和加工制造成本。此外,该超广角透射式日盲紫外光学系统在奈奎斯特频率为20 lp/mm时,全视场角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高于0.42,相对照度大于97.9%且能量损失小,成像质量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本工作为该类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确定及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超广角 日盲紫外 透射式 像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