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阵列多爆源水下爆炸载荷分布特性
1
作者 杨洋 谢洋洋 +2 位作者 张睿瑶 陈莹玉 孙岩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共12页
多爆源的水下联合爆炸,使得水下环境更为的复杂。为探究多爆源水下爆炸的载荷分布,通过LS-DYNA对自由场中水下爆炸双爆源、三爆源以及四爆源进行了水平阵列数值建模。基于ALE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爆炸冲击波的叠加效应、多爆源融... 多爆源的水下联合爆炸,使得水下环境更为的复杂。为探究多爆源水下爆炸的载荷分布,通过LS-DYNA对自由场中水下爆炸双爆源、三爆源以及四爆源进行了水平阵列数值建模。基于ALE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爆炸冲击波的叠加效应、多爆源融合气泡形态及载荷分布特性。结果表明:LS-DYNA-ALE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下爆炸过程。与单爆源相比,水平阵列多爆源冲击波峰值在竖直方向上增强,脉宽在水平方向上延长;融合气泡的坍塌发生在气泡两侧,射流也从两侧产生;融合气泡的脉动周期与爆源数量呈正相关;在局部效应外,融合气泡脉动载荷与爆源数量在气泡上方呈正相关,而在气泡下方呈负相关。拟合的经验公式对多爆源融合气泡载荷、气泡的参数分析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多爆源 融合气泡 气泡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脉动源格林函数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黄山 陈曦 +1 位作者 范永鹏 钮俊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0,共8页
格林函数数值计算是势流方法求解船舶在波浪中运动响应的核心。本文对三维脉动源格林函数的数值计算进行研究。对格林函数全域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将该格林函数的数值误差作为剩余函数,并选用双重Chebyshev多项式进行逼近,提高了格林函数... 格林函数数值计算是势流方法求解船舶在波浪中运动响应的核心。本文对三维脉动源格林函数的数值计算进行研究。对格林函数全域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将该格林函数的数值误差作为剩余函数,并选用双重Chebyshev多项式进行逼近,提高了格林函数全域计算公式的精度;对浮体波浪中运动响应及二阶平均漂移力进行预报,并与试验结果及其他数值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水动力计算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脉动源格林函数 耐波性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集中参数法建模与激振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盛精 朱少辉 +3 位作者 叶绍干 陈鼎 赵守军 刘会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441,共8页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作为高效且静谧性能良好的动力元件,在电静压作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仿真模型。建立了实验平台,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进出口压力脉动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作为高效且静谧性能良好的动力元件,在电静压作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仿真模型。建立了实验平台,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进出口压力脉动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在吸排油区的压力脉动、齿腔内压力分布以及齿轮和齿圈在x轴和y轴方向的径向力等激振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集中参数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齿轮和齿圈径向力随偏转角周期变化,在x轴方向,齿轮所受到的径向力指向低压区,齿圈受到的径向力指向高压区。在y轴方向,齿轮和齿圈所受到的径向力在正负之间波动。齿轮和齿圈所受径向力在x轴方向的基频幅值均小于其在y轴方向的基频幅值;困油现象会导致齿腔压力略微升高。研究结果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优化设计和振动噪声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 集中参数法 压力脉动 径向力 激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变化特性研究
4
作者 司国雷 李彬杰 +2 位作者 杨润雪 李健伟 魏列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7-192,共6页
为了研究高转速工况下叶片泵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变化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气动声学联合仿真技术,对高速叶片泵的流体噪声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计算模型,在考虑声固耦合的情况下,研究了转速和油液温度... 为了研究高转速工况下叶片泵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变化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气动声学联合仿真技术,对高速叶片泵的流体噪声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计算模型,在考虑声固耦合的情况下,研究了转速和油液温度对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下,体声源强度高于面声源强度,且随着频率的上升,声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油液温度的升高,由流量脉动和空化引起的流体噪声减小,温度每上升30℃,噪声值总体下降1.15~8.7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叶片泵 流体噪声 声源转换 流量脉动 空化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耐)震压力表校准装置系统设计
5
作者 刘开绪 刘卓群 +3 位作者 李博 董鹏 王传英 高玉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2,共7页
为了构建模拟抗(耐)震压力表真实工况的校准环境,按照SY/T 6817—2010《抗(耐)震压力表校准方法》设计制作了校准装置。首先,在被检表量程的30%~40%之间确定一个检验点,采取气驱液预压泵产生检验点基准压力;然后,利用杠杆梁变幅机构带... 为了构建模拟抗(耐)震压力表真实工况的校准环境,按照SY/T 6817—2010《抗(耐)震压力表校准方法》设计制作了校准装置。首先,在被检表量程的30%~40%之间确定一个检验点,采取气驱液预压泵产生检验点基准压力;然后,利用杠杆梁变幅机构带动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来产生正弦波脉动,脉动范围限定在基准压力值和高压值之间,实现10%的正弦波脉动幅度,脉动频率为(60±5)次/min;最后,将液压管路引到综合振动台并连接到被检表活接头上,对被检表进行液压脉动和电磁振动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校准系统具有脉动频率和幅度设定方便,输出稳定的正弦波脉动波形,整体控制精度优于0.1%,符合校准方法要求。系统通过工控机采集卡自动控制,控制精度高,显示屏显示界面明晰,操作方便,适合于试验室、检定室校准抗(耐)震压力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压力表 校准 脉动压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源单元的单一次绕组隔离型多输入变换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勤 阮新波 +1 位作者 张杰 金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以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单输入与多输入变换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将脉冲电压源或脉冲电流源进行串并联组合,并直接替代单输入隔离型变换器的直流输入...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以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单输入与多输入变换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将脉冲电压源或脉冲电流源进行串并联组合,并直接替代单输入隔离型变换器的直流输入源,进而推导出一族单一次绕组MIC电路拓扑。该MIC的变压器只有一个一次绕组,因此结构简单,容易设计和制造。同时,在该类MIC中,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各输入源可同时或分时向负载提供能量。本文详细阐述单一次绕组MIC的拓扑生成方法、控制方式和特点,并以单一次绕组双输入Flyback变换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 隔离型 变换器 脉冲电压源 脉冲电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交变脉冲电源单元的隔离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福鑫 阮洁 +2 位作者 阮新波 杨东升 李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4-183,共10页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实现多种能源输入,可同时或分时向负载提供能量,具有优先利用能源、简化系统结构及降低系统成本等优点,因此适用于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本文针对输入输出隔离场合,提出采用交变脉冲电源单元构建隔离型MIC的方法:...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实现多种能源输入,可同时或分时向负载提供能量,具有优先利用能源、简化系统结构及降低系统成本等优点,因此适用于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本文针对输入输出隔离场合,提出采用交变脉冲电源单元构建隔离型MIC的方法:根据交变脉冲电源单元组合规则推导出基本隔离型MIC,利用最大功率传输原则确定MIC的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开关管的开关时序对基本隔离型MIC进行简化,进而得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简化隔离型MIC拓扑。本文将详细给出通过交变脉冲电源单元构建隔离型MIC的方法,并以将半桥三电平单元与全桥单元组合而成的双输入变换器为例,采用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两输入源的功率分配,最后通过一个1kW的原理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 隔离型 交变脉冲电源单元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次绕组电压源型全桥多输入变换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勤 阮新波 +2 位作者 周晨 刘福鑫 金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全桥多输入变换器可以实现多个输入源同时或分时向负载传输能量,但每一路输入均需要一个一次绕组。随着输入源数量的增加,一次绕组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使得变压器的制作变得很困难。本文根据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原则,将非隔离脉冲电压源单... 全桥多输入变换器可以实现多个输入源同时或分时向负载传输能量,但每一路输入均需要一个一次绕组。随着输入源数量的增加,一次绕组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使得变压器的制作变得很困难。本文根据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原则,将非隔离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直接替代单输入全桥变换器的输入源,获得了一簇单一次绕组电压源型全桥多输入变换器。该类变换器仅需要一个一次绕组,变压器结构非常简单,易于制作。本文以两个Buck型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串联构成的单一次绕组双输入全桥变换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阐述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和主变换器中开关管开关时序对滤波电感电流脉动的影响,最后通过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 脉冲电压源 单一次绕组 电压源型 全桥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输出流量脉动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宗斌 何琳 廖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01-1811,共11页
为准确掌握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脉动特性,推导分析了“二次源”流量脉动测试方法,分析了各阶段可能引入的误差参数,评价了各参数对测试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详细推导了阻抗拟合和流量脉动的计算方法,并编译了可视化数据处理软件... 为准确掌握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脉动特性,推导分析了“二次源”流量脉动测试方法,分析了各阶段可能引入的误差参数,评价了各参数对测试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详细推导了阻抗拟合和流量脉动的计算方法,并编译了可视化数据处理软件;最后搭建测试平台,实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脉动曲线,与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取的流量脉动数据处理方法准确可行;该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输出流量脉动以一阶线谱为主,且随转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泵 流量脉动 二次源法 阻抗拟合 加权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中多船近距离并行航行的水动力干扰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勇 董文才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400,共12页
采用三维势流理论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波浪中近距离并行航行多船波浪作用力及运动响应的计算模型.为考虑航速效应对船体间自由面的影响,采用三维移动脉动源Green(格林)函数来模拟船间的辐射波及绕射波.采用该数学模型求解了零航速及... 采用三维势流理论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波浪中近距离并行航行多船波浪作用力及运动响应的计算模型.为考虑航速效应对船体间自由面的影响,采用三维移动脉动源Green(格林)函数来模拟船间的辐射波及绕射波.采用该数学模型求解了零航速及有航速情形下两船近距离并行时的流体动力项及运动响应,和模型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将该方法推广至三船并行航行的情形,重点分析了三船并行时水动力干扰和两船并行时水动力干扰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干扰 多船 波浪作用力 运动响应 移动脉动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辐射能量法的船舶波浪增阻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洪亮 朱仁传 +1 位作者 缪国平 董国祥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7-817,共11页
船体辐射运动是航行船舶波浪增阻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频域势流理论推导出三维有航速船体辐射能量的具体表达式,其中流体运动速度势的计算采用了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法,进一步根据获得的船体水动力系数和运动计算出航行船舶辐射运动引起... 船体辐射运动是航行船舶波浪增阻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频域势流理论推导出三维有航速船体辐射能量的具体表达式,其中流体运动速度势的计算采用了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法,进一步根据获得的船体水动力系数和运动计算出航行船舶辐射运动引起的波阻增加,并与基于切片理论的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对Wigley III、S175集装箱船及某型油船三类不同船型在不同航行工况下的波阻增加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三维辐射能量法相较于基于切片理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船舶波阻增加的预报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脉动源 三维辐射能量法 阻力增加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移动脉动源法在波浪中三体船型运动求解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宗智 钱昆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9-1247,共9页
三体船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是设计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三体船运动计算的"三维移动脉动源法",以及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之间的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精度。针对一型三体船设计,对不同的侧体布置方案进行了计算比较,初... 三体船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是设计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三体船运动计算的"三维移动脉动源法",以及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之间的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精度。针对一型三体船设计,对不同的侧体布置方案进行了计算比较,初步分析了具有较好耐波性的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 三维 移动脉动源法 运动 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混流式喷水推进泵的噪声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伟 郭威 +2 位作者 胥丹丹 李仁年 陈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3-438,共6页
为了研究螺旋混流泵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噪声特性,基于DES湍流模型,对螺旋混流泵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提取各过流部件表面非定常压力脉动作为声源,采用声学有限元结合声振耦合的方法对由各过流部件偶极子源所引起的噪声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 为了研究螺旋混流泵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噪声特性,基于DES湍流模型,对螺旋混流泵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提取各过流部件表面非定常压力脉动作为声源,采用声学有限元结合声振耦合的方法对由各过流部件偶极子源所引起的噪声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外场噪声规律及各过流部件的噪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壳体偶极子源是外场噪声的主要贡献,叶轮偶极子源噪声在其叶片进口端的前段声压级最高,叶轮工作时叶片表面的非定常载荷及动静干涉的作用是影响叶轮噪声的主要原因;导叶偶极子源声压级最高区域集中在曲率最大处及进口端,流道内不稳定流动及动静干涉的作用是导叶噪声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混流泵 噪声特性 偶极子源 非定常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频率流量脉动吸收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健 何琳 +1 位作者 祁晓野 徐荣武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2,共4页
建立了电液一体化作动器油源系统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源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通过代入典型的电液伺服油源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开度对可变节流阀—蓄能器子系统吸收不同频率流量脉动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电液一体化作动器油源系统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源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通过代入典型的电液伺服油源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开度对可变节流阀—蓄能器子系统吸收不同频率流量脉动效果的影响,得出在最佳吸收效果时可变节流阀的开度与电机转速的关系,为可变节流阀—蓄能器子系统自动适应变工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脉动 油源系统 可变节流阀 蓄能器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的小水线面双体船耐波性频域计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小帅 姚朝帮 +1 位作者 熊鹰 叶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8-707,共10页
基于三维移动脉动(3DTP)源格林函数,针对安装稳定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计入两片体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黏性和稳定鳍的影响,建立了SWATH耐波性频域计算方法.通过与SWATH试验模型(SWATH-M)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 基于三维移动脉动(3DTP)源格林函数,针对安装稳定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计入两片体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黏性和稳定鳍的影响,建立了SWATH耐波性频域计算方法.通过与SWATH试验模型(SWATH-M)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而研究了航速对SWATH-M耐波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黏性和稳定鳍对SWATH-M整船所受水动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基于3DTP的船体运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船体的运动响应算子随波长变化呈现出双极值.随着航速提高,短波共振区附近的运动响应算子极值增大,而长波共振区附近的运动响应算子极值降低.黏性和稳定鳍对阻尼系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荡-垂荡阻尼系数和纵摇-纵摇阻尼系数上,对波浪干扰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荡力虚部和纵摇力矩实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线面双体船 三维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 耐波性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velock型格林函数振荡项数值积分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勇 董文才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663,共7页
Havelock型格林函数的传播项被积函数是高频振荡且奇异的复变函数,文献[4]引入变量代换获得了一种兼具积分效率和精度的积分方法,本文研究了该方法的积分稳定性,发现该方法仍存在如下的积分困难:(1)θ=γ时复函数中分母为零引起的计算溢... Havelock型格林函数的传播项被积函数是高频振荡且奇异的复变函数,文献[4]引入变量代换获得了一种兼具积分效率和精度的积分方法,本文研究了该方法的积分稳定性,发现该方法仍存在如下的积分困难:(1)θ=γ时复函数中分母为零引起的计算溢出;(2)θ=π/2是复函数在y及z方向偏导数的无穷间断点;(3)场点与源点横坐标相同时伪奇异点变为真奇点。针对这些积分困难,采用极限公式计算θ=γ处复函数的值避免计算溢出;在保证积分精度的前提下采用截断方法略去θ=π/2邻近区域的积分消除无穷间断处的奇异;针对(3)采用分区法处理以避开原被积函数的高频振荡,并消除奇异性。伪奇异性存在的条件是场点必须在点源传播波的传播范围内,伪奇异点最多为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脉动源 奇异性 高频振荡函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行船舶的三维非线性水弹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超 吴有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8,共11页
基于Wu提出的浮体二阶水弹性理论[1],研究大浪中航行船舶的非线性水弹性响应,给出了数值方法和计算结果。在二阶水弹性分析中,主要考虑了大角度刚体转动和瞬时湿表面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水动力。根据三维线性水弹性理论[2],采用移动脉动源... 基于Wu提出的浮体二阶水弹性理论[1],研究大浪中航行船舶的非线性水弹性响应,给出了数值方法和计算结果。在二阶水弹性分析中,主要考虑了大角度刚体转动和瞬时湿表面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水动力。根据三维线性水弹性理论[2],采用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和Kelvin定常兴波假定,求解了对二阶水动力做主要贡献的一阶速度势及响应。最后以航行于不规则波中的小水线面双体船为例,讨论了航速和定常兴波流场对水弹性响应的影响,并对线性和非线性响应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弹性 非线性响应 二阶作用力 移动脉动源 航速效应 定常兴波势 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磁脉动日食效应探讨甚低纬Pc3-4地磁脉动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德驹 陈斯文 周国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0-464,共5页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有90°相移现象;当观测点纬度高于日全食带纬度时,则无这种现象.由此我们推测,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Pc3-4地磁脉动可能主要是过滤机制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纬 磁脉动源 日食效应 过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的对称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汶斌 董文才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三维有航速船舶耐波性预报的计算效率,将对称性引入到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法的速度势求解之中,提出了基于格林函数对称性的水动力快速求解措施。从源点对场点的对称特性出发,推导获得了调和函数的法向偏导数在船体对称线元... 为进一步提高三维有航速船舶耐波性预报的计算效率,将对称性引入到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法的速度势求解之中,提出了基于格林函数对称性的水动力快速求解措施。从源点对场点的对称特性出发,推导获得了调和函数的法向偏导数在船体对称线元和面元处的积分对称关系式,开展了对称性在简化边界元积分方程系数矩阵中的应用,进而构建了高效求解三维船舶耐波性能的理论计算方法。数值结果及算例分析表明:水动力计算中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的对称性有利于降低计算量和减少系统内存,且适用于有航速船舶在波浪中的波浪干扰力、运动响应和自由面波形的数值模拟,可拓展至两船水动力干扰及复杂船型的频域水动力分析计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波性 移动脉动源 对称性 格林函数法 边界元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的SWATH耐波性数值求解(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小帅 姚朝帮 叶青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13,共11页
文章基于Bessho型三维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Three Dimensional Translating-pulsating Source Green Function,3DTP),开展了小水线面双体船(Small Waterplane Area Twin Hull,SWATH)耐波性数值求解方法研究,计入了对SWATH运动计算有较大... 文章基于Bessho型三维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Three Dimensional Translating-pulsating Source Green Function,3DTP),开展了小水线面双体船(Small Waterplane Area Twin Hull,SWATH)耐波性数值求解方法研究,计入了对SWATH运动计算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两片体之间的兴波干扰、粘性阻尼和稳定鳍的影响。求解了SWATH-6A波浪中航行时的波浪力和纵向运动,通过与切片法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基于3DTP的运动计算结果优于切片法结果,特别是纵摇运动预报较好,与试验值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线面双体船 三维移动脉动源 稳定鳍 粘性阻尼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