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兰芳 毛应萍 方守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9-52,117,共5页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交叉口 左转车道 几何设计:过渡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兵宏 张冉阳 +2 位作者 李翔 柴虎 刘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8,共8页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车视距不足的安全隐患。分析合流末端渐变段小客车行驶轨迹特点及小车驾驶人的视线通视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换道轨迹的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以渐变段满足小车驾驶人停车视距为控制要素,构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合流末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最后提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取值。研究表明: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与合流末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正相关,与主线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和圆曲线半径负相关;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能满足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当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不满足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风险,建议根据主线曲率半径及硬路肩宽度综合确定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平行式加速车道 渐变段长度 停车视距 换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立体交叉出入口变速车道长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洋龙 于斌 《山东交通科技》 201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说明了变速车道形式的选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规范中变速车道长度的相关规定,通过变速车道长度的计算原理研究,构建算例计算变速车道长度,并将计算结果与我国规范中变速车道长度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变速车道长度的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变速车道长度 渐变段 高速公路立交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通立交匝道相关技术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昌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6期11-14,6,共4页
作为互通式立交基本单元的匝道,其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功能、行车安全和工程投资等。阐述了匝道变速车道设计、匝道线形指标检验及端部竖向设计等技术性问题,指出了在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互通立交匝道 变速车道 渐变段 端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圆曲线加宽精细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勃睿 《工程建设》 2020年第3期33-37,共5页
针对城市道路圆曲线加宽设计中内侧加宽车道中线与道路中线不重合、两侧加宽中线外侧车道线形不顺畅、加宽缓和段车道分界线线型不合适等3个问题,指出加宽缓和段车道分界线的适当线型是中线内侧为回旋线中线与四次抛物线加宽的组合线,... 针对城市道路圆曲线加宽设计中内侧加宽车道中线与道路中线不重合、两侧加宽中线外侧车道线形不顺畅、加宽缓和段车道分界线线型不合适等3个问题,指出加宽缓和段车道分界线的适当线型是中线内侧为回旋线中线与四次抛物线加宽的组合线,中线外侧为回旋线。指出圆曲线加宽精细化设计的3个要点是车道中线与道路中线重合;中线外侧车道行车轮迹顺畅;加宽缓和段的车道宽度为逐渐递增。并说明满足该3个要点的关键是控制圆曲线内移值大于外侧车道总加宽值和采用适当加宽缓和段车道分界线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圆曲线 加宽 加宽缓和段 车道分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道路匝道设置交通汇入专用车道方案研究
6
作者 王越 潘迪 冀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6期23-25,28,共4页
深圳市前海地下道路是国内首条多点进出的城市地下道路,地处深圳前海自贸区,交通组织较复杂,现有设计方案中入口匝道变速车道和渐变段总长度仅有70 m左右,汇入长度不足,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通过微观交通流仿真,分析深圳前海地下道路入口... 深圳市前海地下道路是国内首条多点进出的城市地下道路,地处深圳前海自贸区,交通组织较复杂,现有设计方案中入口匝道变速车道和渐变段总长度仅有70 m左右,汇入长度不足,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通过微观交通流仿真,分析深圳前海地下道路入口匝道合流区的安全性。结论是:地下道路入口匝道合流区采用主线在物理鼻端前变换车道的交通组织方式更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地下道路入口匝道合流区内的主线车道三变二路段采用较长的渐变段距离更能提高交通流的安全性及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入口匝道合流区 渐变段 专用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交叉口几何模型研究
7
作者 陈天洋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3期63-65,共3页
为了降低常规交叉口中左转车流对通行效率的影响,给设计及施工人员在实际的连续流交叉口改造中提供借鉴,基于车辆到达分布情况和排队论方法给出了左转存储车道的计算模型;考虑不同速度下跨越车道的问题,给出了圆曲线及回旋线两种不同的... 为了降低常规交叉口中左转车流对通行效率的影响,给设计及施工人员在实际的连续流交叉口改造中提供借鉴,基于车辆到达分布情况和排队论方法给出了左转存储车道的计算模型;考虑不同速度下跨越车道的问题,给出了圆曲线及回旋线两种不同的横向渐变段形式及相应的长度计算模型;基于车流波理论给出了引道长度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有效运用于实际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交叉口 存储车道 横向渐变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