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线型实用堰弧形门闸孔出流流量系数分析
1
作者 田静 顾长宽 +1 位作者 郭汉驰 薛海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9期6-8,29,共4页
针对曲线型实用堰上弧形门闸孔出流流量系数经验方法确定的数值偏小问题,基于凯巴萨水电站溢流坝模型试验,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实用堰上弧形门闸孔出流的流量系数进行分析,分段建立流量系数μ与闸门相对开启高度e/H的关系式表明,拟合... 针对曲线型实用堰上弧形门闸孔出流流量系数经验方法确定的数值偏小问题,基于凯巴萨水电站溢流坝模型试验,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实用堰上弧形门闸孔出流的流量系数进行分析,分段建立流量系数μ与闸门相对开启高度e/H的关系式表明,拟合获取的流量系数与实测值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4.14%,平均值1.48%,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孔出流 流量系数 曲线型实用堰 弧形闸门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方法的闸门流态过渡段流量计算
2
作者 陈晓楠 王艺霖 +2 位作者 靳燕国 顾起豪 张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7-42,共6页
闸门过渡流态下水流特性复杂,不确定性扰动大,过闸流量计算难度增加。为保障调水工程安全运行及科学调度,实现对弧形闸门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流态过渡段流量计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倒虹吸出口节制闸、... 闸门过渡流态下水流特性复杂,不确定性扰动大,过闸流量计算难度增加。为保障调水工程安全运行及科学调度,实现对弧形闸门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流态过渡段流量计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倒虹吸出口节制闸、白河倒虹吸出口节制闸两座典型闸门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出历史运行数据中相对开度e/H在0.5~0.7的水情数据作为孔流和堰流过渡段数据,利用信息扩散模型计算过渡段流量,并与单点经验公式法、两点线性插值法的流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点经验公式法、两点线性插值法,信息扩散法通过对特征点数量的有效扩充,利用多点非线性的概化方式对过渡流态中的扰动和误差进行了平滑降噪处理,因此该方法对闸门过渡段流量计算具有更高精度,计算精度最大提升11.60%和2.36%。该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闸门过渡段过闸流量的精细化计算及数字孪生仿真预演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信息扩散 弧形闸门 流态辨识 过渡段流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明渠调水工程数值仿真平台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晓晨 陈文学 +1 位作者 吴一红 刘之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5-19,共5页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通常具有输水线路长、沿程过水建筑物类型和数量多的特点,建模过程复杂。文章提出的虚拟连接模块的概念,解决了各模块间的连接问题,实现了自适应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自适应建模的、图形化输入和数据库输入相...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通常具有输水线路长、沿程过水建筑物类型和数量多的特点,建模过程复杂。文章提出的虚拟连接模块的概念,解决了各模块间的连接问题,实现了自适应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自适应建模的、图形化输入和数据库输入相结合的数值仿真平台。该模拟平台可以减少建模错误的发生,提高建模工作效率。鉴于过闸流态的多样性及其流态之间的过渡,给出了堰闸过渡态模拟的处理方法,实现了输水明渠水力过渡过程中水位、流量大幅度变化的无间断连续模拟。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京石段应急工况的特性研究,分析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原型观测结果吻合甚好,因此,文章提出的模拟平台能够模拟复杂输水渠道的水力响应过程,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跨流域大型明渠输水工程的模拟仿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化建模 自适应建模 孔堰流过渡 数值仿真 水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非恒定流过渡时间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美林 吕宏兴 +1 位作者 王家琪 韩文霆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3,98,共4页
采用特征线法,模拟了不同渠道长度、闸门调控时间、流量变化率及运行方式下渠道水流过渡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水流过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渠道运行方式对水流过渡时间影响较小。渠长、调控时间、流量变化率为影响过渡时间的敏感因素。... 采用特征线法,模拟了不同渠道长度、闸门调控时间、流量变化率及运行方式下渠道水流过渡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水流过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渠道运行方式对水流过渡时间影响较小。渠长、调控时间、流量变化率为影响过渡时间的敏感因素。渠道越长,闸门调控时间越长,流量变化率越小,水流过渡时间就越短,水位流量波动越小,水流过渡越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 非恒定流 过渡时间 特征线法 闸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河道洪水演进模型在漳卫河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大伟 雷晓辉 +2 位作者 蒋云钟 赵士鹏 易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在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耦合堰闸水动力模型,采用三级解法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河网模型,并把改进的模型应用到漳卫河中,进行历史洪水重现模拟。结果显示,模型适用性强,能够很好的处理河流交叉、堰闸过流等问题,可以为漳卫河的防... 在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耦合堰闸水动力模型,采用三级解法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河网模型,并把改进的模型应用到漳卫河中,进行历史洪水重现模拟。结果显示,模型适用性强,能够很好的处理河流交叉、堰闸过流等问题,可以为漳卫河的防洪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三级解法 一维水动力模型 堰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板闸流量系数变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磊 彭涛 +1 位作者 郑路 王协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59,共6页
翻板闸门开启后,门上门下两层泄流,为堰、孔混合流,复杂的流态给工程的水力设计带来了难度,现有研究均是以求得综合流量系数为目标。为分开讨论在堰、孔独立出流时的相互影响,通过开展模型试验,基于翻板闸最大开度工况下的过流特性,研... 翻板闸门开启后,门上门下两层泄流,为堰、孔混合流,复杂的流态给工程的水力设计带来了难度,现有研究均是以求得综合流量系数为目标。为分开讨论在堰、孔独立出流时的相互影响,通过开展模型试验,基于翻板闸最大开度工况下的过流特性,研究来流量大小和下游水深对翻板闸过流能力的影响。试验来流量分别为0.06、0.08、0.10、0.12 m^3/s,下游水深分别为0.50、0.55、0.60、0.65 m的工况组合,共16种工况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游水深一定时,流量系数与来流量呈正相关关系;来流量一定时,流量系数与下游水深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基于大开度工况,可进一步研究其他工况的流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板闸 堰流 闸孔出流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堰交替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琳 穆祥鹏 练继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动态淹没系数的方法,将巴甫洛夫斯基数据和相关实测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和,并通过不同流量、堰型的组合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曲线的通用性和合理性,将此曲线方程应用于保水堰非恒定流计算的边界方程中。对比两种边界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淹... 采用动态淹没系数的方法,将巴甫洛夫斯基数据和相关实测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和,并通过不同流量、堰型的组合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曲线的通用性和合理性,将此曲线方程应用于保水堰非恒定流计算的边界方程中。对比两种边界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淹没系数对保水堰过渡流态的显著影响,也证明了采用动态淹没系数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保水堰过渡流态的模拟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堰 过渡流态 淹没系数 输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超图卷积模型的城市轨道站点客流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金水 欧雪雯 +2 位作者 陈俊岩 唐郑熠 廖律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06-4516,共11页
城市轨道客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准确的短时客流量预测有助于缓解城市轨道运营压力并提升地铁系统的服务质量。为挖掘交通系统中的时空交互特性并实现客流的精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超图卷积模型(Spatio-Temporal Hypergra... 城市轨道客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准确的短时客流量预测有助于缓解城市轨道运营压力并提升地铁系统的服务质量。为挖掘交通系统中的时空交互特性并实现客流的精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超图卷积模型(Spatio-Temporal Hypergraph Convolutional,ST-HConv)的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方法。门控卷积层用于提取客流的时间特征,双层超图卷积用于获取站点间的近邻性和路网中的全局性,实现空间特征的提取;时空交互模块由时间门控卷积和空间超图卷积组成,将时空特征融合进而获取时空交互信息。以杭州地铁自动检票系统(AFC)采集的乘客刷卡数据为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和图网络模型相比,ST-HConv模型同时考虑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并实现了时空特征的有效融合,使得ST-HConv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低于其他模型。在图结构性能方面,与时空图卷积模型(Spatio-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ST-GConv)相比,ST-HConv模型中的超图卷积层获得了路网中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有效地降低了预测误差。在不同的时间间隔(15 min/30 min/45 min/60 min)下,ST-HConv相较于ST-GConv,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3,1.05,1.51和2.29,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2,1.44,2.48和2.89。由此可见,ST-HConv模型综合考虑了时空交互信息,能够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耦合时空特征 超图卷积 门控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浦闸泄流能力计算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炜 杨洪林 +1 位作者 匡翠萍 刘曙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2-75,共4页
本文根据太浦闸自1991年开闸泄水以来积累的实测水文资料,利用《水闸设计规范》中的两个公式对太浦闸泄流量进行计算,与实测泄洪流量相比,公式一的计算值偏大许多,公式二的计算值往往偏小。文中应用三次多项式对由实测泄洪流量推得的堰... 本文根据太浦闸自1991年开闸泄水以来积累的实测水文资料,利用《水闸设计规范》中的两个公式对太浦闸泄流量进行计算,与实测泄洪流量相比,公式一的计算值偏大许多,公式二的计算值往往偏小。文中应用三次多项式对由实测泄洪流量推得的堰流流量系数进行了拟合,得出了比较适合太浦闸运行情况下的堰流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浦闸 水闸设计规范 平底闸 泄流能力 堰流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顶堰平板压差式量水闸过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志宝 吕宏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灌区水量的测量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对于平原灌区,研究利用以淹没出流为主的工作闸门进行渠道量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孔板式流量计的测流原理,提出一种平板压差式量水闸门。选择不同闸门开度e与闸门上游水深H组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 灌区水量的测量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对于平原灌区,研究利用以淹没出流为主的工作闸门进行渠道量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孔板式流量计的测流原理,提出一种平板压差式量水闸门。选择不同闸门开度e与闸门上游水深H组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闸孔淹没出流的相关测流规律,得出实用的流量系数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型闸门结构简单,取压方便,量水精度较高,集水位流量调控与测量为一体,适合应用于平原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顶堰 平板闸门 压差 闸孔出流 淹没出流 闸门量水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洪洞有压出口渐变段及工作闸门室体型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宗甫 陈青生 严忠民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9,98,共4页
针对黄金坪水电站1号泄洪洞原设计方案有压出口渐变段顶板存在负压,在工作闸门小开度运行时工作闸门室底板出现大范围负压,容易引起空蚀等问题,根据水力学模型试验,提出通过增加有压渐变段长度、改变工作闸门室底板连接形式,对有压出口... 针对黄金坪水电站1号泄洪洞原设计方案有压出口渐变段顶板存在负压,在工作闸门小开度运行时工作闸门室底板出现大范围负压,容易引起空蚀等问题,根据水力学模型试验,提出通过增加有压渐变段长度、改变工作闸门室底板连接形式,对有压出口渐变段及闸门室体型进行优化。试验实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有压段出口顶板及闸门室底板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没有出现负压,闸门室底板水流空化数显著增加,提高了泄洪洞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有压渐变段 工作闸门 体型优化 水流空化数 空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型实用堰上弧形闸门的流量系数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清兰 孟庆才 张力霆 《西北水电》 2002年第4期47-48,共2页
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 ,重新得到了曲线型实用堰上弧形闸门的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 ,与现有公式比较 ,其计算简单 ,而且精度高 。
关键词 曲线型实用堰 弧形闸门 流量系数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底溢洪闸综合流量系数试验
13
作者 马静 张庆华 +1 位作者 宋学东 崔世彬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1,94,共4页
分析现行平底宽顶堰流量系数确定方法,指出流量系数确定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考虑堰上水深;②虽然在侧收缩系数中考虑了水深,但其综合流量系数得到的结果却与实际情况相反。通过对9座水库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平底溢洪... 分析现行平底宽顶堰流量系数确定方法,指出流量系数确定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考虑堰上水深;②虽然在侧收缩系数中考虑了水深,但其综合流量系数得到的结果却与实际情况相反。通过对9座水库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平底溢洪闸综合流量系数为0.33~0.37,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确定其综合流量系数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底溢洪闸 宽顶堰 综合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带自由液面的水力学问题模拟
14
作者 张春泽 米家杉 +1 位作者 刁伟 侯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为了高效、准确地通过数值方法研究涉及自由液面的流固耦合问题,将单相自由液面格子Boltzmann方法与浸没边界法相结合,提出可计算水流的液面波动及其与刚体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该耦合模型通过对耦合作用力的迭代,可确保浸没边界的无滑... 为了高效、准确地通过数值方法研究涉及自由液面的流固耦合问题,将单相自由液面格子Boltzmann方法与浸没边界法相结合,提出可计算水流的液面波动及其与刚体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该耦合模型通过对耦合作用力的迭代,可确保浸没边界的无滑移条件的实现,并可提高耦合模型计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而通过该耦合模型模拟和分析了宽顶堰溢流和自由拍门过流两种常见的水力学问题,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项自由液面—格子Boltzmann法 浸没边界法 流固耦合 宽顶堰溢流 自由拍门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坎宽顶堰闸孔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的推求与验证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睿 田忠 邓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90,154,共4页
针对传统宽顶堰闸孔自由出流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在大开度、接近堰流情况下流量系数偏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无坎宽顶堰在平板闸门与弧形闸门条件下闸后收缩断面水深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新的基于闸后水流收缩断面... 针对传统宽顶堰闸孔自由出流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在大开度、接近堰流情况下流量系数偏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无坎宽顶堰在平板闸门与弧形闸门条件下闸后收缩断面水深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新的基于闸后水流收缩断面特性来确定无坎宽顶堰闸孔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该流量系数公式进行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公式计算所得无坎宽顶堰闸孔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符合实际,且流量在大开度下与堰流情况接近、衔接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坎宽顶堰 闸孔自由出流 流量系数 垂直收缩系数 出口水流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深度学习模型的城轨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雪琴 许心越 +1 位作者 伍元凯 刘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57-3568,共12页
准确预测短时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组织客流、有效分配运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时空图卷积门控递归单元的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STGGA)。基于旅行时间及OD量构建邻接矩阵,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捕获... 准确预测短时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组织客流、有效分配运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时空图卷积门控递归单元的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STGGA)。基于旅行时间及OD量构建邻接矩阵,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捕获客流空间关系。同时,将注意力机制融入门控递归单元(GRU),提取客流时间相关性。进一步引入外部因素,采用GRU进行特征提取,捕捉外部因素对客流的影响。选取北京地铁客流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支持向量回归(SVR)以及GRU相比,提出的STGGA在总体预测、单站预测效果方面最优,其精度分别至少提高了22.3%,19.3%与8.0%;加入的外部因素能有效提高STGGA预测性能,使其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3.4%;引入的注意力机制能识别客流相关输入时间步,增强模型解释性,有效降低STGGA的均方根误差达16.4%;与基于地理连接关系的模型(STGGA_GC)相比,基于旅行时间与OD量的模型(STGGA_TT和STGGA_OD)在均方根误差方面分别降低了35.5%和24.1%;对不同时段预测效果进行分析:与STGGA_OD相比,STGGA_TT在晚高峰展现出了明显的预测优势。所提出的STGGA能够实现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高精度预测,为管理者分析、控制客流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门控递归单元 短时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闸泄流能力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德汉 黄国如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根据北濠闸2006年3~7月调水试验资料,分别利用现行水闸设计规范中的两种算法计算了北濠闸泄流能力,并与实测泄流量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算法计算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算法1计算值偏大,算法2计算值偏小,取两者平均值作为泄流量精... 根据北濠闸2006年3~7月调水试验资料,分别利用现行水闸设计规范中的两种算法计算了北濠闸泄流能力,并与实测泄流量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算法计算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算法1计算值偏大,算法2计算值偏小,取两者平均值作为泄流量精度较高。建议在条件许可时应做水闸调水试验,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最终确定合适的水闸泄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濠闸 设计规范 泄流能力 堰流流量系数 综合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27
18
作者 梁强升 许心越 刘利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交互关系,提出一种融合循环门控单元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GCGRU)。首先,分析短时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空间关系,建立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车站客流的空间交互关系;其次,分析...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交互关系,提出一种融合循环门控单元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GCGRU)。首先,分析短时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空间关系,建立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车站客流的空间交互关系;其次,分析路网各车站客流的时间演化关系,并利用循环门控单元刻画各车站客流数据的时间特征,进而形成面向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短时客流预测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路网各车站客流的时空相关性,可以深度挖掘路网各车站客流变化的内在机理;同时与既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该模型提出了面向旅行时间的邻接矩阵,能够挖掘客流数据与运行图数据的内在关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解释性。最后,以广州地铁典型车站的出站量预测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整体预测性能和各车站的预测性能上都优于现有模型,能较好地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关系,精准地预测路网各车站客流变化。此外,通过邻接矩阵对预测精度影响的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数据驱动 图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门控单元 短时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配置方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邱华瑞 张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8,共4页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闸机类型的特点。根据车站客流模式特征,对闸机类型进行匹配,以选择合适的闸机类型。基于车站客流量,给出进站、出站、双向闸机数量配置要点。探讨了基于客流流线的车站闸机布局优化,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闸机类型的特点。根据车站客流模式特征,对闸机类型进行匹配,以选择合适的闸机类型。基于车站客流量,给出进站、出站、双向闸机数量配置要点。探讨了基于客流流线的车站闸机布局优化,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闸机布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闸机配置 客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GRU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娟 何跃齐 +1 位作者 张宁 吴海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6,共8页
精准的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预测精准度,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周期性、非平稳性及时序性等特点,提出一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即VMD-GRU神经网络预... 精准的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预测精准度,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周期性、非平稳性及时序性等特点,提出一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即VMD-GRU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由变分模态分解和门控循环单元组合而成。变分模态分解的作用是分解短时客流,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减少数据波动;门控循环单元的作用是基于分解的短时客流,进行客流预测。经南京地铁的数据验证,该模型在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方面效果良好。与GRU相比,VMD-GRU在15、30和60min的时间粒度下,预测准确度分别提升7.57%,16.93%,18.47%。该模型可为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对车站客流管理、日常行车计划制定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提升线网总体运营效率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