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动对速度匹配法传递对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刚 刘红光 +2 位作者 王戈 张崇猛 邹毅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3-659,共7页
传递对准过程中,机动运动有利于改善对准效果,不同的机动运动方式对特定匹配模式下的对准效果改善程度不同。通过建立速度匹配法传递对准卡尔曼滤波器模型,对几种典型机动方式下的模型分别进行深入仿真研究,详细比较不同机动方式对捷联... 传递对准过程中,机动运动有利于改善对准效果,不同的机动运动方式对特定匹配模式下的对准效果改善程度不同。通过建立速度匹配法传递对准卡尔曼滤波器模型,对几种典型机动方式下的模型分别进行深入仿真研究,详细比较不同机动方式对捷联惯导系统对准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式,载体单独做摇摆加线运动姿态误差角估计精度能达到1',陀螺常值漂移的估计精度能达到90%,加速度计常值零偏无法估计。载体做"S"形机动运动姿态误差角估计精度优于0.5',陀螺常值漂移的估计精度能达到95%以上,加速度计常值零偏估计精度能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卡尔曼滤波 机动方式 对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坐标系下惯导传递对准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鹏鑫 穆荣军 崔乃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278,共7页
分别建立了发射点惯性坐标系和当地地理坐标系下的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以及典型匹配模式下的传递对准基本方程。基于运载火箭主动段飞行,分析了姿态机动运动对两种坐标系下传递对准的不同影响。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表明,两种坐标系下的传... 分别建立了发射点惯性坐标系和当地地理坐标系下的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以及典型匹配模式下的传递对准基本方程。基于运载火箭主动段飞行,分析了姿态机动运动对两种坐标系下传递对准的不同影响。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表明,两种坐标系下的传递对准在原理和系统特性上均有较大差异。典型匹配方案的对准效果对比表明,发射点惯性坐标系内的"角速度+加速度"匹配是一种能够实现子惯导快速、准确初始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机动 发射点惯性坐标系 当地地理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平台武器系统传递对准的机动方案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正东 杨华波 +1 位作者 张士峰 蔡洪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4期398-402,共5页
针对空间平台武器系统传递对准的机动方案设计进行了讨论。首先建立了考虑弹性形变的传递对准模型和空间导航解算所需的轨道运动学模型;然后提出了综合考虑对准精度、对准速度与能量损耗的相对性能指标;最后,选取"速度+姿态"... 针对空间平台武器系统传递对准的机动方案设计进行了讨论。首先建立了考虑弹性形变的传递对准模型和空间导航解算所需的轨道运动学模型;然后提出了综合考虑对准精度、对准速度与能量损耗的相对性能指标;最后,选取"速度+姿态"匹配法从推力方向、推力变化曲线、推力周期个数及推力峰值等四方面分析了不同机动方案对传递对准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推力按半正弦曲线变化、两轴依次重复助推的机动模式较好,而机动的时间和幅度则应根据性能指标选取适当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平台 传递对准 机动方案设计 相对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动方式对机载武器系统传递对准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隆华 王新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建立了“速度+姿态角”匹配下传递对准滤波器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机动方式对机载武器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研究成果为实现机载武器动基座快速精确初始对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 建立了“速度+姿态角”匹配下传递对准滤波器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机动方式对机载武器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研究成果为实现机载武器动基座快速精确初始对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系统 卡尔曼滤波 传递对准 机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式窑料垛码法对窑内对流换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建青 陈华其 +1 位作者 文璧璇 刘振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33,共5页
在空气动力模型上模拟了梭式窑料垛码法对窑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得到了顺排与叉排码法的对流换热关系式,并分析了影响窑内换热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梭式窑 对流换热 顺排 叉排 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信息时间延迟对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红光 陈志刚 陈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4-551,共8页
传递对准过程中,由于主惯导的解算和传输延迟,子惯导解算信息与进行匹配的基准信息不能完全同步,有些情况下时间延迟较大。采用捷联惯导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仿真分析了舰船几种典型运动状态下基准信息时间延迟对姿态误差角、陀螺漂移、加... 传递对准过程中,由于主惯导的解算和传输延迟,子惯导解算信息与进行匹配的基准信息不能完全同步,有些情况下时间延迟较大。采用捷联惯导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仿真分析了舰船几种典型运动状态下基准信息时间延迟对姿态误差角、陀螺漂移、加速度计零偏估计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准过程中舰船匀速和匀加速运动,基准信息延迟几乎不会影响对准性能;对准过程中舰船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变化时基准信息延迟影响卡尔曼滤波器估计精度,速度稳定后,影响会慢慢减小;对准过程中舰船进行转弯和大规模的机动运动,基准信息延迟会严重影响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方位误差角估计误差达到10′左右,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的估计时间和精度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匹配传递对准 时间延迟 舰船机动 对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干扰因素对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红光 张崇猛 +1 位作者 陈伟 邹毅 《中国舰船研究》 2013年第4期86-91,共6页
结合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模拟实船干扰因素情况,采用理论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船体变形、舰船运动、基准信息跳变等对舰载武器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不易受船体变形影响;2)舰船航向机动... 结合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模拟实船干扰因素情况,采用理论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船体变形、舰船运动、基准信息跳变等对舰载武器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不易受船体变形影响;2)舰船航向机动有助于提高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舰船在匀速直航状态下,方位姿态角对准精度2′左右,等效北向陀螺漂移的估计精度能达到80%,无法估计等效东向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舰船在转弯状态下武器惯导各误差量估计精度和估计速度都有所提高,能够估计等效东向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精度达90%以上;3)基准信息跳变会干扰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引起姿态角估计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匹配传递对准 船体变形 机动运动 基准信息跳变 对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方位角传递对准在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群生 赵剡 +2 位作者 鲁浩 徐剑芸 王进达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3,共5页
针对直升机机动的特点,本文采用"速度+方位角"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推导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观测度改进方法,对其进行了证明。采用此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可观度,进行了多种机动方式仿真研究,从中选择出了... 针对直升机机动的特点,本文采用"速度+方位角"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推导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观测度改进方法,对其进行了证明。采用此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可观度,进行了多种机动方式仿真研究,从中选择出了合适的机动方案。数字仿真表明,在摇翼机动的情况下,对准精度优于5',完全可以达到"速度+姿态"效果,且阶数降低,计算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导弹 传递对准 机动方式 速度+方位角 卡尔曼滤波 直升机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对地观测飞行轨迹设计与对比分析
9
作者 宫晓琳 张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41-1549,共9页
针对机载对地观测载机长时间匀速直线飞行时分布式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姿态误差随时间积累的问题,基于载机有效机动能够提高分布式POS系统可观测度进而提高系统估计精度的思想,设计并对比多种机动方式下分布式POS系统的估计精度,并对... 针对机载对地观测载机长时间匀速直线飞行时分布式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姿态误差随时间积累的问题,基于载机有效机动能够提高分布式POS系统可观测度进而提高系统估计精度的思想,设计并对比多种机动方式下分布式POS系统的估计精度,并对机动后分布式POS系统进入测区前的滤波估计稳定时间、直线飞行成像时长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基线长度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飞行轨迹能够提高成像段运动参数的测量精度,可为机载对地观测最优飞行轨迹的选择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 飞行轨迹 机动 传递对准 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传递对准可观测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帅 蔡洪 丁智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48-2554,共7页
针对机载武器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以系统原始的非线性模型为分析对象,根据可观测性的基本定义,将系统可观测性问题转化为判断系统状态量是否存在唯一解。通过分析系统各状态量的解同载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系统各状... 针对机载武器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以系统原始的非线性模型为分析对象,根据可观测性的基本定义,将系统可观测性问题转化为判断系统状态量是否存在唯一解。通过分析系统各状态量的解同载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系统各状态量可观测的充分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机动方案。结果表明,载体在不同加速度下的平移运动可增强惯性器件误差、安装误差角和姿态的可观测性,而载体的旋转运动则有助于提高杆臂的可观测性。与传统方法不同,该方法分析过程简洁明了,且物理意义明确,为合理规划载体的机动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其他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采用扩展Kalman滤波(EKF)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观测性分析 传递对准 机动方案 动基座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导弹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机动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靖 郑惠敏 王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9,共6页
研究了机动方式对机载导弹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时间和对准精度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机动方式对传递对准效果的综合影响,分析了采用匀速直线飞行中一定范围的滚转幅值和平均滚转角速度的最优机动方式,可提高... 研究了机动方式对机载导弹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时间和对准精度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机动方式对传递对准效果的综合影响,分析了采用匀速直线飞行中一定范围的滚转幅值和平均滚转角速度的最优机动方式,可提高传递对准效率,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系统 传递对准 卡尔曼滤波 机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载空地导弹传递对准中直升机机动轨迹研究
12
作者 武何科 卢福刚 李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3,共3页
为了寻找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导弹惯导传递对准的直升机机动方法,文中对直升机的机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六自由度运动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常见机动方式的特点,结合传递对准要求及直升机实际操纵方法,提出一种新的"S&qu... 为了寻找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导弹惯导传递对准的直升机机动方法,文中对直升机的机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六自由度运动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常见机动方式的特点,结合传递对准要求及直升机实际操纵方法,提出一种新的"S"形变速转弯机动。仿真结果表明,在传递对准中采用此机动方式,对准精度较高,速度较快,满足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要求,操纵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导弹 直升机机动 传递对准 机动方式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机动方式
13
作者 李鹏 李莉 卢福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1,共3页
为了建立一种适合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方案,考虑了数据传输延迟的影响,详细推导了"速度+姿态"匹配方案中卡尔曼滤波器方程,针对直升机载武器的特点及作战方式,设计了适合直升机的机动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失准角很短时间就可... 为了建立一种适合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方案,考虑了数据传输延迟的影响,详细推导了"速度+姿态"匹配方案中卡尔曼滤波器方程,针对直升机载武器的特点及作战方式,设计了适合直升机的机动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失准角很短时间就可以估计出来。相比传统方案,该机动方式简单,易于实现,是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中一种较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机动方式 时延补偿 “速度+姿态”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