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trans-3-甲基-γ-烷内酯类手性香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姜若含 尹舒婷 +3 位作者 牟雪瑶 梁森 孙宝国 田红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4,共10页
手性化合物在风味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拥有两个手性中心的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关键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桃、椰子、香草等类型的香精。因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较高的水溶性,也作为香料广泛应用于酒水... 手性化合物在风味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拥有两个手性中心的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关键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桃、椰子、香草等类型的香精。因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较高的水溶性,也作为香料广泛应用于酒水、饮料中。以往的3-甲基-γ-烷内酯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存在着起始原料不易获得、操作复杂、通用性差等缺陷。探讨了光学活性的trans-3-甲基-γ-辛内酯、壬内酯和癸内酯的制备方法。以相应的脂肪醛、丙二酸为起始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制得(E)-3-烷烯酸,利用其甲酯进行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构建手性中心,然后通过消除反应和共轭加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所有产物的结构都通过NMR和G C-MS进行了确认,目标产物的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ee)值通过手性GC进行了测定,(3R,4S)-trans-3-甲基-γ-辛内酯和(3S,4R)-trans-3-甲基-γ-辛内酯ee值分别为84%和92%;(3R,4S)-trans-3-甲基-γ-壬内酯和(3S,4R)-trans-3-甲基-γ-壬内酯ee值分别为87%和95%;(3R,4S)-trans-3-甲基-γ-癸内酯和(3S,4R)-trans-3-甲基-γ-癸内酯ee值分别为83%和96%。制备的对映体均分别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椰子香、甜香、焦香等明显不同的香气特征;3种内酯反式构型的产物,其对映体的香气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3-甲基-γ-内酯 (E)-3-烷烯酸甲酯 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 手性香料 KNOEVENAGEL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中的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小静 沈向真 +2 位作者 韩航如 赵茹茜 陈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7,共3页
建立了测定乳脂中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CLA)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提取、甲醇-甲醇钠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共轭亚油酸的回收率为100.26%,相对... 建立了测定乳脂中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CLA)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提取、甲醇-甲醇钠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共轭亚油酸的回收率为10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n=6),检测限为1 mg/L。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建立的实验条件准确可靠,不仅可以用来测定cis-9,trans-11-CLA的含量,而且对于乳制品中所含的其他脂肪酸的分析测定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cis-9 trans-11-其轭业油酸 乳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接在Trans-树中挖掘频繁模式的新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明 王秉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7-120,123,共5页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ny important data mining tasks. FP-growth is a veryefficient algorithm for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However, it still suffers from creating conditional FP-tree sepa...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ny important data mining tasks. FP-growth is a veryefficient algorithm for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However, it still suffers from creating conditional FP-tree separatelyand recursively during the min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lgorithm, called Least-Item-First Pat-tern Growth (LIFPG), for mining frequent patterns. LIFPG mines frequent patterns directly in Trans-tree withoutusing any additional data structures. The key idea is that least items are always considered first when the current pat-tern growth. By this way, conditional sub-tree can be created directly in Trans-tree by adjusting node-links and re-counting counts of some nod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FP-Growth, our algorithm is about fourtimes faster and saves half of memory; it also has good time and space scalability with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and has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dense dataset mining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模式 关联规则 数据库 trans- 数据挖掘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基/环己基环十二酮的还原选择性及trans-1,2-二取代环十二烷的构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明艳 张莉 +1 位作者 王道全 王明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通过研究2-苯基/环己基环十二酮在不同还原剂和温度下的还原反应证实了2-取代环十二酮的还原反应具有cis-选择性.在此基础上,通过2-取代环十二酮的Na BH4还原反应、1,2-环氧环十二烷的开环反应及cis-2-苯基环十二醇的Mitsunobu反应和水... 通过研究2-苯基/环己基环十二酮在不同还原剂和温度下的还原反应证实了2-取代环十二酮的还原反应具有cis-选择性.在此基础上,通过2-取代环十二酮的Na BH4还原反应、1,2-环氧环十二烷的开环反应及cis-2-苯基环十二醇的Mitsunobu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trans-1,2-二取代环十二烷;采用1H NMR、13C NMR、X射线衍射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其优势构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rans-1,2-二取代环十二烷的优势构象为[3333]方形构象,1个取代基位于边碳外向位(Side-exo),另1个位于角碳反向位(Corneranti).cis-2,12-二取代环十二酮的Li Al H4还原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1,2,3-三取代环十二烷保持了环十二烷的[3333]方形构象,2个取代基位于边碳外向位,羟基位于角碳顺向位(Corner-syn),取代基呈现出cis-cis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环己基环十二酮 trans-1 2-二取代环十二烷 1 2 3-三取代环十二烷 构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10,cis-12共轭亚油酸抑制牛乳脂的合成及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5
作者 L H Baumgard 卜登攀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6期19-19,共1页
奶牛日粮添加共轭亚油酸 (CL A)抑制乳脂合成 ,已经证明这是 trans- 10 ,cis- 12 CL A异构体的特殊功能。本试验主要探讨 trans- 10 ,cis- 12 - CL A抑制乳脂合成的机制。试验动物为 4头泌乳晚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 ,采用 2× 2交叉... 奶牛日粮添加共轭亚油酸 (CL A)抑制乳脂合成 ,已经证明这是 trans- 10 ,cis- 12 CL A异构体的特殊功能。本试验主要探讨 trans- 10 ,cis- 12 - CL A抑制乳脂合成的机制。试验动物为 4头泌乳晚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 ,采用 2× 2交叉试验设计。每种处理包括 5 d真胃灌注脱脂乳或将 trans-10 ,cis- 12 - CL A乳化于其中的脱脂乳。灌注的第 5 d进行乳腺活体切片检测 ,一部分乳腺组织用于分析乙酰辅酶 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Δ9-去饱和酶、脂蛋白脂酶、脂肪酸结合蛋白、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的 m RNA表达情况。另一部分乳腺组织用于脂肪合成能力的评定。灌注 tuans- 10 ,cis- 12 - CL A使乳脂肪含量及产量分别降低 4 2 %和 4 8% ,同时乳中 trans-10 ,cis- 12 - CL A含量从低于 0 .1m g/ g增加至 4 .9mg/ g。 C4~ C1 6 脂肪酸的减少量占乳脂总减少量的 6 3%。通过对几种特定脂肪酸双键的分析结果表明 ,trans- 10 ,cis- 12 - CL A对脂肪酸组分变化的另外一种影响与 Δ9-去饱和酶的降低一致。通过与放射性标记乙酸一起进行的乳腺移植培养发现 ,给奶牛饲喂 trans- 10 ,cis- 12 - CL A后 ,脂肪合成能力降低 82 % ,乙酸氧化为 CO2 减少 6 1% ;同时 ,灌注 trans- 10 ,cis- 12 - CL A还使上述几种酶的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10 cis-12 共轭亚油酸 乳脂 合成 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万华 李琴 +1 位作者 王小刚 赵文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3-765,770,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材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并进行细胞模型的体外活性筛选。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目的研究中药材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并进行细胞模型的体外活性筛选。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trans-2R,3R-3′,4′,5,7-tetrahydroxyflavanonol(1)和8-C-glucopyranosyl-3,4′,7-trihydroxyflavone(2),化合物2显示出明显的组织蛋白酶B抑制活性(CAT-B模型)。结论该两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单体黄酮类化合物,且发现化合物2具有组织蛋白酶B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trans-2R 3R-3’ 4’ 5 7-tetrahydroxyflavanonol 8-C—glucopyranosyl-3 4’ 7-trihydroxyflav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蓬草精油的挥发性组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明 王海英 刘姗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5-367,共3页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小蓬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鲜6月根、7月花和8月地上部分以及水蒸馏法提取的干8月和10月地上部分共计5种精油,结果表明trans-α-佛手柑油烯、(E)-β-金合欢烯和α-姜黄烯为5种精油共有成分。水蒸馏法提取的干8...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小蓬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鲜6月根、7月花和8月地上部分以及水蒸馏法提取的干8月和10月地上部分共计5种精油,结果表明trans-α-佛手柑油烯、(E)-β-金合欢烯和α-姜黄烯为5种精油共有成分。水蒸馏法提取的干8月和10月地上部分精油不相同的挥发性化合物大多数在各自精油中的相对含量较低。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蓬草鲜8月地上部分和水蒸馏法提取小蓬草干8月地上部分精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水蒸馏法提取室温下自然风干的干小蓬草精油更有利于得到高相对含量的柠檬烯(68.46%)和trans-α-佛手柑油烯(9.76%)。水蒸馏法提取的小蓬草干地上部分精油具有开发为香料或环境友好型除草剂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蓬草 精油 柠檬烯 trans-α-佛手柑油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制作后对CLA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鹏标 王加启 +2 位作者 卜登攀 雒秋江 王书云 《中国奶牛》 2006年第9期50-53,共4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剂1在85℃、15s加工处理时总CLA和cis-9,trans-11CL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酵剂2在85℃、15s和95℃、5min加工处理时总的CLA和cis-9,trans-11CL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酸奶在培养5h时的总CLA和cis-... 本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剂1在85℃、15s加工处理时总CLA和cis-9,trans-11CL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酵剂2在85℃、15s和95℃、5min加工处理时总的CLA和cis-9,trans-11CL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酸奶在培养5h时的总CLA和cis-9,trans-11CLA含量降到最低,24h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点也表明细菌有轻微的合成CLA能力;发酵剂和温度对产酸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CLA cis-9 trans-1 1CLA 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丙型硫Ylide环丙烷化反应及其立体选择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文剑 路慧哲 +5 位作者 肖玉梅 王明安 杜凤沛 付滨 李楠 覃兆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7-1360,共4页
炔丙型硫Ylide与丙烯酸酯的反应是一个多反应竞争的复杂反应,通常环丙烷化产物收率很低.本文通过对反应底物的优化,成功获得了高收率、高选择性的反式环丙烷化产物.同时利用Gaussian 03程序,选择密度泛函BHHLYP方法,6-31G**基组对反应... 炔丙型硫Ylide与丙烯酸酯的反应是一个多反应竞争的复杂反应,通常环丙烷化产物收率很低.本文通过对反应底物的优化,成功获得了高收率、高选择性的反式环丙烷化产物.同时利用Gaussian 03程序,选择密度泛函BHHLYP方法,6-31G**基组对反应路径及过渡态模型进行了计算,进而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选择6-31G**基组,对顺、反式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反应的高非对映选择性是由过渡态的能量差异和产物的热稳定性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而过渡态的能量差异可以归于分子内弱的立体电子效应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烷化反应 炔丙型硫Ylide trans-2-乙炔基环丙烷羧酸酯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奶期奶牛日粮中添加淀粉和葵花油能改变t-11或t-10脂肪酸氢化途径的变化
10
作者 Zened A 姜雅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1,共1页
反式脂肪酸具有不同的生物成分,如c-9,t-11C18∶2能促进人类的健康,而t-10,c-12共轭亚油酸则会引起乳脂降低并对人类健康无益。高产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尤其是含有不饱和脂类的精料,会引起瘤胃内t-11或t-10脂肪酸氢化途径的变化。为研究... 反式脂肪酸具有不同的生物成分,如c-9,t-11C18∶2能促进人类的健康,而t-10,c-12共轭亚油酸则会引起乳脂降低并对人类健康无益。高产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尤其是含有不饱和脂类的精料,会引起瘤胃内t-11或t-10脂肪酸氢化途径的变化。为研究这种氢化途径的转移,选择4头安装瘤胃瘘管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试验分为4期,每期饲喂不同日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4个连续的试验期中,4种日粮每天的饲喂量为12kg(干物质基础)玉米青贮:对照组日粮(含22%淀粉和<3%的粗脂肪)、含有大麦和小麦的高淀粉日粮(35%淀粉和<3%的粗脂肪)、添加5%葵花油的日粮(20%淀粉和7.6%粗脂肪)、添加葵花油的高淀粉日粮(33%淀粉和7.3%粗脂肪)。饲喂日粮5h后,结果发现添加葵花油日粮组较对照组动物瘤胃内氢化异构体t-11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两者瘤胃pH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淀粉不会改变瘤胃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但会显著降低瘤胃内的pH(P<0.05);饲喂含油的高淀粉日粮则会增加t-10脂肪酸的含量,而t-11脂肪酸含量的降低说明氢化途径是由t-11脂肪酸途径转移至t-10脂肪酸途径的,且该组较无油高淀粉日粮瘤胃内pH无明显变化。瘤胃内t-11脂肪酸含量降低后会引起氢化途径,由t-11向t-10脂肪酸生成途径转移。试验结果可能因t-10脂肪酸的生成导致细菌群落失调,并伴随产生t-11脂肪酸细菌或细菌活性的改变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氢化 trans-10转移 淀粉 葵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奶期奶牛日粮中添加淀粉和葵花油对改变t-11或t-10脂肪酸氢化途径的变化研究
11
作者 Zened A 姜雅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8-158,共1页
反式脂肪酸具有不同的生物成分,如c-9,t-11C18∶2能促进人类的健康,而t-10,c-12共轭亚油酸则会引起乳脂降低并对人类健康无益。高产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尤其是含有不饱和脂类的精料,会引起瘤胃内t-11或t-10脂肪酸氢化途径的变化。为研究... 反式脂肪酸具有不同的生物成分,如c-9,t-11C18∶2能促进人类的健康,而t-10,c-12共轭亚油酸则会引起乳脂降低并对人类健康无益。高产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尤其是含有不饱和脂类的精料,会引起瘤胃内t-11或t-10脂肪酸氢化途径的变化。为研究这种氢化途径的转移,选择4头安装瘤胃瘘管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试验分为4期,每期饲喂不同日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4个连续的试验期中,4种日粮每天的饲喂量为12kg(干物质基础)玉米青贮:对照组日粮(含22%淀粉和<3%的粗脂肪)、含有大麦和小麦的高淀粉日粮(35%淀粉和<3%的粗脂肪)、添加5%葵花油的日粮(20%淀粉和7.6%粗脂肪)、添加葵花油的高淀粉日粮(33%淀粉和7.3%粗脂肪)。饲喂日粮5h后,结果发现添加葵花油日粮组较对照组动物瘤胃内氢化异构体t-11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两者瘤胃pH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淀粉不会改变瘤胃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但会显著降低瘤胃内的pH(P<0.05);饲喂含油的高淀粉日粮则会增加t-10脂肪酸的含量,而t-11脂肪酸含量的降低说明氢化途径是由t-11脂肪酸途径转移至t-10脂肪酸途径的,且该组较无油高淀粉日粮瘤胃内pH无明显变化。瘤胃内t-11脂肪酸含量降低后会引起氢化途径,由t-11向t-10脂肪酸生成途径转移。试验结果可能因t-10脂肪酸的生成导致细菌群落失调,并伴随产生t-11脂肪酸细菌或细菌活性的改变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氢化 trans-10转移 淀粉 葵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