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艾买提江.萨伍提 夏木西卡玛尔 +2 位作者 阿依夏木古丽 吾满江.艾力 司马义.努尔拉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一种无催化剂条件下,以低浓度过氧化氢氧化油酸制备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载氧剂、反应时间、物料质量比、过氧化氢的滴加温度、反应温度、分离纯化条件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以甲酸为载氧剂,... 研究了一种无催化剂条件下,以低浓度过氧化氢氧化油酸制备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载氧剂、反应时间、物料质量比、过氧化氢的滴加温度、反应温度、分离纯化条件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以甲酸为载氧剂,反应时间5 h,m(油酸)∶m(过氧化氢)∶m(甲酸)=8∶7∶5,过氧化氢的滴加温度为30-35℃,反应温度为60-65℃,将混合产物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4进行分离纯化。在该条件下,该工艺顺利完成了500 L反应釜中试。结果显示,反-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收率可达92%。用IR及GC-MS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其质量分数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过氧化氢 -9 10-二羟基硬脂酸 分离纯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化泓 梁忠爽 +4 位作者 李湘梅 邱斌 刘蓉 李静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44-247,共4页
探讨不同反式脂肪酸促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机制。通过采用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其存活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的影响,比较不同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探讨不同反式脂肪酸促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机制。通过采用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其存活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的影响,比较不同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抑制细胞增殖,可通过降低NOS活性影响NO分泌,能增加细胞LDH渗出率,从而影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血管舒张能力。此外,实验发现反亚油酸对细胞损伤能力较反油酸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油酸 反亚油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棉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少华 董彩文 +1 位作者 赵西周 彭正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棉籽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不同脱臭温度下...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棉籽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棉籽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不同脱臭温度下,棉籽油中总反式脂肪酸最多含量为最少含量的100倍以上;在一定的脱臭温度,不同脱臭时间下,棉籽油中总反式脂肪酸最多含量约为最少含量的1.7~5.5倍,且在255℃以下随脱臭时间延长,棉籽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反式脂肪酸 反式油酸 反式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梁少华 马传国 +1 位作者 王建国 谢文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大豆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脱臭温度对每一指定的脱臭时...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大豆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大豆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脱臭温度对每一指定的脱臭时间条件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约为最少的90~100倍,在250℃以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脱臭时间对每一指定脱臭温度条件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约为最少的2.8~4倍,且脱臭时间对指定脱臭温度250℃和270℃条件下,在40min以下大豆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反式脂肪酸 反式油酸 反式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反应法制备高纯油酸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胜 袁继容 +1 位作者 朱进 尹英遂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48-750,753,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高纯油酸制备方法,以动物油酸为原料,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与顺丁烯二酸酐选择性反应,经分离得到90%以上含量的高纯油酸。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料比对亚油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影响最大,其它反应条... 提出一种新的高纯油酸制备方法,以动物油酸为原料,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与顺丁烯二酸酐选择性反应,经分离得到90%以上含量的高纯油酸。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料比对亚油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影响最大,其它反应条件相同,180℃时反应6 h亚油酸含量降至最低,而210℃时1 h即降至最低;催化剂I2用量0.15%和0.2%时亚油酸反应速率比较接近,0.25%时有明显增加;顺丁烯二酸酐与亚油酸物料比为1.1与1.5时反应速率变化较小。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2 h时,反式与顺式油酸的比值为0.49,而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延长至6 h比值降为0.13。降低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可以降低产物反式油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油酸 反式油酸 共轭亚油酸 C22三元羧酸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米糠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米糠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下,不同脱臭温...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米糠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米糠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下,不同脱臭温度下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的约为最少的30-40倍,在250℃以下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一定的脱臭温度下,不同脱臭时间时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约为最少的8倍,且在250℃和270℃时,脱臭时间在40 min以下米糠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反式脂肪酸 反式油酸 反式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番茄红素的抗光敏氧化性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邱伟芬 汪海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0,共3页
研究了番茄红素超高压处理后的组分变化,通过抗氧化试验,观察不同组分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效果。采用HPLC法和UV-VIS法分析高压处理后番茄红素组分的变化,采用GC法考察不同结构的番茄红素对油酸和亚油酸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经... 研究了番茄红素超高压处理后的组分变化,通过抗氧化试验,观察不同组分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效果。采用HPLC法和UV-VIS法分析高压处理后番茄红素组分的变化,采用GC法考察不同结构的番茄红素对油酸和亚油酸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经高压处理(400 MPa,8m in,20℃)后总量变为原来的42.5%,顺式异构体比例从0.3%提高到21.05%;高压处理后番茄红素对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的抗氧化效果优于未高压处理的,对亚油酸的抗氧化效果好于油酸。番茄红素顺式异构体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反式异构体的抗氧化效果,有关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番茄红素 顺反异构物 油酸 亚油酸 抗光敏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梁少华 钮广安 +1 位作者 赵西周 张玉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7,共5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脱臭温度对猪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相对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0℃以下和脱臭时间...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脱臭温度对猪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相对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0℃以下和脱臭时间40 m in以下猪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脱臭温度250℃以上和脱臭时间40 m in以上猪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快、相对含量高,其最高含量为1.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反式脂肪酸 反式油酸 反式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志霞 梁少华 陈刘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0,共4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花生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花生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花生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下花生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脱臭温度255℃以上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上花生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快,相对含量高,其最高含量为4.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反式脂肪酸 反式油酸 反式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工艺条件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枝丽 梁少华 +1 位作者 黄永娜 沈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1,共5页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棕榈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棕榈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很小;脱臭温度对棕榈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次之;在脱臭温度255℃以下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下棕榈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在脱臭温度255℃以上和脱臭时间40 min以上棕榈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快,但生成量相对较少,其最高含量为0.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脱臭温度 脱臭时间 反式脂肪酸 反式油酸 反式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与亚油酸比例对煎炸油中单环氧脂肪酸单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佳一 赵晨伟 +1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4,共5页
油脂煎炸过程中,脂肪酸会氧化形成具有高吸收率和潜在毒性的单环氧脂肪酸。通过对薯条间歇式煎炸,研究煎炸油的油酸与亚油酸比例对单环氧硬脂酸含量、单环氧油酸含量以及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环氧脂肪酸含... 油脂煎炸过程中,脂肪酸会氧化形成具有高吸收率和潜在毒性的单环氧脂肪酸。通过对薯条间歇式煎炸,研究煎炸油的油酸与亚油酸比例对单环氧硬脂酸含量、单环氧油酸含量以及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环氧脂肪酸含量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呈现增长趋势;油酸含量高的煎炸油倾向于生成更多的单环氧硬脂酸,亚油酸含量高的煎炸油倾向于生成更多的单环氧油酸;煎炸过程逐渐积累更多的反式单环氧脂肪酸,顺式单环氧脂肪酸可能会转化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单环氧硬脂酸 单环氧油酸 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