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公司国内航班延误全损失的研究——基于Trans-log成本函数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俣秀 于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6,共8页
将国内航班延误时间作为模型解释变量之一,构建航空公司Trans-log成本函数模型,评估航空公司国内航班延误全损失。结果表明,2013年总运输量占全行业90%以上的四家样本航空公司,航班计划到达时间针对理想到达时间延误造成的航空公司损失... 将国内航班延误时间作为模型解释变量之一,构建航空公司Trans-log成本函数模型,评估航空公司国内航班延误全损失。结果表明,2013年总运输量占全行业90%以上的四家样本航空公司,航班计划到达时间针对理想到达时间延误造成的航空公司损失为271.69亿元,实际航班到达时间针对航班计划到达时间延误造成的航空公司损失为453.42亿元,航班延误全损失达到725.11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og成本函数 航班延误全损失 航班计划延误 航班实际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维亚 陈治亚 周伟丽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2,共6页
文章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建立了第三方物流业规模经济问题的计量模型,并运用SUR法估计了中国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1999-2007年)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被研究的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总体上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 文章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建立了第三方物流业规模经济问题的计量模型,并运用SUR法估计了中国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1999-2007年)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被研究的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总体上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三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看,海运和铁路企业存在规模经济,航空企业却不存在规模经济。同时,将反映技术进步的T引入模型,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能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铁路物流企业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规模经济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SUR 技术进步效应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演进与趋势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友传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使用时变的成本效率前沿模型,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2000~2008年间的成本效率演进与趋势。总体判断,我国城商行的成本效率有随时间而提高的趋势,且其特别适用于资产规模小于300亿元的城商行类群,而对资产规模大于300亿元的城商行而... 使用时变的成本效率前沿模型,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2000~2008年间的成本效率演进与趋势。总体判断,我国城商行的成本效率有随时间而提高的趋势,且其特别适用于资产规模小于300亿元的城商行类群,而对资产规模大于300亿元的城商行而言,其成本效率却有随时间而降低的倾向,似乎城市城商行在做大的同时,并未发挥其应有的规模经济优势和成本节约目标,这与监管当局鼓励或推动城商行跨区域经营,乃至"做大做强"的愿景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成本效率前沿 超越对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围经济效应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林 朱沛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30,共10页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特征,探索开拓业务范围的经济效益对研究银行业组织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多产出类型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并结合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范围经济效应进行测算,并检...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特征,探索开拓业务范围的经济效益对研究银行业组织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多产出类型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并结合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范围经济效应进行测算,并检验范围经济效应与银行资产报酬率和信用风险的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可以发现,尽管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了银行的资产报酬率,但也会加剧银行的信用风险,且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更强。这个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的支撑。范围经济对风险的作用受到经营规模、流动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小型银行追求范围经济效应会大幅提升自身的信用风险,而大型银行则能够小幅减缓风险水平;流动性水平越高,追求范围经济对风险的影响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经济 内生性 经营绩效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机械化背景下水稻生产环节劳动力与机械的替代弹性分析——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静宇 周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2-438,共7页
【目的】在劳动力价格上升的背景下,测算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劳动力与农业机械的影子替代弹性,为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基于2015—2017年江苏省水稻种植户追踪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成... 【目的】在劳动力价格上升的背景下,测算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劳动力与农业机械的影子替代弹性,为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基于2015—2017年江苏省水稻种植户追踪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水稻生产中农业机械和劳动力的影子替代弹性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比较各生产环节的替代差异并对其中原因进行探究。【结果】价格仍然是水稻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要素需求的重要调节指标;水稻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机械投入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全过程的平均替代弹性为0.33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替代强度逐渐增大;耕地、收割和播种(插秧)三大环节中劳动力和机械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384、0.358和0.315,播种(插秧)环节明显小于耕地和收割环节。进一步探究发现,在播种环节,农户选择节约劳动力的播种方式不是唯一,直播技术对机插秧有很强的替代性。【建议】合理调控农业要素价格,不断完善要素市场机制机制;应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形成对劳动力的有效替代;同时,在全程机械化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各生产环节对机械的差异化需求,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环节 替代弹性 农业全程机械化 劳动力价格 农业机械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