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陈永康 黄云辉 +3 位作者 方正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接入电网的小信号模型,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与耦合机理。其次,通过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研究不同电网强度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主导振荡模态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时域仿真验证了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网强度增大、有功降低、下垂系数减小以及联络阻抗减小,均会削弱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稳定性,其中功率环和电压环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导控制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低阻抗电网 小信号建模 特征根轨迹 主导振荡模态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区域直驱风场经VSG控制的MMC送出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朱煜昆 贾轩 +4 位作者 潘霄汉 朱益华 涂亮 常东旭 王谱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共13页
大规模直驱风场并网系统一般由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ization generator,PMSG)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构成,两者连接后的相互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同时直驱风机的全功率变流器和MMC... 大规模直驱风场并网系统一般由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ization generator,PMSG)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构成,两者连接后的相互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同时直驱风机的全功率变流器和MMC的常规矢量控制策略会使系统呈现出低惯量和低阻尼的特性,难以保证直驱风场经MMC送出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稳定。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计及多区域直驱风场经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MMC送出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比了电磁暂态模型和小信号模型的动态响应,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当直驱风场的输出功率增加时,系统存在失稳的风险,采用参与因子法分析电压外环控制器和环流抑制控制器参数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根轨迹法得到参数的可行域,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参数优化的有效性,为参数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风电场 永磁同步发电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小信号模型 特征根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AC理论分析低频振荡 被引量:26
3
作者 郝思鹏 薛禹胜 +1 位作者 张晓明 庞晓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5,30,共6页
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通过互补群惯量中心—相对运动(CCCOI-RM)变换,将多机系统受扰轨迹映射为一系列时变单机无穷大(TV-OMIB)系统的映象轨迹,并解耦各振荡模式的信息,进而可以识别主导振荡模式,并实现稳定性的量化分析。文中提出以轨... 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通过互补群惯量中心—相对运动(CCCOI-RM)变换,将多机系统受扰轨迹映射为一系列时变单机无穷大(TV-OMIB)系统的映象轨迹,并解耦各振荡模式的信息,进而可以识别主导振荡模式,并实现稳定性的量化分析。文中提出以轨迹特征根反映系统非线性对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以轨迹特征根对各机组机械阻尼系数的灵敏度来反映各机组的参与因子;发现按减小联络线功率的准则调整机组出力可能产生负阻尼效应;指出为抑制低频振荡,应以减小映象功角为准则来调整机组出力。分析扰动大小对系统振荡特性的影响,发现系统振荡特性在分岔点附近可能与平衡点特征根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根 轨迹特征根 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 主导振荡模式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特征根的解析估算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潘学萍 薛禹胜 +2 位作者 张晓明 钟志勇 黄杰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0-14,共5页
在一系列滑动的时间窗口内,用信号处理技术提取振荡模式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时变太快或非线性太强的场合。为克服此缺点,沿实际受扰轨迹,在每个积分步的始点将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逐段线性化,并求解该分段线性系统特征根的时间序列。进一... 在一系列滑动的时间窗口内,用信号处理技术提取振荡模式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时变太快或非线性太强的场合。为克服此缺点,沿实际受扰轨迹,在每个积分步的始点将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逐段线性化,并求解该分段线性系统特征根的时间序列。进一步将上述分段线性化动态方程映射为一系列时变的单机系统,用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辨识每个积分步长内的振荡模式,并推导出轨迹断面特征根的解析估算公式。以多机轨迹断面特征根为标准,审视解析估算公式的精度,并评估平衡点特征根对非线性的不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振荡模式 特征根分析 强非线性系统 时变系统的轨迹特征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根的机组分群方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伟 沈沉 +2 位作者 李颖 倪敬敏 刘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4,共7页
在轨迹特征根思路的启发下,建立了故障后系统的泰勒展开模型。通过对大故障后系统泰勒展开模型的研究,初步得出可用泰勒展开一次项的系数矩阵来预测系统状态量的动态特性。沿着故障后系统的轨迹,逐个断面分析系统的泰勒展开一次项系数矩... 在轨迹特征根思路的启发下,建立了故障后系统的泰勒展开模型。通过对大故障后系统泰勒展开模型的研究,初步得出可用泰勒展开一次项的系数矩阵来预测系统状态量的动态特性。沿着故障后系统的轨迹,逐个断面分析系统的泰勒展开一次项系数矩阵,计算该矩阵的特征值,分析实部为正的特征值所对应的右特征向量以及发电机在该模式下的参与程度,结合当前断面发电机功角大小推断发电机的分群情况。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识别各个时段系统状态量的变化趋势,并能有效地预测发电机的分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特征根 机组分群识别 参与因子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轨迹特征根分析时变振荡特性 被引量:25
6
作者 郝思鹏 薛禹胜 +1 位作者 唐茂林 李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电力系统受扰轨迹具有非平稳振荡特性,无法由平衡点特征根反映。为此,提出受扰轨迹振荡模式的时变性概念,给出瞬时阻尼的计算式;采用小波脊方法获取轨迹各窗口内的特征根,构成振荡模式的时间序列,以便研究扰动大小和系统时变性对低频振... 电力系统受扰轨迹具有非平稳振荡特性,无法由平衡点特征根反映。为此,提出受扰轨迹振荡模式的时变性概念,给出瞬时阻尼的计算式;采用小波脊方法获取轨迹各窗口内的特征根,构成振荡模式的时间序列,以便研究扰动大小和系统时变性对低频振荡的影响。小波变换利用滑动的伸缩窗口在多个尺度空间分析信号的时频特性,有较好的频率适应性。通过追踪小波变换的极大值点可以克服Prony和傅里叶算法不适用于时变系统的困难,反映时变振荡特性。指出由于小波变换反映的是窗口内的平均振荡特性,窗口过宽会掩盖其时变性,因此不能用于时变性太强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脊 时变振荡 轨迹特征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计算的电力系统参数可辨识性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谢会玲 鞠平 +3 位作者 罗建裕 宁艳 朱寰 王小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1,共5页
对于简单电力系统建模中参数可辨识性问题,以往采用解析方法可以进行分析。但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解析方法难以进行。文中发现了电力系统参数的可辨识性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先根据灵敏度的相位来判断参数能否唯一辨识,再根据灵敏... 对于简单电力系统建模中参数可辨识性问题,以往采用解析方法可以进行分析。但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解析方法难以进行。文中发现了电力系统参数的可辨识性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先根据灵敏度的相位来判断参数能否唯一辨识,再根据灵敏度的大小来选择可辨识的重点参数,最后采用蚁群算法优化重点参数。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建模 参数可辨识性 轨迹灵敏度 特征根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频振荡分析方法的评述 被引量:82
8
作者 薛禹胜 郝思鹏 +2 位作者 刘俊勇 Zhaoyang DONG Gerard LEDWICH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共8页
为更好地梳理概念,将低频振荡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即针对系统模型平衡点的特征根方法以及沿着系统受扰轨迹的模式提取方法。平衡点特征根方法可进一步按采用的系统模型分为确定性的线性化模型、确定性的非线性模型和概率模型。这类方法... 为更好地梳理概念,将低频振荡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即针对系统模型平衡点的特征根方法以及沿着系统受扰轨迹的模式提取方法。平衡点特征根方法可进一步按采用的系统模型分为确定性的线性化模型、确定性的非线性模型和概率模型。这类方法与具体扰动无关,但只能反映系统在该平衡点附近的动态行为,故不适用于包含强非线性、变系数、相继故障或有离散控制的系统。受扰轨迹模式分析方法则从特定扰动下的时间响应曲线中提取振荡信息的时间序列,包括系统模型未知情况下(如实测轨迹)的信号处理法和系统模型已知情况下(如仿真轨迹)的分时段定常线性化法。在评述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思路及有望突破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平衡点特征根 轨迹特征根时间序列 信号处理 保稳降维线性变换 分时段定常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根的功率控制灵敏度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谭伟 沈沉 +1 位作者 倪敬敏 李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5,共5页
沿着故障切除后系统状态量的轨迹,计算轨迹特征根并推导发电机的状态量与各发电机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灵敏度关系,为功率控制地点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计算功角及转速均超前于惯量中心的所有发电机不平衡功率之和,并将其在灵敏度为... 沿着故障切除后系统状态量的轨迹,计算轨迹特征根并推导发电机的状态量与各发电机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灵敏度关系,为功率控制地点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计算功角及转速均超前于惯量中心的所有发电机不平衡功率之和,并将其在灵敏度为正的控制点之间进行分摊,得到各功率控制点的控制量。该算法能快速给出功率控制点,有利于控制策略的快速制订。通过仿真将该算法应用于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及国内某实际电力系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抑制机群失稳问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特征根 控制灵敏度 功率控制 紧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轨迹特征根的再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学萍 薛禹胜 鞠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44,118,共7页
轨迹断面特征根法将非线性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分析转化为对带扰动项的时变线性系统的分析。通过2个有解析解的实例证明轨迹特征根并不能正确反映时变系统的全局动态。为此引入扩展轨迹特征根方法来反映上述扰动项对系统动态的影响,并以... 轨迹断面特征根法将非线性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分析转化为对带扰动项的时变线性系统的分析。通过2个有解析解的实例证明轨迹特征根并不能正确反映时变系统的全局动态。为此引入扩展轨迹特征根方法来反映上述扰动项对系统动态的影响,并以一个带e指数的简单系统为例给以验证。但对电力系统模型而言,扩展轨迹特征根方法存在着模型适应性和解析解两方面的困难。事实上所有的轨迹特征根技术都难以判断全局稳定性,而全局稳定性只能依靠动态鞍点(DSP)的概念才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断面特征根 时变线性系统 扩展轨迹特征根 电力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根的暂态稳定实用判据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伟 沈沉 +1 位作者 刘锋 倪敬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19,共6页
基于轨迹特征根在大扰动后系统分析中的适用性,尝试用轨迹特征根方法来分析和预测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通过大扰动后逐个断面的泰勒展开,将原非线性系统由一族带扰动项的线性系统来近似。通过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物理特征,给... 基于轨迹特征根在大扰动后系统分析中的适用性,尝试用轨迹特征根方法来分析和预测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通过大扰动后逐个断面的泰勒展开,将原非线性系统由一族带扰动项的线性系统来近似。通过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物理特征,给出电力系统暂态失稳判据,进而基于该判据,设计暂态稳定在线预测算法。最后,在新英格兰系统和国内实际电网上的算例测试,表明了暂态失稳判据和在线预测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特征根 暂态稳定 失稳判据 在线预测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时变系统完整非线性的振荡模式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薛禹胜 潘学萍 +2 位作者 Guorui ZHANG Zhaoyang DONG Gerard LEDWICH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共7页
提出评估非自治非线性因素对振荡行为影响程度的指标。其绝对值在定常的线性模型下严格为0,并随着时变性或非线性影响的增强而增加。据此,可量化地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受扰轨迹完整地反映了时滞环节及离散控制等本质非线性因素和时变... 提出评估非自治非线性因素对振荡行为影响程度的指标。其绝对值在定常的线性模型下严格为0,并随着时变性或非线性影响的增强而增加。据此,可量化地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受扰轨迹完整地反映了时滞环节及离散控制等本质非线性因素和时变因素对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采用小波脊方法估算受扰轨迹在适当宽度的时间窗口内的振荡模式,并随着窗口的滑动得到振荡模式的时间序列。用该序列可以量化非自治非线性振荡的特性,并指导对大振幅低频振荡的分析与控制。仿真发现,即使是3机9节点的小系统,其动态行为也可能不同于平衡点特征根的描述,而平衡点特征根甚至可能丢掉最危险的非线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 非线性影响度 特征根分析 轨迹特征根 小波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CA算法及其在转子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伟光 郭明军 +2 位作者 杨期江 赵学智 李国臣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5-562,628,629,共10页
针对传统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方法中有效主成分的选择依赖于先验知识的缺点,提出利用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差分谱的概念来描述有效主成分与次要成分的特征值差异性。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奇异值与特征值之间... 针对传统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方法中有效主成分的选择依赖于先验知识的缺点,提出利用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差分谱的概念来描述有效主成分与次要成分的特征值差异性。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奇异值与特征值之间关系,即奇异值与特征值之间存在平方关系;其次,利用差分谱理论进一步研究了Hankel矩阵方式下PCA信号处理原理;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谱理论的PCA算法,通过仿真信号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差分谱的最大峰值位置可自动选择有效主成分的个数,且通过不同谱峰之间的分量信号的组合可以提取出不同的频率成分。将此PCA算法用于大型滑动轴承试验台转子的轴心轨迹提纯,提纯效果优于传统PC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特征值差分谱 贡献率 轴心轨迹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培强 胡泽 +3 位作者 李欣然 曾小军 邱时严 周丽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共8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分析其对系统影响的关键。本文在对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阻尼转矩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成因,推导了无功电流内环模式的性质判定条件,结合特征值轨迹分析了系统特征模式随参... 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分析其对系统影响的关键。本文在对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阻尼转矩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成因,推导了无功电流内环模式的性质判定条件,结合特征值轨迹分析了系统特征模式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并依此优化设计了系统控制参数。研究表明:与同步机动力学阻尼类似的电气阻尼现象决定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系统等效阻尼系数和等效同步系数及各状态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决定了模式的性质。根据阻尼转矩分析优化选取系统控制参数可增强系统阻尼,改善系统受扰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小信号建模 特征分析 阻尼转矩分析 特征值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根的扰动冲击机理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乾 沈沉 汤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61-2465,共5页
运行人员在对华北-华中特高压电网的暂态稳定性例行扫描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晋豫特高压线路远端故障所引发的晋豫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振荡远比近端故障所导致的振荡更剧烈。针对该现象,从扰动对振荡模式的激发程度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一... 运行人员在对华北-华中特高压电网的暂态稳定性例行扫描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晋豫特高压线路远端故障所引发的晋豫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振荡远比近端故障所导致的振荡更剧烈。针对该现象,从扰动对振荡模式的激发程度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特征根的扰动冲击机理。通过算例展现了轨迹特征根分析方法在非平衡点处逐段线性化,用一簇线性系统代替原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的本质,并在华北-华中特高压电网中验证了所提机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轨迹特征根 振荡模式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系统低频振荡特征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静 彭明法 +1 位作者 王彤 杨奇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9,共7页
针对平衡点特征值法不能正确反映故障系统的振荡特性,以及轨迹特征值法窗口宽度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分析故障系统特征值的方法。利用共享因子将故障切除后的系统进行等值,再利用原网络及故障分量网络支路电流求取故障后各支... 针对平衡点特征值法不能正确反映故障系统的振荡特性,以及轨迹特征值法窗口宽度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分析故障系统特征值的方法。利用共享因子将故障切除后的系统进行等值,再利用原网络及故障分量网络支路电流求取故障后各支路电流及功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等值模型,在各测点处将模型分段线性化,并结合实际受扰轨迹求解故障系统特征值的时间序列。2机和16机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实时准确地描述故障系统的时变振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等值 低频振荡 时变特征值 模型轨迹法 稳定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断面特征根对受扰轨迹最远点及动态鞍点的诠释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禹胜 郝丽丽 +1 位作者 Q. H. WU L. JIANG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共7页
对于任何复杂模型,通过仿真得到特定扰动下的受扰轨迹后,就可沿轨迹将系统模型等值为分段定常的线性系统。轨迹断面特征根法采用的假设与欧拉积分法完全相同,即系统在且仅在单个仿真步长内被定常线性化。因此,在每个积分步内,不但可用... 对于任何复杂模型,通过仿真得到特定扰动下的受扰轨迹后,就可沿轨迹将系统模型等值为分段定常的线性系统。轨迹断面特征根法采用的假设与欧拉积分法完全相同,即系统在且仅在单个仿真步长内被定常线性化。因此,在每个积分步内,不但可用静态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法分析该轨迹断面上的能量稳定裕度(轨迹断面能量),也可用平衡点特征根技术分析该轨迹断面上的振荡阻尼与瞬时频率,而将断面处的不平衡功率与动能视为初始扰动。完整的受扰轨迹成为大、小扰动稳定分析的共同基础,断面特征根可反映复杂因素对振荡特性的影响,而EEAC可反映复杂因素影响同步稳定性的本质。引入"轨迹断面虚拟平衡点特征根序列"的概念,以计入断面处动能对滑步失稳的影响,并将滑步失稳与振荡失稳两者的机理相关联。据此考证最远点(FEP)和动态鞍点(DSP)处的振荡阻尼与瞬时频率,揭示大、小扰动失稳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 特征根分析 轨迹断面特征根 动态鞍点(DSP) 最远点(F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根的快速事故筛选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丹丹 杨飞燕 王建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共6页
在轨迹特征根思路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中快速滤除无害事故的方法。在时域仿真计算的基础上,选取故障消失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间断面,在非平衡点处将系统线性化后,从时域仿真的数据计算得到状态转移矩阵,通过判... 在轨迹特征根思路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中快速滤除无害事故的方法。在时域仿真计算的基础上,选取故障消失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间断面,在非平衡点处将系统线性化后,从时域仿真的数据计算得到状态转移矩阵,通过判断状态转移矩阵特征值实部是否大于零的方法,筛选出无害预想事故。最后,通过新英格兰系统、145节点系统、四川系统3个算例表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仿真 线性化 状态转移矩阵 特征值 轨迹特征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特征值轨迹多项式逼近的双馈风机并网宽频振荡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申丹枫 王冠中 +1 位作者 吴浩 甘德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9,共11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振荡呈现宽频特性,其阻尼和振荡频率受系统参数影响显著。为避免运行参数变化和控制器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系统失稳,亟须量化系统振荡模态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机理。文中提出了基于多项式逼近...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振荡呈现宽频特性,其阻尼和振荡频率受系统参数影响显著。为避免运行参数变化和控制器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系统失稳,亟须量化系统振荡模态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机理。文中提出了基于多项式逼近的全特征值轨迹计算方法,通过一系列多项式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来准确描述系统所有特征值与多个参数之间复杂的隐式函数关系,得到特征值变化轨迹的显式表达式。针对双馈风机并网系统进行了详细电磁暂态建模,以单机无穷大系统和风火打捆外送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利用特征值轨迹显式表达式分析了线路串补度、转子侧控制器比例和积分系数等重要参数对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低频振荡等关键模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并网 特征值轨迹 宽频振荡 多项式逼近 小扰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流电流下垂特性控制的VSC建模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雨童 高飞 张博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下垂控制常被用来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和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功率的准确分配,已有的下垂控制特性大多基于直流变量,响应速度慢且结构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侧电流的Id-V下垂特性,其与单闭环控制VSC结合,系统... 在直流微电网中,下垂控制常被用来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和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功率的准确分配,已有的下垂控制特性大多基于直流变量,响应速度慢且结构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侧电流的Id-V下垂特性,其与单闭环控制VSC结合,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快速稳定,并设计了自适应下垂系数以实现准确的功率分配。建立了传统I-V下垂控制系统和Id-V下垂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基于建立的模型绘制特征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Id-V下垂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准确的功率分配和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且响应速度相比传统I-V下垂控制系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特性 电压源型换流器 功率分配 状态空间法 特征根轨迹 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