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凤娥 薛健飞 +3 位作者 李定龙 董良飞 涂保华 浦玉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0,共3页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类教育现状,遵循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新世纪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即通过底线培训计划、工程实践性环节的锻炼、创新性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3...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类教育现状,遵循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新世纪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即通过底线培训计划、工程实践性环节的锻炼、创新性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3个环节,指出教学团队与导师制是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给出了CDIO工程性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操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工程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计划 关键因素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侯德红 唐建倦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5-377,381,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找出中国竞技篮球健康、持续发展因素,指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时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靠体育系统,"专业运动队&qu...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找出中国竞技篮球健康、持续发展因素,指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时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靠体育系统,"专业运动队"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现了"职业化"模式、"体教结合"模式及"社会化"模式,丰富了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由于教育和体育在人的培养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教结合"为学生提供运动体验、培养运动兴趣,尊重学生个性、挖掘运动潜能,一切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是各级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现。为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应该确立以"体教结合"为主模、多种培养模式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篮球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序参量 体教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转诊下转难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长恩 全世超 +3 位作者 周新朝 王若蛟 温建明 潘景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向转诊下转难影响因素的权重,为推进双向转诊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查询文献、头脑风暴法获取双向转诊下转难的影响因素,设计权重打分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组和患者组对影响因素的权重判断,Satty权重法计算权重。结果:专家组认... 目的:探讨双向转诊下转难影响因素的权重,为推进双向转诊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查询文献、头脑风暴法获取双向转诊下转难的影响因素,设计权重打分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组和患者组对影响因素的权重判断,Satty权重法计算权重。结果:专家组认为双向转诊下转难影响因素权重分别是机制因素39.5%、患者因素23.0%、基层医院因素16.3%、社会宣传不够11.4%、大医院因素9.7%,细化因素权重前三位为无转诊标准和转诊标准流程16.0%、医疗保险制度不匹配12.0%、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11.4%;患者组认为双向转诊下转难影响因素权重分别是患者因素39.0%、基层医院因素28.8%、机制因素14.3%、大医院因素12.3%、社会宣传不够5.6%,细化因素权重前三位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18.5%、基层医院设备差13.8%、患者怕麻烦不愿意下转13.0%。结论:制定转诊标准和流程、并使转诊手续简单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与双向转诊相匹配、给予下转患者一定的保险激励,建设基层医院、改变基层医院形象,是促进双向转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下转 影响因素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多维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一份调查报告 被引量:34
4
作者 韦晓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77-86,共10页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外语类大学生对自己思辨能力评价普遍较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找出了影响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这一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和目前...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外语类大学生对自己思辨能力评价普遍较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找出了影响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这一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问题和改革趋势,尝试构建一个以情感培养为导向、以学科内容为依托、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交互协商为手段、以自主学习为支撑、以形成性评估为保障的多维培养模式,致力于提高外语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能力 外部因素 多维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尹帅 刘媛媛 +4 位作者 庞胤 隋月林 张昕悦 李冰 陈亚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2-598,共7页
目的 通过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semitendinosus/gracilis,ST/G)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治疗ACL损伤,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康复训练方式术后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 目的 通过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semitendinosus/gracilis,ST/G)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治疗ACL损伤,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康复训练方式术后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共80例(80膝),按照手术方式及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20例(20膝),包括保残专业康复组,保残常规康复组,非保残专业康复组,非保残常规康复组。比较末次随访时4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稳定性试验和本体感觉测量结果。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4组术后末次随访时Lysholm和IKD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且四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四组患侧与健侧位置觉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于Lysholm、IKDC评分中末次随访与术前的差值增量、患侧与健侧位置觉差异为因变量,以手术方式和康复训练方式为自变量行双因素方差分析,两自变量对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本体感觉恢复影响具有显著性(P<0.001),并且保残组两评分增量显著高于非保残组(P<0.001),专业康复组两评分增量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P<0.001),而保残组位置觉差异显著低于非保残组(P<0.001),专业康复组位置觉差异显著低于常规康复组(P<0.001)。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ST/G保留下止点残端重建术是治疗ACL损伤的理想手术方案,术后实施分时段、个体化专业运动疗法康复,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和本体感觉恢复,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和重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手术方式 康复训练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输入电压范围高功率因数脉冲序列控制DCM Boost PFC变换器 被引量:7
6
作者 罗欢 许建平 +1 位作者 罗艺文 沙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8-1769,共12页
定占空比控制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开关管导通占空比固定,存在输入电流畸变,导致输入功率因数较低。为实现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单位功率因数,需要根据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调整占空比,由于运算复杂,低成本的数字控制难以实现。提出了一... 定占空比控制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开关管导通占空比固定,存在输入电流畸变,导致输入功率因数较低。为实现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单位功率因数,需要根据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调整占空比,由于运算复杂,低成本的数字控制难以实现。提出了一种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脉冲序列(pulse train,PT)控制方法,以离散化的方式拟合变占空比函数,运算量小,适用于采用低成本的数字控制芯片。实验结果表明,PT控制DCM Boost PFC变换器具有比定占空比控制DCM Boost PFC变换器更高的PF和更低的输出电压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电流断续模式 BOOST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脉冲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编组的城轨列车跨线运营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庆文 彭其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8-889,共12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单线独立运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以跨线运营为代表的网络化运营模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为不断提升跨线运营的服务水平,针对在跨线运营模式下因列车服务水平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单线独立运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以跨线运营为代表的网络化运营模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为不断提升跨线运营的服务水平,针对在跨线运营模式下因列车服务水平不同导致的运能利用不均、跨线列车和非跨线列车满载率差异过大的问题,构建考虑多编组的城轨列车跨线运营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在考虑乘客对跨线列车选择偏好的基础上,以乘客出行时间节省量和企业运营收益最大为目标,以列车开行频率和跨线列车折返站为决策变量;下层模型以跨线列车与非跨线列车间满载率均衡为目标,以列车编组数为决策变量。设计“内罚函数+枚举法”并利用MATLAB编程求解最优列车开行方案。算例结果表明:在“多编组、跨线运营”下,上、下行方向跨线列车与非跨线列车平均满载率之差分别减少7.3%和28.1%,列车满载率均衡性优化率为52.1%,跨线列车的最大满载率从120%降为114%。上述结果说明“多编组、跨线运营”可提高列车间满载率均衡性,使得运能利用更加均衡,缓解跨线列车超载现象,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跨线运营 多编组 列车开行方案 双层规划 满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源 王鑫 +1 位作者 柏旭 杜红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14,共5页
目的 了解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脑卒中症状体验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33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 目的 了解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脑卒中症状体验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33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51.88±4.8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长、慢病种数、自理能力、疾病了解情况、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回避应对方式是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自我调节疲劳78.6%的变异。结论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水平偏高。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水平,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以减轻患者自我调节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自我调节疲劳 症状负担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影响因素 康复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