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6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 for model-based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on-board high-speed train control system
1
作者 Jiang Liu Baigen Cair +1 位作者 Jinlan Wang Jian Wang 《High-Speed Railway》 2023年第3期153-161,共9页
In view of class imbalance in data-driven modeling for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exist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s may fail in generating effective fault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e on-board high-speed train ... In view of class imbalance in data-driven modeling for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exist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s may fail in generating effective fault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e on-board high-speed train control equipment.A 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 solution based 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is proposed to overcome this shortcoming.Aiming at augmenting the sample classes with the imbalanced data problem,the GAN-based 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 strategy is embedded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fault prediction models.Under the PHM framework of the on-board train control system,the 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 principle and the detailed procedures are presented.With the enhanced class-balancing mechanism and the designed sample augmentation logic,the PHM scheme of the on-board train control equipment has powerful data condition adapt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fault probability and life cycle status.Practical data from a specific type of on-board train control system is employed for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ed solution.The comparati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N-based sample augmentation is capable of achieving a desirable sample balancing level and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rrespondingly derived fault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e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CBM)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train control Virtual samp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ing realism in modelling energy losses in railway vehicles and their impact to energy-efficient train control
2
作者 Michael Nold Francesco Corman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257-285,共29页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pic of the railway system.Energy-efficient train control(EETC)is one solution,which refers to mathematically computing when to accelerate,which cruisi...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pic of the railway system.Energy-efficient train control(EETC)is one solution,which refers to mathematically computing when to accelerate,which cruising speed to hold,how long one should coast over a suitable space,and when to brake.Most approaches in literature and industry greatly simplify a lot of nonlinear effects,such that they ignore mostly the losses due to energy conversion in traction components and auxiliaries.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a series of increasingly detailed nonlinear losses is described and modelled.We categorize an increasing detail in this representation as four levels.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ose levels of detail on the energy optimal speed trajectory.To do this,a standard approach based on dynamic programming is used,given constraints on total travel time.This evaluation of multiple test cases highlights the influence of the dynamic losses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uxiliary components on railway trajectories,also compared to multiple benchmarks.The results show how the losses can make up 50%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for an exemplary trip.Ignoring them would though result in consistent but limited errors in the optimal trajectory.Overall,more complex trajectories can result in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when including the complexity of nonlinear losses than when a simpler model is considered.Those effects are stronger when the trajectory includes many acceleration and braking 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Energy-efficient train control(EETC) Dynamic efficiency Power losses in railway veh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for energy saving in trains under the four-aspect fixed autoblock system 被引量:3
3
作者 Qiheng LU Xiaoyun FENG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1年第2期82-87,共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both the leading train and the following train in a train tracking under a four-aspect fixed autoblock system in order to study the optimum operating strategy for energy saving. After analyzing t... This paper deals with both the leading train and the following train in a train tracking under a four-aspect fixed autoblock system in order to study the optimum operating strategy for energy saving. After analyz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four-aspect fixed autoblock system, an energy-saving control model is created based on the dynamics equation of the Wains. In addition to safety,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ime error are the main concerns of the model. Based on this model, dynamic speed constraints of the following train are proposed, defined by the leading gain dynamicall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ic speed constraints defined by the line conditions ar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search the optimum operat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solving process, the external punishment function is adopted to transform this problem with constraints to the one without constraints. By using the real number coding and the strategy of dividing ramps into three parts, the convergence of GA is accelerated and the length of chromosomes is shorte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 from a four-aspect fixed autoblock system simulation platform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ffectively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 and punct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ing train following train four-aspect fixed autoblock system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of energysaving train tracking dynamic speed constraints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和铁路新型列控系统工程设计与创新应用
4
作者 袁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7,共6页
新型列控系统作为CTCS列控体系的新成员,具备卫星定位、移动闭塞、列车完整性检查等技术特征,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构建了标准体系,完成了成套装备研制,并在若和铁路全线试用。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分析新型列控系统在若和铁路应用的重难点,... 新型列控系统作为CTCS列控体系的新成员,具备卫星定位、移动闭塞、列车完整性检查等技术特征,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构建了标准体系,完成了成套装备研制,并在若和铁路全线试用。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分析新型列控系统在若和铁路应用的重难点,研究提出新技术应用、多种应用场景适应性设计、无线通信系统配套设计等创新方案,梳理总结在工程设计及实施流程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开展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旨在为新型列控系统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并为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若和铁路 列控联锁一体化 工程设计 实施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R承载CTCS-3级列控数据传输研究
5
作者 秦树增 赵志鹏 +1 位作者 杨胜 韩佳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190,共8页
CTCS-3级列控系统是保障列车在350 km时速下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是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承载的关键性核心业务,对于车地间数据通信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要求。5G-R技术的高可靠、低时延、更精细的服务保障机制及增强的高速适应性符合CTCS-3级... CTCS-3级列控系统是保障列车在350 km时速下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是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承载的关键性核心业务,对于车地间数据通信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要求。5G-R技术的高可靠、低时延、更精细的服务保障机制及增强的高速适应性符合CTCS-3级列控系统的业务需求。对CTCS-3级列控系统中应用5G-R的必要性和5G-R系统承载CSCS-3级列控数据传输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未来列控系统通过升级改造适配5G-R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路径,介绍了5G-R模式下CTCS-3级列控车地数据传输机制和5G-R/GSM-R双模模块在基于5G-R的CTCS-3级列控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在5G-R专网实验室环境下的列控业务功能和性能试验,对比GSM-R中CSD数据传输的性能指标,探讨5G-R承载列控数据的适用性,研究CTCS-3级列控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原理、列控业务专用QoS特性和列控专用QoS流的建立流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5G-R系统的QoS保障机制可以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CTCS-3级列控数据业务的稳定可靠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3级列控系统 5G-R 数据传输 性能试验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四网融合的市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友兵 陈志强 +3 位作者 王硕 张家兴 田换换 黄睿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深入分析市域铁路特性的基础上,对列控制式选择、CTCS列控系统的适用性、车地兼容方式以及车载设备兼容方式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鉴于CTCS系统在网络级指挥、标准规范完整性、互联互通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推荐市域铁... 在深入分析市域铁路特性的基础上,对列控制式选择、CTCS列控系统的适用性、车地兼容方式以及车载设备兼容方式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鉴于CTCS系统在网络级指挥、标准规范完整性、互联互通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推荐市域铁路主要采用CTCS制式。为实现四网融合及跨制式运营,未来应研究开发兼容CTCS和CBTC的列控系统。短期内,可以在高速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构建适应市域铁路需求的列控系统。同时,建议开发兼容型车载设备,通过车载设备兼容地面设备实现跨线运行,提倡开发融合CTCS与CBTC制式的一体化车载设备,以简化系统结构和降低设备成本,为市域铁路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对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水平、增强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市域铁路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互联互通 跨制式运行 地面兼容 车载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华伟 高阳 +3 位作者 李海龙 张子奇 刘聪 董维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硬件系统,阐述了NDT(网络传输时延测试仪)的构成及待测网桥设备的具体规格。设置了工况1(楼道环境)、工况2(贴近地面)和工况3(有铁门阻挡)3个模拟环境工况,采用测试软件得到了3个工况下信号吞吐量、无线通信单程传输时延的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无线信号在3个工况下的传播特性和潜在干扰因素。[结果及结论]3种工况对无线信号传输的信号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车厢间的金属物质会对无线电波产生显著的屏蔽效应。工况1下无线信号的表现最优,工况2次之,工况3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信号吞吐量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后备信号系统顶棚速度设计方案
8
作者 陈宇坤 张廷伟 +1 位作者 刘立峰 何向东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4期95-100,共6页
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是首次对运营高铁实现列控系统由CTCS-2级升级改造为CTCS-3级的项目,需要在维持既有主要基础设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列车运营时速由250 km提速至300 km。在工程总体方案和信号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 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是首次对运营高铁实现列控系统由CTCS-2级升级改造为CTCS-3级的项目,需要在维持既有主要基础设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列车运营时速由250 km提速至300 km。在工程总体方案和信号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车站正线轨道电路区段长度、信号车载设备解码时间和闭塞分区检算等要求,从设计方案、安全风险、试验验证等方面,研究CTCS-3级列控系统的后备系统(即CTCS-2级列控系统)顶棚速度设置对站内正线轨道电路区段长度和区间闭塞分区长度均维持既有不变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后备系统顶棚速度选取250 km/h,可维持既有轨道电路区段不变,保证贵广铁路不停运完成提速。研究结果对后续高铁提质改造项目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3级列控系统 CTCS-2级列控系统 提质改造 顶棚速度 后备系统 轨道电路 闭塞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列控系统综合试验关键技术
9
作者 郜新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长大坡道多、长大隧道多,新型列控系统减少轨旁设备,实现移动闭塞、列车自主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能够满足西部铁路维护少、运输效率高的运营需求。阐述新型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提炼该系统综合试...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长大坡道多、长大隧道多,新型列控系统减少轨旁设备,实现移动闭塞、列车自主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能够满足西部铁路维护少、运输效率高的运营需求。阐述新型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提炼该系统综合试验关键测试方法,并先后在环行铁道、格库铁路、若和铁路3个试验场地,对新型列控系统多型号设备功能和性能、互通兼容性等进行全面验证,实现新型列控系统在若和铁路的工程示范应用。通过对综合试验梳理与总结,完善我国列控系统综合试验技术体系,可为未来铁路科研试验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综合试验 列车自主定位 列车完整性检查 移动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技术研究
10
作者 窦垭锡 贺刚 +2 位作者 蒋志勇 张勇 李月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适应新型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解决既有方式实时性差及判定手段单一的问题,设计1种应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该装置融合风压采集和多模卫星定位,且风压采集功能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基于新型列控系统对列车... 为适应新型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解决既有方式实时性差及判定手段单一的问题,设计1种应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该装置融合风压采集和多模卫星定位,且风压采集功能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基于新型列控系统对列车完整性自主检查的安全要求,阐述新型尾部防护装置的核心技术架构,包括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完整性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外围控制子系统等组成部分,并深入探索列车完整性数据安全处理、首尾设备IP化无线数据可靠传输、尾部风压精密检测、多模融合定位、首尾安全通信等关键技术,旨在实现实时、自主且可靠的列车尾部防护功能。通过现场试验与运用考核,新型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协同ATP设备,自动实现列车完整性检查,显著增强了列车运行的安全保障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列尾设备 安全架构 列车完整性检查 融合定位 GS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制式低真空磁悬浮系统运输能力研究
11
作者 赵鹏 张云娇 +2 位作者 付昌友 邵壮 马佳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以电动制式低真空磁悬浮系统的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及能力范围为研究目的,从电动制式低真空磁悬浮系统速度高、阻力小、运行环境封闭的技术特点出发,分析对系统运输能力存在影响的限制因素,重点通过对车站分布需求、列车性能、道岔系统、... 以电动制式低真空磁悬浮系统的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及能力范围为研究目的,从电动制式低真空磁悬浮系统速度高、阻力小、运行环境封闭的技术特点出发,分析对系统运输能力存在影响的限制因素,重点通过对车站分布需求、列车性能、道岔系统、列控系统、通过能力等明显影响运输能力的5个因素展开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软件仿真分析法、数值计算法等方法分析磁悬浮系统运输能力计算影响效果,得出电动制式低真空磁悬浮系统的运输能力范围结论。研究假设低真空超高速磁浮系统列车2~8辆编组形式,模拟列车区间追踪运行、车站折返等不同工况,分析系统追踪间隔及列车折返能力,科学、客观地提出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并预测系统运输能力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真空磁悬浮 运输能力 车站分布 列控系统 通过能力 追踪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聚类的新型列控系统测试用例自适应排序方法
12
作者 张素阳 窦道飞 郝韬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提高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故障检测能力,缩短测试周期,提出聚类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分析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取临时限速场景中各子系统的关键状态,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进行文本聚类和覆盖聚类分析,将聚类结... 为提高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故障检测能力,缩短测试周期,提出聚类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分析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取临时限速场景中各子系统的关键状态,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进行文本聚类和覆盖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按一定的权重组合,得到测试用例相似性矩阵;以平均故障检测率、语句覆盖率和有效执行时间为多目标优化的度量指标,采用可支配遗传算法与历史执行信息对测试用例集进行自适应排序,得到最终测试序列。依托京张高铁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测试用例规模情况下,该方法与AP、AC-CAP、AAR-CAP方法相比较,标准平均故障检测率的表现更优,排序结果具有更好的故障检测效果,可为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测试提供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测试用例排序 聚类分析 组合测试 临时限速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系统施工中应答器更换典型问题分析及防护措施
13
作者 王磊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避免因应答器更换影响列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针对性地分析列控系统施工中应答器更换的典型问题和防护措施。结合近几年列控系统改造工程,梳理施工中应答器的更换类型;明确应答器更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完善... 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避免因应答器更换影响列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针对性地分析列控系统施工中应答器更换的典型问题和防护措施。结合近几年列控系统改造工程,梳理施工中应答器的更换类型;明确应答器更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完善核对表、编制《应答器室外测试表》、固定排序、合理分组、声光报警提示、精准标记、动态试验等防护措施。经施工验证,这些防护措施可预防应答器更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有效推进施工进度,为相似类型的列控系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应答器更换 应答器组 有源应答器 默认报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闭塞列控系统在工矿铁路中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张延通 徐先良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36-45,共10页
针对工矿铁路提质增效的发展需要,结合北斗卫星、无线通信、自动控制和铁路信号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基于北斗定位的移动闭塞智能列控系统提供完整的针对矿区铁路机车小运转模式下的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和全套技术装备。系统... 针对工矿铁路提质增效的发展需要,结合北斗卫星、无线通信、自动控制和铁路信号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基于北斗定位的移动闭塞智能列控系统提供完整的针对矿区铁路机车小运转模式下的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和全套技术装备。系统综合采用基于北斗的多源异质融合定位、移动闭塞、基于公网的I P无线通信等关键技术,并在车地冗余无线通信、列车车长和初始定位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适用于新建线路和既有铁路改造,实现运输效率提升、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数智发展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北斗定位 工矿铁路 智能列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车载设备运行过程复现方法和系统研究
15
作者 张友兵 王建敏 +1 位作者 陈志强 吴培栋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21-28,共8页
高速铁路列车列控车载设备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设备。车载设备发生故障将降低行车效率,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快速定位引发车载设备故障的根源并解决故障,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出一种基于历史运行记录复现车载设备运... 高速铁路列车列控车载设备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设备。车载设备发生故障将降低行车效率,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快速定位引发车载设备故障的根源并解决故障,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出一种基于历史运行记录复现车载设备运行过程的方法和系统,采用该车载设备复现系统可以快速定位故障根源,解决复杂逻辑、复杂场景、小概率事件等仅凭分析数据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控制系统 车载设备 运行过程复现 运行过程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车载进路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常凯兵 花玲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8期129-132,共4页
为了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减少司机操作复杂度,分析我国列控系统进路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的进路控制功能需求,提出适用于有轨电车的车载自动进路控制方案及人工进路控制方案。基于所提出的方案对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数... 为了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减少司机操作复杂度,分析我国列控系统进路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的进路控制功能需求,提出适用于有轨电车的车载自动进路控制方案及人工进路控制方案。基于所提出的方案对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数据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车载数据库进路信息、车载自动进路触发距离,最后结合场景实例对车载系统的进路控制流程进行介绍,为后续车载进路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 进路控制 车载数据库 自动进路触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岔资源的TACS折返效率分析仿真
17
作者 张绍围 张成国 +1 位作者 潘亮 杨丽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4期75-80,共6页
因进路计轴区段的占用/出清等限制,CBTC系统站后折返能力存在瓶颈。TACS突破了联锁进路限制、精简了系统架构、弱化了轨旁设备,是信号系统新的发展方向,故深入研究TACS折返效率,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运营效率。着重分析TACS道岔区段... 因进路计轴区段的占用/出清等限制,CBTC系统站后折返能力存在瓶颈。TACS突破了联锁进路限制、精简了系统架构、弱化了轨旁设备,是信号系统新的发展方向,故深入研究TACS折返效率,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运营效率。着重分析TACS道岔区段线路资源申请过程和特点、线路资源管理特殊场景及建模过程;以蓝村路站折返作业为例,分析对比TACS、CBTC折返作业过程中线路资源申请、释放的区别;结合上海4号线实际土建参数和车辆参数,进行系统折返能力仿真验证。结果表明,TACS系统折返能力相较于传统CBTC系统提升了18%,有效提高了系统站后折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道岔资源 线路资源管理 折返效率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郊)铁路CTCS-2级列控系统与城轨CBTC系统切换方案研究
18
作者 邓伟龙 何永发 张昱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59-65,共7页
随着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战略的逐步落地,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引入城市中心,与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互联互通和贯通运行。结合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9号线工程实际,研究CBTC系统与CTCS-2级... 随着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战略的逐步落地,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引入城市中心,与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互联互通和贯通运行。结合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9号线工程实际,研究CBTC系统与CTCS-2级列控系统间贯通运营的基本原则;提出站内停车切换和区间不停车切换2种方案,每种方案均包含由CBTC系统向CTCS-2系统、由CTCS-2系统向CBTC系统的2种切换场景;从切换效率及可靠性、供电交直流转换干扰、调度指挥管辖范围、19号线列车在生命谷站折返作业的影响、地面设备布置、19号线向东北环线跨线列车的列控模式、维修管理范围、司机换乘等多个角度,对2种切换方案进行对比;综合考虑,站内停车切换方案更具优势,可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市域(郊)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贯通运行 列控系统切换 折返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网的重载列控车-地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研究
19
作者 谢和欢 燕翔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基于公网的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车-地通信技术采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结合网络防护技术来实现,不但避免了建设专网的复杂性与高昂成本,显著缩短项目周期,还维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因而成为当前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车-地通信领域的优选之策。但鉴... 基于公网的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车-地通信技术采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结合网络防护技术来实现,不但避免了建设专网的复杂性与高昂成本,显著缩短项目周期,还维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因而成为当前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车-地通信领域的优选之策。但鉴于公共网络环境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保障车-地之间通信的可靠与安全,在详尽而全面分析既有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套完善的车-地安全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旨在全方位守护车地数据在公网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为列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实施此方案,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威胁,维护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重载铁路运营的安全与高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列控系统 车-地通信系统 公网 虚拟专用网络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郊)铁路CBTC与CTCS-2双制式信号系统切换方案研究
20
作者 程梁 刘雅祯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为满足市域(郊)铁路列车跨线运行需求,研究市域(郊)铁路CBTC与CTCS-2双制式信号系统的兼容性方案。分析衔接线路接驳方式、两种制式列控系统切换对应的运营场景;从车载、轨旁设备层面,介绍采用双套车载设备进行信号制式切换的方法,并对... 为满足市域(郊)铁路列车跨线运行需求,研究市域(郊)铁路CBTC与CTCS-2双制式信号系统的兼容性方案。分析衔接线路接驳方式、两种制式列控系统切换对应的运营场景;从车载、轨旁设备层面,介绍采用双套车载设备进行信号制式切换的方法,并对制式切换过程进行描述;探讨停车切换、不停车切换方式的设备管界,系统结构及信息交互、轨旁设备配置、地面信号显示方案等;讨论跨线运行列车的追踪间隔控制要求,以及调度系统配置、临时限速设置方案;研究不同切换方式对列控系统控车模式的要求,分析切换瞬间不同制式列控系统列车限制速度曲线不一致的风险,讨论车载设备之间,以及车载设备与车辆、司机、外围设备的接口配置;最后提出工程设计、施工、运营方面的相关建议,展望市域(郊)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应用前景,为市域(郊)铁路工程设计、信号设备研发等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四网融合 信号系统 列控系统制式切换 场景分析 设备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