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signal control for at-grade intersections under preliminary autonomous vehicle environment 被引量:3
1
作者 LUO Si-da ZHANG Shu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893-904,共12页
Autonomous vehicle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fundamentally urban traffic systems.To better enhance the coming era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that interact wisely with these intel... Autonomous vehicle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fundamentally urban traffic systems.To better enhance the coming era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that interact wisely with these intelligent vehicles for signalized at-grade intersections are indispensable.Vehicle-to-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fers unprecedented clues to reduce the delay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by innovative information-based control strategies.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ynamic control strategy for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with vehicle-to-signal information.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called periodic vehicle holding(PVH)strategy while the traffic signal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vehicles that are approaching an intersection.Under preliminary autonomous vehicle(PAV)environment,left-turning and through-moving vehicles will be sorted based on different information they receive.The paper shows how PVH reorganizes traffic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an intersection without causing severe spillback to the upstream intersection.Results show that PVH can reduce the delay by approximately 15%at a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under relatively high traffic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traffic control vehicle-to-signal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preliminary autonomous vehicle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交通流下交叉口信号及车辆轨迹融合控制模型
2
作者 王海涌 张丹 +1 位作者 王孟琳 田爱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在异质交通流背景下,针对交通信号调度与车辆轨迹规划协同问题,本文提出集信号和轨迹于一体的融合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竞争双深度Q网络算法(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 D3QN),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对交通信号和车辆轨迹进行同步优... 在异质交通流背景下,针对交通信号调度与车辆轨迹规划协同问题,本文提出集信号和轨迹于一体的融合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竞争双深度Q网络算法(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 D3QN),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对交通信号和车辆轨迹进行同步优化,旨在实现交通效率与生态驾驶的双重目标,并基于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全面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单一优化策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叉口性能,但存在整体效率提升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融合控制模型结合了宏观交通流与微观车辆行为的优化,使车均延误降低66.99%,燃油消耗减少11.26%,同时CO_(2)等污染物排放量也显著减少。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系统性能随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CAV)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修正:当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性能提升幅度逐渐减小,且模型在不同交通流量条件下均展现出稳定的优化效果,这一结果证实了该控制方法在城市交叉口环境中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控制 轨迹规划 交叉口 异质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研究
3
作者 吴志强 范智博 +2 位作者 郭警醒 张希帆 王艳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1,共10页
目的探究城市干线交通系统连续路口协调控制方案对循环性交通拥堵的影响,规避不合理交通控制对出行的干扰,开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研究。方法以3个连续路口的干线交通系统为研究场景,运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NaSch模... 目的探究城市干线交通系统连续路口协调控制方案对循环性交通拥堵的影响,规避不合理交通控制对出行的干扰,开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研究。方法以3个连续路口的干线交通系统为研究场景,运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NaSch模型,采用开放边界条件,模拟不同交通控制参数下的交通运行情况,分析交通系统入口进车概率、各路口信号周期时长、绿信比、绿时差和各路段长度对3条连续路段交通状态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3个连续路口的干线交通系统中,进车概率增加对上游路段影响更大,将其控制在0.6以下,可减少停滞车数量与堵车概率;上游路口信号周期时长较短能减轻下游路段交通压力,而下游对上游影响较小,上游路口绿信比过大影响相邻下游路段的交通状态;信号周期时长设为90 s、绿信比设为0.6较适宜,低于0.5会大幅增加停车等待概率;上游路口的绿时差可适当缓解下游拥堵;路段长度增加会使本路段排队车辆数增多,但对其他路段影响较小。结论在3个连续路口的城市干线交通系统中,降低进车概率,合理调控信号周期时长、绿信比和绿时差等参数,能减少路口交通排队,降低拥堵,这可为城市干线交通设计和连续路口的信号配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干线交通 连续路口 协调控制 元胞自动机 交通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信号灯控制
4
作者 韦敏 蔡常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7-933,共7页
为解决复杂交通情境下传统交通信号灯控制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将对决网络和双Q学习结合,改进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结构,缓解算法的高估;设计能提取更丰富交通信息的多特征状态空间,考虑车辆等待... 为解决复杂交通情境下传统交通信号灯控制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将对决网络和双Q学习结合,改进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结构,缓解算法的高估;设计能提取更丰富交通信息的多特征状态空间,考虑车辆等待时间和车道最大队列长度的多任务奖励函数,提高城市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得更高奖励,在训练场景对比基线方法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队列长度均明显降低,平均速度明显提高,测试结果同样验证所提方法更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信号灯控制 对决网络 状态空间 奖励函数 城市交叉口 交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GNN的畸形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坤 陈亮 +3 位作者 谢济铭 刘丰博 陈泰熊 位路宽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3-1351,共9页
针对畸形交叉口交通拥堵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型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融合了LSTM与GNN在畸形交叉口的自适应信号控制。LSTM捕捉时间序列交通数据之间的依赖性,GNN构建车道间的空间交互模型。通过整合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信... 针对畸形交叉口交通拥堵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型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融合了LSTM与GNN在畸形交叉口的自适应信号控制。LSTM捕捉时间序列交通数据之间的依赖性,GNN构建车道间的空间交互模型。通过整合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信息,该模型能够依据实时交通状况动态调整信号灯的相位时长。结果表明:LSTM-GNN自适应控制方案相比传统固定信号控制提高了约17.3%的整体通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LSTM GNN 交通信号控制 畸形交叉口 自适应控制 交通流优化 时空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车道分配与车辆轨迹协同优化
6
作者 宋浪 胡晓伟 +1 位作者 俞山川 安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1,共13页
既有交叉口信号配时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轨迹规划协同优化中,未考虑CAV环境下出口、左转、直行及右转车道数在运营期可灵活动态调整的优势。本文结合CAV技术特征,提出一套CAV环境下交叉口车道分配... 既有交叉口信号配时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轨迹规划协同优化中,未考虑CAV环境下出口、左转、直行及右转车道数在运营期可灵活动态调整的优势。本文结合CAV技术特征,提出一套CAV环境下交叉口车道分配可动态调整的控制规则,称为灵活车道策略,与已有固定车道策略相比,实现了运营期交叉口各方向出口车道数和进口车道数(包括左转、直行和右转)的灵活调整。将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与CAV轨迹规划纳入到一个统一优化框架中,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同时,可根据各个方向车道分配情况自动生成可行的相位相序方案,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可根据各流向交通需求生成最优车道分配方案,尤其是当固定车道策略的车道分配与各流向交通组成不匹配时,灵活车道策略有助于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在低流量场景,灵活车道策略降低了4.08%的车均延误;在高流量场景,交叉口采用固定车道策略将处于过饱和状态,而灵活车道策略依然能满足通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轨迹级交通控制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信号交叉口 车道控制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速引导和感应控制的干线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邓明君 胡辛瑕 +1 位作者 李响 徐丽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9-1321,共13页
干线信号协调通常基于固定带速和时段性统计流量,但实际运行中,车辆的行驶车速和交通流量往往呈波动变化,导致信号方案与实际最优带速和交通流需求不相匹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基于车路协同环境,运用Maxband模型,以绿波带宽最大、... 干线信号协调通常基于固定带速和时段性统计流量,但实际运行中,车辆的行驶车速和交通流量往往呈波动变化,导致信号方案与实际最优带速和交通流需求不相匹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基于车路协同环境,运用Maxband模型,以绿波带宽最大、干线车辆延误、干线停车次数与次路方向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干线信号协调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协调路口全局控制方案参数;根据交叉口进口道车辆位置和信号状态提出了车速引导模型;根据干线交叉口进口道的车辆饱和度情况,应用感应控制策略在全局协调的基础上对各路口绿灯时间进行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将车速引导和信号协调相结合,考虑主线路口负荷度情况,动态调整绿灯时间,降低了交叉口处的延误和停车次数,有效提升了干线协调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引导 多目标优化 信号交叉口 干线信号协调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交优先的干线协调信号控制改进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欣 李瑞 酆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98,共9页
基于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对MULTIBAND模型进行改进,重新定义了权重系数、车道清空时间和最小绿波带宽,结合不同相位放行方式实施红灯早断或绿灯延长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公交车辆的车速与停靠时间,建立对公交车辆的约束,提出基于公... 基于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对MULTIBAND模型进行改进,重新定义了权重系数、车道清空时间和最小绿波带宽,结合不同相位放行方式实施红灯早断或绿灯延长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公交车辆的车速与停靠时间,建立对公交车辆的约束,提出基于公交优先的干线协调信号控制改进模型。通过VISSIM仿真,将该模型与传统干线协调信号控制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协调控制模型相比,模型使社会车辆平均延误降低了4.77%,停车次数降低了3.77%,公交车辆平均延误降低了11.35%,停车次数降低了2.06%,人均延误降低了7.22%,且在不同的公交流量下均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交优先 干线协调信号控制 MULTIBAND 绿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口网联车速度与信号协同优化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国栋 龙光 +2 位作者 杨伟 钱宇 丁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8,89,共10页
网联环境下,为了提升信号交叉口绿灯利用效率,根据网联车与交通设施之间交互的车辆速度、位置及信号状态信息,提出一种单点信号交叉口网联车速度与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车队离散理论,预测交叉口车辆到达率并根据预测结... 网联环境下,为了提升信号交叉口绿灯利用效率,根据网联车与交通设施之间交互的车辆速度、位置及信号状态信息,提出一种单点信号交叉口网联车速度与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车队离散理论,预测交叉口车辆到达率并根据预测结果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在此基础上,以周期内总排队车辆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每辆网联车通过交叉口速度进行判断,按照车辆编号次序求解网联车的最佳行驶速度,实现速度引导与交叉口信号控制有效协调。采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信号优化与速度引导协同优化后,提出的速度引导与信号协同控制方法能够在相同时间内增加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减少车辆延误,并有效提升交叉口交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网联环境 信号交叉口 车路协同 交通控制 速度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LSTM网络的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国梁 石晴 +1 位作者 黄亚飞 曾昭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203,共8页
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城市道路交叉口场景在高密度车流情况下易导致长距离拥堵。为降低交叉口车流拥堵长度,深度强化学习逐渐应用于交叉口信号的控制。而现有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存在对车流状态信息的权重特征欠考虑及时序特... 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城市道路交叉口场景在高密度车流情况下易导致长距离拥堵。为降低交叉口车流拥堵长度,深度强化学习逐渐应用于交叉口信号的控制。而现有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存在对车流状态信息的权重特征欠考虑及时序特征难提取的问题,因此基于深度Q学习(deep Q-learning,DQL)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DQL算法,利用注意力机制增强长距离拥堵状态信息的权值,进一步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学习车流的历史数据,改进了DQL算法对数据不同部分重要性考虑不足及历史数据信息提取欠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DQL算法与原算法相比,能够降低20%的车辆累计等待时间并且减少21.2%的车辆平均排队数目,提高了交叉口的车辆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信号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注意力机制 LSTM 通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C算法的多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立军 宣亮 +1 位作者 陈健 陈晨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learning network,DQN)算法在解决多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方案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参数波动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柔性“行动器-评判器”(soft actor-critic,SAC)的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相应...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learning network,DQN)算法在解决多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方案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参数波动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柔性“行动器-评判器”(soft actor-critic,SAC)的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系统采样策略和回报函数.与原采样策略相比,新采样策略将相邻智能体的策略信息加入到系统状态中,使当前智能体能够得到更多的交叉口交通分布和合作策略信息.与原回报函数相比,新回报函数中引入空间折扣因子,缩小了相邻智能体的观察和回报值,使当前智能体更加关注和改善当前交通状况.随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DQN和SAC算法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方法.Webster配时法是利用相位流量数据开发的一种基于周期的固定相位长度交通信号方法,与DQN和SAC算法相比,其优化目标是降低交叉口延迟时间,不考虑交叉口排队长度.在城市交通模拟软件(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SUMO)中构建一个时变交通流交通网络,并在其中分别对基于DQN、SAC和Webster配时法的信号配时控制方法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AC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与基于DQN算法和Webster配时法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相比,能够显著减少交叉口排队长度和平均延迟时间,具体来说,车辆平均排队长度分别减少了17.8%和28.2%,平均延迟分别减少了26.8%和36.3%,说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 信号交叉口 深度Q网络 柔性“行动器-评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型
12
作者 彭显玥 王昊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45,共18页
为缓解城市布局等问题导致的潮汐交通拥堵现象,提出了一种潮汐交通状态下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策略.依据交通供需关系及交通量进出平衡,构建了以干线吞吐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冲击波理论,构建了以过饱和方向车... 为缓解城市布局等问题导致的潮汐交通拥堵现象,提出了一种潮汐交通状态下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策略.依据交通供需关系及交通量进出平衡,构建了以干线吞吐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冲击波理论,构建了以过饱和方向车均延误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二次规划模型.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实现可变带宽绿波的分段优化,构建了以非饱和方向带宽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三阶段优化方法求解模型,获得潮汐干线的最优控制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优化干线吞吐量,控制过饱和方向的延误,并为非饱和方向提供可变带宽绿波,从而满足潮汐交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交通 干线信号协调 过饱和交通控制 约束松弛 可变带宽绿波控制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依赖关系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多路口交通信号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兆瑞 岩延 张宝贤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10,共13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已成为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性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依赖关系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STLight(spatiotemporal traffic light control)。通过基于注意力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已成为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性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依赖关系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STLight(spatiotemporal traffic light control)。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时空依赖模块STDM(spatiotemporal dependent module),STLight可将初始交通观测数据提取为时空特征,以有效捕获各交叉路口间的时空依赖关系。此外,基于所提取的时空特征,STLight在基于集中训练分散执行框架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基础之上进一步为各个智能体引入全局时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多智能体之间的协作能力。实验结果表明,STLight在提升城市道路网络的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缓解当前大规模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多路口交通信号控制 注意力机制 马尔可夫博弈 时空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进 白玉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34-1640,共7页
以相邻信号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路段长度、相位差、绿信比等时空参数对路口最大排队长度的影响机理.基于交通波理论建立了最大排队长度计算模型,通过微观交通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相邻信号交叉口时空协... 以相邻信号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路段长度、相位差、绿信比等时空参数对路口最大排队长度的影响机理.基于交通波理论建立了最大排队长度计算模型,通过微观交通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相邻信号交叉口时空协调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时空协调指数对相邻信号交叉口最大排队长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定量计算相邻信号交叉口不同时空参数下的最大排队长度值,对相邻信号交叉口的时空协调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排队长度 相邻信号交叉口 时空协调 交通波 交叉口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号交叉口模糊交通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15
作者 温惠英 尹宏宾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2-25,共4页
通过分析城市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特征认为 :在一定程度上 ,模糊数学理论可以比目前常规数学方法更好地描述交叉口交通流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结合模糊控制技术及一般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模糊交通控制方法 ... 通过分析城市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特征认为 :在一定程度上 ,模糊数学理论可以比目前常规数学方法更好地描述交叉口交通流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结合模糊控制技术及一般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模糊交通控制方法 .给出了该控制方法的结构、模糊控制规则以及仿真计算对比结果 ,结果表明 :计算过程简单 ,控制效果优于定时控制方法 ,并且在交通量较大时 ,还优于感应控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交通控制 信号交叉口 控制规则 交通流 模糊变量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群路径关联度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洁 过秀成 +2 位作者 李岩 何赏璐 刘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对交叉口群范围内具有强关联性的路径实施信号协调控制,提出了交叉口群路径关联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以避免由强关联性导致的交叉口排队溢流和绿灯空放等负面效应为目标,考虑交叉口群拓扑结构、各交叉口渠化形式与信号配时方案、交通流... 为对交叉口群范围内具有强关联性的路径实施信号协调控制,提出了交叉口群路径关联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以避免由强关联性导致的交叉口排队溢流和绿灯空放等负面效应为目标,考虑交叉口群拓扑结构、各交叉口渠化形式与信号配时方案、交通流量、行程车速及车流离散等诸多因素,建立由离散性关联指标和阻滞性关联指标组成的交叉口群路径关联度计算模型.以滁州市区某交叉口群为例,计算各路径关联度值,确定信号协调控制对象,通过Synchro仿真比较协调前后交叉口群交通运行效益指标.结果表明,路径关联度计算方法能有效描述路径的关联特征,可为交叉口群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径关联度 计算模型 交叉口群 信号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邻路口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灵犀 高海军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7-952,共6页
传统路口的控制算法大多研究单个路口的信号控制情况 .该文根据路口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高阶广义神经网络及模糊推理提出了两个相邻交通路口的协调算法 .利用此算法设计的交通信号控制器 ,可以有效地协调两相邻路口的红绿灯信号 。
关键词 路口交通信号 协调控制 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交通路口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信号控制机理及实施框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岩 过秀成 +2 位作者 杨洁 刘迎 何赏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改善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的交通控制效果,优化了交通控制目标和结构,制定了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施框架.在分析溢流、滞留排队和阻挡等拥堵诱因的基础上,根据优化过饱和状态交通控制的需求,选取关键路径上通过车辆数最大和平均排队最... 为改善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的交通控制效果,优化了交通控制目标和结构,制定了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施框架.在分析溢流、滞留排队和阻挡等拥堵诱因的基础上,根据优化过饱和状态交通控制的需求,选取关键路径上通过车辆数最大和平均排队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在单点交叉口层和交叉口群层间增加关键路径层,优化交通控制结构.结合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交通控制特性,提出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施框架及分层优化措施.南京市广州路交叉口群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按信号配时优化框架建立的配时算法,可显著增大交叉口群内关键路径的通过车辆数,降低平均排队长度,改善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交通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信号控制机理 实施框架 交通仿真 交叉口群 过饱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关联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21
19
作者 马万经 李晓丹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62-1466,共5页
首先分析了传统基于路段进行关联度计算模型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交叉口信号相位、路径流量不均匀性、交叉口间距和交叉口排队的路径关联度模型.针对2个实际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了关联度计算和协调控制关键路径判断的算... 首先分析了传统基于路段进行关联度计算模型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交叉口信号相位、路径流量不均匀性、交叉口间距和交叉口排队的路径关联度模型.针对2个实际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了关联度计算和协调控制关键路径判断的算例分析;对比研究了本文模型与路段关联度模型的性能,分析了交叉口间距、排队、车道数和信号相位等对交叉口路径关联度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径关联度模型能更确切地描述交叉口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口间协调控制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叉口 信号控制 路径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期望交通延误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河明 李硕 +1 位作者 高岩 李渭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0-177,共8页
目前大多数信控交叉口交通延误模型仅对一个进口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交叉口各进口在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期望交通延误分析方法.针对交叉口各进口同时处于非饱和交通状况,推导建立了能够体现交叉口延误与信控参数、车辆到达率、车辆排队... 目前大多数信控交叉口交通延误模型仅对一个进口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交叉口各进口在同一个信号周期内的期望交通延误分析方法.针对交叉口各进口同时处于非饱和交通状况,推导建立了能够体现交叉口延误与信控参数、车辆到达率、车辆排队长度等参数之间动态关系的微观延误模型.将其应用于长沙市解放西路与建湘路信控交叉口的延误计算,并与点样本法、HCM2000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本模型在信控交叉口延误计算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期望交通延误 信控交叉口 车头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