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road traffic states estimation based on kernel-KNN matching of road traffic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3
1
作者 XU Dong-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53-2464,共12页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road traffic states can provide decision making for travelers and traffic managers. In this work,an algorithm based on kernel-k nearest neighbor(KNN) matching of road traffic spatial charact...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road traffic states can provide decision making for travelers and traffic managers. In this work,an algorithm based on kernel-k nearest neighbor(KNN) matching of road traffic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s presented to estimate road traffic states. Firstly, the representative road traffic state data were extracted to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sequences of road traffic running characteristics(RSRTRC). Secondly, the spatial road traffic state data sequence was selected and the kernel function was constructed, with which the spatial road traffic data sequence could be mapped into a high 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 Thirdly, the referenced and current spatial road traffic data sequence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Euclidean distances in the feature space between them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road traffic states were estimated from weighted averages of the selected k road traffic states,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nearest Euclidean distances. Several typical links in Beijing were adopted for case studies.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is algorithm for estimating speed and volume is 95.27% and 91.32% respectively, which prove that this road traffic states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kernel-KNN matching of road traffic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s feasible and can achieve a high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traffic kernel function k nearest neighbor (KNN) state estimati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eep Q Networks的交通信号均衡调度算法
2
作者 贺道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为进一步缓解城市道路高峰时段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现象,实现路口各道路车流均衡通过,基于改进Deep Q Networks提出了一种的交通信号均衡调度算法。提取十字路口与交通信号调度最相关的特征,分别建立单向十字路口交通信号模型和线性双向... 为进一步缓解城市道路高峰时段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现象,实现路口各道路车流均衡通过,基于改进Deep Q Networks提出了一种的交通信号均衡调度算法。提取十字路口与交通信号调度最相关的特征,分别建立单向十字路口交通信号模型和线性双向十字路口交通信号模型,并基于此构建交通信号调度优化模型;针对Deep Q Networks算法在交通信号调度问题应用中所存在的收敛性、过估计等不足,对Deep Q Networks进行竞争网络改进、双网络改进以及梯度更新策略改进,提出相适应的均衡调度算法。通过与经典Deep Q Networks仿真比对,验证论文算法对交通信号调度问题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基于城市道路数据,分别针对两种场景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缩减十字路口车辆排队长度,均衡各路口车流通行量,缓解高峰出行方向的道路拥堵现象,有利于十字路口交通信号调度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调度 十字路口 Deep Q networks 深度强化学习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internet traffic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using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and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7
3
作者 谭骏 陈兴蜀 +1 位作者 杜敏 朱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18-2230,共13页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management, and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classify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net traffics. 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lassify network...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management, and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classify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net traffics. 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lassify network applications by optimized back-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BP neural network. An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WPD) was used to extract several hidden features from the time-frequency information of network traffi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various network applications can reach 97%. Moreover, this approach optimized by BP neural network takes 50% of the training tim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traffic identification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时空混合图卷积的城市交通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海锋 许宏伟 周子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由于交通网络复杂的时空相关性和交通数据的非线性,给交通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现有的方法主要关注路网的时空特征,分别对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建模来模拟时空依赖关系.随着城市道路网络的进一步扩大,导致模型对路网空间特征的... 由于交通网络复杂的时空相关性和交通数据的非线性,给交通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现有的方法主要关注路网的时空特征,分别对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建模来模拟时空依赖关系.随着城市道路网络的进一步扩大,导致模型对路网空间特征的挖掘能力不足.此外,交通运行状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交通流在路段传递效应的影响下会出现较大波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深度时空混合图卷积模型,利用图卷积网络和图注意力网络的残差连接分别汇聚路网全局和局部信息,扩展图卷积的感受野范围,从而增强路网空间特征的提取能力.受Transformer在长序列预测上的启发,同时为减少计算复杂度,通过引入Informer模型来处理路网数据潜在的时间依赖性,实现对交通流参数的长期预测能力,并对城市天气和POI(医院,学校,商场)等外部因素进行编码来增强路网信息的属性.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性能,在真实数据集上开展实验,对模型进行准确性和可行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深度时空混合图卷积模型预测精度最高达到75.1%,较Transformer和Informer分别提升了2.5%和2.3%,在不同预测范围下都超过了其他基线模型,具有长期的交通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预测 时空依赖 道路网络 图神经网络 长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OD路径分配下的路网通行能力信号优化模型
5
作者 卢凯 周凌霄 +2 位作者 张晓春 何淑霖 林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2,共9页
为测算与优化路网通行能力,针对断面、路段、路网3个层级,根据交叉口信号相位结构与配时参数,分别给出各层级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路网通行能力优化模型与信号交叉口总延误优化模型,在保证路网通行能力最大的基础上,实现路网信... 为测算与优化路网通行能力,针对断面、路段、路网3个层级,根据交叉口信号相位结构与配时参数,分别给出各层级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路网通行能力优化模型与信号交叉口总延误优化模型,在保证路网通行能力最大的基础上,实现路网信号交叉口总延误最小化,以兼顾路网通行能力与运行效率整体最优。案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路网通行能力,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实验数据偏差为1.60%。与Synchro优化方案相比,所提模型优化方案可使路网通行能力提高5.11%,车均延误时间减少12.28%,车均停车次数下降19.10%,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路网 通行能力 OD流量 信号优化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时空融合交通流预测研究
6
作者 张红 巩蕾 +1 位作者 曹洁 张玺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796,共9页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通过门控机制融合ChebNet捕获的静态空间特征与图卷积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的动态空间特征,构建考虑动态时空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借助蜉蝣优化算法优化超参数。研究表明:在PeMSD7(M)数据集上,15、30和45 min下该模型MAE的预测精度较T-GCN提高了5.91%、9.06%和10.72%,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时空特性 超参数 蜉蝣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线性单元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边识别的城市微循环路网结构优化研究
7
作者 胡立伟 王兴中 +3 位作者 赵雪亭 杨志莹 胡飞宇 余先林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3,I0013-I0015,共7页
为研究城市内部路网的微循环组织优化,介绍一种基于关键边组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首先,利用已知数据重新定义路网服务水平;其次,引入最大增流关键边对路网内部支路进行扩容的同时用SMHD移动网格法确定待打通路段具体位置,利用VISSIM... 为研究城市内部路网的微循环组织优化,介绍一种基于关键边组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首先,利用已知数据重新定义路网服务水平;其次,引入最大增流关键边对路网内部支路进行扩容的同时用SMHD移动网格法确定待打通路段具体位置,利用VISSIM对路网中车辆进行仿真后得到支路扩容关键边和待打通路段最优组合;最后基于关键边的最优组合构建路网中以车辆平均运行速度、路网畅通性最优的上层规划模型和交通流均衡分配的下层规划模型,将路网进一步优化。经算例分析得:(1)与原有路网相比,对路网关键路段识别后再次优化的路网结构可使主路及支路车辆的平均运行速度分别提升20.43%和11.29%;(2)主路及支路原有E级服务水平提升到D级,主路及支路原有D级服务水平提升到C级;(3)优化后各级道路的畅通性得到大幅提升,车辆运行更加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城市路网微循环 道路服务水平 路网关建边识别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路网拓扑解构下的时空异质化交通流预测
8
作者 侯越 张鑫 +2 位作者 袭著涛 王甜甜 马宝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2-2945,共14页
在城市路网中,整体一般路网交通流通常具有早、中、晚的时间异质性和路网关联差异的空间异质性,但局部特殊路网大多呈现Y形或环形拓扑结构,其交通流打破了整体路网的常规时空异质性模式,表现为非典型的时间规律和空间关联分布。然而,现... 在城市路网中,整体一般路网交通流通常具有早、中、晚的时间异质性和路网关联差异的空间异质性,但局部特殊路网大多呈现Y形或环形拓扑结构,其交通流打破了整体路网的常规时空异质性模式,表现为非典型的时间规律和空间关联分布。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将路网作为整体进行建模,忽略了局部特殊路网的影响。鉴于此,为解决现有研究中Y形、环形路网影响考虑不充分及各类路网节点空间关联关系存在时变问题,提出特殊路网拓扑解构下的时空异质化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时滞影响下的动态图生成模块,构建反映当前时间步路网空间关联关系的图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特殊路网解构及动态映射模块,分离出Y形、环形路网时序特征及其时滞动态图。继而利用特殊路网影响下的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对整体路网、Y形、环形路网独立建模。实验基于公开高速路网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前先进的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E_(mae)、E_(rmse)在PEMSD4、PEMSD8、成都-滴滴数据集上性能分别提升了4.9074%、4.3404%、3.2295%、0.1667%、1.2677%、1.1861%。同时相较于将路网视为整体进行建模,所提模型的E_(mae)、E_(rmse)在PEMSD8数据集上性能分别提升了8.6514%、6.5366%,进一步证明考虑局部特殊路网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所提模型能充分考虑局部特殊路网对整体交通路网的影响,为时空异质化交通流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图卷积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特殊路网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机场交通流量波动范围特征:以北京大兴机场为例
9
作者 张勰 张鑫宇 张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405-7416,共12页
研究机场交通流量的波动范围特征是进行高效流量管理及控制的基础,理解并掌握机场交通流量波动范围特征对维持整个机场交通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考虑时间的不可逆性及在一定时段内机场流量大于设施容量所产生的拥堵... 研究机场交通流量的波动范围特征是进行高效流量管理及控制的基础,理解并掌握机场交通流量波动范围特征对维持整个机场交通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考虑时间的不可逆性及在一定时段内机场流量大于设施容量所产生的拥堵量会累加影响在后续时间点上,提出自适应跨越网络的构建方法。从复杂网络拓扑特性角度出发,对网络的整体特征以及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并应用独立性权系数法分别计算节点的综合中心度,识别网络中的强波动核心枢纽时间节点。结果表明:根据北京大兴机场流量数据映射得到的自适应跨越网络呈现复杂有序的特点,具有无标度特征,网络是同配的且有明显的社团结构;21:20—22:25(节点257~269)中在各中心度的排名均靠前,波动影响范围较大,属于网络中的核心枢纽节点;综合中心度归纳了网络的各种拓扑中心性特征,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后有效刻画了网络中的强波动节点。该方法为机场交通流量的优化管理和异常波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为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网络特征 复杂网络 机场交通流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交准点与绿波通行的干线信号协调设计
10
作者 卢凯 邓元昊 +1 位作者 陈志学 陈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以保障公交准点率和提升通行效率为控制目标,给出了一种公交干线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方法。通过定义准点控制交叉口和绿波通行交叉口,根据公交车站的位置分布情况,确定上游信号交叉口的红波或绿波控制模式;通过等价变换协调设计速度,建... 以保障公交准点率和提升通行效率为控制目标,给出了一种公交干线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方法。通过定义准点控制交叉口和绿波通行交叉口,根据公交车站的位置分布情况,确定上游信号交叉口的红波或绿波控制模式;通过等价变换协调设计速度,建立公交红绿波轨迹特征方程,推导交叉口理想间距计算通式,计算交叉口中心偏移率,实现了干道公交信号协调控制方案优化,为兼顾公交准点与绿波通行的干线信号协调设计提供了一种数解算法,也为公交到站时刻表的制定提供了优化依据。案例实验表明,设计方案可以保证97.6%的公交车辆在预定信号周期内到达公交车站,公交车辆实际到站时间与计划到站时间的平均偏差为5.5 s;公交车辆在绿波通行交叉口的平均停车次数为0.06次,平均延误时间为2.9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协调控制 公交干线 双向红绿波 数解算法 特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网络流量的实时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连莲 王文诚 +1 位作者 宗学军 何戡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开发高效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显... 【目的】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开发高效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在处理高维度网络流量数据时,往往难以有效区分正常流量和异常流量,尤其是在缺乏异常流量样本的情况下。【方法】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某油气集输管线工业控制系统真实网络流量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Suricata的滑动窗口密度聚类工业网络实时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工业网络流量特性,利用Suricata的开源性、可扩展性以及滑动窗密度聚类算法的动态检测能力,建立从流量采集解析到实时入侵检测的全过程入侵检测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真实工业控制系统环境中的网络流量特性发现工业网络流量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利用基尼系数选取能体现工业网络流量特性混杂程度的特征,实现对工业网络流量降维处理,对降维后的数据使用滑动窗口分组构建工业网络正常流量特征阈值。利用改写Suricata实现实时流量采集与解析,并将实时解析结果输入到所构建的滑动窗口密度聚类入侵检测算法中,通过与工业网络正常流量特征阈值进行对比,快速筛选绝对正常流量组和绝对异常流量组。针对正常流量与异常流量掺杂的组别,通过密度聚类算法将异常流量分离,完成异常流量检测。【结果】将入侵检测方法在油气集输全流程工业场景攻防靶场中应用并开展大量实验,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异常流量,检测率达到96%以上,误报率低于3%。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工业网络中异常流量检测高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需求。【结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业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结合Suricata和滑动窗口密度聚类算法,建立了从流量采集解析到实时入侵检测的全过程入侵检测模型,对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工业网络实时入侵检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网络 网络安全 流量解析 特征分析 基尼系数 机器学习 密度聚类算法 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级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的深度学习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义凯 辛苡琳 +2 位作者 徐金华 陈桂珍 李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3-1091,共9页
为了精准、实时、高效地掌握道路网各区域交通运行状态,基于网约车轨迹数据提取相关运行参数,对研究区域进行时空单元划分,构建将特征提取与聚类过程融合的深度聚类网络模型,对交通状态进行分类.对聚类结果量化获取类别标签,结合集成学... 为了精准、实时、高效地掌握道路网各区域交通运行状态,基于网约车轨迹数据提取相关运行参数,对研究区域进行时空单元划分,构建将特征提取与聚类过程融合的深度聚类网络模型,对交通状态进行分类.对聚类结果量化获取类别标签,结合集成学习、贝叶斯优化和轻量梯度提升机,提出交通状态识别模型.西安市网约车数据测试的结果表明,道路运行状态可以分为畅通、缓行、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5种类型,严重拥堵路段占比在早晚高峰时段明显增加,平峰时段有所减少.所提聚类模型的效果均优于对比模型,交通状态识别模型计算的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准确率分别为0.982 1、0.984 4、0.983 3、0.98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级道路 交通运行状态 深度聚类 轨迹数据 轻量梯度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海龙 崔治安 沈燮阳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14,共21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加,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近年来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网络流量异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其次,详细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加,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近年来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网络流量异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其次,详细讨论了当前主要的异常检测技术,包括基于统计学、信息论、图论、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方法;然后,对常见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流量特征 异常分析与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需求满足率的城市道路网络关键路段识别
14
作者 凃强 张垚 +2 位作者 郑展骥 任丽芳 李嫚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10918-10926,共9页
为了明确城市道路网络中不同路段的重要程度,提出基于交通需求满足率的城市道路网络关键路段识别方法,研究不同场景下路段失效对于交通出行的影响,并对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路段进行关键性识别和排序。首先,对城市道路网络建模方法进行了介... 为了明确城市道路网络中不同路段的重要程度,提出基于交通需求满足率的城市道路网络关键路段识别方法,研究不同场景下路段失效对于交通出行的影响,并对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路段进行关键性识别和排序。首先,对城市道路网络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引入了通行能力失效系数,用以表征路段失效程度;然后,介绍了5种现有评价指标作为参照,并在交通网络分配框架下,基于出行时间预算的概念提出了交通需求满足率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关键路段识别方法和一致性对比方法;最后,采用两个基准测试网络,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关键路段识别结果,并进行各类指标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交通需求满足率指标是一个全局性指标,能够刻画交通需求、路段失效程度、出行时间预算等因素对关键路段识别结果的影响,并且其识别结果与基于路段重要性指标和路网效率指标的识别结果具有强或者非常强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交通管理者加深对城市道路网络的认知,为提升城市道路网络韧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网络 交通需求 路段失效 交通分配 关键路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失效下城市交通网络可靠性评价
15
作者 吴志龙 郑长江 +4 位作者 郑树康 马庚华 陈志超 吴非 戴津雯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9,共8页
为缓解城市交通网络拥堵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交通网络级联失效现象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加权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并在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中引入失效阈值的概念量化节点失效概率,在此基础上将节点分为正常、失... 为缓解城市交通网络拥堵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交通网络级联失效现象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加权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并在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中引入失效阈值的概念量化节点失效概率,在此基础上将节点分为正常、失效和拥堵3种状态;其次,考虑到节点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混合负载重分配策略,将失效负载分配到故障节点的相邻节点和次相邻节点;最后,以南京市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从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运行质量两个角度来分析不同攻击方式和失效阈值对城市交通网络可靠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城市交通网络具有抵抗小规模节点和边失效的能力;攻击高重要性节点会加速城市交通网络崩溃,造成网络可靠性下降;在拥堵传播初期(t=40~65),增大失效阈值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级联失效扩散;当拥堵到达临界时间之后,更大的失效阈值(δ=1.6相较于δ=1.8)将引发更严重的级联失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城市交通网络 级联失效 可靠性 网络拥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微循环理论区域路网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16
作者 张微 郑利民 唐阳山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为了缓解交通微循环对居民生活与出行的负面影响,建立了一个以最小化道路连通性、非机动车出行时间、环境污染和道路饱和度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系统整合了主干道通行能力饱和度、慢行交通限速要求及道路网络分布密度等多项限制因素,... 为了缓解交通微循环对居民生活与出行的负面影响,建立了一个以最小化道路连通性、非机动车出行时间、环境污染和道路饱和度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系统整合了主干道通行能力饱和度、慢行交通限速要求及道路网络分布密度等多项限制因素,构建了区域交通流优化的双层规划框架,旨在提升主干道通行效率与路网平均行驶速度、减少迂回行驶耗时并降低环境负面影响;同时以社区内部支路畅通性作为约束条件,形成顶层优化模型,下层模型则基于用户均衡配流理论,结合TransCAD软件求解。以河北定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对所提优化方法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路网的平均饱和度从0.66降低至0.59,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交通微循环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优化 区域路网 交通微循环 双层规划模型 TRAN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路网结构与交通拥挤度分析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宏伟 宋玉峰 +3 位作者 李帅兵 朱宇辰 康永强 董海鹰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0-1930,I0047-I0050,共15页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时空分布上具有随机性,其中路网结构与交通拥挤度是影响负荷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路网结构模型未考虑道路的等级及弯曲特性,且不能较好地反映各路段分时拥挤度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ArcGIS路网结构与交通拥挤...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时空分布上具有随机性,其中路网结构与交通拥挤度是影响负荷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路网结构模型未考虑道路的等级及弯曲特性,且不能较好地反映各路段分时拥挤度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ArcGIS路网结构与交通拥挤度分析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ArcGIS对道路数据属性进行划分,并使用Python对高德开放平台实时路况图层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路段分时段的加权拥挤系数,以此构建出路网模型表达式;其次,分析了区域内城市兴趣点分布特性,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城市功能区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使用出行链模型分析电动汽车用户出行行为特征,以改进弗洛伊德算法选择耗时最短出行路径,并通过蒙特卡洛法对区域内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负荷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对兰州某区一天内的电动私家车充电负荷需求进行仿真预测,并与其他文献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为直观地映该区域内各功能区不同时段的充电负荷需求分布特点,且提高了总体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负荷 路网结构 交通拥挤度 ARCGIS 改进弗洛伊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道路网络特征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18
作者 周芳羽 谢波 肖扬谋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4-1357,共14页
机动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网络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骨架,其特征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在探讨城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影响及尺度效应方面有所不足。对此,文章以武汉... 机动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网络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骨架,其特征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在探讨城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影响及尺度效应方面有所不足。对此,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分析多尺度道路网络的几何拓扑特征与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关系,并鉴别土地利用与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城市道路网络的几何拓扑特征与交通事故数量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表现为平均测地距离、网状系数及整体集聚系数与交通事故数量呈非线性正相关,同配性指数呈“U型”关系,以及路网密度和交叉口密度呈非线性负相关。同时,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及绕行率与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空间尺度呈差异性。土地利用与道路网络在影响交通事故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协同效应,适度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可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但过高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容积率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交通事故 土地利用 非线性关系 尺度效应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武汉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注意力的软件定义网络流量分类方法
19
作者 吴海银 潘成胜 孔志翔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8,217,共9页
5G、B6G等新兴技术推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流量管控难度加大,SDN可实现网络流量的集中管控,但现有方法难以精确描述网络流量的时空特征,且算法收敛速度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注意力的软件定义网络流量分类方法,该模型由空间... 5G、B6G等新兴技术推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流量管控难度加大,SDN可实现网络流量的集中管控,但现有方法难以精确描述网络流量的时空特征,且算法收敛速度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注意力的软件定义网络流量分类方法,该模型由空间和时间特征提取两个组件构成,空间组件包含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时间组件由时间注意力模块和多层双向GRU堆叠组成,创新重构机制融合时空特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类性能上明显优于现有的基线方法,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在不同类别的流量下均有较好的分类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分类 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空图融合与动态注意力的交通流预测
20
作者 翟志鹏 曹阳 +1 位作者 沈琴琴 施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148,共10页
精准的交通流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前提,对加强系统的仿真和控制、提高管理者的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多数现有的图卷积网络(GCN)模型忽略交通流数据的动态时空变化、对节点信息使用不足导致时空相关性提取不充分的问... 精准的交通流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前提,对加强系统的仿真和控制、提高管理者的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多数现有的图卷积网络(GCN)模型忽略交通流数据的动态时空变化、对节点信息使用不足导致时空相关性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空图融合与动态注意力的交通流预测模型。首先,以不同的卷积单元提取交通流数据中多时域状态下的时间特征;然后,构建多时空图体现节点在空间分布中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异质性,并结合GCN提取空间特征;最后,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别对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与融合,输出预测结果。在两个实际的公共数据集PeMS04和PeMS08上进行实验分析,并与基于注意力的时空图卷积网络(ASTGCN)、多视角的时空Transformer网络(MVSTT)和动态时空感知图神经网络(DSTAGNN)等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基准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上分别平均降低了7.10%、7.22%和6.47%,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流预测 时空特征 图卷积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