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隧道合流区交通流特性分析
1
作者 杨金顺 孙成玲 +3 位作者 袁彦各 林晓喻 潘福全 陈秀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为了揭示海底隧道合流区交通运行规律,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例,运用Simi Motion等视频分析软件提取、分析工作日早高峰2 h的合流区视频监控数据,对隧道合流区不同位置、不同车道的交通量、速度和车头时距进行分析。基于隧道合流区的... 为了揭示海底隧道合流区交通运行规律,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例,运用Simi Motion等视频分析软件提取、分析工作日早高峰2 h的合流区视频监控数据,对隧道合流区不同位置、不同车道的交通量、速度和车头时距进行分析。基于隧道合流区的交通流特性绘制速度密度散点图,利用Underwood模型和Greenberg模型分别对速度密度关系进行拟合并进行参数标定,获得交通运行状态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①42.8%的车辆选择在加速车道中前段进行合流;②在合流区上游内侧车道上的平均交通量大于外侧车道交通量36.59%,外侧车道受匝道车辆合流影响显著,车道流量不平衡现象贯穿整个海底隧道合流区,内侧车道和中间车道的平均流量、平均速度持续大于外侧车道,外侧车道的车头时距大于中内侧车道;③Underwood模型仅适用于交通密度较小的合流区及上游,对交通密度变大的下游区域不再适用,而Greenberg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下游的速度密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特性 视频分析提取 海底隧道合流区 Underwood模型 Greenber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入口区域驾驶人吸睛效应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韩磊 杜志刚 +1 位作者 马傲君 焦方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为全面和系统评价公路隧道入口区域视觉吸引对驾驶人吸睛效应视觉表现的影响,本文招募30名被试开展自然驾驶实验,采集驾驶人在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不同视觉吸引条件下的眼动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选取驾驶人吸睛效应敏感评价指标,并分别构建... 为全面和系统评价公路隧道入口区域视觉吸引对驾驶人吸睛效应视觉表现的影响,本文招募30名被试开展自然驾驶实验,采集驾驶人在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不同视觉吸引条件下的眼动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选取驾驶人吸睛效应敏感评价指标,并分别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识别和探究公路隧道入口区域视觉吸引对驾驶人吸睛效应视觉表现的影响特征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驾驶人吸睛效应敏感视觉指标为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持续时间和扫视幅度;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不同视觉吸引条件对驾驶人吸睛效应的视觉表现和综合效率有显著影响,且受驾驶人年龄和驾驶经验的个体特质因素影响显著,而性别因素对其没有显著性影响;视觉吸引的存在均会不同程度地损害驾驶人的正常视觉绩效,降低其合理有效性;提示标语视觉吸引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觉注意水平最差,视觉认知负荷程度最高,吸睛效应的负面影响最大,广告牌条件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吸睛效应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隧道入口区域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改进因子分析的公路隧道入口段视觉负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波 秦灿 +2 位作者 牛佳安 肖靖航 文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探究直线公路隧道入口段驾驶者的视觉负荷,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5种视觉指标,采用Topsis改进因子分析法建立视觉负荷评价模型;然后,分析不同时间及位置下视觉负荷的变化特征,基于构建的视觉负荷曲线提出行车舒适评价标准,并运用已发... 为探究直线公路隧道入口段驾驶者的视觉负荷,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5种视觉指标,采用Topsis改进因子分析法建立视觉负荷评价模型;然后,分析不同时间及位置下视觉负荷的变化特征,基于构建的视觉负荷曲线提出行车舒适评价标准,并运用已发表数据验证构建负荷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探究视觉指标对视觉负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驾驶者位于距洞口-13~55 m(12:00)、-10~49 m(15:00)时,视觉负荷超过临界值(0.906),驾驶者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极低;洞口驾驶者的视觉负荷值和接近度远大于洞内和洞外;18:00的视觉负荷和接近度远低于12:00和15:00。视觉指标的敏感度参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注视时间、瞳孔面积、注视次数、扫视幅度、扫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改进因子分析 公路隧道入口段 视觉负荷 行车安全 视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邬岚 陈雨欣 +2 位作者 陈茜 赵顗 李铭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基于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分析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以实地采集的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主线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而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换道点选择行为决... 基于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分析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以实地采集的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主线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而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换道点选择行为决策建模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的主要因素为目标车辆状态以及本车道的后车状态,且经特征筛选之后建立换道决策模型的精度更高,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较好的刻画换道行为,模型的预测精度不低于85%。研究成果有助于在仿真模型中更准确描述换道点选择行为,同时为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的优化和辅助驾驶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 换道点选择行为 行为特征分析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自回归模型的城市宏观安全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雪松 宋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6-1180,共5页
基于上海市外环以内263个交通分析小区的事故、道路、交通、土地利用数据,在交通分析小区层面建立贝叶斯负二项条件自回归模型,分析事故在交通分析小区层面的显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次干道长度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交通分析小区内的事... 基于上海市外环以内263个交通分析小区的事故、道路、交通、土地利用数据,在交通分析小区层面建立贝叶斯负二项条件自回归模型,分析事故在交通分析小区层面的显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次干道长度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交通分析小区内的事故数量;道路网密度、交叉口数量与小区事故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随着客车产生量的增加,事故数量增加;土地利用强度高,相应的事故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安全分析 交通分析小区 贝叶斯估计 条件自回归模型 安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小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晓丹 杨晓光 陈华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2,共4页
交通小区是解析整个城市复杂交通网络的一个有利工具,同一交通小区内部具有相似的交通特征和较强的交通关联,由此可以简化复杂网络,但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停留在应用层次。在解析交通小区概念及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空间统计分析的... 交通小区是解析整个城市复杂交通网络的一个有利工具,同一交通小区内部具有相似的交通特征和较强的交通关联,由此可以简化复杂网络,但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停留在应用层次。在解析交通小区概念及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空间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路网的交通小区自动划分。分析了空间聚类分析算法的模型,对空间关联矩阵、交通关联度等参数进行建模,设计了交通小区划分的流程与算法,最后结合上海市浮动车数据与实际交通网络,实现了路网交通小区的自动划分并得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小区 空间关联矩阵 空间聚类分析 自动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自相关的贝叶斯事故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合来 邓雪 许鹏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8-1383,共6页
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的数据建立区域安全预测模型.将该县重新划分为200,500,700个交通安全分析小区;提取小区层面路网特征数据、出行数据和其他影响因素,考虑空间自相关特性,建立贝叶斯空间模型;分析小区层面影响因素的安... 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的数据建立区域安全预测模型.将该县重新划分为200,500,700个交通安全分析小区;提取小区层面路网特征数据、出行数据和其他影响因素,考虑空间自相关特性,建立贝叶斯空间模型;分析小区层面影响因素的安全效应,评价不同分区规模对安全因素效应的影响.对比传统的泊松模型和泊松-对数正态模型,贝叶斯空间模型具有更高的数据拟合度;分区数目越多,空间因素在随机因素中的比重越高;同一种分区下,路网特征变量的安全效应具有鲁棒性;限速大于56km的路段总长度是预测安全水平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预测模型 贝叶斯方法 交通安全分析小区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和IC卡数据的公交出行OD推算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万波 王昊 +2 位作者 叶晓飞 徐闯闯 姜冬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主要基于GPS和公交IC卡数据研究推算交通小区公交出行OD的一种方法。将居民公交出行分为闭合型出行链和非连续型公交出行链,通过数据的挖掘融合技术,结合居民公交出行规律推算交通小区的公交OD矩阵,利用站点吸引强度对无明显规律的紊乱... 主要基于GPS和公交IC卡数据研究推算交通小区公交出行OD的一种方法。将居民公交出行分为闭合型出行链和非连续型公交出行链,通过数据的挖掘融合技术,结合居民公交出行规律推算交通小区的公交OD矩阵,利用站点吸引强度对无明显规律的紊乱出行数据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GPS和公交IC卡数据推算公交出行交通小区OD的方法,并以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验证推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所得公交出行OD矩阵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GPS数据 IC卡数据 交通小区OD 数据融合 聚类分析 吸引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近桥台处差异沉降与路面结构开裂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萌成 黄晓明 林云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03-2207,2212,共6页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桥过渡段地基、路堤与路面动力计算的三维模型。交通荷载表达为反复移动的作用于路面局部区域的均布荷载(移动荷载)形式,并编制为VDLOAD子程序。通过ABAQUS有限元standard与explicit计算模块,分析了车速90 ...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桥过渡段地基、路堤与路面动力计算的三维模型。交通荷载表达为反复移动的作用于路面局部区域的均布荷载(移动荷载)形式,并编制为VDLOAD子程序。通过ABAQUS有限元standard与explicit计算模块,分析了车速90 km/h、阻尼比5%、胎压700 kPa条件下单次与多次循环荷载作用下过渡路段动应力、位移与裂纹发展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随着开放交通后道路使用时间的增长,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累计将导致裂纹贯穿整个路面结构层,道面损坏程度加剧,致使道路服务性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过渡段 交通荷载 差异沉降 路面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流强度的淮海经济区城市等级体系划分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园园 闫庆武 +1 位作者 冯志鹏 吴琼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3,共6页
通过对2013年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交通流强度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联系强度、集中度系数、联系方向指数和城市引力4个主因子进... 通过对2013年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交通流强度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联系强度、集中度系数、联系方向指数和城市引力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并计算交通流强度得分,将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划分为以徐州为一级城市,以蚌埠、临沂、枣庄、宿州、济宁为二级城市,以滁州、淮安、连云港等城市为三级城市,以六安、周口等城市为四级城市的城市等级体系;提出了淮海经济区空间开发的"一主两副"的多中心城市体系,"一心两轴"的发展轴线以及以徐州为中心、北至泰安、西至阜阳、向东南方向发展的扇形空间扩散的空间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强度 城市等级体系 主成分分析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Y字形”断裂交汇部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敏杰 李天斌 +1 位作者 孟陆波 唐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8-1095,共8页
以四川地区地应力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四川省“Y 字形”断裂交汇部区域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得到四川省“Y 字形”断裂交汇部周围地区不同埋深的地应力分布情况及数值大小。区域最大水平... 以四川地区地应力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四川省“Y 字形”断裂交汇部区域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得到四川省“Y 字形”断裂交汇部周围地区不同埋深的地应力分布情况及数值大小。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总体为 NW 向,但中部、东北侧部分区域有 NE 向出现。本区内埋深500 m 最大水平应力为12.5~15 MPa,1000 m 最大水平应力为26~30 MPa,1500 m 最大水平应力为38~44 MPa,2000 m 最大水平应力为50~57.5 MPa。同时,在前人对四川省地应力3个大区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反演得到的区域地应力大小及方向,又将“Y 字形”区域各分为2~3个亚区,为该区域其他公路、铁路以及隧道工程的选线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应力反演 交通选线 地应力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交通拥挤区域的聚类分析与识别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涛 胡勤友 杨春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8,89,共5页
水上交通拥挤区域识别对于水上交通诱导及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船舶交通特点,将船舶领域概念引入DBSCAN算法,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某一海域实时的船舶动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出潜在的拥挤区域,最后通过交通流速度评判得到真正的拥挤区域。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水上交通 拥挤区域 聚类分析 DBSCAN算法 交通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数据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车辆换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忠宇 贺文雅 +2 位作者 杨航 王艳丽 吴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5-751,共7页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人车安全、科学制定交通组织和管控措施,基于无人机航拍行车风险区域内高质量交通流视频,提取车辆运行轨迹数据以研究车辆换道特性.为克服将开启转向灯作为车辆换道起始点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根据车辆运行...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人车安全、科学制定交通组织和管控措施,基于无人机航拍行车风险区域内高质量交通流视频,提取车辆运行轨迹数据以研究车辆换道特性.为克服将开启转向灯作为车辆换道起始点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根据车辆运行轨迹线与车道线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车辆换道起始点、结束点的方法;提出利用行车风险区各车道换道频数、频率热力图描述换道起始点空间分布的方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刻画分车道的车辆换道长度与换道起始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封闭车道上的车辆需要全部换道,可通行车道上部分车辆也存在换道行为,且距封闭车道越近受影响越大,车辆换道率越高;各车道车辆换道行为存在横向延迟扩散现象,距离封闭车道越远的可通行车道上车辆换道频率高的区域出现越晚;随着换道起始点越来越靠近工作区,行车风险区域内车辆换道长度呈下降趋势,并且距封闭车道越远的可通行车道上车辆换道长度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特性 轨迹数据分析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 无人机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通达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维庆 杜晶 +1 位作者 张璇 田忠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8-986,共9页
目前对长江经济带域内交通网络的连通性状态尚无准确监测和评价,该文以2015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以及相关行业专题资料为数据源,设计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通达性监测方法,并以此分析2015—2016年... 目前对长江经济带域内交通网络的连通性状态尚无准确监测和评价,该文以2015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以及相关行业专题资料为数据源,设计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通达性监测方法,并以此分析2015—2016年长江经济带的交通网络通达性变化状况,为长江经济带域内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靠近核心区域的交通通达性较好,而趋于边缘区域的则较差,且核心交通网络通达性已由原来的中心城市逐渐向较边缘城市扩散.较边缘的城市借助自身的优势已发展至通达性较好的水平,每一个通达性较好的区域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点逐步变成核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交通网络 通达性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交通安全建模研究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雪松 吴杏薇 金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7-1633,共7页
由于对规划层面的交通安全研究不足,道路网络特征、区域交通特征及区域其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尚不明确,导致在交通规划阶段缺少可用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价不同规划方案的安全性.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 由于对规划层面的交通安全研究不足,道路网络特征、区域交通特征及区域其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尚不明确,导致在交通规划阶段缺少可用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价不同规划方案的安全性.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拓扑学理论计算交通分析小区(traffic analysis zone,TAZ)路网形态结构,提取TAZ层面交通特征和其他影响因素.TAZ在空间上有远近之分,相邻的TAZ在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特征方面有某种程度的趋同性,距离较远的TAZ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异性.贝叶斯条件自回归模型可以分析空间相关数据,利用先进的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分析TAZ层面交通安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事故发生机理考虑,提出将主干路事故和支路事故分别建模的新思路.分析发现新的建模思路能够很好区分不同道路类型的安全影响因素;路网形态结构和安全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安全建模 交通分析小区 贝叶斯模型 条件自回归模型 道路网络形态 宏观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宏观交通安全建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杏薇 王雪松 金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59-1864,共6页
文章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取交通分析小区层面路网特征、交通特征和其他影响因素,并利用先进的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分析TAZ层面交通安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贝叶斯条件自回归模... 文章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取交通分析小区层面路网特征、交通特征和其他影响因素,并利用先进的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分析TAZ层面交通安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贝叶斯条件自回归模型分析空间相关数据,借鉴拓扑学理论计算了小区路网形态结构,分析发现路网形态结构和安全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交通安全建模 交通分析小区 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 道路网络形态 宏观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交通流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邵长桥 黄群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6-1047,共12页
为了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交通流特性,结合实测数据和仿真分析,基于施工区不同控制段(警告区、过渡区和作业区)不同车道的速度、流量、饱和车头时距等分析了交通流参数的变化和车道间交通流相互影响.研究表明:过渡区是施工区交通运... 为了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交通流特性,结合实测数据和仿真分析,基于施工区不同控制段(警告区、过渡区和作业区)不同车道的速度、流量、饱和车头时距等分析了交通流参数的变化和车道间交通流相互影响.研究表明:过渡区是施工区交通运行的瓶颈;在不同控制段,当密度大于30辆/km时,交通流状态发生突变;在不同车道,当密度大于15辆/km时,内、外侧车道交通流呈现不同特性.基于速度-流量观测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2-1施工区、3-2施工区交通中断前后流率下降百分比分别为8.56%、9.25%.根据施工区交通流运行特性,将施工区通行能力定义为排队通过流率,给出了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确定2-1施工区、3-2施工区通行能力分别为1610、3650辆/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特性 仿真分析 施工区 速度-流量关系 通行能力 排队通过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罗吉特模型的路网形态判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雪松 游世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718个交通分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路网形态特征将其分成5类,并分别计算每个小区路网的6种定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网状指数、断头路比例和四肢交叉口比例三个指标对不同路网形态下均具有较好的筛选性.最后,基于上述指标建立了量化... 以718个交通分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路网形态特征将其分成5类,并分别计算每个小区路网的6种定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网状指数、断头路比例和四肢交叉口比例三个指标对不同路网形态下均具有较好的筛选性.最后,基于上述指标建立了量化判断路网形态的多项罗吉特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准确性达到88.4%,相较于人工判断提高了3.0%.提供了一种量化判别路网形态的方法,为研究路网形态对交通的影响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形态 交通分析小区 多项罗吉特模型 网状指数 四肢交叉口比例 断头路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NO2排放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晶娅 徐铖铖 刘攀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4-970,共7页
为了探究影响NO2排放的交通相关因素,以交通分析小区为基本单位,提取了美国洛杉矶城市的人口特征、道路网络特征、交通状况等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各交通相关因素对NO2排放的影响,从而建立交通小区NO2排放预测模型。结果... 为了探究影响NO2排放的交通相关因素,以交通分析小区为基本单位,提取了美国洛杉矶城市的人口特征、道路网络特征、交通状况等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各交通相关因素对NO2排放的影响,从而建立交通小区NO2排放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交通小区路网密度、交通小区机动车吸引量、通勤时间在30~60 min的工作人数与NO2的排放呈正相关,表明3种影响因素的增加会造成NO2排放的增加;而交通小区在家工作的人数、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吸引量与NO2的排放呈负相关,表明适当鼓励在家工作的新型办公方式、鼓励居民出行选择慢行交通,能有效减少交通小区NO2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NO2排放 预测模型 交通分析小区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铁路主要客站接驳效用计算模型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寇俊 顾保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9-1475,共7页
大城市居民铁路出行的接驳效用对居民出行总成本及铁路客流分担率均有重要影响.针对以往城际出行研究中城市内分区的考虑不足,提出城市内市级、区级、街道级和街区级4种层级的分区规则.根据不同层级提出相应的路网构建及所需变量,构建... 大城市居民铁路出行的接驳效用对居民出行总成本及铁路客流分担率均有重要影响.针对以往城际出行研究中城市内分区的考虑不足,提出城市内市级、区级、街道级和街区级4种层级的分区规则.根据不同层级提出相应的路网构建及所需变量,构建效用计算模型并分析其内涵差异,通过接驳时间、总成本的偏差值来分析分区层级对效用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街道级别为合理的分区层级,以道路网为简化的公交网可以满足精度要求,同时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主要客站 接驳效用 分区层级 偏差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