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统计损伤的大型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研究
1
作者 柯旭昊 孙宁 +4 位作者 曹学兴 王如宾 刘渊泽 许晓逸 徐卫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3,共7页
围岩分类在水工建筑物的勘察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澜沧江GX水电枢纽区地质条件复杂,天然状态下地应力较高,常用的水力发电系统围岩工程地质分级方法(简称HC法)以围岩的强度应力比为依据对高地应力地区的围岩进行降级.本文在工程地质... 围岩分类在水工建筑物的勘察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澜沧江GX水电枢纽区地质条件复杂,天然状态下地应力较高,常用的水力发电系统围岩工程地质分级方法(简称HC法)以围岩的强度应力比为依据对高地应力地区的围岩进行降级.本文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开展了三轴力学实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损伤的围岩分类方法来量化计算高地应力条件对围岩质量的影响,即:在HC法初分类的基础之上,计算岩体的统计损伤值作为围岩评分的折减系数,从而替代HC法中直接对高地应力地区的围岩进行降级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对GX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进行分类,得到了基于损伤力学的GX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结果,并将该结果与原分类结果对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体现出地应力增大与围岩质量劣化之间的正相关性,而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准确高效地完成高地应力地区的围岩分类工作,对高地应力地区的岩体质量评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围岩分类 岩体损伤 统计损伤 地下洞室 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隶属度矩阵的岩体质量优化分级及支护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福佳 刘艳章 +3 位作者 秦绍兵 于佳兴 张迪 叶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巷道围岩质量分级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提升支护效果和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途径。以RMR法为基础,以某一测点的分级因素指标值为例,构建RMR法各分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熵值法... 巷道围岩质量分级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提升支护效果和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途径。以RMR法为基础,以某一测点的分级因素指标值为例,构建RMR法各分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熵值法确定分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加权隶属度矩阵,构造优化后的评分公式,进行指标优化评分和围岩质量分级,然后根据围岩质量分级结果及松动圈监测结果设计支护参数,利用FLAC3D进行模拟计算以巷道围岩塑性区体积和顶底板收敛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优化前后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指标评分和围岩等级更加准确,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更加合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提升围岩的稳定性,并将优化后的支护设计参数应用于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巷道围岩分级因素指标值位于分级边界或分级跨度大的问题,为矿山岩体质量分级与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度 熵值法 岩体质量分级 围岩稳定性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磷矿山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凡奥奇 王万禄 +3 位作者 李树建 张斌 刘映辉 吴浩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为解决岩体质量评价相邻等级之间指标参数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模型,对昆阳二矿磷矿山地下开采的岩石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特征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 为解决岩体质量评价相邻等级之间指标参数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模型,对昆阳二矿磷矿山地下开采的岩石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特征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Jd)、结构面条件(Jf)、地下水状态(W)和地应力影响系数(Z)6个影响指标,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然后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引入矩估计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最后应用修正的RMR法和Q系统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将分级结果与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5个待评价岩体中,除上矿体N3的模型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存在差异之外,其余岩体的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相同,使用Q系统法的评价结果整体偏低。此外,该模型可得出岩体质量等级偏向于相邻等级的程度,分级结果符合昆阳二矿磷矿山生产勘探地质报告岩体质量范围,比修正RMR法和Q系统法更加准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为地下矿山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可拓学 物元模型 矩估计法 RMR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44
4
作者 唐海 万文 刘金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1185,共5页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与关联函数相结合,用于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根据地下洞室岩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分级标准,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地...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与关联函数相结合,用于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根据地下洞室岩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分级标准,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过程合理、结果可靠,为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未确知测度 地下洞室 关联函数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可拓学方法在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申艳军 徐光黎 +1 位作者 张亚飞 朱可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5-130,共6页
针对评价洞室围岩质量3种传统方法(RMR法、Q法、HC法),结合可拓学理论,建立各自围岩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型中的评价因素予以分级,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其与围岩级别的关联度;然后利用集对分析法对各模型在综合... 针对评价洞室围岩质量3种传统方法(RMR法、Q法、HC法),结合可拓学理论,建立各自围岩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型中的评价因素予以分级,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其与围岩级别的关联度;然后利用集对分析法对各模型在综合评价中的关联因子予以确定,形成洞室围岩质量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西南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质量评价中,计算结果与现场评价结果较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将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了各方法的缺陷性,可较好地反映洞室岩体的质量等级,对洞室围岩分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围岩质量评价传统方法 集对分析法 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岩质边坡岩体质量的可拓学理论评价 被引量:29
6
作者 康志强 周辉 +1 位作者 冯夏庭 杨成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70-1774,共5页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可拓学预测方法.利用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级和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预测模型,通过...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可拓学预测方法.利用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级和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预测模型,通过可拓学评价分析,得到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预测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该可拓学预测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预测岩质边坡质量的等级问题,从而为采取相应的经济合理的支护加固措施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物元模型 岩质边坡 岩体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的IRMR法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谢本贤 陈沅江 史秀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7-992,共6页
通过采用连续性细化方法,考虑高压地下水和高地温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引入地下水和地温弱化系数,对传统RMR法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和节理间距这3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修正,获得3个评价指标和其对应分值之间的... 通过采用连续性细化方法,考虑高压地下水和高地温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引入地下水和地温弱化系数,对传统RMR法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和节理间距这3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修正,获得3个评价指标和其对应分值之间的非线性连续回归方程;根据深部岩体工程中地应力与岩石强度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定义岩体损伤破坏危险度系数,且建立该系数和岩体质量评分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获得适用于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实际的IRMR法,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工程 围岩质量评价 RMR法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RMR法的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沅江 吴超 +1 位作者 傅衣铭 胡全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深部岩体工程具有典型的高地应力、高地温和高孔隙水压等特点,传统的RMR法对评价其围岩质量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考虑高压地下水和高地温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引入地下水和地温弱化系数,结合连续性细化方法对传统的RMR法中的岩石单轴... 深部岩体工程具有典型的高地应力、高地温和高孔隙水压等特点,传统的RMR法对评价其围岩质量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考虑高压地下水和高地温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引入地下水和地温弱化系数,结合连续性细化方法对传统的RMR法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和节理间距等三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了修正,获得了三个评价指标值与其对应分值之间的非线性连续回归方程。然后,根据岩体中地应力的大小及岩石强度特征定义了岩体损伤破坏危险度系数,建立了该系数与岩体质量评分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获得了比较符合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实际的修正RMR法,并用实例表明了其评价结果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RMR法 围岩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坝基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琛 李会中 +1 位作者 陈剑平 郑莲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利用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级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6项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结构面间距、RQD、完整性系数、声波纵波速度和地应力修正系数,以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基岩体作为实例进行了质量评价.通过偏好系数法将... 利用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级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6项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结构面间距、RQD、完整性系数、声波纵波速度和地应力修正系数,以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基岩体作为实例进行了质量评价.通过偏好系数法将优序图法和熵值法组合,利用云数字特征值建立岩体质量各评价因子的云模型,并得出岩体样本各评价因子对应的确定度,综合确定度最大值对应等级为岩体的质量等级.利用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BQ分级法和可拓理论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云模型具有可操控性和较高分类精度,能够精确地表达出岩体质量的综合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岩体质量评价 组合权重 综合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文贵 翟友成 王江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8-984,共7页
针对现有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存在非一致性问题的特点,首先引入组合评价思想,选取多种已有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作为基础分级方法,建立了融合各基础分级方法优越性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计算模型;其次,依据不同基础分级方法... 针对现有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存在非一致性问题的特点,首先引入组合评价思想,选取多种已有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作为基础分级方法,建立了融合各基础分级方法优越性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计算模型;其次,依据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指标的物理意义和量纲不同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使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以解决组合评价计算模型的组合计算方法问题;然后,针对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存在差异的特点,引入漂移度概念,建立了基础分级方法合理程度的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础分级方法权重分配的合理确定方法,进而建立了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的新型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的非一致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发挥各基础分级方法的优势,避免它们的不合理性,使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更为合理;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质量分级 基础分级方法 组合评价 漂移度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岩体质量评价方法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运森 郑贵平 +1 位作者 李元辉 吴钦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9-153,共5页
本文概述了岩体质量由定性单因素评价到定量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MR和BQ两种矿山常用的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总结了神经网络法、可拓理论法、模糊评价法与灰色聚类法等智能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情况。通过研... 本文概述了岩体质量由定性单因素评价到定量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MR和BQ两种矿山常用的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总结了神经网络法、可拓理论法、模糊评价法与灰色聚类法等智能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现有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在矿山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未来金属矿山岩体质量评价中应先建立岩体力学数据库,借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实时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应根据深部开采的特点,建立适用于深部环境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金属矿山 岩体质量分级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的地下矿山岩体质量可拓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其林 史秀志 唐礼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8,共5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在物元理论和可拓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引入了距离函数的组合赋权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法将层次分析法计算的主观...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在物元理论和可拓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引入了距离函数的组合赋权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法将层次分析法计算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结合起来所确定的组合权重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岩体质量的可拓评价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岩体的质量等级,还能反映岩体质量等级的程度以及与其他质量等级的"距离",具有较好地适用性。通过实际矿山岩体质量等级的关联度计算,对新田岭钨矿小板垅矿段和金猫矿段矿岩及围岩岩体质量进行了可拓学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物元模型 组合赋权法 关联度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体质量分级的地下采场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苏龙 刘爱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5,共7页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地下采场失稳事故,在采场稳定性分析中,将围岩质量特性与开采实际相结合,利用基于距离判别的岩体质量模糊评价法,建立岩体质量分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用于三山岛新立矿区地下采场岩体质量分级,用Surpac软件显...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地下采场失稳事故,在采场稳定性分析中,将围岩质量特性与开采实际相结合,利用基于距离判别的岩体质量模糊评价法,建立岩体质量分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用于三山岛新立矿区地下采场岩体质量分级,用Surpac软件显示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针对岩体质量不稳定区域,运用Hoek-Brown准则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不同质量等级矿岩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折减,结合采场开采方案,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不稳定区域采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分析不稳定区域开采引起的位移及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矿区不稳定区域采场可能发生顶板冒落失稳和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失稳。针对这2种失稳形式采取锚杆支护与位移监测措施,以确保矿山安全、稳定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 距离判别法 模糊评价法 地下基岩 采场稳定性 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鹏宇 余宏明 +1 位作者 谢凯 李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33-2237,共5页
针对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存在漂移度参考对象不一致,计算结果不可比问题,引入支持度概念作为各基础评价方法权重计算的依据。首先,从相似度和差异度两个方面建立新的支持度数学定义,避免了传统支持度公式仅考虑差... 针对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存在漂移度参考对象不一致,计算结果不可比问题,引入支持度概念作为各基础评价方法权重计算的依据。首先,从相似度和差异度两个方面建立新的支持度数学定义,避免了传统支持度公式仅考虑差异度的缺陷。其次,以整体数据对每种基础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综合支持度作为权重计算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建立了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的新型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的非一致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其解决了漂移度概念下参考对象的不一致问题,使得权重结果更客观实际,理论基础更加坚实。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质量分级 基础评价方法 组合评价 支持度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飞 刘香弟 祝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0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科学、系统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评价指标架构;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选取19名中医护理专家对条目进行修改和筛选,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轮函询后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 目的:建立科学、系统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拟评价指标架构;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选取19名中医护理专家对条目进行修改和筛选,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轮函询后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形成以"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为理论基础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35项。结论: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及可信性,可以作为中医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参考,但是仍需要后续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 体系构建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因素对施工期地下洞室围岩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申艳军 闫蕊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6-72,81,共8页
地下工程规模扩大化和布置形式复杂化,以及人为改造因素对围岩质量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准确评价工程岩体质量,需考虑自然因素和工程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工程因素应作为自然因素围岩质量体系的修正条件予以考虑。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 地下工程规模扩大化和布置形式复杂化,以及人为改造因素对围岩质量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准确评价工程岩体质量,需考虑自然因素和工程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工程因素应作为自然因素围岩质量体系的修正条件予以考虑。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区为例,尝试分析施工期工程因素对围岩质量的影响,首先归纳了工程因素主要类型及其对围岩质量的影响,藉此选取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对围岩质量予以劣化效应定量化表示及工程时效性、功能性与支护补强的关联分析;此后,基于相关技术要求,提出了施工期分层次、围岩分类体系构建流程,为实现工程因素劣化作用的定量表示及其在施工期围岩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工程因素与围岩质量评价体系的影响作用等研究具有一定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期 地下洞室 工程因素 围岩质量评价体系 有限性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mdani FIS模型及RMR法的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钦礼 李晓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共5页
为解决岩体质量分级中RMR法评价体系的评分阶梯性问题,考虑到工程应用实际价值,引入推理规则简单的Mamdani模糊推理模型,综合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节理间距、结构面性状、地下水条件和节理方向等6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 为解决岩体质量分级中RMR法评价体系的评分阶梯性问题,考虑到工程应用实际价值,引入推理规则简单的Mamdani模糊推理模型,综合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节理间距、结构面性状、地下水条件和节理方向等6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基于Mamdani FIS模型及RMR法的岩体质量评价体系。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和睦山铁矿,并将分级结果与RMR法、Q值法和BQ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RMR分析法更接近于矿岩的实际情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后的RMR法有效解决了和睦山铁矿在岩体质量分级时存在的指标评判区间和评分的边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 岩体质量评价 矿岩体 RMR分级法 Mamdani FIS模型 和睦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岩盖层质量的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哲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3,共4页
依据泥质岩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选取与泥质岩盖层质量相关的测井信息,以实验分析地层岩样为基础,经岩电归位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回归─拟合,选取最佳数学模型,利用测井信息计算泥质岩盖层的突破压力和储层的排替压力等评价参数。同... 依据泥质岩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选取与泥质岩盖层质量相关的测井信息,以实验分析地层岩样为基础,经岩电归位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回归─拟合,选取最佳数学模型,利用测井信息计算泥质岩盖层的突破压力和储层的排替压力等评价参数。同时根据油气在地层中运移、渗滤的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定量评价参数标准。在吐哈盆地的盖层研究中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泥岩 盖层 质量评价 突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权重—模糊物元法的岩溶地区隧道围岩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卫中 袁威 +2 位作者 康钦容 夏缘帝 李梦玲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为科学、准确地对岩溶隧道进行围岩质量分级评价,提出了基于综合权重—模糊物元法的岩溶地区隧道围岩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实测数据,采用CRITIC法确定影响岩溶地区隧道围岩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其主观权重,并利用... 为科学、准确地对岩溶隧道进行围岩质量分级评价,提出了基于综合权重—模糊物元法的岩溶地区隧道围岩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实测数据,采用CRITIC法确定影响岩溶地区隧道围岩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其主观权重,并利用组合赋权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最终根据模糊物元理论确定围岩的分级。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岩溶地区腾讯七星数据中心隧道群围岩质量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权重—模糊物元法的岩溶地区隧道围岩质量评价判定结果与实际现场分级情况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岩溶隧道围岩质量的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隧道 围岩质量评价 综合权重 模糊物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工程质量区域化评价软件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李管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岩体工程质量区域化评价软件系统(RMQC)是一套在微机上运行的三维块段法大型岩体工程质量分级与评价综合软件系统.作者从RMQC的逻辑结构入手,重点计论了岩体现场特性数据库、评判指标的概念化描述、工程环境数学模型、评判... 岩体工程质量区域化评价软件系统(RMQC)是一套在微机上运行的三维块段法大型岩体工程质量分级与评价综合软件系统.作者从RMQC的逻辑结构入手,重点计论了岩体现场特性数据库、评判指标的概念化描述、工程环境数学模型、评判指标结构分析、单元块估值、岩体工程质量评价及图形等各子系统的设计原理与主要功能,并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实用情况,为科学地进行工程区域内岩体质量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系统 岩体工程 工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