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ersistent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hydraulic permeability of trabecular meshwork 被引量:3
1
作者 梅曦 任琳 +2 位作者 许强 郑炜 刘志成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06-613,共8页
As the aqueous humor leaves the eye, it first passes through the trabecular meshwork (TM). Increased flow resistance in this region causes elevation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which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 As the aqueous humor leaves the eye, it first passes through the trabecular meshwork (TM). Increased flow resistance in this region causes elevation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which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glaucoma.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igh IOP on the configuration and hydraulic permeability of the TM,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 microscopy was used to image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M and adjacent tissues in control (normal) and high IOP conditions. Enucleated rabbit eyes were perfused at a pressure of 60 mmHg to achieve the high lOP. Through the anterior chamber of the eye, in situ images were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depths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TM. Poros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TM in control and high IOP conditions were then calculat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 high pressure on the permeability of tissue in different depths. We further photographed the histological sections of the TM and compared the in situ imag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control condition, where the region of depth was less than 55 μm with crossed branching beams and large pores in the superficial TM. The deeper meshwork is a silk-like tissue with abundant fluorescence separating the small size of pores. The total thickness of pathway tissues composed of TM and juxtacanalicular (JCT) is more than 100 p.m. After putting a high pressure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eye, the TM region progressively collapses and decreases to be less than 40 μm. Fibers of the TM became dense, and the porosity at 34 μm in the high IOP condition is comparable to that at 105 μm in the control condition. As a consequent result,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uperficial TM decreases rapidly from 120 μm2 to 49.6 μm2 and that of deeper TM decreases from 1.66 μm2 to 0.57 μm2. Heterogeneity reflected by descent in permeability reduces from 12.4 μm of the control condition to 3.74 μm of the high IOP condition. The persistently high IOP makes the TM region collapse from its normal state, in which the collagen fibers of the TM are arranged in regular to maintain the physiological permeability of the outflow pathway. In the scope of pathologically high IOP,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M is sensitive to pressure and hydraulic permeability can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I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becular meshwork hydraulic permeabil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GLAUC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小梁网病理改变及相关分子机制进展
2
作者 王佳佳 张静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88-1092,共5页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GIOH)是一种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眼压。长期处于GIOH状态,可能会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发展成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IG),可能致盲。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介导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发挥生物学作用,同时还涉及到...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GIOH)是一种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眼压。长期处于GIOH状态,可能会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发展成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IG),可能致盲。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介导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发挥生物学作用,同时还涉及到转化生长因子(TGF)-β、Wnt、Rho等因素在GIOH的形成中的作用。深入探讨GIOH小梁网的病理改变及相关分子机制对于理解GIO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文章就GIOH小梁网的病理改变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GIOH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高眼压 青光眼 小梁网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Klotho与凋亡相关因子异常表达及其在小梁网氧化应激损伤预测中的作用
3
作者 邓月 牛童童 +3 位作者 李霞 刘毅 周瑛 雷代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4-817,共4页
目的研究青光眼患者Klotho蛋白、凋亡相关因子表达与小梁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6例(86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组,均于术中获取小梁网组织样本,另选取非眼部疾病患者小梁网供体组织样本(45... 目的研究青光眼患者Klotho蛋白、凋亡相关因子表达与小梁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6例(86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组,均于术中获取小梁网组织样本,另选取非眼部疾病患者小梁网供体组织样本(45例)为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梁网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小梁网组织中Klotho蛋白、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之间以及不同视野平均缺损程度青光眼患者Klotho蛋白、ASC蛋白、Caspase-1蛋白、SOD、POD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青光眼患者Klotho蛋白、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与小梁网氧化应激损伤的相关性。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研究组小梁网结构紊乱、板层交错,小梁束增厚,小梁细胞核固缩;对照组小梁网组织薄板以及小梁细胞束整齐排列,小梁细胞形态正常。研究组患者小梁网组织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而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Klotho蛋白、ASC蛋白、Caspase-1蛋白以及SOD、POD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Klotho蛋白、SOD表达水平均呈明显降低趋势,而ASC蛋白、Caspase-1蛋白、POD表达水平呈明显增加趋势(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小梁网组织Klotho蛋白与POD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SO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ASC、Caspase-1蛋白与POD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与SOD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小梁网组织中Klotho低表达,而ASC、Caspase-1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视野平均缺损程度呈相关性,可反映小梁网组织应激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KLOTHO蛋白 凋亡相关因子 小梁网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微管及微丝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涛 张德秀 +1 位作者 刘勇 张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 ,Ang )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骨架的动力学影响 ,探讨 Ang 对房水的调节作用及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1)牛眼小梁细胞的体外培养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NSE, 因子相关抗原染色 )细胞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 ,Ang )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骨架的动力学影响 ,探讨 Ang 对房水的调节作用及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1)牛眼小梁细胞的体外培养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NSE, 因子相关抗原染色 )细胞鉴定 ,光学及电子透射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的观察 ;(2 )以含不同浓度 Ang -的培养液孵育小梁细胞 12~ 2 4h,(终浓度分别是 10 - 5、10 - 6、10 - 7m ol· L- 1 )。免疫组化法 (SABC)对α- sm ooth- actin、tubulin-α染色。结果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 ,并统计学检验。结果 牛眼小梁细胞培养成功 ,成活率 80 %~ 10 0 % ,上皮型为主 ,Ang 产生明显的细胞收缩效应 ,actin是收缩的主要效应器。结论 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技术是研究小梁细胞特性的重要实验技术。 Ang 可以引起小梁细胞的浓度依赖性的收缩 ,提示 Ang可能是房水排出途径的调节因子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眼小梁细胞 青光眼 细胞培养 微管 微丝动力学 ACTIN TUBULIN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AS-ODN对牛眼小梁细胞TGF-β_1、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飞 魏厚仁 +2 位作者 曾艳彩 吕源淑 张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对牛眼小梁细胞 (bovinetrabecularmeshworkcells,BTMC)表达TGF β1、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下 ,将 0 .1,0 .5 ,1μmol·L...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对牛眼小梁细胞 (bovinetrabecularmeshworkcells,BTMC)表达TGF β1、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下 ,将 0 .1,0 .5 ,1μmol·L-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BTMC ,对照组分别加入 1μmol·L-1TGF β1正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复合物、2 0g·L-1脂质体、无血清RPMI 16 4 0。然后用半定量RT PCR检测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对BTMC表达TGF β1、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的影响。结果 与无血清RPMI 16 4 0对照组相比 ,0 .1μmol·L-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即可抑制BTMC表达TGF β1,0 .5 ,1μmol·L-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可完全抑制BTMC表达TGF β1(P <0 .0 5 )。 0 .1,0 .5 μmol·L-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可浓度依赖性抑制BTMC表达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 ,1μmol·L-1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可完全抑制BTMC表达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 (P <0 .0 5 )。 2 0 g·L-1脂质体、1μmol·L-1TGF β1正义寡核苷酸不能抑制BTMC表达TGF β1、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 (P >0 .0 5 )。结论 进一步证实TGF β1可通过自分泌方式作用BTMC ,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通过TGF β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BTMC表达TGF β1、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转染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G硫代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牛眼小梁细胞tTG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义珍 张海江 +2 位作者 熊新春 曹阳 席祖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硫代磷酸化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BTMC)tTG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硫代磷酸化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BTMC)tTG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tTG-ASODN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可能性。方法根据牛tTG 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并合成ASODN1、ASODN2,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包埋后转染BTMC,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转染后tTG mRNA表达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转染后tTG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SODN1组和ASOND2组的tTG/GAPDH灰度比值分别为1.0695±0.0009、1.0662±0.0007,空白对照组和错义寡核苷酸组分别为1.0185±0.0024、1.0167±0.0012;tTG-ASODN1、tTG-ASODN2对BTMC的tTG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和错义寡核苷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tTG-ASODN1与tTG-ASODN2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TG-ASODN可明显下调BTMC的tTG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提示tTG-ASODN有望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 反义寡核苷酸 小梁细胞 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小梁网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联红 李春武 张建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眼压升高 ,它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密切。糖皮质激素对小梁网的作用可作为一个良好模型用于研究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糖皮质激素对小梁网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膜、细胞骨架及细胞核的多重变化。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小梁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青蔚 刘旭阳 +1 位作者 吉昂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人小梁(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HTM)细胞,并观察小梁细胞细胞骨架与细胞连接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体外培养的HTM细胞传代后,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电镜观察小梁细胞的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ctin、vinculin、β...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人小梁(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HTM)细胞,并观察小梁细胞细胞骨架与细胞连接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体外培养的HTM细胞传代后,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电镜观察小梁细胞的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ctin、vinculin、β-catenin的表达。结果通过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证实体外培养的细胞为人眼小梁细胞。人眼小梁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连接丰富。结论体外培养的小梁细胞细胞骨架结构明显,证明该细胞有收缩能力;β-连接素与纽蛋白着染明显,说明体外培养的小梁细胞,其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的连接仍具有活体小梁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小梁网 细胞培养 细胞骨架 纽蛋白 Β-连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α对猪小梁细胞ELAM-1、MAP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玉广 王杰 +4 位作者 吉艳艳 朱艳 钟莹莹 杜孝楠 张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2-814,共3页
目的研究猪重组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体外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内皮白细胞黏附因子-1(endothelial 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1,ELAM-1)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蛋白表... 目的研究猪重组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体外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内皮白细胞黏附因子-1(endothelial 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1,ELAM-1)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传第3代的猪眼小梁细胞血清饥饿培养24h后,利用IL-1α进行干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干预后猪眼小梁细胞E-LAM-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干预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N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38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猪眼小梁细胞不表达ELAM-1,经IL-1α刺激后小梁细胞磷酸化的ELAM-1、ERK1/2、JNK和P38的表达显著增加;MAPK通路所包括的ERK、JNK和p38通路均发生活化,其中对JNK通路的影响最大。结论外源性IL-1α对猪眼小梁细胞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产生影响,IL-1α可诱导猪眼小梁细胞表达EL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Α 小梁细胞 内皮白细胞黏附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间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凤梅 张林 +2 位作者 刘涛 梁利梅 周喜岩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 观测血管紧张素Ⅱ对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间质合成的影响 ,探讨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 ①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NSE ,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 )鉴定细胞 ,光学及电子透射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生... 目的 观测血管紧张素Ⅱ对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间质合成的影响 ,探讨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 ①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NSE ,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 )鉴定细胞 ,光学及电子透射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的观察 ;②AngⅡ (1×1 0 -7mol·L-1及 1× 1 0 -8mol·L-1)及其Ⅰ型受体拮抗剂孵育牛眼小梁细胞 ,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纤维粘连蛋白 ,并用化学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间接推导胶原含量。结果 牛眼小梁细胞培养成功 ,以上皮型为主。AngⅡ明显地增加了牛眼小梁细胞纤维粘连蛋白 ,同时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亦相应增高 (P <0 0 5 )。结论 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技术是研究小梁细胞特性的重要实验技术。AngⅡ可以促进纤维粘连蛋白、胶原合成增强 ,AT1受体拮抗剂可以部分阻断此促增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小梁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纤维粘连蛋白 羟脯氨酸 原发性开角青光眼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诱导人小梁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笪邦红 曹阳 魏厚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2 ,TGF β2 )是否能诱导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 (humantrabecularmeshworkcells,HTMC)发生凋亡。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第 3~ 5代人眼小梁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各组分别经...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2 ,TGF β2 )是否能诱导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 (humantrabecularmeshworkcells,HTMC)发生凋亡。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第 3~ 5代人眼小梁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各组分别经 0 .32、1.0 0、3.2μg·L-1TGF β2 作用 4 8h后 ,分别用透射电镜、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诱导情况。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凋亡细胞典型的形态学变化———核染色质凝集边集 ,凋亡小体形成等。TUNEL法检出发生DNA片段化的HTMC。经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 ,不同浓度TGF β2 处理的HTMC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 ( 2 .79± 0 .4 4 ) %、( 4 .4 3±1.17) %、( 9.6 0± 2 .0 5 ) % ,其中 1、3.2 μg·L-1TGF β2 处理组与对照组 ( 1.4 1± 0 .34) %相比分别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结论 TGF β2 能诱导体外培养HTMC发生凋亡 ,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衰老过程中HTMC数目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小梁网 细胞培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敏 王强 王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0-642,64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AGE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 目的通过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AGE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第3代小梁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0μg·mL-1、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AGE-BSA培养96 h。终浓度(200μg·mL-1)的AGE-BSA培养液处理细胞不同时间(48 h、72 h、96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梁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AGE-BSA作用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0±0.25)%、(9.57±0.08)%、(17.68±0.21)%,与对照组(0μg·mL-1AGE-BSA)细胞凋亡率(4.45±0.12)%相比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00μg·mL-1AGE-BSA作用细胞48 h、72 h、96 h后凋亡率分别为(10.51±0.28)%、(13.47±0.42)%、(17.68±0.21)%,与对照组相比也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AGE-BSA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AGE可能通过刺激牛眼小梁细胞产生大量ROS介导小梁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细胞 糖基化终末产物 活性氧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及NO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贵刚 谢二娟 +1 位作者 张虹 胡维琨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比较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合成NO的...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比较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合成NO的影响。结果TNFα浓度在10×103IU·L-1以上可以抑制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并可以增加人眼小梁细胞NO合成,在浓度100×103IU·L-1达到最大促进程度。结论TNFα可以抑制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增加NO合成,可能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梁细胞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氧化应激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思佳 王骞 +4 位作者 张蕾 屈林 肖燕 朱俊英 王怀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1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HTMCs)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TMCs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H_(2)O_(2))、200μmol·L^(-1)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组、600... 目的探讨miR-181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HTMCs)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TMCs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H_(2)O_(2))、200μmol·L^(-1)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组、600μmol·L^(-1)H_(2)O_(2)组,分别使用相应浓度H_(2)O_(2)处理HTMCs,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8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蛋白表达。根据转染物的不同分为miR-181a inhibitor组、miR-181a NC组、miR-181a mimics组、miR-181a inhibitor+si-SIRT1组和miR-181a inhibitor+si-NC组,使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SOD和MDA活性,使用Annexin V 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00μmol·L^(-1)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组、600μmol·L^(-1)H_(2)O_(2)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为P<0.05)。细胞miR-181a mRNA的表达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IRT1蛋白的表达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均为P<0.05)。与miR-181a NC组比较,miR-181a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MDA活性和ROS含量均升高,细胞SOD活性、SIRT1蛋白表达均降低,miR-181a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MDA活性和ROS含量均降低,细胞SOD活性、SIRT1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81a靶向抑制SIRT1蛋白的表达。与miR-181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181a inhibitor+si-SIRT1组细胞凋亡率、MDA活性和ROS含量均升高,SOD活性降低(均为P<0.05)。结论miR-181a可能通过靶向SIRT1调节H_(2)O_(2)诱导的HTMCs氧化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人小梁网细胞 氧化应激 miR-181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中国 王林农 张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封闭CD44基因表达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探讨黏附分子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硫代修饰的CD4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MTT法观察C... 目的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封闭CD44基因表达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探讨黏附分子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硫代修饰的CD4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MTT法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反义寡核苷酸封闭CD44基因表达对人眼小梁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3种浓度的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的增生起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但对小梁细胞的凋亡起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促凋亡作用越明显。结论CD44反义寡核苷酸封闭CD44基因表达后人眼小梁细胞增生作用受到抑制,小梁细胞的凋亡增加。黏附分子CD44可能通过影响小梁细胞的增生与凋亡过程参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细胞 CD44 反义寡核苷酸 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姚乃成 张虹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自激素性青光眼首次报道以来已有50多年,人们对于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亲属,高度近视眼患者等对激素治疗引起的眼压增高较敏感。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糖皮质激素... 目的自激素性青光眼首次报道以来已有50多年,人们对于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亲属,高度近视眼患者等对激素治疗引起的眼压增高较敏感。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作用,使小梁网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房水流出阻力而导致眼压升高。进一步了解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激素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激素性青光眼 皮厅激素受体 小梁网 TIGR/MY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MMP-3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洪峰 贺翔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MMP-3及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用10-7mol/L的地塞米松培养24h,通过RT-PCR方法检测小梁细胞MMP-3及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地塞米松处理...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MMP-3及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用10-7mol/L的地塞米松培养24h,通过RT-PCR方法检测小梁细胞MMP-3及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地塞米松处理后MMP-3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相差显著(0.74±0.10vs0.46±0.11,P<0.05),TIMP-1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2.01±0.13vs1.95±0.11,P>0.05)。结论:地塞米松抑制小梁细胞MMP-3mRNA的表达,提示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病与MMP-3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小梁细胞 MMP-3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人小梁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义珍 纪彩霓 李贵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90-792,共3页
目的:研究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人小梁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HTM)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小梁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不同浓度的rh... 目的:研究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人小梁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HTM)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小梁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不同浓度的rhTNF—α与细胞共同孵育24h,采用Annexin—V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合荧光显微镜来观查凋亡细胞。结果:浓度低于0.01M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24h对人小梁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浓度0.01MU/L及以上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24h可明显增加入小梁细胞凋亡率,凋亡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成正比。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小梁细胞发生凋亡,可能参与了青光眼发病中小梁细胞的损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细胞 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对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超琼 周山 鲁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HTC)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取人眼小梁组织进行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取传3~5代的人小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α的DME...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HTC)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取人眼小梁组织进行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取传3~5代的人小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α的DMEM/F12液,通过比色法检测IL-1α对培养的人小梁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⑴MTT测定法:阴性对照组与低浓度实验组(0.5,1μg/L)相比,吸光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IL-1α≥10μg/L组与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值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0.5μg/L浓度的IL-1α对人小梁细胞形态结构差异无显著性;IL-1α浓度进一步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的损伤也加重。结论:IL-1α≥10μg/L时,将破坏细胞形态结构并影响其功能,而且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小梁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小梁细胞 白细胞介素-1Α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HGF和c-met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富名水 张皙 +1 位作者 曹美凤 顾青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和其受体 (c- m et)的表达。方法 成人眼小梁细胞原代培养 ,RT- PCR检测 HGF和 c- met m RNA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HGF和 c- met蛋白的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和其受体 (c- m et)的表达。方法 成人眼小梁细胞原代培养 ,RT- PCR检测 HGF和 c- met m RNA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HGF和 c- met蛋白的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小梁细胞分泌 HGF蛋白。结果  RT- PCR产物为 2 6 2 bp和 30 4 bp的条带 ,为 HGF和 c- met m RNA表达阳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浆呈棕色 ,为 HGF蛋白阳性表达 ,细胞膜呈棕色 ,为 c- m et蛋白阳性表达 ;Elisa法在培养的小梁细胞上清液中检测出 HGF。结论 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表达 HGF和 c- m et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