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 for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calibration based on ISM and ESPRIT 被引量:11
1
作者 Liao Bin Liao Guis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223-228,共6页
A new method for array calibration of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which severe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spectrum estimation,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instrumental sensor... A new method for array calibration of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which severe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spectrum estimation,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instrumental sensors method (ISM), two well-calibrated sensors are added into the original array.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 (ESPRIT), the direction-of-arrivals (DOAs) and uncertainties can be estimated simultaneously through eigen-decomposi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nes, this new method has les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hile has higher estimation precision, what's more, it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ambiguity.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calibration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direction of arrival instrumental sensors method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J invariance techniqu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4.0 GHz PLL with dual-mode auto frequency calibration for navigation system on chip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Zhi-jian CAI Min +1 位作者 HE Xiao-yong XU K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242-2253,共12页
A 2.7-4.0 GHz dual-mode auto frequency calibration(AFC) fast locking PLL was designed for navigation system on chip(SoC). The SoC was composed of one radio frequency(RF) receiver, one baseband and several system contr... A 2.7-4.0 GHz dual-mode auto frequency calibration(AFC) fast locking PLL was designed for navigation system on chip(SoC). The SoC was composed of one radio frequency(RF) receiver, one baseband and several system control parts. In the proposed AFC block, both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were designed to complete the AFC process. In analog mode, the analog part sampled and detected the charge pump output tuning voltage, which would give the indicator to digital part to adjust the 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VCO) capacitor bank. In digital mode, the digital part counted the phase lock loop(PLL) divided clock to judge whether VCO frequency was fast or slow. The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completed the auto frequency calibration function independently by internal switch. By designing a special switching algorithm, the switch of the digital and analog mode could be realized anytime during the lock and unlock detecting process for faster and more stable locking. This chip is fabricated in 0.13 μm RF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 process, and the VCO supports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2.7 to 4.0 GHz. Tested 3.96 GHz frequency phase noise is -90 d Bc/Hz@100 k Hz frequency offset and -120 d Bc/Hz@1 MHz frequency offset. By using the analog mode in lock detection and digital mode in unlock detection, tested AFC time is less than 9 μs and the total PLL lock time is less than 19 μs. The SoC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sensitivity are about-142 d Bm and-155 d Bm, respectively. The area of the proposed PLL is 0.35 mm^2 and the total SoC area is about 9.6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 frequency calibration phase lock loop 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 lock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
3
作者 徐利兵 刘恺忻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0-2148,共9页
针对暗室近场信号模型且校正源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校正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该方法先后利用近场相位反补偿技术、标称坐标位置下的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技术,估计受校正源位置误差... 针对暗室近场信号模型且校正源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校正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该方法先后利用近场相位反补偿技术、标称坐标位置下的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技术,估计受校正源位置误差影响的低精度阵列误差估计结果。然后利用近场相位残差分离技术,去除由校正源位置误差引起的近场效应相位残差,获得高精度阵列误差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阵列校正性能,提升目标测向精度,并且对校正源位置坐标误差和大阵列孔径有较高的容忍度。相比于现有有源阵列校正算法,当信号频率高,阵列孔径较大时,该方法在空间有限的暗室中能够获得更良好的校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阵列校正 幅度相位误差 校正源位置误差 目标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性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测量系统的弹光调制器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研究
5
作者 王爽 李克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针对高精度双折射测量需求,开展了双弹光调制型双折射测量研究,重点解决测量系统中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线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问题。运用数字锁相技术完成了调制信号的多个频率成分提取,利用各频率调制信号幅值的比... 针对高精度双折射测量需求,开展了双弹光调制型双折射测量研究,重点解决测量系统中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线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问题。运用数字锁相技术完成了调制信号的多个频率成分提取,利用各频率调制信号幅值的比值,实现PEM相位调制幅值在线原位定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双折射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同时测量。利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对索利尔巴比涅补偿器标准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实现PEM实时在线原位定标,并且在200 ms时间内实现相对误差低于0.60%,标准偏差不超过0.049 nm的高精度、高灵敏、快速双折射测量。本研究为光学材料、元器件在线实时双折射检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射测量 弹光调制 相位幅值定标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感器误差校验技术综述
6
作者 蒋建东 李梦佳 +2 位作者 周峰 刘浩 姚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892,共14页
互感器校验仪是一种用于测试电力系统中互感器误差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互感器校验仪也在不断革新,从手动、自动再到智能化发展,成为了研究热点。按照使用方法介绍了测差法和直接比较法2类校验仪,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相关产品,... 互感器校验仪是一种用于测试电力系统中互感器误差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互感器校验仪也在不断革新,从手动、自动再到智能化发展,成为了研究热点。按照使用方法介绍了测差法和直接比较法2类校验仪,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相关产品,当前数字式校验仪因其自动化程度高且功能多。数字式校验仪既可用于传统互感器,也可用于非常规互感器,应用范围广,重点探讨了影响数字式校验仪检验精度的3种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一种基于小信号的现场校验新技术,与目前常用的现场校验方法对比有显著优点,兼容性强,安全性高,使互感器校验装置更加小型便携,适用于多种场合。最后指出互感器校验仪应不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便携化、精度提升和综合性能提升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校验仪 比差 角差 数字式校验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设计
7
作者 李雪健 陈永强 +3 位作者 马宏 刘杨 王育欣 焦义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9,共14页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计算单元(deep computing unit, DCU)并行计算技术相结合,提出PCAL信号真实相位并行提取方法,并设计实现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针对上述改进方法及实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FFT分辨率的方法相比传统FFT方法可实现约3倍的加速比;在引入并行计算后,加速比进一步提升近一个数量级,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可实现对有效带宽为2.2 GHz及以下、信号间隔为1 MHz、量化位数为8 bit的PCAL信号的相位实时提取。此外,设计的实时系统亦适用于其他变频设备的链路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提取 相位校准信号 天线组阵 并行计算 实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瓣面积最大原则的变螺旋铣削力模型标定方法
8
作者 王杰 尹书强 +2 位作者 陈圣然 张芷甄 姜尚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0,共6页
变螺旋角刀具有良好的铣削抑振性能,对其铣削力模型进行准确标定是实现变螺旋铣削力、加工稳定性精确预报等工作的基础。针对标定过程中仿真力与实验力的相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刃啮合力瓣面积最大原则的相位同步策略。该策略根据... 变螺旋角刀具有良好的铣削抑振性能,对其铣削力模型进行准确标定是实现变螺旋铣削力、加工稳定性精确预报等工作的基础。针对标定过程中仿真力与实验力的相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刃啮合力瓣面积最大原则的相位同步策略。该策略根据变螺旋角铣刀几何构型及时域内单刃铣削特征,通过在特定时间段内寻找最大力瓣面积实现实验力与仿真力相位同步,然后基于遗传算法对未知参数进行逆辨识,最终实现力系数和跳动参数的同步标定。所提方法的可靠性通过侧铣实验得到验证,采用标定的力系数和跳动参数预报的变螺旋铣削力获得与实测力高度吻合的逼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螺旋角铣刀 力系数 跳动 标定 相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无几何约束的相位-三维模型标定方法
9
作者 单硕 张龙祥 +3 位作者 季怡心 仵苇 徐斌 王建华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6-775,共10页
在基于投影仪和单目摄像机的条纹投影轮廓术中,由相位信息转换到三维信息的标定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现有的相位-高度模型仅获得了高度信息,而三角立体模型将投影仪视为逆向摄像机,相机和投影仪均需进行标定。为此,提出一种结合相... 在基于投影仪和单目摄像机的条纹投影轮廓术中,由相位信息转换到三维信息的标定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现有的相位-高度模型仅获得了高度信息,而三角立体模型将投影仪视为逆向摄像机,相机和投影仪均需进行标定。为此,提出一种结合相位-高度模型和三角立体模型的简单、无几何约束的标定新方法。首先,基于张正友平面标定法,在高度为0的光学实验位移台上实现对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标定;其次,根据标定板高度、光学实验位移信息,以及对应高度的绝对相位信息,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实现相位-高度的非线性模型求解;最后,基于摄像机成像模型和高度信息计算x和y坐标,从而获取三维几何信息。该标定方法无几何约束,同时避免了对投影仪的标定。经实验评估,其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RMSE)为0.082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定 相位-高度模型 三角立体模型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共识的分布式子阵间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10
作者 宋奇 孟祥天 +3 位作者 曹丙霞 沙明辉 朱应申 闫锋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7-2085,共9页
分布式处理结构凭借低通信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低算力需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但去融合中心也导致传统误差校正方法不再适用。为此,分别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结构的子阵间幅相误差有源校正算法和自校正算法。首先,基于平... 分布式处理结构凭借低通信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低算力需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但去融合中心也导致传统误差校正方法不再适用。为此,分别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结构的子阵间幅相误差有源校正算法和自校正算法。首先,基于平均共识理论,利用子阵节点协方差矩阵和共轭梯度法,实现分布式子阵间幅相误差有源校正。随后,利用接收数据的Hadamard积进行波达方向估计,实现分布式结构下子阵间幅相误差自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子阵间幅相误差的分布式校正,且算法性能不受子阵间幅相误差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校正 幅相误差 平均共识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荷载下蓝晶石高压性质的原位拉曼光谱实验研究
11
作者 赵霞 何明烨 梅升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I0002,共8页
蓝晶石在变质岩中具有温度和压力指示作用,而有关其高压相态和相态间转换的热力学边界研究尚存争议。本文运用动态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在线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探究了常温(25℃)、高压(至20 GPa)下蓝晶石的相态行为。结果表明,在20 GPa以... 蓝晶石在变质岩中具有温度和压力指示作用,而有关其高压相态和相态间转换的热力学边界研究尚存争议。本文运用动态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在线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探究了常温(25℃)、高压(至20 GPa)下蓝晶石的相态行为。结果表明,在20 GPa以下的压力范围,蓝晶石一直以蓝晶石-Ⅰ的相态出现,未发生从-Ⅰ态到-Ⅱ态的相转变,而且不受实验荷载速率的影响;蓝晶石的Si-O对称弯曲振动的拉曼位移(υ_(2),485.4 cm^(–1))随压力的增大而呈线性变化:υ_(485.4)=1.9 P+487.6。这一特性可用于高压实验中的压力标定,将常用的通过拉曼光谱进行压力标定的标定范围从10 GPa扩展到20 GPa,这对高压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 动态金刚石压腔 拉曼光谱 压标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工况下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校准技术研究
12
作者 殷小东 王斌武 +3 位作者 曹祎 张军 陈海宾 赵乾丞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3-1090,共8页
在实时工况环境下的计量用互感器全量程校准技术是新型量值传递溯源的关键技术,也是解决在运计量互感器周期检定困难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在实时工况下针对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全量程校准,提出了一种先注入反向电流抵消原有一次背景... 在实时工况环境下的计量用互感器全量程校准技术是新型量值传递溯源的关键技术,也是解决在运计量互感器周期检定困难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在实时工况下针对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全量程校准,提出了一种先注入反向电流抵消原有一次背景电流,再注入异频(60 Hz)试验电流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校准的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融合测差法与平衡法思想,采用锁相法指零的误差测量方法。研制了校准装置,研制的装置在一次背景电流清空试验中的残余电流占比小于2%。验证试验以停电状态下传统校验仪测得的误差值为约定真值,在模拟的实时工况下测得的比差最大误差为0.019%,角差最大误差为1.2′;在实时工况下测得的比差最大误差为0.052%,角差最大误差为1.5′。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装置已具备在实时工况下对0.5S级的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进行全量程校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电流互感器 带电校准 测差法 平衡法 锁相法指零 实时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米S-SAR卫星SAR载荷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倪江 禹卫东 +2 位作者 王楠 郑明洁 张华春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1,共10页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上安装了我国首部基于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的星载全极化SAR。S频段SAR载荷最高分辨率5 m,最大幅宽200 km。基于轻量化和低功耗设计思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大型可展开双焦点双极化相控阵馈源反射面...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上安装了我国首部基于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的星载全极化SAR。S频段SAR载荷最高分辨率5 m,最大幅宽200 km。基于轻量化和低功耗设计思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大型可展开双焦点双极化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反射面天线口径9.40 m×3.75 m,在方位向焦平面沿距离向分布16个双极化馈源;大功率收发(T/R)组件采用高效率国产GaN器件实现,单通道发射功率200 W,空间合成后系统总发射功率超过3200 W。SAR载荷质量252 kg,最大功耗1210 W。在轨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满足或优于设计要求,获取的S频段SAR图像地物信息丰富,图像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相控阵馈源 双焦点反射面天线 收发组件 内定标 全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态的垮落体材料细观参数标定方法研究——以平行黏结模型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福坤 谢锴 +2 位作者 顾缘 刘刚 郝传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24,共12页
基于散体力学和散体的实验室常规试验,在考虑垮落体开挖过程中煤岩颗粒呈现的多相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剪切试验和颗粒柱坍塌试验的宏细观参数关系标定试验和标定方法,以颗粒流程序(particleflowcode,简称PFC)线性接触模型为例对标... 基于散体力学和散体的实验室常规试验,在考虑垮落体开挖过程中煤岩颗粒呈现的多相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剪切试验和颗粒柱坍塌试验的宏细观参数关系标定试验和标定方法,以颗粒流程序(particleflowcode,简称PFC)线性接触模型为例对标定试验中的各类宏细观参数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垮落体中救援通道开挖的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对标定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剪切试验和颗粒柱坍塌试验能分别有效地反映垮落体结构在准静态流状态下的剪切破坏和垮落体在快速流状态下碰撞时的能量演变;(2)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中,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尼分别对处于准静态流的剪切试验和处于快速流的颗粒柱坍塌试验起主要影响作用,颗粒形态对两者的影响作用则相近且不能忽略;(3)在结合各细观参数对标定试验宏观参数的影响上,提出结合相态分析和权重分析,在确定各相态主导细观参数的基础上快速实现且满足各相态的细观参数标定;(4)采用剪切试验和颗粒柱坍塌试验标定的垮落体中救援通道开挖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相似模拟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考虑相态的标定方法在垮落体研究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标定 散体 相态 剪切试验 颗粒柱坍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相控阵雷达横滚角标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皓 雷艺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9,共8页
提出了一种相控阵雷达横滚角标校方法,利用相控阵雷达横滚角与目标俯仰角测量误差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结合雷达自带的角度测量误差标定手段,快速地计算得到雷达的横滚角,进而大幅提高相控阵雷达的角度测量精度。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计... 提出了一种相控阵雷达横滚角标校方法,利用相控阵雷达横滚角与目标俯仰角测量误差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结合雷达自带的角度测量误差标定手段,快速地计算得到雷达的横滚角,进而大幅提高相控阵雷达的角度测量精度。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横滚角与使用激光测量仪器测得的横滚角结果精度相当,完全能够满足高精度测量雷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横滚角 标校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示波器相频特性的计量评价
16
作者 梁志国 王宁 +1 位作者 梁家奕 高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4-1400,共7页
针对数字示波器相频特性校准中,响应波形与激励信号之间相位差获取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借助于脉冲沿幅度触发功能特性的方法,通过设定触发参量与激励信号幅度关系,固定与响应信号波形相对应的激励信号的相位点,从而精确获取被测数字示... 针对数字示波器相频特性校准中,响应波形与激励信号之间相位差获取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借助于脉冲沿幅度触发功能特性的方法,通过设定触发参量与激励信号幅度关系,固定与响应信号波形相对应的激励信号的相位点,从而精确获取被测数字示波器的相移特性,并统一了不同频率下相移特性的参考相位点,顺利获得数字示波器相频响应特性曲线。在一组实验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用于数字示波器相频响应特性的测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计量 数字示波器 相频响应特性 频率特性 校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毫米波雷达多通道幅相校准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伦源 赵国强 刘昊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94-197,共4页
在毫米波雷达系统中,由雷达收发链路差异引起的通道间幅相误差直接影响了通道收发功率合成效率以及测角精度。因此,雷达多通道间的幅相校准对于雷达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方法,对收发... 在毫米波雷达系统中,由雷达收发链路差异引起的通道间幅相误差直接影响了通道收发功率合成效率以及测角精度。因此,雷达多通道间的幅相校准对于雷达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方法,对收发信号进行误差估计并补偿。本文将该算法部署到FPGA平台上进行实现,通过仿真和上板验证,该系统校准准确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好,保证了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雷达系统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频域分析 幅相校准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函数相位偏移的电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自标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治成 黎自豪 +2 位作者 蒲红吉 吴昶亮 展丙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03-2813,共11页
比对标定对于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保持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易受现场环境限制,且成本昂贵。电场式时栅精度不断刷新,寻找外部参考基准也变得日益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圆周封闭原则为基准,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平移定律,将电场式时栅... 比对标定对于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保持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易受现场环境限制,且成本昂贵。电场式时栅精度不断刷新,寻找外部参考基准也变得日益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圆周封闭原则为基准,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平移定律,将电场式时栅的误差序列值以2π/n角位移值进行移相,利用具有不同移相次数的误差序列值进行频谱分析,互相补偿缺失的谐波分量,最终利用各次谐波分量重构传感器误差函数的自标定方法。并据此设计、搭建了相应的自标定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自标定方法对于电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中所包含的周期性误差补偿效果显著。对极内,使用该自标定方法与用光栅作为参考基准所获得的标定精度基本相当,两者误差为0.05",对极内误差下降67%;整周范围内,两者误差为0.15",整周误差下降80%。该自标定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比对标定法在效率、应用范围及标定成本方面均拥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式 角位移传感器 自标定 误差移相 谐波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相位校准与方位角估计模块的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俊 汤涛林 +2 位作者 张玉涛 尹项博 李国栋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在渔业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应用,其方位角估计精度决定了能否准确确定目标鱼群的方向和位置。为了提高方位估计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正交数字下变频技术的相位校准算法,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基于现场可... 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在渔业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应用,其方位角估计精度决定了能否准确确定目标鱼群的方向和位置。为了提高方位估计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正交数字下变频技术的相位校准算法,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了该算法;然后采用Vitis HLS平台构建了方位角估计知识产权(IP)核,在提高方位角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浮点计算时延;最后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模块的方位角估计误差不超过0.05°,整体计算延迟不超过420 ns,逻辑资源消耗不超过45%,与系统指标相符。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中,显著提升了系统精度和性能,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波束 相位校准 Vitis HLS 方位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reeTrack:基于差分相位全息图的RFID非接触式鲁棒定位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桂林卿 蒋祎 +1 位作者 张卿云 肖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3,共12页
针对复杂室内环境非接触式RFID目标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RFreeTrack系统,其使用商用RFID设备计算出目标反射信号,实现了复杂环境下高精度非接触式目标定位。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相似度的搜索方法用于校准静态信号,从而显著... 针对复杂室内环境非接触式RFID目标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RFreeTrack系统,其使用商用RFID设备计算出目标反射信号,实现了复杂环境下高精度非接触式目标定位。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相似度的搜索方法用于校准静态信号,从而显著增强了目标反射信号提取的鲁棒性。然后,提出了基于差分相位全息图的非接触式定位方法,排除阅读器天线位置的影响,提升了定位准确度,降低了系统的部署难度。最后,实现了一个高精度的非接触式定位系统原型。实验表明,在复杂环境中使用校准后的静态信号提取出的目标反射信号相位,相较于现有方法误差降低了68.8%。基于校准过的静态反射信号,在复杂环境中使用差分相位全息图的定位误差平均值为0.040 8 m,相较于现有方法提升了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室内定位 非接触式定位 静态信号校准 差分相位全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