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背景下被害人保护之回顾与前瞻
1
作者 冯露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1,共12页
在第四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审视作为刑事诉讼主体的被害人的地位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域外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演进逐步纳入了不同形态的被害人参与模式。我国的被害人主体地位理论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拓... 在第四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审视作为刑事诉讼主体的被害人的地位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域外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演进逐步纳入了不同形态的被害人参与模式。我国的被害人主体地位理论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拓展,故有必要在被害人与其他诉讼主体的关系视角下对被害人的主体性价值予以理解与重构。梳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被害人权利谱系发现,偏重被害人“主体性”的被动型权利与彰显被害人与其他诉讼主体“主体间性”关系的能动型权利得到了较为合理的配置。对被害人参与相对不起诉程序的实践考察则发现,被害人的知情权、意见发表权、和解权与救济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实现。但仍需在将来的修法中为被害人知情权的完善预留制度空间,同时为被害人和解权的行使配套相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诉讼主体 主体间性 知情权 刑事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体育赛事算法推荐的运行机制、法律难题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5,126,共9页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算法推荐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之中,实现了赛事节目传播范式的变革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但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法律风险。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在阐明算法推荐技术与体育赛事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算法推荐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之中,实现了赛事节目传播范式的变革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但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法律风险。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在阐明算法推荐技术与体育赛事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赛事算法推荐的运行机制、法律难题和治理路径。研究表明,体育赛事算法推荐经历体育数据收集、体育数据分析、体育数据审核、体育用户画像标签提取以及体育数据推荐五个阶段;虽然体育赛事算法推荐降低了大规模信息推荐的决策成本,有效解决了信息冗余问题,促进了个性化体育赛事的精准推送,但也引发了运动员合法权益受损、体育赛事网络平台权力异化、社会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被侵犯等新的法律难题。基于此,该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提高网络平台对体育赛事算法推荐的注意义务;网络平台应承担体育赛事算法推荐的反垄断义务;网络平台应引入透明度义务和用户拒绝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赛事 算法推荐 运动员隐私权 权力异化 知情权 注意义务 透明度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碳汇项目利益相关人知情权保障研究
3
作者 徐晨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环境信息知情权作为《奥胡斯公约》中重要的程序性环境权,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中没有得到完备保障。检视静态法律规定与动态项目实践,存在权利保障规定滞后、获取信息渠道不畅、泛化环境保护概念等现实困境。总结域外REDD+项目经验,确定... 环境信息知情权作为《奥胡斯公约》中重要的程序性环境权,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中没有得到完备保障。检视静态法律规定与动态项目实践,存在权利保障规定滞后、获取信息渠道不畅、泛化环境保护概念等现实困境。总结域外REDD+项目经验,确定保障知情权所需的林业碳汇信息范畴,为立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树立环境事务衔接边界、规范碳汇信息披露主体责任、提高林业碳汇信息获取能力建设提供对策,以保障弱势利益相关人在林业碳汇项目中的知情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知情权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利型维权现象研究——从王海打假到“青花椒”
4
作者 李可 张文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100,共14页
营利型维权是行为主体利用可能的维权救济路径,以维权名义牟取一定利益的行为。营利型维权与普通维权的根本区别在于正当性,普通维权的正当性是绝对的和清晰的,营利型维权的正当性是相对的和模糊的。营利型维权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一... 营利型维权是行为主体利用可能的维权救济路径,以维权名义牟取一定利益的行为。营利型维权与普通维权的根本区别在于正当性,普通维权的正当性是绝对的和清晰的,营利型维权的正当性是相对的和模糊的。营利型维权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受到现实利益因素的驱动,另一方面,现有维权体系的推动、诉讼框架的局限都是催生该现象的原因。根据王海打假、“青花椒”案件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将营利型维权分为消极影响营利型维权和积极影响营利型维权。从营利型维权的后果来看,营利型维权最大的问题在于对维权体系及相关理论和诉讼体系及相关理论的冲击。无论是积极影响营利型维权还是消极影响营利型维权,在这一点上大体是一致的。对于营利型维权现象,行政规制的效率较高,但是适用范围有限。虽然当前司法规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限于司法解释的层级,无法解决在应对营利型维权案件时碎片化和法律法规层级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利型维权 知假买假 惩罚性赔偿 职业打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碳汇项下林农权益保障研究
5
作者 洪京楠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党的二十大对“双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碳汇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林农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在知情权、参与权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对待现象。针对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决策过程边缘化,碳汇增汇归属不明晰及其导致... 党的二十大对“双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碳汇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林农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在知情权、参与权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对待现象。针对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决策过程边缘化,碳汇增汇归属不明晰及其导致的权利冲突,以及碳汇增益分配不公、林农收益远低于投入等现状,提出建立透明公正的参与机制、明晰产权归属、优化增益分配方案等,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林业碳汇发展格局,让林农真正成为绿色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林农权益保障 知情权与参与权 碳汇增汇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知情权的旅行社信息披露制度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钱亚妍 姚延波 胡宇橙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0期64-70,共7页
文章针对旅行社经营中失信于游客的问题,以游客知情权为法律基础,提出以信息披露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从包价旅游合同信息、旅行社经营信息和监管信息3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旅行社信息披露实践操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建立完整的旅... 文章针对旅行社经营中失信于游客的问题,以游客知情权为法律基础,提出以信息披露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从包价旅游合同信息、旅行社经营信息和监管信息3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旅行社信息披露实践操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建立完整的旅行社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进一步明确服务质量标准,递交统一内容标准的旅行社年度经营信息报告,建立垂直搜索数据库,建立旅游消费者组织,提供旅游服务体验信息,指导游客消费等,并以游客知情权救济做制度补充。关注强化旅行社信息披露义务,推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消费者组织信息监管能力的发展,以期构建旅游业诚信经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游客知情权 旅行社信息披露 诚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 被引量:63
7
作者 魏雷 钱俊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6,共11页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实性的索求来看,游客基于自身利益对旅游地持有建立于感官体验的保守的地方感,对真实性的理解与前现代、原始、贫穷有关。而摩梭人一方面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供游客消费,一方面也批判游客将地方真实性与贫穷等同。他们在地方变化的过程中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在传统与发展之中不断调适,他们所理解的真实性是依附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实践与地方实践,是一种动态与进步的文化与地方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凝视 发展权利 地方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 被引量:84
8
作者 保继刚 左冰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7期11-18,共8页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和旅游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吸引物权 龙胜景区 傣族园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私权与知晓权:冲突及平衡 被引量:12
9
作者 单波 陈亦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与人的非理性表现相关 ,来源于媒介资本的统治力量 ,表现为知性主体与人格主体的矛盾 ,以及民主政治的公开性与隐私权的泛化之间的矛盾。要平衡隐私权与知晓权之间的关系 ,必须辩证把握三个原则 ,即公众利益和国民... 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与人的非理性表现相关 ,来源于媒介资本的统治力量 ,表现为知性主体与人格主体的矛盾 ,以及民主政治的公开性与隐私权的泛化之间的矛盾。要平衡隐私权与知晓权之间的关系 ,必须辩证把握三个原则 ,即公众利益和国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人格权至上的原则和“实际的恶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晓权 冲突 平衡 非理性表现 知性主体 人格主体 民主政治 新闻传播 新闻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权相关问题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奇 刘飞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4-58,共5页
由于法学界对知情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和行使方式的认识不同 ,所以对它的概念解释也就不一致 ;知情权的权利不应当只包括公民个体 ;知情权的义务主体包括机关和个人 ;其内容包括权利主体的知晓、申请、获得帮助、救济、更正等权利 ,... 由于法学界对知情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和行使方式的认识不同 ,所以对它的概念解释也就不一致 ;知情权的权利不应当只包括公民个体 ;知情权的义务主体包括机关和个人 ;其内容包括权利主体的知晓、申请、获得帮助、救济、更正等权利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与之相应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权概念 权利主体 义务主体 知情权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吸引物权的表达与实践 被引量:12
11
作者 辛纪元 曹务坤 吴大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学者们已经从经济学或社会学或系统学或文化学等视角界定和诠释旅游吸引物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学者从法学的视角界定和诠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吸引物权的概念;虽然保继刚、左冰和张琼、张德淼探讨了旅游吸引物权的立法问题,但是由于... 学者们已经从经济学或社会学或系统学或文化学等视角界定和诠释旅游吸引物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学者从法学的视角界定和诠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吸引物权的概念;虽然保继刚、左冰和张琼、张德淼探讨了旅游吸引物权的立法问题,但是由于学科思维的差异,由于对旅游吸引物权的认识不够,所以对于"旅游吸引物权的立法"的观点相左,其两者的观点都不令人诚服。追根溯源,在吸收旅游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该从法学视角探讨旅游吸引物,反思和检讨旅游吸引物权的表达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财产权 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基于知情权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衠 丁波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8,共5页
公众信息获取权被视为信息社会公民的重要权利,从宪法的维度上来说,公众信息获取权来源于知情权这一宪法基本权利。从美、日、德等国的学说和判例来看,知情权虽然并未被普遍写入宪法,但可以从已有的基本权利中找到源头。信息社会时代下... 公众信息获取权被视为信息社会公民的重要权利,从宪法的维度上来说,公众信息获取权来源于知情权这一宪法基本权利。从美、日、德等国的学说和判例来看,知情权虽然并未被普遍写入宪法,但可以从已有的基本权利中找到源头。信息社会时代下的公众信息获取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特征,不仅排除国家权力对信息获取的干涉,同时要求国家为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采取积极作为,保障公民的人格发展与民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获取 知情权 信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敏 刘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效率关系密切。现阶段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需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充分发挥产权激励机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 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效率关系密切。现阶段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需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充分发挥产权激励机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的作用的基本观点,只有在我国进行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构筑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才能提高我国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产权 产权制度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知情权制度的完善路径 被引量:8
14
作者 费艳颖 王越 张万彬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7-621,共5页
近年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知情不但是公众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还有利于预防不利于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 近年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知情不但是公众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还有利于预防不利于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顺利快速实现。但是我国知情权制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知情权制度主体、客体、权利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知情权的权利主体范围、严格限制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完善知情权司法救济,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知情权 权利主体 信息公开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因不知情权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野 刘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0,共9页
在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下,受测者对于检测结果是否享有不知情权,这是比较法上的新课题。基因不知情权与知情权关系密切,皆根植于个人自主,但二者并不等同。基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最佳利益原则、个人自主及私人领域保护等政策考量,确立基... 在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下,受测者对于检测结果是否享有不知情权,这是比较法上的新课题。基因不知情权与知情权关系密切,皆根植于个人自主,但二者并不等同。基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最佳利益原则、个人自主及私人领域保护等政策考量,确立基因不知情权具有正当性。对基因不知情权的法律保护,隐私权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情,个人信息权模式缺乏明确的法源依据,一般人格权模式在当前看来是最可行的方案。基因不知情权可能与生命权、健康权和生育权等权利发生冲突,应平衡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不知情权 个人自主 权利冲突 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的特殊干涉: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不同意的伦理选择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海燕 陈晓阳 曹永福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6,56,共4页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面临着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不同意,分析了导致知情不同意的可能原因,论证了面对危及患者生命的知情不同意时医生行使特殊干涉权的合乎伦理性,并提出了行使特殊干涉权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知情不同意 原因 特殊干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赴台旅游大陆居民的旅游者权利保障——以两岸旅游合同范本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健雄 韩荣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71,共7页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市场呈蓬勃发展之势,旅游者权利保障问题成为该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具有行政推广效力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作为考察对象,台湾地区的《"国内"旅游定型化契约书范本》作为...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市场呈蓬勃发展之势,旅游者权利保障问题成为该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具有行政推广效力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作为考察对象,台湾地区的《"国内"旅游定型化契约书范本》作为比较对象,旅游者权利保障的实践效果将尽览无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者权利 合同范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隐性新闻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琳 申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前在我国新闻采访的实践中,尽管隐性采访尚未获得明确的法律认可,但由于这一方式确实有助于保障实现公众知情权,有效实现舆论监督,因此,为新闻媒体所经常使用,也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应该看到,隐性采访形式的使用也常常会引发对个人... 目前在我国新闻采访的实践中,尽管隐性采访尚未获得明确的法律认可,但由于这一方式确实有助于保障实现公众知情权,有效实现舆论监督,因此,为新闻媒体所经常使用,也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应该看到,隐性采访形式的使用也常常会引发对个人隐私权的侵权行为,导致一系列冲突。本文通过对冲突状况的分析,对国内外解决这一冲突的法律规范的辨析,寻找解决冲突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条件,为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平衡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相应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采访 隐私权 公众知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权的权利属性探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艺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2,共6页
本文以“政策──原则”分析框架为基础 ,探讨了知情权的权利属性及其对中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启示意义。作为原则维度 ,知情权在信息公开立法的地位与功能虽不容忽视 ,但其重要性却远不及信息公开立法的政策维度。知情权至今在大多数... 本文以“政策──原则”分析框架为基础 ,探讨了知情权的权利属性及其对中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启示意义。作为原则维度 ,知情权在信息公开立法的地位与功能虽不容忽视 ,但其重要性却远不及信息公开立法的政策维度。知情权至今在大多数国家既不是宪法性基本权利 ,也不是必然的法定权利 ,但其主体、客体、内容、界限却已基本成型。认清知情权的这些特点对进行符合中国实际的信息公开立法 ,推进民主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权 权利属性 中国 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权利 宪法性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肉搜索与隐私侵犯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以澄 文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人肉搜索只是一种搜索方式,但因为其对隐私的揭示使之成为暴露隐私的专有名词,这是一种误解,从而引起人们对它的赞扬或讨伐。侵犯隐私和人肉搜索并不存在对等关系,隐私保护也不是绝对的。对普通人来说,其隐私理应受到尊重,但对公众人物... 人肉搜索只是一种搜索方式,但因为其对隐私的揭示使之成为暴露隐私的专有名词,这是一种误解,从而引起人们对它的赞扬或讨伐。侵犯隐私和人肉搜索并不存在对等关系,隐私保护也不是绝对的。对普通人来说,其隐私理应受到尊重,但对公众人物合理介入隐私也可以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实行舆论监督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隐私 知情权 网络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