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模式对天然气低负荷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海洋 刘子睿 +1 位作者 涂垚杰 杨涛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8,70,共6页
在实验室规模燃烧台架上开展了天然气燃烧器低负荷稳燃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实验,系统考察了4种燃料和空气混合模式下的天然气旋流火焰结构、稳燃极限范围及NO、CO排放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下降,天然气旋流火焰尺寸逐渐减小,全预混燃... 在实验室规模燃烧台架上开展了天然气燃烧器低负荷稳燃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实验,系统考察了4种燃料和空气混合模式下的天然气旋流火焰结构、稳燃极限范围及NO、CO排放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下降,天然气旋流火焰尺寸逐渐减小,全预混燃烧火焰体积最小,非预混火焰锋面上出现褶皱;全预混火焰易发生回火导致稳燃极限范围最窄,非预混燃烧稳燃极限范围最宽,但CO生成量、排放量最高。综合考虑稳燃和排放性能,推荐采用部分预混燃烧作为天然气燃烧器低负荷调峰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调峰 燃料和空气混合模式 火焰不稳定 燃烧极限 燃烧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污染物去除效能
2
作者 张欣源 张帅 +2 位作者 张凤军 孙绍芳 王嘉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662,共7页
为了探讨浸渍-焙烧法制备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过程中浸渍、焙烧条件对所制得催化剂的目标污染物环丙沙星、总有机碳去除效能的影响,基于钢渣比表面积较大且含有较多活性金属的特性,设计单因素试验解析所制得催化剂的环丙沙星、总有机... 为了探讨浸渍-焙烧法制备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过程中浸渍、焙烧条件对所制得催化剂的目标污染物环丙沙星、总有机碳去除效能的影响,基于钢渣比表面积较大且含有较多活性金属的特性,设计单因素试验解析所制得催化剂的环丙沙星、总有机碳去除效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方差分析探讨所制得催化剂的总有机碳去除率对前驱液浓度、浸渍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4个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分析所制得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与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当前驱液中硝酸铈的浓度为0.20 mol/L、浸渍时间为4 h、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 h时,所制得催化剂的环丙沙星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7.79%;相对于未添加催化剂与添加钢渣催化剂,添加所制得催化剂时的总有机碳去除率为53.48%,焙烧温度对所制得催化剂的总有机碳去除率的影响最显著;相对于钢渣催化剂,所制得催化剂的表面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氧化铈在钢渣中形成状态较好;铈元素以Ce^(3+)、 Ce^(4+)氧化还原对的形式负载于钢渣载体表面,所制得催化剂表面的羟基基团和羰基结构对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氧化 污染物去除效能 铈负载钢渣臭氧催化剂 浸渍-焙烧法 环丙沙星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模型的汉江安康断面以上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雨潇 李家科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8,共9页
基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构建了汉江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环境水文预测(HYPE)模型,模拟了2012—2016年安康水文站的降水量和径流以及研究区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结果表明:HYPE模型日径流量和月径流量模拟结果率定期纳升效率系数分别为... 基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构建了汉江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环境水文预测(HYPE)模型,模拟了2012—2016年安康水文站的降水量和径流以及研究区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结果表明:HYPE模型日径流量和月径流量模拟结果率定期纳升效率系数分别为0.78、0.90,验证期分别为0.69、0.87;总氮、总磷负荷模拟结果率定期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71、0.69,验证期分别为0.68、0.63,表明HYPE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良好适用性;汉江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总氮和总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6—10月,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施用与水土流失;研究区总氮单位面积负荷流失量为0.354~6.139 kg,总磷单位面积负荷流失量为0.012~0.395 kg,总氮、总磷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偏南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防治水土流失是控制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HYPE模型 总氮负荷 总磷负荷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分区的鄱阳湖流域入湖总磷负荷估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芳 王华 +2 位作者 曾一川 闫雨婷 陈经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6,共8页
随着江西省和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总磷超标且浓度日益上升。针对鄱阳湖流域内主要磷污染来源成因问题,基于污染源普查的流域分区技术方法,开展全流域总磷污染负荷核算和入湖磷污染源系统定量解析。结果表明:2021年鄱阳... 随着江西省和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总磷超标且浓度日益上升。针对鄱阳湖流域内主要磷污染来源成因问题,基于污染源普查的流域分区技术方法,开展全流域总磷污染负荷核算和入湖磷污染源系统定量解析。结果表明:2021年鄱阳湖入湖总磷污染负荷为1.49万t,主要污染来源于陆域输入,其贡献占比为87.73%,湖体内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内源释放(5.52%)和水土流失(4.60%);污染源按贡献权重大小排序依次为畜禽养殖(48.63%)>城镇生活(20.01%)>种植业(9.71%)>水产养殖(7.37%)>内源释放(5.52%)>水土流失(4.6%)>工业企业(1.12%)>农村生活(0.89%)>候鸟粪便(0.46%)>旅游业(0.12%);在空间分布上,总磷入湖负荷高贡献流域主要集中在赣江集水区和滨湖区,贡献占比分别为50.67%、25.92%,抚河和信江集水区总磷产生量集中,贡献率分别为7.64%、8.34%;各分区的总磷污染源贡献结构类似,主要呈现为农业源为主,城镇源为次要来源。研究显示,鄱阳湖总磷污染来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不同区域对总磷入湖主控污染源具有相似性,建议优先管控滨湖区和赣江集水区等高贡献流域,并针对农业源、城镇生活等主控贡献源提出相应的防控削减措施,以改善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总磷 污染负荷 空间差异 主控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巢湖地区沙河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及削减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谢三桃 朱慧娈 +3 位作者 叶勇 朱璇睿 李然 汪可欣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4,141,共9页
针对巢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问题,以巢湖二级子流域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沙河流域水文特征、河道水质受损情况、污染源分布及源强评估分析,建立了陆域污染物负荷与水质定量响应关系,识别了流域重点控制区域,通过水文模拟模型(HSPF... 针对巢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问题,以巢湖二级子流域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沙河流域水文特征、河道水质受损情况、污染源分布及源强评估分析,建立了陆域污染物负荷与水质定量响应关系,识别了流域重点控制区域,通过水文模拟模型(HSPF)模拟了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目标值,并制定了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在工业点源污染、生产区径流污染、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严格执行巢湖流域地方排放标准,镇区截污纳管率提高到80%,村镇坑塘治理率达到85%以上等削减措施情景下,各管控区域出口断面水质可达到目标水质考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总量控制 水污染防治 水文模拟模型 沙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1
6
作者 吴悦颖 李云生 刘伟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借鉴评价收入公平性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合理性的评估方法.以全国七大流域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过程为例,使用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量、环境容量等指标对分配的影响,绘... 借鉴评价收入公平性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合理性的评估方法.以全国七大流域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过程为例,使用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量、环境容量等指标对分配的影响,绘制各影响因素的洛伦茨曲线;根据洛伦茨曲线对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按照合理的基尼系数范围确定各流域排污量的削减方案.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量的洛伦茨曲线正确反映了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的流域,为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基尼系数 总量分配 水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曾思育 杜鹏飞 陈吉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对美国目前常用的一些用于流域总量管理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概括分类,把收集到47个模型划分为流域负荷模型、受纳水体模型和集成化模拟系统三类,并选择其中的19个流域污染负荷模型作为重点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这19个模型,首先对各模型的... 对美国目前常用的一些用于流域总量管理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概括分类,把收集到47个模型划分为流域负荷模型、受纳水体模型和集成化模拟系统三类,并选择其中的19个流域污染负荷模型作为重点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这19个模型,首先对各模型的主要输入数据、模型主要的输出信息、模型所能处理的土地利用类型、模型中水文侵蚀和沉积物的计算机理、污染负荷计算结果的基本形式、所能模拟的污染物类型、模型的时间尺度特征、模型软件的提供者等9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和对部分模型实际使用的效果,从模型处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对流域点源的识别和处理)的适用性、对不同时间尺度的适应性、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不同类型污染物负荷的计算能力、对污染物运移过程的描述、模型结果输出的友好性、输入数据的需求程度、评估和设计污染总量管理措施的支持能力、以及使用说明文档的完备性等9个方面,对模型性能进行了定性评估,分别用“高”、“中”、“低”来表示模型的优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总量控制 负荷模型 性能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染负荷核算的岷江流域总磷污染成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2
8
作者 温泉 马迎群 +4 位作者 时瑶 迟明慧 秦延文 刘志超 杨晨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2-339,共8页
总磷是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首要超标因子,岷江作为长江上游流量最大的支流,总磷污染严重,对长江总磷污染贡献较大。为了解岷江流域总磷污染,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得到2016年岷江流域污染源总磷入河量为1154 t,以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最... 总磷是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首要超标因子,岷江作为长江上游流量最大的支流,总磷污染严重,对长江总磷污染贡献较大。为了解岷江流域总磷污染,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得到2016年岷江流域污染源总磷入河量为1154 t,以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最高(51.3%),其次为城镇生活源(28.7%)、农业非点源(8.24%)、工业源(9.57%)、畜禽养殖源(1.21%),城市径流源(0.99%)最低;在空间上岷江流域总磷污染负荷呈中游(64.2%)>下游(32.6%)>上游(3.1%)的特点,与岷江干流总磷浓度变化趋势相符,其中成都市总磷污染负荷最高(51.2%),与区域人口密度高、生产和生活活动密集有关。结合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岷江流域总磷污染成因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缺口较大、城镇生活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工业企业密布、部分支流总磷污染严重、水污染治理导向不全面。针对岷江总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及成因,提出“上游保护优质水体、中游治理重污染水体、下游恢复不达标水体”的分区污染防治对策,统筹流域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岷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流域 总磷 污染负荷 污染成因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5
9
作者 邓义祥 郑赛赛 +2 位作者 李子成 郝晨林 郑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2-388,共7页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控制制度 容量总量控制 排污许可制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道路LID设施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许萍 何俊超 +3 位作者 任心欣 汤伟真 张雅君 黄俊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5,共5页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为例,运用SWMM模型研究了生物滞留设施、透水沥青道路、透水铺装三种LID设施对区域内道路综合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中7个设计参数的优化,模型中水文水力、水质参数通过典型降雨过程进行率定。结果表明,...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为例,运用SWMM模型研究了生物滞留设施、透水沥青道路、透水铺装三种LID设施对区域内道路综合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中7个设计参数的优化,模型中水文水力、水质参数通过典型降雨过程进行率定。结果表明,E_(NS)、R^2值基本在0.77和0.80以上,SWMM模型模拟与实测水量水质过程趋势线基本一致,精度较好;7个设计参数中,D_A和D_C对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呈负相关,其余参数呈正相关,且影响最大是D_C;B_H、S_(T1)和S_(T2)的设计优化值分别为0.15~0.3、0.6~0.8、0.5~0.7m,DC的设计优化值为0.5~1.5,H_A和D_A应在10%范围内予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 径流总量 污染负荷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基尼系数最小化模型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优化——以张家港平原水网区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田平 方晓波 +1 位作者 王飞儿 朱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09,共9页
本文通过应用WASP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及其在各镇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确定整个区域的污染物目标总量.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提出并开发了基于经济、社会和资源禀赋的综合环境基尼系数最小化模型,用于污染物目标总量分配的最优... 本文通过应用WASP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及其在各镇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确定整个区域的污染物目标总量.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提出并开发了基于经济、社会和资源禀赋的综合环境基尼系数最小化模型,用于污染物目标总量分配的最优化求解.最终分配方案相比污染物现状排放、容量分配两种情形而言,COD的基尼系数分别下降15.1%和8.4%,氨氮的基尼系数分别下降11.0%和13.7%,分配方案更加公平、合理.在最终优化分配所得的COD削减方案中,长泾镇削减比率最高,达到20%,削减量为231.74t/a;在相应的氨氮削减方案中,祝塘镇削减比率最高,达到59.9%,削减量为59.74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最小化 总量分配 环境容量 WAS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港海域环境容量的二步分配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秦华 张珞平 +2 位作者 王佩儿 赵清 洪华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217-220,共4页
现有的总量控制污染负荷分配方法通常不考虑非点源污染,使环境容量的计算缺乏科学性,分配缺乏可操作性,污染控制方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象山港海洋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研究中,在全面识别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容量的二步分配... 现有的总量控制污染负荷分配方法通常不考虑非点源污染,使环境容量的计算缺乏科学性,分配缺乏可操作性,污染控制方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象山港海洋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研究中,在全面识别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容量的二步分配法,即首先为管理控制难度大的非点源预留环境容量,再将剩余容量在其它部门间进行环境经济优化分配.海域环境容量的二步分配法将非点源纳入总量控制的分配体系,同时考虑了部门间的优化分配,有助于实现海域环境目标和环境容量资源的最佳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二步分配法 总量控制 非点源 污染负荷 象山港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文龙 曾思育 +2 位作者 杜鹏飞 陈吉宁 刘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针对中国水污染物总量管理面临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的转变趋势,提出了一种兼顾两种管理模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水体分类计算、汇水区与行政区相关联、自下而上、不同保护要求的水体予以差别化对待、污染... 针对中国水污染物总量管理面临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的转变趋势,提出了一种兼顾两种管理模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水体分类计算、汇水区与行政区相关联、自下而上、不同保护要求的水体予以差别化对待、污染物控制类型扩展的原则上,将水体按环境容量利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保护性利用、恢复性利用、控制性利用、开发性利用和限制性利用5种类型,分别采用目标总量、混合管理、容量总量、容量总量和混合管理等不同模式,并给出了分别按汇水区和行政区计算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一般过程.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西南区域发展战略环评案例,结果表明云南省31.25%地市需调减COD总量,43.75%地市需调减氨氮总量,而贵州省55.56%地市可适当调增COD总量,44.44%地市可适当调增氨氮排放总量.该方法可将总量限值的确定与当地水环境质量改善紧密结合,强化水环境对现状质量不达标地区未来发展的约束,同时适当减弱水环境条件对达标地区的约束以换取其发展空间.以计算出的排放限值为依据对当前的减排目标进行调整可为云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经案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方法为中国水环境管理从目标总量模式向容量总量模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总量控制 容量总量控制 水环境 环境管理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日负荷总量计划在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梁博 王晓燕 曹利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4期37-41,共5页
概述了美国环保局提出的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计划的背景、发展进程、组成框架,介绍了TMDL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何确定水质关键管理区,以及TMDL计划中评价污染源并估算污染负荷容量的方法。最后对我国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提出建议:分地区... 概述了美国环保局提出的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计划的背景、发展进程、组成框架,介绍了TMDL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何确定水质关键管理区,以及TMDL计划中评价污染源并估算污染负荷容量的方法。最后对我国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提出建议:分地区、分重点、分阶段地实施开发TMDL计划,注意开发简单、实用、经济的估算负荷量的模型与技术手段,在总量控制范围内,应保证TMDL计划与其他控制措施相结合,计划中应包括公众参与和评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负荷分配 污染控制管理 最大日负荷总量控制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河口水库水体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锦辉 李群 潘轶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根据鸭河口水库受纳点源及面源污染负荷情况 ,选择枯水期为预测时期 ,采用迪隆模型对鸭河口水库水体总氮、总磷进行预测研究 ,为鸭河口水库水质保护和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鸭河口水库 总氮 总磷 迪隆模型 污染负荷 预测参数 水体污染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流域铊污染物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克俭 文涛 +4 位作者 陈灿 姜苹红 万勇 钟振宇 田石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7-2336,共10页
针对湖南湘江流域含铊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引起部分河段地表水铊含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对河流相应集水区各涉铊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铊污染物入河量,选择模型,按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水质目标,估算出目标河段铊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并按容量... 针对湖南湘江流域含铊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引起部分河段地表水铊含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对河流相应集水区各涉铊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铊污染物入河量,选择模型,按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水质目标,估算出目标河段铊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并按容量总量管理模式,提出各地区、各污染源铊污染物排放与削减的分配方案.结果显示,湘江干流永州、郴州、衡阳和娄底段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而株洲、湘潭、长沙和岳阳段容量计算结果为负值,表明该河段铊污染物含量已超过水环境容量;除汨罗江外,湘江一级支流均有剩余的铊环境容量,容量较大的是耒水,其次是洣水和舂陵水;10条涉及铊排放的二级支流,都还有剩余环境容量,容量最多的是西河,其次是永乐江和攸水.铊排放超出环境容量的区域,须进行铊污染物削减,需要削减的地市有永州、衡阳、湘潭、长沙和岳阳,需要削减的行业涉及化工、有色、钢铁、锰业和玻璃行业,削减总量达到每年3.188 t.化工行业排放最大,为每年3.239 t,需要削减的量也最大,为每年2.862 t,占削减总量的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污染物 水环境容量 容量总量控制 允许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非点源总氮负荷估算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怀恩 王莉 史淑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0-544,共5页
目的估算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并分析其影响。方法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水源区非点源TN污染负荷。结果水源区陕西汉丹江流域非点源TN约为8.2×104t/a,主要来自汉江流域。结论非点源污染是影响陕西水源区水环境质... 目的估算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并分析其影响。方法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水源区非点源TN污染负荷。结果水源区陕西汉丹江流域非点源TN约为8.2×104t/a,主要来自汉江流域。结论非点源污染是影响陕西水源区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陕西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TN负荷 汉江 丹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方便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亮 刘畅 +2 位作者 陈琳 金梦婷 邱云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7,共8页
以南京市溧水区方便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并结合RS技术对整个汇水区域进行污染源的解析,确定污染关键因素以及重点污染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该水源地现状的最优保护方案。结果表明:在整个汇水区域中,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且... 以南京市溧水区方便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并结合RS技术对整个汇水区域进行污染源的解析,确定污染关键因素以及重点污染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该水源地现状的最优保护方案。结果表明:在整个汇水区域中,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且主要集中在青龙桥河、谢家棚河和西南村河3个水库主要来水河流流域内。青龙桥河和谢家棚河流域是污染负荷排放量最大的区域,其次是西村河和西南村河流域。在兼顾污染物去除率和成本的前提下,生态沟渠-生态塘技术是最优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其次为生态拦截缓冲带技术;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农村生活污水最优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型水源地 子流域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总量控制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质资料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0
19
作者 丁晓雯 刘瑞民 沈珍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8,共5页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目前开展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手段.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输出系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水文水质资料的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研究区中筛选若干个小流域,根据污染物质量守恒原则,得到各营养源的输出系数.该方...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目前开展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手段.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输出系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水文水质资料的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研究区中筛选若干个小流域,根据污染物质量守恒原则,得到各营养源的输出系数.该方法对长江上游2000年的总氮(TN)负荷模拟值为156.19万t,其与实际监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1.90%,这对于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流域而言,模拟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提出的参数确定方法简便可行,对参数要求低,且精度较好,适合于对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缺乏地区以及大中尺度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因此具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长江上游 总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7年太湖总磷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71
20
作者 王华 陈华鑫 +1 位作者 徐兆安 芦炳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929,共11页
近年来,太湖流域各省市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流域水体水质取得明显好转,氨氮浓度和总氮浓度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然而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呈上升趋势.为探讨太湖总磷浓度升高的原因,采用太湖流域管理局2010年以来的水质水量实测数据、遥感监测数... 近年来,太湖流域各省市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流域水体水质取得明显好转,氨氮浓度和总氮浓度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然而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呈上升趋势.为探讨太湖总磷浓度升高的原因,采用太湖流域管理局2010年以来的水质水量实测数据、遥感监测数据等,分别从太湖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量、水生植被和蓝藻与总磷浓度的关系3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入湖河流总磷浓度高于太湖水体总磷浓度,且磷不易出湖,逐年总磷净入湖量持续累积与太湖总磷浓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入湖污染负荷量大是太湖总磷浓度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水生植被可吸收湖泊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并抑制底泥再悬浮从而降低内源性营养盐的释放,东太湖水生植被的大量减少,一方面减少了沉水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另一方面增加了风浪对底泥的扰动再悬浮,造成磷元素释放,是造成湖水总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太湖蓝藻密度呈上升趋势,受其影响,总磷浓度也有上升,蓝藻水华加快湖体磷循环,藻类密度增加也是太湖总磷浓度升高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总磷 污染负荷 底泥释放 水生植被 蓝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