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攀枝花段沉积物中化学元素与微生物分布
1
作者 樊皓 卢晶莹 张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9,共6页
金沙江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为明确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全面运行之前沉积物营养和重金属元素以及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金沙江攀枝花段为例,分析了该河段倮果大桥、三堆子、马店河、迤资村和拉鲊5个断面沉积物中总氮、总磷、重金属... 金沙江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为明确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全面运行之前沉积物营养和重金属元素以及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金沙江攀枝花段为例,分析了该河段倮果大桥、三堆子、马店河、迤资村和拉鲊5个断面沉积物中总氮、总磷、重金属等化学元素含量、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化学元素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金沙江沉积物中TN、TP、V、As、Cu、Pb和Zn含量分别为115~415,640~1560,246~337,0.98~2.27,28.9~68.4,6.1~12.3,51.5~92.5 mg/kg,其中倮果大桥沉积物的TN和TP含量最高,马店河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最高。②通过16S rDNA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相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属为节杆菌、大理石雕菌和鞘氨醇单胞菌;丰度和连接度最高的3种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3者共占所有连接度的78.5%。③各环境因子对细菌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As,TN和V。沉积物中重金属V含量和马西利亚菌属的相对丰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沉积物中P和V具有潜在的累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总氮 总磷 重金属 微生物群落 金沙江攀枝花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典型生物滤池填料氮磷吸附效果及特征
2
作者 刘海燕 岳帅豪 +3 位作者 施旭洋 王彦菲 刘哂哲 吴慧芳 《净水技术》 2025年第3期106-112,134,共8页
【目的】吸附填料作为生物滤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吸附特性对于生物滤池吸附填料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此研究选取生物滤池中具有典型代表的5种填料(核桃壳、火山岩、沸石、绿辉石、陶粒)进行氮磷吸附试验,包括等温吸附试验... 【目的】吸附填料作为生物滤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吸附特性对于生物滤池吸附填料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此研究选取生物滤池中具有典型代表的5种填料(核桃壳、火山岩、沸石、绿辉石、陶粒)进行氮磷吸附试验,包括等温吸附试验和动力学吸附试验,基于等温吸附拟合和动力学吸附拟合结果考察填料吸附特性,以此探究填料吸附效果及特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填料中沸石对氮磷吸附量分别为0.3357、0.0045 mg/g,陶粒对氮磷吸附量分别为0.1074、0.0197 mg/g,综合而言,在5种典型生物滤池填料中沸石和陶粒表现出对氮磷有较优的吸附效果,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陶粒对水中氨氮和总磷(TP)的吸附过程,陶粒和沸石吸附数据均与Freundlich模型有较好的符合性,说明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结论】文章通过对核桃壳、火山岩、沸石、绿辉石和陶粒进行吸附性能探究试验,试验得出,沸石和陶粒吸附性能较高,根据吸附模型进行线性拟合,得出沸石和陶粒吸附结果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特征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合扫描电镜分析(SEM)和比表面积分析(BET)表征结构最终筛选出沸石与陶粒作为优质氮磷吸附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氨氮 总磷(tp) 吸附特征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改性硅藻土对水体中磷的吸附
3
作者 李广鹏 袁宇栋 +3 位作者 陈荧 王婧炯 庞治 仇健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目的】磷是引起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因而高效除磷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方法】通过化学沉淀法,以氯化镧为改性剂,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高效吸附剂(La-D)。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目的】磷是引起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因而高效除磷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方法】通过化学沉淀法,以氯化镧为改性剂,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高效吸附剂(La-D)。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改性前、后的硅藻土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比较了镧改性前、后硅藻土的除磷效果,探究了La-D吸附磷的动力学、等温线以及La-D吸附除磷pH和背景离子的影响,测试了La-D回收-再生后的除磷效果和对实际水体的除磷效果。【结果】经镧改性后,硅藻土比表面积较改性前增加了54.18%。EDS分析显示La-D中镧原子的摩尔分数为2.74%。XRD分析显示镧主要以La(OH)3的形式负载在硅藻土表面。La-D质量浓度为100 mg/L,总磷(TP)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去除率为98.76%,剩余质量浓度为0.012 mg/L;吸附容量较改性前提高了20.23倍。La-D吸附TP的动力学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较为吻合,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相符。根据Langmuir模型计算,La-D吸附TP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1.72 mg/g。在强酸、强碱及有大量碳酸根(CO_(3)^(2-))、碳酸氢根(HCO_(3)^(-))存在条件下,会抑制La-D对TP吸附。在环境水体除磷试验中,TP去除率为86.56%。La-D回收利用5次后,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结论】La-D对地表水TP的去除效果较好,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改性硅藻土 总磷 吸附容量 去除率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来了 告别普通润版液
4
作者 陈希荣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2006年第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tpS 润版液 PRINTING Solution 印刷技术 印刷生产 total 印刷企业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溪河中游水体总磷总氮高光谱估算模型比较
5
作者 周华冕 徐慧 +4 位作者 龙良红 纪道斌 韩燕星 季鑫鑫 崔玉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2,共8页
研究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针对香溪河中游的水质参数——总氮(TN)和总磷(TP)进行反演分析。研究选取160个数据样本,采用了单波段分析、一阶微分波段分析、波段比值分析、双波长差异指数、归一化差异指数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 研究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针对香溪河中游的水质参数——总氮(TN)和总磷(TP)进行反演分析。研究选取160个数据样本,采用了单波段分析、一阶微分波段分析、波段比值分析、双波长差异指数、归一化差异指数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6种方法建立反演模型。结果显示,单波段分析和一阶微分波段分析对于TP和TN的反演效果不佳。而波段比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N的反演准确性,其二次幂回归分析的R^(2)可达0.3674。在双波长差异指数的3次幂分析中,TP的预测模型达到最高R^(2)值,为0.4014。PLS回归分析在TN反演模型中表现突出,波段差值混合模型的R^(2)达到0.39,RMSEP为0.501,ARE为40.278%,展现一定的预测准确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利用高光谱遥感预测香溪河中游TN、TP长时间变化趋势,但模型预测精度仍受限于数据集和水体类型,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模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总氮(TN) 总磷(tp)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勘探突破及启示
6
作者 陈琰 张永庶 +4 位作者 徐兆辉 姜营海 朱超 张静 张彩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1031,共14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历经60余年勘探未获重大油气发现。2019年以来,通过强化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和深化高原咸化湖相混积型碳酸盐岩成储、成藏研究,油气勘探终获突破,发现了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构造油气藏,同时英雄岭页岩油和湖...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历经60余年勘探未获重大油气发现。2019年以来,通过强化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和深化高原咸化湖相混积型碳酸盐岩成储、成藏研究,油气勘探终获突破,发现了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构造油气藏,同时英雄岭页岩油和湖相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勘探也展现出良好前景。研究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①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揭示干柴沟地下构造形态,发现东翼发育断背斜,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圈闭条件;②大面积咸化湖相混积碳酸盐岩具备储集能力,碎屑岩、湖相碳酸盐岩和膏盐岩层在纵、横向上均呈有序分布,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③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认为研究区常规油气(源外)和非常规油气(源内)立体成藏。剖析干柴沟地区油气勘探历程发现:①地震勘探技术进步是干柴沟复杂构造区地下构造圈闭得以落实和油气地质特征得以揭示的基础;②干旱咸化湖盆发育的大面积混积碳酸盐岩不仅是烃源岩而且具备储集能力,这一认识拓展了勘探领域,是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③全油气系统理论的引入,推动油气勘探向源内拓展,揭示了英雄岭页岩油的良好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基础地质 全油气系统 非常规油气 干柴沟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洞庭湖水质变化及污染成因分析
7
作者 李照全 方平 +2 位作者 黄光福 王丑明 卢少勇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以2013-2022年洞庭湖及入湖河流、洞庭湖出口20个水质断面连续10年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洞庭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污染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质总氮质量浓度ρ(TN)年平均值在1.21~2.60 mg/L之间;入湖河流ρ(TN)年平均值在1.28~2.88 ... 以2013-2022年洞庭湖及入湖河流、洞庭湖出口20个水质断面连续10年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洞庭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污染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质总氮质量浓度ρ(TN)年平均值在1.21~2.60 mg/L之间;入湖河流ρ(TN)年平均值在1.28~2.88 mg/L之间,洞庭湖出口ρ(TN)年平均值在1.47~2.17 mg/L之间;洞庭湖水质总磷质量浓度ρ(TP)年平均值在0.036~0.128 mg/L之间,入湖河流ρ(TP)年平均值在0.035~0.167 mg/L之间,洞庭湖出口ρ(TP)年平均值在0.048~0.132 mg/L之间.洞庭湖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TN、TP呈现出入湖河流、洞庭湖出口、湖体依次降低趋势;时间分布上,TN、TP在2013-2020年呈下降趋势,2020-2022年下降趋势明显放缓甚至有所上升.RDA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入湖河流ρ(TN)和ρ(TP)及湖体水位变化对洞庭湖ρ(TN)和ρ(TP)影响较大,洞庭湖水质还受其他污染因素影响.建议加强入湖污染物管控措施,在不同水文阶段积极开展水文调控,改善洞庭湖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总氮 总磷 时空分布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甘油三酯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余艺华 孙君坦 +1 位作者 何炳林 顾汉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甘油三酯吸附剂-磺化羟乙基化交联壳聚糖,用其对血浆中甘油三酯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最高可使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降低76.9%(每克树脂吸附量为6.25mg),而对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吸附较少.
关键词 磺化羟乙基化 交联 壳聚糖 甘油三酯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学文思湖底泥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小蓉 黄应平 +2 位作者 高婷 沈颢 刘德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80-83,共4页
通过检测三峡大学校区内文思湖底泥中的营养成份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质(TOC)等因子,评价了文思湖底泥的污染状况,得出底泥的总体污染特征及污染物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各个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照相应时空段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 通过检测三峡大学校区内文思湖底泥中的营养成份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质(TOC)等因子,评价了文思湖底泥的污染状况,得出底泥的总体污染特征及污染物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各个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照相应时空段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泥-水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文思湖污染治理的合理措施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思湖 底泥 总氮 总磷 总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溢流堰对水体溶解氧及氮和磷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锦旗 王国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3,共3页
研究了河道溢流堰对水体DO及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溢流堰后,水体DO平均增加1.75 mg/L。当水温超过15℃,堰下DO低于4.00 mg/L时,堰下TN低于堰上,堰下DO高于4.00 mg/L时,堰下TN低于堰上。当水温低于15℃,堰下DO高于4.00 mg/L时,堰下T... 研究了河道溢流堰对水体DO及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溢流堰后,水体DO平均增加1.75 mg/L。当水温超过15℃,堰下DO低于4.00 mg/L时,堰下TN低于堰上,堰下DO高于4.00 mg/L时,堰下TN低于堰上。当水温低于15℃,堰下DO高于4.00 mg/L时,堰下TN高于堰上,TN升高。当DO增加较少时,堰下TP高于堰上,DO增加较多时,堰下TP低于堰上,TP得到一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堰 溶解氧 总氮 总磷 净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位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及总磷考核建议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洪 薛雪 +3 位作者 郁达伟 魏源送 桂双林 魏志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探讨干湿交替对湖泊沉积物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结合基础资料和模拟试验,研究了鄱阳湖水位波动及其驱动下沉积物中磷的释放过程,并对湖区总磷(TP)考核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2022年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高幅波动,最高水位差分别为15.01,11.... 为探讨干湿交替对湖泊沉积物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结合基础资料和模拟试验,研究了鄱阳湖水位波动及其驱动下沉积物中磷的释放过程,并对湖区总磷(TP)考核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2022年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高幅波动,最高水位差分别为15.01,11.42 m和12.69 m,导致水面面积也呈现高度动态性,最低水位时的裸露面积分别达到3433.92,3442.40 km^(2)和3618.36 km^(2),大面积沉积物会经历干湿交替过程;沉积物磷释放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南矶山和青岚湖断面沉积物经历裸露-暴晒-淹水后,淹水初期沉积物TP的平均释放通量分别高达16.67 mg/(m^(2)·d)和13.23 mg/(m^(2)·d);综合考虑鄱阳湖水体中TP组成特征和水位波动的影响,建议湖区国控断面以活性磷酸盐(SRP)或者溶解性总磷(TDP)替代TP作为磷考核指标,并动态调整磷考核标准的阈值,当星子站水位低于11.00 m时以河流标准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磷释放 总磷考核 水位变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林 钟方丽 +1 位作者 孙威 王慧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2-35,88,共5页
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东北铁线莲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 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东北铁线莲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为766nm。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中乙醇浓度为55%(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35min,料液比(质量比)为1︰30,提取次数为3次。没食子酸在质量浓度为1.116~11.160μg/m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结果比较可靠,适用于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铁线莲 总多酚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法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固始鸡心脏、肝脏、肌胃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德义 陈会良 +2 位作者 王逢 王涛 陈三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0,共2页
选择1日龄健康固始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n=30),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的茶多酚,试验期为42d。分别于2、4、6周称重,每组屠宰10只,取其内脏并测定鸡心脏、肝脏、肌胃中... 选择1日龄健康固始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n=30),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的茶多酚,试验期为42d。分别于2、4、6周称重,每组屠宰10只,取其内脏并测定鸡心脏、肝脏、肌胃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以研究茶多酚对固始鸡心脏、肝脏、肌胃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茶多酚能显著降低肝脏中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0.5%茶多酚4、6周龄可显著降低肌胃中胆固醇含量;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茶多酚在4周龄时可显著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水平(P<0.05),6周龄可极显著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胆固醇 甘油三脂 心脏 肝脏 肌胃 固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林 钟方丽 薛健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8-100,119,共4页
以总多酚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索了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65%、超声提取3次、每次45min,提取温度为75—80℃。在... 以总多酚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索了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65%、超声提取3次、每次45min,提取温度为75—80℃。在上述超声提取条件下.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69.27mg/g,上述提取工艺条件可用于猴腿蹄盖蕨总多酚的超声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腿蹄盖蕨 总多酚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交组合F_2群体中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文礼 张平治 +3 位作者 张文明 郑文寅 于学奎 姚大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小麦杂交组合F2群体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小麦杂交组合郑麦9405/皖麦19F2代随机群体为试材,分析335个单株籽粒的全麦粉总戊聚糖(TP)含量。[结果]双亲郑麦9405和皖麦19的总戊聚糖含量分别为7.55%和8.80%,F2代群体... [目的]探讨小麦杂交组合F2群体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小麦杂交组合郑麦9405/皖麦19F2代随机群体为试材,分析335个单株籽粒的全麦粉总戊聚糖(TP)含量。[结果]双亲郑麦9405和皖麦19的总戊聚糖含量分别为7.55%和8.80%,F2代群体的全麦粉总戊聚糖含量平均值为7.04%,总戊聚糖含量高于亲本皖麦19(8.80%)的单株占5.7%,低于亲本郑麦9405(7.55%)的单株占65.4%,介于双亲之间的单株占29.0%。其中,总戊聚糖含量高于9.00%的有11株,占3.3%,高于9.50%的有3株,占0.9%;低于5.00%的有14株,占4.2%,低于4.50%的有4株,占1.2%。[结论]在具有不同总戊聚糖含量亲本的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能够筛选出高、低总戊聚糖含量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交组合 F2 总戊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山地区河网入贡湖污染负荷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挺峰 高怡 崔广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39,43,共5页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锡山地区产生大量污水排入河网,使得河网水环境不断恶化,进而对贡湖水质变化产生影响。通过建立适合锡山地区河网流态的水量水质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河网污染物(TP)排入贡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同时论证了望虞...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锡山地区产生大量污水排入河网,使得河网水环境不断恶化,进而对贡湖水质变化产生影响。通过建立适合锡山地区河网流态的水量水质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河网污染物(TP)排入贡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同时论证了望虞河对这种变化的贡献,为提高引江济太工程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模型 污染负荷 贡湖水质 tp 望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M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国平 黄晓菊 +2 位作者 李寿泉 丁维华 汪玉静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3-35,共3页
应用活性污泥法投加EM菌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 :EM对三类常见污染物均有一定去除效果 .EM接种量 (VEM :VDS)在 1× 10 - 3以下时 ,对CODCr的去除促进作用明显 ,最大增幅为 1... 应用活性污泥法投加EM菌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 :EM对三类常见污染物均有一定去除效果 .EM接种量 (VEM :VDS)在 1× 10 - 3以下时 ,对CODCr的去除促进作用明显 ,最大增幅为 11.2 6 % ,氨氮去除率最大增幅达 2 2 .2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技术 活性污泥法 有效微生物群 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景观水体自净能力及自净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现领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51,59,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自净规律,选择了4种不同污染水平的水体进行了室外模拟实验,对水体的CODCr、氨氮和总磷等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采用了对比分析、逻辑模型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及自净规...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自净规律,选择了4种不同污染水平的水体进行了室外模拟实验,对水体的CODCr、氨氮和总磷等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采用了对比分析、逻辑模型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及自净规律,提出了不同水质水体中CODCr、氨氮、总磷的自净能力,分析出CODCr和氨氮的自净符合对数衰减规律、总磷的自净规律符合线性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CR 氨氮 总磷 自净能力 自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水管网中总磷、微生物可利用磷对细菌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登岭 倪国葳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对某市管网水取样研究了管网水中总磷(TP)和微生物可利用磷(MAP)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细菌在生长的影响。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长,管网水中TP和MAP含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由于悬浮菌、管壁生物膜和颗粒物的共同作用,管网水中的TP和... 对某市管网水取样研究了管网水中总磷(TP)和微生物可利用磷(MAP)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细菌在生长的影响。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长,管网水中TP和MAP含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由于悬浮菌、管壁生物膜和颗粒物的共同作用,管网水中的TP和MAP含量均出现了上升的现象。管网水中总磷(2.93~21.66μg/L)和MAP(0.69~8.01μgPO43--P/L)含量均较高,分析各取样点TP、MAP与异养菌平板计数(HPC)的相关性表明,TP和MAP均不是该管网限制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稳定性 细菌再生长 总磷 微生物可利用磷 配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S对水体的净化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宏文 谢晨岚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1-36,共6页
应用FAMS技术净化水体,是污水生物净化的有效方法,特别对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明显。文章研究对FAMS的不同种类组合作试验,探求不同植物种类配置的FAMS的净化率。试验结果表明,FAMS能提高水体对COD的自净能力。COD去除率提高最大为30... 应用FAMS技术净化水体,是污水生物净化的有效方法,特别对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明显。文章研究对FAMS的不同种类组合作试验,探求不同植物种类配置的FAMS的净化率。试验结果表明,FAMS能提高水体对COD的自净能力。COD去除率提高最大为30.2%,平均为15.1%.FAMS对污水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效果更好,TN的去除率提高最大为58.8%,平均为21.5%;TP的去除率提高最大为68.1%,平均为47.7%.试验结果还表明,具有两层次群落结构的FAMS能改善植物对污水的适应环境,使原来无法存活的一些敏感植物种能适应重污染水体而发挥FAMS的正常净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率 FAMS 废水处理 水生植物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