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碳质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1
作者 邹蓓 周晚晴 +3 位作者 谢圣涵 陈崇泰 方引 林田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4-2184,共11页
为了解长江口典型地理环境下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变化和来源差异,2021年分别在上海(临港)和舟山(花鸟岛)采集大气总悬浮颗粒态(TSP)样品,测定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两地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79.45±82.11)... 为了解长江口典型地理环境下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变化和来源差异,2021年分别在上海(临港)和舟山(花鸟岛)采集大气总悬浮颗粒态(TSP)样品,测定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两地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79.45±82.11)、(127.62±63.87)μg·m^(−3),均表现为昼高夜低,季节变化表现为冬>春>秋.临港OC、EC和char、soot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50±3.41)、(1.51±1.05)μg·m^(−3)和(0.87±0.88)、(0.63±0.29)μg·m^(−3),花鸟岛为(3.65±2.21)、(1.13±0.87)μg·m^(−3)和(0.66±0.71)、(0.46±0.23)μg·m^(−3),两地OC、EC和char、soot的变化规律相同,除临港的秋季外均表现为昼高夜低,季节变化为秋冬高春季低.应用OC/EC比值法对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临港SOC和POC质量浓度分别为(1.92±2.10)、(2.58±1.99)μg·m^(−3),花鸟岛为(1.48±1.00)、(2.17±1.70)μg·m^(−3).同样,临港除秋季POC外均呈现昼高夜低,两地SOC和POC的季节变化为秋冬高春季低,POC在碳组分中占比最高.两地OC/EC值的范围大部分在2—7之间,OC与EC的拟合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和图谱分析都表明,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冬季和春季的沙尘长距离迁移以及秋季本地扬尘污染等季节性污染时有发生.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指出,陆源传输是花鸟岛OC、EC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陆源输出的海洋大气污染物传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碳 有机碳 总悬浮颗粒物 二次有机碳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潮影响下北部湾研究海域颗粒态和溶解态^(210)Po的分布特征
2
作者 刘文靖 钟强强 +4 位作者 王浩 陈随缘 黄德坤 刘进文 于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81,共13页
^(210)Po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颗粒活性,可用于水体悬浮颗粒物来源及传输、污染物清除等过程的示踪研究。2021—2022年冬季寒潮过境期间北部湾研究海域不同形态^(210)Po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实测结果表明,表层水体... ^(210)Po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颗粒活性,可用于水体悬浮颗粒物来源及传输、污染物清除等过程的示踪研究。2021—2022年冬季寒潮过境期间北部湾研究海域不同形态^(210)Po的活度浓度分布及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实测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10)Po的活度浓度水平分别为0.36~1.39dpm·(100 L)^(-1)(1 Bq=60 dpm)和0.60~12.15 dpm·(100 L)^(-1);水体中^(210)Po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实测的颗粒态^(210)Po活度浓度和总悬浮颗粒物(TSM)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2)=0.968,P<0.01)表明,溶解态^(210)Po被颗粒物显著“清除”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北部湾寒潮期间水体中^(210)Po的分配系数(K_d值)为(1.16~17.95)×10^(5) mL·g^(-1),与其他海域相同TSM质量浓度条件下相比明显增加,再次表明溶解态^(210)Po在北部湾寒潮过境期间得到强化“清除”。原因可能是寒潮期间北部湾水体中的再悬浮过程和输送过程的加强促使水体TSM质量浓度增加,溶解态^(210)Po因被颗粒物吸附而被强化“清除”。冬季北部湾海域频发的寒潮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导致水动力混合加剧,影响TSM分布的同时也改变了北部湾水体中^(210)Po的分布。这对认识寒潮、台风等强对流气象事件影响下近岸海域水体悬浮颗粒物及其携带的污染物质的传输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210)Po 颗粒态^(210)Po 寒潮 总悬浮颗粒物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与海胆和海参混养的净化水质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吉桥 郝玉冰 +5 位作者 张蒲龙 杨涛 王年斌 程鑫 杨义 刘海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在容水40 L、放养5个海参、混养10、20或30个海胆的水槽中分别加入0、1、2、4或6个壳长(6.65±0.30)cm的栉孔扇贝,研究了扇贝密度对净化海胆和海参混养池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扇贝密度极显著影响水体的叶绿素、氨氮、颗粒有机物(P... 在容水40 L、放养5个海参、混养10、20或30个海胆的水槽中分别加入0、1、2、4或6个壳长(6.65±0.30)cm的栉孔扇贝,研究了扇贝密度对净化海胆和海参混养池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扇贝密度极显著影响水体的叶绿素、氨氮、颗粒有机物(POM)和悬浮颗粒含量(P<0.01);显著影响水体的总颗粒物(TPM)含量(P<0.05)。每升水放养0.05个扇贝的水槽(即2个/水槽)中叶绿素的含量[(0.282±0.060)μg.L-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OM[(3.68±0.61)mg.L-1]和TPM[(13.47±0.92)mg.L-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扇贝放养后第2-3 d氨氮、POM、TPM和悬浮颗粒的含量显著增加,第3 d后保持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叶绿索 POM tpm 水质净化 混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气相物和总粒相物中有机酸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迎春 郭国宁 +2 位作者 岳海波 蔡冰 王承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7-571,共5页
以二氯甲烷-甲醇为萃取溶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为硅烷化试剂,采用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分别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物和总粒相物中甲酸、乙酸、硬脂酸等21种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样品主流烟气... 以二氯甲烷-甲醇为萃取溶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为硅烷化试剂,采用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分别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物和总粒相物中甲酸、乙酸、硬脂酸等21种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样品主流烟气中气相物前处理硅烷化条件及有机酸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物和总粒相物中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挥发性有机酸分析时,回收率为88.12%~98.6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物 总粒相物 有机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加长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炎强 宗永立 +3 位作者 屈展 杨春强 谢剑平 戴建国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10,共4页
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对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度20%卷烟2、5 mm滤嘴卷烟与参比卷烟(20 mm滤嘴、不打孔)相比,21种酸性成... 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对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度20%卷烟2、5 mm滤嘴卷烟与参比卷烟(20 mm滤嘴、不打孔)相比,21种酸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22.1%、26.3%。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不同酸性成分减少的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减少较多,而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物质减少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嘴 稀释度 酸性成分 总粒相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预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烟碱含量 被引量:16
6
作者 邱军 王允白 +3 位作者 张怀宝 付秋娟 郭先锋 艾红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
采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烟叶粉末,建立了预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含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内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86.57,均方差(RMSECV)为0.385;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81.32,均方差(RMSEP)为0.398,近红外预测值与标准测定... 采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烟叶粉末,建立了预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含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内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86.57,均方差(RMSECV)为0.385;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81.32,均方差(RMSEP)为0.398,近红外预测值与标准测定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8.89%。通过配对t-检验,该方法与标准方法测定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精密度高,可用于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含量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总粒相物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香烟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志钢 宋丹丹 +3 位作者 贾志杰 唐一文 余颖 詹雪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5-368,共4页
比较了分别添加碳纳米管(CNTs)、活性炭、NaCl、MgSO_4、Al(OH)_3的卷烟过滤嘴对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了过滤嘴中CNTs的处理程度、填充数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CNTs对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能力优于其它材料... 比较了分别添加碳纳米管(CNTs)、活性炭、NaCl、MgSO_4、Al(OH)_3的卷烟过滤嘴对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了过滤嘴中CNTs的处理程度、填充数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CNTs对烟气中总粒相物的去除能力优于其它材料,并且浅处理(用浓硝酸浸泡5 min)的CNTs的去除能力优于深处理(用浓硝酸煮沸40 min)的CNTs,每支烟中浅处理的CNTs添加量为20~30 mg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烟气 总粒相物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在卷烟主流烟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章平泉 龚珍林 +2 位作者 杜秀敏 俞京 金岚峰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样本集特征的提取,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成品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焦油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总粒相物、焦油和烟气烟碱的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61,0.47和0.04,与模型相比分别下降了... 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样本集特征的提取,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成品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焦油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总粒相物、焦油和烟气烟碱的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61,0.47和0.04,与模型相比分别下降了30.73%,26.12%和8.15%,体现了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总粒相物 焦油 烟气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沟湾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8
9
作者 匡世焕 方建光 +1 位作者 孙慧玲 李锋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60-67,共8页
用常规调查分析结合自动监测法对桑沟湾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季节性变化、水平与垂直分布作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湾总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悬浮颗粒物的月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62~40.06和1.90~6.14mg/L;叶... 用常规调查分析结合自动监测法对桑沟湾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季节性变化、水平与垂直分布作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湾总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悬浮颗粒物的月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62~40.06和1.90~6.14mg/L;叶绿.素α和悬浮颗粒物的质量变动范围分别为0.95~9.68μg/L和0.07~0.80μg/mg。悬浮颗粒物质量的周日变化与潮流运动有关;而其数量无明显的周日变化。悬浮颗粒物质量的水平分布趋势为从湾口到湾底逐渐增加;数量的水平分布趋势与之相反。悬浮颗粒物数量的垂直分布趋势为从上到下逐渐升高;质量垂直分布趋势与之相反。在扇贝养殖区内由于扇贝的消耗,中层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与质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悬浮有机颗粒物 叶绿素α 桑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子岛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敏 张继红 +5 位作者 吴文广 刘毅 王巍 蔺凡 马莎 杨艳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3,共10页
根据2015年秋季(10月)和2016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獐子岛养殖海域表、底层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和颗粒有机物比例(PCOM,%)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POM与叶绿素a(Chl-a)及环境因... 根据2015年秋季(10月)和2016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獐子岛养殖海域表、底层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和颗粒有机物比例(PCOM,%)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POM与叶绿素a(Chl-a)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悬浮颗粒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底播养殖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显示,獐子岛海域TPM和POM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6.76~97.54、2.20~17.20 mg/L,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1.65±9.58)、(6.97±2.08)mg/L。PCOM值的变化范围为8.69%~37.09%,平均值为(22.25±4.18)%。TPM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最大值出现在秋季表层。而POM和PCOM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冬季的值最低。POM与TPM的平面分布趋势相似,大部分海域的平面分布比较均匀;春、夏季POM的分布呈现中部略高、四周略低的特点,秋、冬季与之相反;夏季底层显著高于表层(P<0.01),其他季节表、底层无显著差异(P>0.05)。4个季节中,獐子岛海域的POM与Chl-a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春季底层和夏季表层的POM与Chl-a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另外,只有夏季表层POM与盐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夏季陆源输入对该海域的悬浮颗粒有机物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子岛 总悬浮颗粒物 颗粒有机物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纤维滤嘴对香烟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过滤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凤霞 杜兆芳 +1 位作者 韩晓建 童中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4,共5页
利用竹炭纤维制备香烟滤嘴,模拟吸烟并收集主流烟气,测定其中醛类物质的含量,并用丙酮萃取滤嘴吸附截留的总粒相物中醛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竹炭纤维可以明显降低香烟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含量,对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也有很好的吸... 利用竹炭纤维制备香烟滤嘴,模拟吸烟并收集主流烟气,测定其中醛类物质的含量,并用丙酮萃取滤嘴吸附截留的总粒相物中醛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竹炭纤维可以明显降低香烟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含量,对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也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随着滤嘴中竹炭纤维质量比例的增大,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质量逐渐减小,而过滤嘴丙酮浸出液中的醛类物质的质量逐渐增大。竹炭纤维滤嘴香烟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质量比原醋酯纤维滤嘴降低了5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纤维 过滤嘴 香烟主流烟气 醛类物质 总粒相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宇峰 李利荣 +2 位作者 时庭锐 杨家凤 崔永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类物质的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实验表明,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且部分测定指标优于美国环境标准方法EPA827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仪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秋季黄河口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亚之 刘季花 +4 位作者 胡利民 乔淑卿 杨刚 徐涛玉 石学法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2-474,共13页
根据2012年9月在黄河口及莱州湾取得的悬浮体和水文调查资料,探讨了非调水调沙期间黄河15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POC)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年秋季黄河口及莱州湾POC浓度介于42.25-1018.87gg/L之间,平均... 根据2012年9月在黄河口及莱州湾取得的悬浮体和水文调查资料,探讨了非调水调沙期间黄河15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POC)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年秋季黄河口及莱州湾POC浓度介于42.25-1018.87gg/L之间,平均为316.35μg/L,底层POC浓度高于表层,这与沉积物再悬浮有直接关系;(2)黄河口POC呈现近岸区高,远岸区低的趋势,高值区出现在新、老两个河口区域,指示了陆源输入对河口区POC的直接控制作用;(3)在盐度为26~28(psu)之间黄河口POC有高值,表明絮凝沉降作用对POC空间分布的影响;底层POC与浊度显著相关,表明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对研究区POC空间分布的直接影响;悬浮物含量超过20mg/L时,生命态颗粒有机碳对总颗粒有机碳的贡献明显下降;(4)POC/PN值显示黄河15及莱州湾POC来源的复杂性,生物作用、沉积物再悬浮和黄河水沙输入对研究区的POC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总悬浮颗粒物 物源 沉积环境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培肥下红壤有机碳组成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迪 吴新亮 +1 位作者 蔡崇法 杨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研究培肥措施对红壤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通过长期定位实验,选取不同施肥措施(未培肥CK、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和粪肥AM)下的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差... 为研究培肥措施对红壤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通过长期定位实验,选取不同施肥措施(未培肥CK、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和粪肥AM)下的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揭示3种施肥措施下不同层次的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施肥措施均可以提高土壤表层(0-25 cm)有机碳质量分数(尤其是颗粒有机碳),其中AM效果最显著,NPKS次之。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不同层次的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AM〉NPKS〉NPK〉CK。与CK相比,AM处理对表下层(5-15 cm)土壤的总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提高效果最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颗粒有机碳(POC)与湿筛法平均质量直径以及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预湿润震荡(WS)3种处理的平均质量直径的相关性最好(R^2=0.79、0.80、0.66、0.81),说明相对于其他组分,颗粒有机碳更有利于降低消散作用以及抵抗机械破碎进而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是间接评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肥措施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平均重量直径 团聚体稳定性 总有机碳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CI数据的浙江沿海赤潮监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阳东 李仁虎 常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7-1624,共8页
浙江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海洋大省,同时浙江沿海也是赤潮高发区,开展浙江海域赤潮监测的研究对于浙江省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可以实现赤潮的高效监测,在赤潮监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基于高时空... 浙江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海洋大省,同时浙江沿海也是赤潮高发区,开展浙江海域赤潮监测的研究对于浙江省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可以实现赤潮的高效监测,在赤潮监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基于高时空分辨率GOCI影像研究浙江沿海的赤潮监测。首先使用紫外波段大气校正方法获得GOCI的遥感反射率数据,进而基于遥感反射率数据反演得到浙江沿海的总悬浮物浓度(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TPM)和赤潮指数(Red Tide Index,RI),最后在通过实验获得用于浙江沿海赤潮信息提取的TPM和RI的最佳阈值后进行赤潮监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PM和RI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7 mg·L^−1和0.23,即当水体TPM不大于17 mg·L^−1且RI不小于0.23时判断为赤潮水体。使用TPM和RI最佳组合阈值提取2011—2016年间5次较为典型的赤潮事件的面积误差范围为20.45%—127.34%,平均面积误差为64.86%,表明本文赤潮提取结果的误差是可接受的;同时提取到的赤潮分布及位置信息亦与海洋公报中的记录基本吻合。赤潮提取结果所具有的位置准确性和较小的面积误差说明该文的方法可用于浙江沿海赤潮监测的参考。最后,又以2011年5月29日温州海域和2014年5月23日舟山海域的赤潮事件为例进行了浙江海域赤潮的日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海域的赤潮发生面积存在明显的先增后减的日变化规律,并且在正午时刻左右达到最大值,这种赤潮面积的日变化可能与浮游植物昼夜垂直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赤潮监测 总悬浮物浓度 赤潮指数 GO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对牙鲆的粪便、残饵及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的摄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继红 吴桃 +2 位作者 徐东 高亚平 唐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2,共7页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残饵、鱼类粪便、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及微藻的摄食行为,分析了基于虾夷扇贝的鱼+贝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残饵、鱼类粪便、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及微藻的摄食行为,分析了基于虾夷扇贝的鱼+贝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对鱼粪、残饵及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都可摄食,但对微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ANOVA,P<0.01);微藻组、残饵组和鱼粪组之间的吸收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都显著高于沉积物组。吸收效率(AE)与有机物比率(f)呈正相关关系:AE(%)=38.84lnf+72.7(R2=0.378);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AR=0.118×POM-0.555(R2=0.329)。假粪产生时颗粒物TPM浓度的阈值为24.0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颗粒物 有机物含量 摄食行为 虾夷扇贝 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非挥发性有机酸、pH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朴永革 张贾宝 +4 位作者 崔成哲 刘友杰 李河霖 李瑞丽 张峻松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的:探究有机酸对烟草及烟气pH的影响。方法:以34种单料烟和11种卷烟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非挥发性有机酸、烟草pH和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pH,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有机酸与p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目的:探究有机酸对烟草及烟气pH的影响。方法:以34种单料烟和11种卷烟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非挥发性有机酸、烟草pH和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pH,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有机酸与p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草酸、软脂酸、苹果酸、油酸对单料烟烟草pH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软脂酸、苹果酸、亚麻酸、草酸对卷烟烟草pH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苹果酸、软脂酸、亚麻酸、草酸对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pH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单料烟有机酸中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66%,从卷烟有机酸中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46%。结论:苹果酸、草酸对单料烟烟草pH的影响程度较大,苹果酸、软脂酸对卷烟烟草pH、主流烟气粒相物pH的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挥发性有机酸 烟草 主流烟气粒相物 PH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细胞毒性在5种细胞系中的反应差异 被引量:2
18
作者 夭建华 缪明明 +3 位作者 米其利 李雪梅 黄海涛 唐萍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7-70,共4页
为考察不同细胞系对卷烟主流烟气细胞毒性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我国进行烟气毒理学评价选用适合的细胞系提供试验依据,选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中国仓鼠肺细胞系(CHL)、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系(V79)、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和... 为考察不同细胞系对卷烟主流烟气细胞毒性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我国进行烟气毒理学评价选用适合的细胞系提供试验依据,选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中国仓鼠肺细胞系(CHL)、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系(V79)、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共5种细胞系,采用中性红摄入法检测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和气相物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5种细胞系对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和气相物的反应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对于烟气总粒相物,BEAS-2B最为敏感,HepG2最不敏感,CHL、V79和CHO产生的I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烟气气相物,CHO和BEAS-2B较为敏感,CHO产生的细胞抑制率与CHL、V79、BEAS-2B和HepG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各细胞系对烟气总粒相物和气相物的敏感程度以及生长培养特点,认为CHO是较为理想的用于评价卷烟主流烟气细胞毒性的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主流烟气 总粒相物 气相物 细胞毒性 细胞系 中性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助剂pH值对烟气pH值、CO、总粒相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庆钊 张优茂 +2 位作者 黄宪忠 沈靖轩 黄海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研究了卷烟纸助剂pH值对卷烟烟气pH值、CO、总粒相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烟纸助剂溶液pH值的升高,烟气pH值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的CO及TPM含量随之降低,卷烟纸助剂溶液pH值对卷烟感官质量也有影响,溶液显中性对卷烟抽吸品... 研究了卷烟纸助剂pH值对卷烟烟气pH值、CO、总粒相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烟纸助剂溶液pH值的升高,烟气pH值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的CO及TPM含量随之降低,卷烟纸助剂溶液pH值对卷烟感官质量也有影响,溶液显中性对卷烟抽吸品质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助剂 烟气 CO 总粒相物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卷烟烟气体外微核比对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茜 缪明明 +6 位作者 李雪梅 杨陟华 毛健 卢斌斌 郑赛晶 刘姜瑾 夭建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7,共8页
目的:为了评估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卷烟烟气体外微核的广泛适用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FCM,对国内5种品牌的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PM)处理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微核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数据。结... 目的:为了评估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卷烟烟气体外微核的广泛适用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FCM,对国内5种品牌的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PM)处理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微核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数据。结果:不同类型FCM检测参数差异较大,但经过调整优化之后均可达到卷烟烟气体外微核检测的技术要求。不同类型FCM测定的微核率之间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FCM均适用于卷烟烟气体外微核的检测,且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卷烟烟气总粒相物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