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优化研究——以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冉欣 孙世军 +3 位作者 冯江 崔朋 龙振宇 刘思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5,145,共9页
为探寻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覆盖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水环境综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环境绩效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水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以投入资金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置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断... 为探寻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覆盖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水环境综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环境绩效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水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以投入资金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置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污染物削减提升的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结构、工程、监管提升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优化模型。以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为例,利用Lingo8.0软件编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方案总投资15.09亿元,COD、氨氮总削减量分别为9 879.1t,619.68t,规划期末水环境管理绩效提升至0.856。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可较全面的反映绩效值的定量变化,得到的优化方案满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有效降低资金投入,为流域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绩效指数 总量减排 指标体系 优化模型 总量控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炜 裴中平 辛小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19,共6页
为了使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更趋完善,有效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全面总结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该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基础不牢固... 为了使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更趋完善,有效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全面总结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该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基础不牢固、约束力不够、控制项目错位以及监督考核不合理等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制度设计、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监测体系以及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科学优化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污染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崔长勇 杨立彬 刘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92,103,共3页
针对黄河流域内各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特点,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方案,对黄河流域地下水赋存与开发的不同层位、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功能分区等分类提出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原则和方案。2020年和203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总... 针对黄河流域内各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特点,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方案,对黄河流域地下水赋存与开发的不同层位、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功能分区等分类提出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原则和方案。2020年和203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分别控制在125.7亿m3和125.3亿m3。不同层位地下水开采控制方案为:流域浅层地下水2020年、2030年开采控制量分别为123.7亿m3和125.3亿m3;深层承压水2020年开采控制量为2.0亿m3,2030年全部退出开采。不同地貌控制方案为:2020年,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控制为92.4亿m3,山丘区为33.2亿m3;2030年,平原区和山丘区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92.1亿m3和33.2亿m3。不同功能分区浅层地下水控制方案为:2020年开发区102.4亿m3,保护区16.9亿m3,储备区4.4亿m3;2030年开发区104.4亿m3,保护区17.0亿m3,储备区3.9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层位 地貌单元 功能分区 控制原则 开采总量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单元的流域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研究——以锦江流域COD分配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张萌 +1 位作者 张柱 陈宏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9-42,共4页
以赣江一级支流锦江流域为例,建立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方案模型,遵循"流域-区域、流域-子流域(支流)、流域-排污口(直排口)"的分配思路,根据流域具体情况,确定了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原则,对各控制单元的COD水环境... 以赣江一级支流锦江流域为例,建立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方案模型,遵循"流域-区域、流域-子流域(支流)、流域-排污口(直排口)"的分配思路,根据流域具体情况,确定了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原则,对各控制单元的COD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分配,并采用合理性指数对不同分配方案进行评估,得出各个控制单元COD容量总量分配的推荐方案和备选方案。研究成果为该流域COD容量总量控制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总量控制 总量分配 控制单元 污染控制方案 锦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