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档距特高压覆冰输电线路起舞风速TTMD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楼文娟 温作鹏 梁洪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4-942,共9页
针对大档距特高压输电线路舞动难以防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涡流扭转向调谐质量阻尼器(TTMD),并论证了相比于竖向阻尼器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从整档线路力学模型出发,推导了整档线路覆冰导线-TTMD系统的舞动偏微分方程,选取全局形函数离... 针对大档距特高压输电线路舞动难以防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涡流扭转向调谐质量阻尼器(TTMD),并论证了相比于竖向阻尼器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从整档线路力学模型出发,推导了整档线路覆冰导线-TTMD系统的舞动偏微分方程,选取全局形函数离散得到常微分方程,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定理计算起舞风速。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TTMD防舞优化设计方法,考虑到真实环境中导线覆冰偏角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大范围多覆冰偏角下导线最小起舞风速为优化目标,对TTMD的频率比、阻尼比、质量比、安装位置、导线张力、覆冰质量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某500 m大档距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八分裂导线为例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当质量比高于0.005时,TTMD即可有效地提高最小起舞风速;TTMD的推荐安装位置范围为导线左侧1/4跨-右侧1/4跨;TTMD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设计TTMD时,应当采用较高的导线张力、较低的覆冰质量设定,以得到偏于安全的TTMD参数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振动 覆冰多分裂导线 防舞 特高压 扭转向调谐质量阻尼器(tt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及结构减震控制研究
2
作者 宋剑桥 李宏男 +1 位作者 张皓 付兴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40,共8页
地震动和结构都具有多维的特性,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不仅会产生平动也会发生扭转,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一般只能控制结构的平动,无法有效控制结构的扭转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multidimensional eddy current ... 地震动和结构都具有多维的特性,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不仅会产生平动也会发生扭转,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一般只能控制结构的平动,无法有效控制结构的扭转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multidimensional eddy current tuned mass dampers,MEC-TMD),可同时控制结构的平动和扭转反应。在分析了阻尼器内在结构形式和推导了阻尼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以一个典型的偏心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场地的地震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MEC-TMD与传统TMD的减震控制效率,初步验证了所提出的MEC-TMD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EC-TMD对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平动和扭转反应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该阻尼器的研发对于有效控制结构的扭转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 调谐质量阻尼器 扭转反应 有限元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LCD-偏心结构转化为TTMD-偏心结构的减振控制研究
3
作者 符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83-189,共7页
针对偏心结构,研究在地震激励下,扭转调频液柱阻尼器(TTLCD)系统优化参数和对结构减振控制的模拟。首先通过比较TTLCD-结构体系和TTMD-结构体系的耦联微分方程,可将TTLCD-结构体系转化为TTMD-结构体系,从而得到TTLCD-主结构与TTMD-主结... 针对偏心结构,研究在地震激励下,扭转调频液柱阻尼器(TTLCD)系统优化参数和对结构减振控制的模拟。首先通过比较TTLCD-结构体系和TTMD-结构体系的耦联微分方程,可将TTLCD-结构体系转化为TTMD-结构体系,从而得到TTLCD-主结构与TTMD-主结构质量比、频率比、主结构自振频率和主结构阻尼等,利用Ikeda公式对TTLCD阻尼比和频率比参数优化,并用有限元软件来对复杂结构减振控制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单层偏心结构和4层偏心放置单个或多个TTLCDs为例,用Ikeda公式求得TTLCDs参数,并用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同时与MATLAB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LCD ttmd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动力反应 减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联振动控制系统LTTMD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仉国栋 王志国 +2 位作者 黄世敏 程绍革 衣洪建 《工程抗震》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 扭转耦联振动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 ;根据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用LTTMD控制系统 ,控制不对称高层建筑多阶振型的计算方法 ,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平移—扭转耦联振动 控制系统 调谐质量阻尼器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构造形式调谐质量阻尼器性能
5
作者 吴思远 廖旭钊 +4 位作者 荣坤杰 王俊杰 孔伟明 傅知春 鲁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1408,共8页
提出了3种平面内自由运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构造形式,即十字形(CTMD)、X形(XTMD)和旋风形(TTMD),通过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TMD刚度变化、模态和简谐激励振动响应。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当TMD激励方向与弹簧垂直时,弹簧出力表现出非... 提出了3种平面内自由运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构造形式,即十字形(CTMD)、X形(XTMD)和旋风形(TTMD),通过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TMD刚度变化、模态和简谐激励振动响应。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当TMD激励方向与弹簧垂直时,弹簧出力表现出非线性行为;相比于其他构造形式,TTMD减振效果更为稳定,效率更高。当质量比大于3%时,TTMD抑振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十字形调谐质量阻尼器 X形调谐质量阻尼器 旋风形调谐质量阻尼器 力学行为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水平及扭转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浩祥 葛腾飞 闫维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43-147,共5页
调谐质量阻尼器可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但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在控制结构平移-扭转耦联多维振动方面存在不足。提出由调谐质量块、扭转质量块及扭转杠杆等组成的双向水平及扭转调谐质量阻尼器,利用其自身的平移和转动可以... 调谐质量阻尼器可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但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在控制结构平移-扭转耦联多维振动方面存在不足。提出由调谐质量块、扭转质量块及扭转杠杆等组成的双向水平及扭转调谐质量阻尼器,利用其自身的平移和转动可以实现对结构水平及扭转振动控制。根据该多维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运动机理,建立了考虑偏心扭转效应的结构减震体系控制运动方程。以一装有多维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偏心结构为算例,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减震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多维调谐质量阻尼器与传统单向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布置的多维调谐质量阻尼器能有效降低结构在水平两向及扭转方向的振动,其减震明显优于传统的单向调谐质量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平移-扭转耦联振动 偏心结构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不规则建筑-ATMD相互作用系统动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春祥 瞿燕 +1 位作者 王超 李锦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31,共6页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TMD的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平移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TMD的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平移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基于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土对结构的刚度比(SRSS)和高基比(HBR)对A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综合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软土地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D 振动控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扭转耦合 最优参数 不规则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祥 韩传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9-155,共7页
研究了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的MT MD具有相同的刚度、阻尼,但质量不同。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 研究了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的MT MD具有相同的刚度、阻尼,但质量不同。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MTMD的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为: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评价准则,研究了非对称结构的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不同位置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结构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扭转振动控制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AMTMD控制的动力特性-Ⅰ:平动振动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春祥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49,共6页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AMTMD控制不规则建筑平动位移时的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建筑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平动振动控制 地震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最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祥 瞿燕 +1 位作者 王超 李锦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4,共5页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AMTMD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AMTMD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准则,研究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土对结构的刚度比(SRSS)和高基比(HBR)对A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为软土地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MD 振动控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扭转耦合 最优性能 不规则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联振动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世敏 魏琏 +3 位作者 衣洪建 于虹 程绍革 赵斌 《工程抗震》 2003年第4期1-5,45,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根据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不对称高层建筑LTTMD控制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用实例分析了一个20层不对称高层建筑;其结果... 本文分析了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根据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不对称高层建筑LTTMD控制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用实例分析了一个20层不对称高层建筑;其结果表明,施加LTTMD控制机构后,结构的水平及扭转地震反应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不对称高层建筑 平移-扭转耦联振动 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结构控制 Lttm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多振型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世敏 魏琏 +2 位作者 程绍革 衣洪建 赵斌 《工程抗震》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根据结构 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用LTIMD控制系统控制不对称高层建筑多阶振型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 计算机程序。
关键词 平移一扭转耦连振动 调谐质量阻尼器 多振型控制 高层建筑 ttmd控制系统 风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