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知质心物体转动惯量测量方法探究
1
作者 邓小伟 余征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9,32,共5页
针对质心未知的物体,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线扭摆法的转动惯量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两件相同试样镜像对称摆放,使其组合质心始终位于圆盘中心;通过对试样进行多次平移,结合三线扭摆法和平移轴定理进行解析计算,最终获得试样关于质心的转动... 针对质心未知的物体,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线扭摆法的转动惯量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两件相同试样镜像对称摆放,使其组合质心始终位于圆盘中心;通过对试样进行多次平移,结合三线扭摆法和平移轴定理进行解析计算,最终获得试样关于质心的转动惯量。经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小于2%,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精确性,为质心难以准确测量的工程结构转动惯量测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未知 转动惯量 三线扭摆法 镜像对称摆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转动惯量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琳 冯晓媛 +1 位作者 于航 王文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5,共8页
为提高扭摆法测量大型回转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精度,克服线性转动惯量测量模型及周期法转动惯量计算的弊端,开展了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转动惯量测量技术研究。建立了考虑摩擦阻力矩的非线性转动惯量测量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经验模... 为提高扭摆法测量大型回转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精度,克服线性转动惯量测量模型及周期法转动惯量计算的弊端,开展了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转动惯量测量技术研究。建立了考虑摩擦阻力矩的非线性转动惯量测量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了角位移主分量,利用希尔伯特变换识别了扭摆系统的瞬时阻尼系数和瞬时无阻尼固有频率,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非线性模型参数,精确求解了转动惯量。研制了一套大型回转体转动惯量测量系统,对不同组合的标准件进行转动惯量测量试验,验证了基于HHT的转动惯量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大量试验测量结果表明,本系统转动惯量测量相对误差小于0.2%,测量精度显著优于传统的周期法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摆法 转动惯量 希尔伯特-黄变换 非线性转动惯量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比实时算法的转动惯量测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慧鹏 唐文彦 +1 位作者 张春富 王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2-475,共4页
为了提高扭摆动法转动惯量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光电计时法测量扭摆动周期时,测量位置偏差会引起周期测量误差,而利用多次周期平均的计算方法不会减小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邻扭摆周期面积比实时计算阻尼比的方... 为了提高扭摆动法转动惯量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光电计时法测量扭摆动周期时,测量位置偏差会引起周期测量误差,而利用多次周期平均的计算方法不会减小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邻扭摆周期面积比实时计算阻尼比的方法,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方法测得转动惯量的标准差比光电计时法减小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惯量 阻尼比 光电计时法 扭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阻力矩对卧式扭摆法测量弹箭极转动惯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汤海亮 温晶晶 +1 位作者 邓聃 吴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3,共5页
针对摩擦阻力矩对卧式扭摆法测量弹箭极转动惯量精度的影响,对测量方法进行了修正。给出了摩擦阻力矩的计算方法,对摩擦阻力矩进行了近似常数化处理,推导出考虑摩擦阻力矩影响的扭摆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摩擦阻力矩对摆动... 针对摩擦阻力矩对卧式扭摆法测量弹箭极转动惯量精度的影响,对测量方法进行了修正。给出了摩擦阻力矩的计算方法,对摩擦阻力矩进行了近似常数化处理,推导出考虑摩擦阻力矩影响的扭摆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摩擦阻力矩对摆动周期、摆动次数、系统静平衡位置的影响。通过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定性分析了光电传感器位于两静平衡位置之间不同位置时周期测量的变化趋势,进而优化了光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算例结果表明,摩擦阻力矩对弹箭极转动惯量测量精度的影响不可忽略,采用该文修正方法可将卧式扭摆法对弹箭极转动惯量的测量误差降低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箭 极转动惯量 卧式扭摆法 摩擦阻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重力仪中落体光心与质心间距的精确测量 被引量:8
5
作者 余烨 胡翔 +2 位作者 王启宇 吴书清 冯金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0-834,共5页
为了减少用光学干涉法测量绝对重力过程中落体旋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设计了基于扭摆法调校落体光心与质心间距的方法。采用标准模态分析落体的本征频率,推导光心与质心沿铅锤线方向偏移的测量方程。并分析了角锥棱镜折射率与气体阻尼分... 为了减少用光学干涉法测量绝对重力过程中落体旋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设计了基于扭摆法调校落体光心与质心间距的方法。采用标准模态分析落体的本征频率,推导光心与质心沿铅锤线方向偏移的测量方程。并分析了角锥棱镜折射率与气体阻尼分别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角在0~0.1°之间,品质因子Q=1000时,调校落体使光心与质心重合,旋转导致的重力加速度干扰最佳可控制在1.4μ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重力仪 落体旋转 扭摆法 光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重力仪落体光心与质心空间距离测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康 余烨 +4 位作者 黄安贻 田钰 冯金扬 王若琳 叶子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为了准确测量重力仪落体光心与质心距离,减少落体光心与质心不重合引起的旋转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影响,设计了落体光心与质心空间距离测量装置。提出了1种光心与质心间距的计算方法,并仿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使用设计的测量装置对... 为了准确测量重力仪落体光心与质心距离,减少落体光心与质心不重合引起的旋转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影响,设计了落体光心与质心空间距离测量装置。提出了1种光心与质心间距的计算方法,并仿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使用设计的测量装置对落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激光干涉仪在信号频率为0.3~0.5 Hz时的测量精度为0.1 nm,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使测量系统的A类不确定度优于10μm,最大调校测量误差为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重力仪 落体 扭摆法 光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扭摆法转动惯量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汪睿 鲁承炜 +2 位作者 孙天龙 李鸿基 张烈山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针对阻尼条件下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扭摆法原理的新方法。根据扭摆法的测量原理,建立了摆角θ关于时间t、阻尼比ζ、无阻尼自振频率ω_(n)的数学模型,最终推导出了线性阻尼条件下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利用高... 针对阻尼条件下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机器视觉和扭摆法原理的新方法。根据扭摆法的测量原理,建立了摆角θ关于时间t、阻尼比ζ、无阻尼自振频率ω_(n)的数学模型,最终推导出了线性阻尼条件下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利用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和成像系统对扭摆台进行摄像,经图像边缘捕获、特征点提取、摆角计算后得到摆角θ关于时间t的曲线,根据该曲线计算出阻尼比ζ、周期T和转动惯量I。搭建了一套实验系统,针对转动惯量不大于4.00×10^(-3)kg·m^(2)的被测物体进行转动惯量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4.55×10^(-5)kg·m^(2);对于4种被测物进行了多次重复性测量实验,测量的标准差优于1.2×10^(-4)kg·m^(2)。该方法可用于工程中刚体惯量的测量问题,对某型无人机进行了Z轴转动惯量实测,进一步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扭摆法 转动惯量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扭摆的中低频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
8
作者 惠安民 闫明 +1 位作者 冯麟涵 杨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9-1187,共9页
冲击响应谱广泛应用于舰艇及其舰载设备抗冲击的设计工作中。由于趋势项误差的存在使得冲击谱中低频区出现失真现象,为此通过理论分析解释了趋势项误差对冲击谱中低频区域测量失真的作用机理,得到了零飘现象中放大倍率与系统频率和系统... 冲击响应谱广泛应用于舰艇及其舰载设备抗冲击的设计工作中。由于趋势项误差的存在使得冲击谱中低频区出现失真现象,为此通过理论分析解释了趋势项误差对冲击谱中低频区域测量失真的作用机理,得到了零飘现象中放大倍率与系统频率和系统响应间的关系。从原理上分析阐述数学修正方法的优劣,结合现有修正仪器提出扭摆模型修正方法,建立该扭摆模型振动方程并应用Ritz-Galerkin方法推导近似周期解与主共振频率方程。进行了扭摆与传统弹簧振子在相同冲击环境下冲击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频扭摆冲击响应摆角小于20.06°范围内,扭摆与弹簧振子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比数学修正方法、传统弹簧振子修正方法以及扭摆修正方法发现,扭摆修正方法对冲击谱中低频段的修正结果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响应谱 中低频 趋势项误差 弹簧振子 扭摆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转动惯量的振复摆与扭摆法协同测量比例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洪涛 卢志辉 +3 位作者 孙浩智 武艺泳 刘珉 来颜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3-1520,共8页
空间飞行体在进行三轴转动惯量测量时需要分别沿3个正交方位做圆周摆动,为减少方位调整次数,提出基于振复摆与扭摆法的协同测量比例法。描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机构,推导了比例法全因计算公式和近似计算公式;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与扭... 空间飞行体在进行三轴转动惯量测量时需要分别沿3个正交方位做圆周摆动,为减少方位调整次数,提出基于振复摆与扭摆法的协同测量比例法。描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机构,推导了比例法全因计算公式和近似计算公式;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与扭摆法进行了对比;采用模拟件作为测量对象,对提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J_(z)/J_(y)小于1.02时,协同比例法的全因计算和近似计算精度基本相同且与扭摆法基本相当;J_(z)/J_(y)大于1.02时,只能采用协同比例法全因计算公式,同时该方法解决了带翼飞行体三轴转动惯量测量的难题;协同比例法与前期提出的协同差值法组成了完整的测量体系,可以满足一定类型的回转体和带翼异形体三轴转动惯量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转动惯量 协同测量 振复摆 扭摆法 协同比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