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Sucrose Non-fermenting-1 Related Protein Kinase (SnRK) in Cucumis sativus L. Under Low Nitrogen Conditions
1
作者 He Hong-mei Qin Zhi-wei +1 位作者 Feng Zhuo Wu T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4期1-9,共9页
The sucrose non-fermenting-1 related protein kinase(SnRK), whose expression is induced by kinds of hyperosmotic stresses,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plant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 The sucrose non-fermenting-1 related protein kinase(SnRK), whose expression is induced by kinds of hyperosmotic stresses,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plant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ow nitrogen resistance in cucumber, the full-length cDNA of SnRK gene was clon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nRK gene was 1 548 bp in length, encoded 515 amino acids, and had more than 80% homology with other crops.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was an unstable and hydrophilic protein with no transmembrane structure and no signal peptide. Under nitrogen-free conditions and low nitrogen conditions,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alysis of SnRK gene showed that this gene was up-regulated and its expression increased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level as th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SnRK gene was also inhibited in the high nitrogen level 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rmal level.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would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ow nitrogen resistance in cuc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MBER SnRK gene CLONE expression analysis low nitro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rogen removal for low-carbon wastewater in reversed A^2/O process by regul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 陈杰云 +3 位作者 谢丽华 范功端 尹晓静 李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04-308,共5页
Full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nitrogen removal for low-carbon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in reversed A2/O process in Jiguanshi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Chongqing,in order to ai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ull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nitrogen removal for low-carbon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in reversed A2/O process in Jiguanshi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Chongqing,in order to ai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imilar WWTP. When the proposed measures,such as using 0.1% (volume fraction of wastewater) landfill leachate,shortening HRT by 2/3 in th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and controlling DO at 0.5 mg/L in the 3rd section of aerobic zone,are applied,15% of the carbon source can be complemented,the favorable property of activated sludge is achieved,and the nitrogen removal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ffluent NH3-N is 2 mg/L and the removal rate is 90%. The effluent TN is 17 mg/L and the removal rate is 54%. The up-to-standard discharge of the effluent is achieved.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the uni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lso reaches 0.21 kW/h and saves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ed A2/O process low-carbon resource LANDFILL LEACHAT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nitrogen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钱永新 赵毅 +5 位作者 刘新龙 刘鸿 刘国梁 朱涛 邹阳 陈方文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岩心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产液剖面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页岩油高产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类...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岩心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产液剖面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页岩油高产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类型可划分为砂岩类、白云岩类和泥岩类等,粉砂岩类储层以陆源碎屑沉积物为主,泥岩类储层以陆源-内源混积物为主,白云(灰)岩类储层以内源化学沉积为主;玛湖凹陷风城组粉砂岩类、白云岩类和泥岩类储层孔隙喉道尺寸依次减小,孔隙连通性依次变差。②玛湖凹陷风城组粉砂岩类储层含油性最好,其次是泥岩类储层,白云岩类储层含油性最差,孔径较大的孔隙和微裂缝中的游离油含量较高,孔径较小的孔隙中的吸附油含量较高。③玛湖凹陷风城组优质烃源岩和优质储层分别控制着页岩油的高产区域和高产层段,长英质矿物含量、有效孔隙度值、游离油孔隙度值、裂缝密度和脆性指数等均较高的储层是页岩油高产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低温氮气吸附 孔径分布 游离油 吸附油 裂缝密度 脆性指数 风城组 二叠系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胁迫下芝麻差异表达ERF基因的鉴定及SiERF08基因的表达分析
4
作者 田媛 张鹏钰 +4 位作者 李丰 王东勇 付锦州 戎亚思 高桐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6,共10页
AP2/ERF是植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代谢生物合成、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和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为了探究ERF基因在芝麻低氮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从前期芝麻根系低氮胁迫转录组中筛选出24个差异表达SiERF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特性和... AP2/ERF是植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代谢生物合成、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和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为了探究ERF基因在芝麻低氮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从前期芝麻根系低氮胁迫转录组中筛选出24个差异表达SiERF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特性和共表达网络分析,并分析了不同胁迫处理下SiERF08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24个差异表达SiERF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564~1254 bp,编码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20.92~44.97 ku,等电点4.39~10.92。24个差异表达SiERF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3条染色体上。启动子区域包含植物激素响应元件(ABRE、AuxRE等)、逆境胁迫响应元件(ARE、DRE core、LTR等)、生长发育相关顺式作用元件(O2-site、Gap-box和CAT-box)和光响应元件(G-box、MRE、I-box等)。基因表达和韦恩图分析结果显示,低氮胁迫下,芝麻品种缅甸高产者和郑芝HL05分别检测到24个和14个差异表达SiERF基因,其中SiERF06等3个基因在2个品种低氮胁迫3、9 d均差异表达。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SiERF08等5个低氮胁迫响应的关键候选基因。对关键候选基因SiERF08开展不同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低氮、干旱、高盐、赤霉素及水杨酸等胁迫处理下被诱导表达,且不同胁迫处理下,SiERF08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在干旱、高盐、水杨酸、高温和低温处理6 h,SiERF08基因的表达量最高;在低氮处理12 h,SiERF08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在赤霉素处理下,SiERF08基因在6 h和72 h诱导表达,且差异显著。综上所述,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低氮胁迫下24个差异表达SiERF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SiERF08等5个关键候选基因,其中,SiERF08基因在低氮、干旱、高盐、水杨酸等胁迫下诱导表达,为深入探究芝麻SiERF基因功能、揭示芝麻耐低氮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低氮胁迫 ERF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低氮低磷胁迫的表达分析
5
作者 腊贵晓 赵玉龙 +5 位作者 代丹丹 余永亮 郭红霞 史贵霞 贾慧 杨铁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0-233,共14页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低氮低磷胁迫下的响应。【结果】在红花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s(命名为CtPMA1-CtPMA10),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785-958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5.23-105.52 kD,等电点为5.26-7.91,亚细胞位点预测显示全部位于细胞膜;都含有Cation_ATPase_N结构域、E1_E2 ATPase结构域和HAD-superfamily hydrolase subfamilyⅢA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CtPMA基因家族内广泛存在与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相关的调控元件;基因共线性显示全基因组复制和片段复制在Ct PMA基因家族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T-qPCR结果表明,在根中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表达量显著受到低氮低磷胁迫的诱导,说明CtPMA1和CtPMA7可能与红花根部吸收氮磷的功能密切相关。【结论】红花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基因,其进化相对保守,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当红花遭受低氮低磷胁迫时在根部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转录水平显著被诱导,暗示其通过诱导自身转录水平以提高对氮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用来抵御营养等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低氮胁迫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H_(4)强化常温低NH_(4)^(+)-N亚硝化系统的稳定运行研究
6
作者 向韬 褚旭 李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86,共8页
为获得稳定的亚硝化过程,研究通过投加联氨(N_(2)H_(4))强化了低NH_(4)^(+)-N亚硝化系统在常温下的运行效能,并探究了该策略对硝化过程关联菌群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由35℃降低至20℃的过程中,NH_(4)^(+)-N转化率(Ammonia-Nitrog... 为获得稳定的亚硝化过程,研究通过投加联氨(N_(2)H_(4))强化了低NH_(4)^(+)-N亚硝化系统在常温下的运行效能,并探究了该策略对硝化过程关联菌群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由35℃降低至20℃的过程中,NH_(4)^(+)-N转化率(Ammonia-Nitrogen Conversion Rate,ANCR)和亚硝积累率(Nitrite Accumulation Rate,NAR)逐渐降低,分别由60%和31%下降至45%和9.39%。通过投加5 mg/L N_(2)H_(4),可使ANCR和NAR分别提升至61.36%和75%以上。亚硝化主要功能菌-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AOB)(Nitrosomonas属)相对丰度提升至15%,干扰-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Nitrospira属)相对丰度被抑制在0.05%以下。AOB活性由(0.39±0.01)mg N/(g VSS·h)上升至(0.42±0.01)mg N/(g VSS·h)。功能基因预测分析发现,AOB的主要功能基因(氨氮加氧酶)相对丰度提升了20百分点,而NOB的功能基因(亚硝酸盐氧化酶)未被预测出,表明投加N_(2)H_(4)促进了亚硝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脱氮 低氨氮 亚硝化 常温 N_(2)H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饲料的低碳与减排
7
作者 冷向军 朱瑞俊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低碳和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水产养殖在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的同时,也产生一定数量的碳排放和水体污染,其核心在于水产饲料的低排放。文章综述了水产饲料低碳与减排的内容与措施,包括加工、原料选用、酶制剂、有机酸和发酵技术等,... 低碳和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水产养殖在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的同时,也产生一定数量的碳排放和水体污染,其核心在于水产饲料的低排放。文章综述了水产饲料低碳与减排的内容与措施,包括加工、原料选用、酶制剂、有机酸和发酵技术等,以期为低排放(低碳、低氮、低磷排放)水产饲料的生产提供指导,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碳足迹 低碳 低氮 低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掺氨燃烧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斌 王光磊 +4 位作者 罗赛贝 潘亦璘 张海 高绪栋 范卫东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6,共14页
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凭借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已成为全球研究焦点。氨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缓慢以及易被吹熄等诸多问题,而天然气的掺入能够显著改善这些问题,也推动了氨燃料的广泛应用,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开辟... 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凭借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已成为全球研究焦点。氨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缓慢以及易被吹熄等诸多问题,而天然气的掺入能够显著改善这些问题,也推动了氨燃料的广泛应用,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首先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方面对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的应用潜力进行评估,分析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的积极意义。接着,借助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氨与天然气掺混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低氮稳燃控制策略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指出目前不同机理模型在模拟以及实验预测普适性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未来需结合跨尺度模拟发展能够兼顾精度与效率以及适应性更强的氨燃烧预测模型。最后,归纳了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遭遇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这一技术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氨燃烧技术 反应机理 数值仿真 低氮稳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bNRT2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9
作者 王芳 乔帅 +4 位作者 宋伟 崔鹏娟 廖安忠 谭文芳 杨松涛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204,共12页
【目的】鉴定甘薯高亲和硝酸盐转运体NRT2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不同胁迫下表达分析,为甘薯NRT2家族成员功能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NCBI和甘薯基因组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转录组分析和低氮表型筛选等方法,系... 【目的】鉴定甘薯高亲和硝酸盐转运体NRT2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不同胁迫下表达分析,为甘薯NRT2家族成员功能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NCBI和甘薯基因组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转录组分析和低氮表型筛选等方法,系统鉴定IbNRT2基因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在甘薯全基因组中鉴定到7个IbNRT2高亲和硝酸盐转运体基因。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IbNRT2家族成员编码氨基酸残基数为462-536,理论等电点均大于7,且所有编码蛋白为疏水蛋白。7个甘薯IbNRT2和9个近缘野生二倍体甘薯(Ipomoea trifida)ItfNRT2基因均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7个IbNRT2家族成员分成3个亚组,甘薯与野生二倍体的亲缘关系最近。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IbNRT2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环境及激素类响应元件,其中光信号响应元件最多。甘薯种内共线性关系显示,7个IbNRT2基因存在2对共线性关系;种间共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甘薯与野生二倍体ItfNRT2基因之间形成7对共线性关系,与拟南芥AtNRT2形成4对共线性关系。不同部位组织和盐胁迫表达分析结果揭示IbNRT2.7具有较为广泛的表达,在种子和叶片中表达最高且受盐胁迫诱导表达上调;IbNRT2.1、IbNRT2.2主要在根部表达且受盐胁迫诱导表达下调。在不同氮处理甘薯品种中进行RT-qPCR分析,结果揭示IbNRT2.1和IbNRT2.2受低硝酸盐诱导最明显,且在氮高效甘薯品种中(川薯221、川薯228、西成薯007)的诱导表达倍数高于氮低效甘薯品种(普薯32、绵紫薯9)。【结论】甘薯中鉴定出7个IbNRT2基因,在不同部位、盐胁迫和低氮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IbNRT2在不同部位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NRT2基因 组织表达模式 盐胁迫表达模式 低氮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探针分子测试煤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比
10
作者 洪林 刘文通 +3 位作者 高大猛 梁伟 赵峻丹 车兴竺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1-299,共9页
煤体微观孔隙结构的准确表征对深入了解煤的内部结构和气体吸附、解吸和扩散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液氮(77 K)条件下,对3种变质程度的煤进行低压氩气吸附试验(LPGA-Ar)、低压氮气吸附试验(LPGA-N_(2))和低压氧气吸附试验(LPGA-O_(2)),分... 煤体微观孔隙结构的准确表征对深入了解煤的内部结构和气体吸附、解吸和扩散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液氮(77 K)条件下,对3种变质程度的煤进行低压氩气吸附试验(LPGA-Ar)、低压氮气吸附试验(LPGA-N_(2))和低压氧气吸附试验(LPGA-O_(2)),分析了煤的吸附变化规律;应用试验数据和非局部密度泛函理论(NLDFT),对煤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煤对Ar、N_(2)和O_(2)气体的吸附过程包含微孔填充、单层吸附、多层吸附以及毛细凝聚现象,其中煤对N_(2)的吸附量略高于Ar,对O_(2)的吸附量是N_(2)的2~8倍。煤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滞后类型在不同探针分子测试试验中均属于同一类型即H3型,揭示了煤中含有大量狭缝形孔隙。在77 K测试温度下,不同探针分子测试的孔径范围不同,即Ar探针分子为0.87~12 nm;N_(2)探针分子为1.09~250 nm;O_(2)探针分子为0.81~50.82 nm。而煤样的孔径分布在不同探针分子测试下均呈“多峰”分布,其中在微孔范围内都表现为“单峰”特性。与N_(2)、O_(2)探针分子相比,Ar探针分子可以准确分析2~10 nm孔隙参数,同时Ar和O_(2)探针分子可以进入极微孔(0.7~2 nm)。3种探针分子都很难对微孔孔容进行准确表征,尤其是N_(2)探针分子。此外,不同探针分子测试下煤样的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贡献率不同,说明微孔是决定煤对N_(2)吸附的主要因素,而煤对Ar和O_(2)吸附则是介孔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量 孔隙结构 低压氩吸附 低压氮吸附 低压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I-BLUP多性状选择指数的耐低氮杨树品种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晋鸿 王天欣 +3 位作者 曹明嵘 周振渊 黄秦军 李金花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目的]探析低氮胁迫下杨树无性系苗期性状适应性,筛选耐低氮能力强的品种。[方法]以87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盆栽方法,在低氮胁迫(LN)和正常供氮(NN)处理条件下,测定生长、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3组性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 [目的]探析低氮胁迫下杨树无性系苗期性状适应性,筛选耐低氮能力强的品种。[方法]以87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盆栽方法,在低氮胁迫(LN)和正常供氮(NN)处理条件下,测定生长、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3组性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最佳无偏预测(BLUP),分析遗传变异并估算遗传参数和育种值,利用FAI-BLUP多性状指数,综合评价供试无性系适应性。[结果]所有性状在不同供氮水平间和无性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8.9%~40.6%(LN)和15.7%~35.6%(NN)。不同供氮水平下每组性状内性状间相关性特征一致,生长和叶片形态各性状在供氮水平与无性系间互作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适合作为耐低氮性筛选指标,利用其BLUP育种值,获得FAI-BLUP多性状指数,对各无性系排序,以20%选择强度筛选出了一批优良无性系,其生长和叶片形态育种值遗传增益分别为14.1%~21.5%和5.56%~12.9%,在低氮胁迫下具有较强适应性。[结论]在低氮胁迫下杨树无性系苗期生长、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受到显著抑制,不同供氮水平间和无性系间各性状变异丰富,生长和叶片形态在供氮水平与无性系间互作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其FAI-BLUP多性状指数综合评价并筛选出了13个优良无性系,耐低氮适应性和稳定性强,可用于耐低氮杨树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低氮胁迫 育种值 FAI-BLUP 多性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热值高湿含氨燃气低氮燃烧组织方法及其工业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宁 张杨鑫 +3 位作者 韩强 张扬 张海 吕俊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8-1846,I0019,共10页
利用工业副产燃气燃烧发电或供热,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部分副产燃气具有含水量高、热值低、含氨的特点,在燃烧利用中存在燃烧不稳定、燃尽率低和NO_(x)排放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开展反应动力学模拟,获得炭黑尾气的燃烧特性... 利用工业副产燃气燃烧发电或供热,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部分副产燃气具有含水量高、热值低、含氨的特点,在燃烧利用中存在燃烧不稳定、燃尽率低和NO_(x)排放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开展反应动力学模拟,获得炭黑尾气的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对炭黑尾气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高温烟气多重回流结合分级燃烧的技术方案,开发相关燃烧技术,并完成工业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级燃烧方案能够有效抑制燃料型NO_(x)的生成。工业验证显示,CO排放浓度低于50 mg/N⋅m^(3),NO_(x)排放降低了300~400 mg/N⋅m^(3)。可知,采用多重高温烟气内循环稳燃结合分级燃烧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超低热值高湿含氨燃气燃烧组织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燃气 超低热值 氮氧化物 化学反应动力学 炭黑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内循环和燃料分级对天然气低氮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俊豪 卓建坤 +4 位作者 关靖宇 庞振洲 李伟 祝令坤 姚强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7,共11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烟气内循环和分级燃烧的轴切旋流低氮燃烧器,并通过工业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负荷、燃料分级以及烟气内循环对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荷和燃料分级比例对NO_(x)生成具有协同作用,在中、低负荷工况下,NO_... 设计了一种基于烟气内循环和分级燃烧的轴切旋流低氮燃烧器,并通过工业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负荷、燃料分级以及烟气内循环对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荷和燃料分级比例对NO_(x)生成具有协同作用,在中、低负荷工况下,NO_(x)排放随二次燃料比例的上升而单调上升,在值班火焰区域有大量NO_(x)生成;在满负荷工况下,存在最佳一/二次燃料比例(88:12),使NO_(x)排放质量浓度最低,当二次燃料比例低于12%时,主火焰区域主导了NO_(x)的生成;一次燃料混合管长度的变化可使燃料与空气混合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NO_(x)的生成,当缩短一次燃料混合管相对长度至0.74时,主燃区向炉膛上游移动,主火焰被锚定在炉膛中部,使炉膛尾部温度分布更均匀,NO_(x)排放质量浓度在各负荷下下降了10%~20%(NO_(x)以NO_(2)计),且均低于30 mg/m3(O_(2)体积分数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内循环 轴切旋流 分级燃烧 低氮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琦 陈睿倩 +2 位作者 商斐 李玲 白昕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5,共13页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作为四川盆地页岩油重点勘探层段,因勘探程度较低,目前页岩储层特征尚不明确。利用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深入探究其储集空间类型与分形特征。研究区凉高山组...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作为四川盆地页岩油重点勘探层段,因勘探程度较低,目前页岩储层特征尚不明确。利用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深入探究其储集空间类型与分形特征。研究区凉高山组页岩矿物组成主要为黏土矿物(平均含量51.57%),其次为长英质矿物(平均含量47.11%),碳酸盐矿物极少(平均含量2.69%)。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黏土矿物层间孔、石英与长石粒间孔以及微裂缝,低温氮气吸附曲线形态接近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页岩孔径划分方法中的Ⅳ类,指示狭缝型孔隙。按照压汞曲线形态及储层物性参数特征,将研究区页岩储层分为四类,从Ⅰ到Ⅳ类,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增大,最大进汞饱和度减小,储层非均质性增强。“FHH”模型显示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_(N1)大于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_(N2),表明孔隙表面的复杂程度高于内部;“含水饱和度法”计算结果显示大孔隙分形维数D_(1)平均值为2.9912,小孔隙分形维数D_(2)平均值为2.6792,大孔隙分形维数更接近于3且分布更集中,表明非均质性更强的大孔隙对储层的贡献更大。相关性分析显示,D_(1)与矿物组分含量(石英、黏土矿物)、孔喉结构参数存在相关性,证明大孔隙是研究区页岩储集与空间的主要贡献者。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进行储层评价,为后续该地区有利勘探层段评价与优选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低温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分形维数 储层非均质性 凉高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期干旱寡雨条件下移栽期后移对烤烟碳氮代谢和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德香 朱奕璟 +4 位作者 单蕖 李鑫磊 赵正雄 杨志娟 欧阳铖人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0,共9页
为探究移栽期后移对干旱寡雨条件下烤烟植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K326为材料,当地常规移栽期(5月1日,T1)为参照,研究移栽期后移[(5月10日移栽,T2),(5月20日移栽,T3)]条件下烤烟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烟叶产质量的变化特... 为探究移栽期后移对干旱寡雨条件下烤烟植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K326为材料,当地常规移栽期(5月1日,T1)为参照,研究移栽期后移[(5月10日移栽,T2),(5月20日移栽,T3)]条件下烤烟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烟叶产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试验点2022年5至10月的降雨量分别为8.38、53.60、159.87、331.60、452.44、536.55 mm(移栽期呈干旱寡雨特征)。移栽期后移促进了烟株生长,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的株高分别提高8.13%和4.42%,茎围分别提高5.10%和17.02%,最大叶宽分别提高1.18%和9.62%。移栽期后移抑制烟株碳、氮代谢,与T1处理相比,T2、T3处理烟株蔗糖合成酶、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与常规移栽期相比,移栽期后移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无显著差异,烟叶品质和烟叶感官质量得到提升,不同等级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氯、钾、总氮含量和钾氯比)等指标均较满足优质烤烟的化学成分要求。综上,在云南地区前期干旱寡雨条件下,适当后移移栽期(即推迟至5月10日至20日)可以保障烟株的正常生长和烟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寡雨 烤烟 移栽期 碳氮代谢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tWRKY65基因在响应低氮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16
作者 李朝阳 王瑞刚 +6 位作者 贾振宇 张玉宁 李洪臣 薛松格 陈海洋 李丽华 张小全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60,共8页
为探究烟草NtWRKY65基因在低氮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以野生型K326(WT)与4个过表达NtWRKY65的转基因株系(OE)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氮胁迫和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材料的表型、根系性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代谢和衰老相关基因表达... 为探究烟草NtWRKY65基因在低氮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以野生型K326(WT)与4个过表达NtWRKY65的转基因株系(OE)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氮胁迫和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材料的表型、根系性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代谢和衰老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WT植株相比,低氮胁迫下OE植株的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显著增加,干质量和总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1.83%~45.12%和94.65%~271.57%,OE植株的生长势明显增强;低氮胁迫下,OE植株的氮素吸收和同化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脱氢酶)、氮素同化和再分配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以及相关基因(NtNR、NtGS1-3、NtGS2、NtGDH1)的表达量均较WT植株显著提高;OE植株在低氮胁迫下叶片中成熟衰老相关基因NtMC、NtCP1、NtCP23和NtCCD的表达量均较WT植株显著降低。综上,过表达NtWRKY65能促进烟株根系发育,增强低氮胁迫下烟株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同化能力,抑制叶片衰老,具有正向调控烟草耐低氮胁迫的功能,可以作为烟草氮素利用效率遗传改良的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NtWRKY65 过表达 低氮胁迫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中豆63及其亲本耐低氮鉴定与评价
17
作者 何丽红 申佳芳 +6 位作者 袁佳玲 袁松丽 黄毅 陈水莲 张婵娟 王贤智 陈海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4-903,共10页
氮素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矿质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氮利用效率、培育氮高效作物新品种是实现减肥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高产大豆新品种中豆63(ZD63)及其亲本油6019(Y6019)和郑196(Z196)为材料,设置正常氮(N,3.7... 氮素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矿质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氮利用效率、培育氮高效作物新品种是实现减肥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高产大豆新品种中豆63(ZD63)及其亲本油6019(Y6019)和郑196(Z196)为材料,设置正常氮(N,3.75 mmol/L)、1/5氮(1/5N)和1/10氮(1/10N)三种氮素水平,苗期水培处理12天时测定株高、叶绿素含量、干重、氮含量和根构型等性状,盆栽处理于成熟期考种调查植株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1/5N处理条件下,ZD63及其母本Y6019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地下部总氮、整株总氮、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耐低氮指数显著大于其父本Z196;1/10N处理条件下,ZD63和Y6019所有16个性状中共有15个性状的耐低氮指数显著大于Z196,其中13个性状的耐低氮指数在ZD63和Y6019间无显著差异。ZD63在1/10N条件下的总干重和单株粒重的耐低氮指数分别为0.93和0.83,表明该品种耐低氮能力较强。研究发现低氮胁迫时ZD63具有较强的根系构型调整能力,并确定了ZD63耐低氮性状来源于其母本Y6019。本研究为解析ZD63高产稳产性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中豆63 亲本 氮利用效率 耐低氮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α-酮戊二酸对低氮下大豆氮同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宫逸 高杰 +5 位作者 王华美 梁昌志 李婉婷 温博文 于高波 张玉先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5,共12页
为了探索能够增强大豆植株自身的氮同化作用的外源试剂,实现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同时不影响大豆生长及产量形成,从而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以α-酮戊二酸为外源试剂,采用砂培的方式模拟低氮条件种植大豆,待其生长至V3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 为了探索能够增强大豆植株自身的氮同化作用的外源试剂,实现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同时不影响大豆生长及产量形成,从而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以α-酮戊二酸为外源试剂,采用砂培的方式模拟低氮条件种植大豆,待其生长至V3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低氮条件下施用α-酮戊二酸对大豆生长发育、氮素同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α-酮戊二酸处理有效地诱导了低氮下大豆植株的氮同化基因的表达,同时在低氮条件下进行α-酮戊二酸处理也可显著提高GS和GOGAT酶活性,增加植株体内氮同化产物,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以及酰脲的含量。在低氮条件下,α-酮戊二酸处理显著增加了低氮水平下大豆植株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相比于未经过α-酮戊二酸处理的大豆植株分别提高了12.38%、9.52%和14.72%。因此,外源施用α-酮戊二酸可以促进低氮条件下大豆植株的氮代谢过程,提高低氮下大豆的产量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氮 Α-酮戊二酸 氮同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性指数的青稞苗期耐低氮种质筛选及不同氮效率类型综合评价
19
作者 文璇 钟秀丽 +3 位作者 王尚文 金涛 彭君 刘恩科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9-1958,I0033-I0036,共14页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但在旱地土壤中常常缺乏,这会对青稞的生长和经济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筛选耐低氮和氮高效的青稞种质资源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143份青稞种质为材料,采用苗期水培法进行试验,设...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但在旱地土壤中常常缺乏,这会对青稞的生长和经济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筛选耐低氮和氮高效的青稞种质资源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143份青稞种质为材料,采用苗期水培法进行试验,设置正常氮素处理(5.0 mmol L^(-1))和低氮胁迫处理(0.1 mmol L^(-1))。通过测定不同氮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相关的10个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氮效率综合值和聚类分析,全面评价不同青稞种质的耐低氮能力。结果表明,1)低氮处理下青稞苗期的茎叶鲜重、根系鲜重、茎叶干重、根系干重、植株干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氮利用效率及其吸收效率均显著增加;2)青稞的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性,变异系数的范围介于14.01%~49.80%之间,且均达到10.00%以上;3)对不同氮素水平下青稞的12个测定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在正常氮和低氮处理下,各自提取了3个主成分,且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1.91%和93.13%;4)结合性状的变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氮效率综合评价指标。然后通过氮效率综合值与耐性指数结合筛选出了黑青稞(ZDM04507)、贡觉1号(ZDM0468)、达兴(ZDM04284)、尼玛麻(ZDM04643)、白青稞(ZDM04480)、扎仁(ZDM05597)和灰四棱(ZDM04469)7份耐低氮青稞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耐低氮 种质筛选 氮效率综合值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氮气对褐煤孔隙结构与氧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20
作者 解树亮 王刚 +2 位作者 屈庆栋 刘浩 孙路路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9-180,共12页
【目的】在矿井防灭火工作中,采空区注常温氮气仅能起到惰化作用,而液氮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新疆乌东煤矿采用氮气冷却装置,制备了−40℃、气态的低温氮气注入采空区预防遗煤自燃,但低温氮气对于采空区遗煤的孔隙结构与氧化特性... 【目的】在矿井防灭火工作中,采空区注常温氮气仅能起到惰化作用,而液氮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新疆乌东煤矿采用氮气冷却装置,制备了−40℃、气态的低温氮气注入采空区预防遗煤自燃,但低温氮气对于采空区遗煤的孔隙结构与氧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易影响低温氮气停注后采空区遗煤二次氧化的预测预报。【方法】采用3D超景深与激光光谱共聚焦实验、氮气吸附实验和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低温氮气处理后煤的表面形貌、孔隙结构和氧化特性参数变化。【结果和结论】经低温氮气处理后,煤样的表面结构被破坏,并随着低温氮气处理时间的增加,网状孔隙结构的发育更为显著;煤样表面出现明显的起伏现象,各点高度算术平均高度由9.5621μm逐渐增加至21.9045μm,增长1.29倍,所有高低起伏之间差值的平均值由81.3210μm增长至193.1465μm,增长1.36倍;低温氮气主要影响了煤样微孔与介孔的分布,尤其是2~4 nm的介孔,随处理时间增长,微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介孔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总孔容增大了0.0043 cm^(3)/g,其中2~10 nm介孔贡献最大,煤样BET比表面积升高了0.0493 m^(2)/g;在低温氮气处理条件下,煤样氧化过程中CO产生量、放热强度、耗氧速率均显著增加,并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增长量增大,CO产生量最高增长了5.02×万μL/L,耗氧速率增加了2.33×10^(−8)mol/(cm^(3)·s),最大放热强度增加了2.25×10^(−2)J/(cm^(3)·s),煤样的氧化反应特征温度降低。研究表明,低温氮气会破坏煤的孔隙结构,增强氧化性能,即使采空区注入−40℃低温氮气时,其惰化和降温的宏观主导作用能有效抑制煤自燃,若停注后氧气恢复,低温氮气的微观副作用导致处理过的煤自燃倾向比处理前更高,加剧二次氧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低温氮气 表面形貌 孔隙结构 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