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畲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家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思宇 闫晶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3,共6页
为促进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设计出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服饰产品,本文通过结合图文互证的方式,提取浙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畲族服饰元素设计因子,基于形状文法对典型畲族元素进行推演,并运用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多维融合的... 为促进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设计出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服饰产品,本文通过结合图文互证的方式,提取浙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畲族服饰元素设计因子,基于形状文法对典型畲族元素进行推演,并运用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多维融合的交叉学科思维,设计出既具有畲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案例。在“突显畲族文化”的宏观视角中,通过分析畲族服饰元素、文化、符号元素的独特性,厘清了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创新机遇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形状文法 家具装饰 纹样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MN血型分布
2
作者 王文文 陈萍 +6 位作者 宋奥微 王文华 牛佳萌 邢莉莉 杨江存 孙杨 张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MN血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系统检索MN血型分布相关文献981篇,筛选出数据完整且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文献120篇,涵盖49个少数民族。采用SPSS2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49个少数民族的MN血型表型分布为MN&...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MN血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系统检索MN血型分布相关文献981篇,筛选出数据完整且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文献120篇,涵盖49个少数民族。采用SPSS2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49个少数民族的MN血型表型分布为MN>MM>NN,其占比分别42.54%、41.86%、15.06%。MN血型基因频率表现为m>n,m=0.6313,n=0.3687。通过聚类分析,中国49个少数民族的m基因频率分为3簇,呈现Ⅰ簇>Ⅱ簇>Ⅲ簇的特征。结论中国少数民族MN血型特征表现为m基因频率高于n基因频率;南方少数民族m基因频率高于北方民族;西南少数民族m基因频率与汉族存在显著差异,与汉族长期杂/聚居的少数民族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血型 少数民族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特色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基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3
作者 王媛 肖斐 +4 位作者 张宇馨 周恩慧 钟建琴 胡宇欣 洪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6,共9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鲜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对CVD影响的研究。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西南...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鲜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对CVD影响的研究。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2018年7月—2019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8790名30~79岁世居三代的侗族、苗族、布依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最终共有17085人纳入分析,根据调查对象是否患有CVD将其分为两组:CVD组(530名)和非CVD组(16555名)。由专业调查员使用该项目组开发的专用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包括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疾病史、饮食情况等调查。根据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可知,要求调查对象回忆过去1年中吃腌制蔬菜、糯米及其制品、腌制鱼/肉类、腊/熏肉、白酸汤、红酸汤、牛/羊瘪菜、紫血肉、鱼腥草、蕨菜、油茶这11种食物的频次(次/月)。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民族特色饮食与CVD的关系。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CVD总患病率为3.20%(530/17085),各民族CVD患病率为侗族3.14%(207/6599)、苗族3.13%(158/5043)、布依族3.03%(165/5443),男性患病率(3.68%)高于女性(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20,95%CI=0.553~0.937,P=0.015)是CVD的保护因素。在侗族人群中,蕨菜≤1次/月(OR=2.172,95%CI=1.162~4.059,P=0.015)是CVD的危险因素;在苗族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63,95%CI=0.340~0.933,P=0.026)、油茶>1次/月(OR=0.442,95%CI=0.202~0.967,P=0.041)是CVD的保护因素;在布依族人群中,牛/羊瘪菜≤1次/月(OR=1.935,95%CI=1.046~3.579,P=0.035)是CVD的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639,95%CI=0.427~0.957,P=0.030)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60岁的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656,95%CI=0.443~0.971,P=0.035)、鱼腥草<1次/月(OR=0.642,95%CI=0.418~0.986,P=0.04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而蕨菜>1次/月(OR=1.655,95%CI=1.011~2.709,P=0.045)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在体质量正常的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84,95%CI=0.393~0.868,P=0.008)、1~3次/月(OR=0.666,95%CI=0.452~0.981,P=0.039)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超重人群中,紫血肉≤1次/月(OR=0.658,95%CI=0.453~0.955,P=0.027)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肥胖人群中,红酸汤1~3次/月(OR=0.592,95%CI=0.360~0.973,P=0.039)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不吸烟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716,95%CI=0.532~0.965,P=0.028)、1~3次/月(OR=0.711,95%CI=0.530~0.955,P=0.02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已戒烟人群中,蕨菜>1次/月(OR=7.507,95%CI=1.324~42.556,P=0.023)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而油茶>1次/月(OR=0.319,95%CI=0.103~0.990,P=0.048)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不饮酒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10,95%CI=0.531~0.948,P=0.020)、红酸汤1~3次/月(OR=0.775,95%CI=0.613~0.980,P=0.03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而腊/熏肉1~3次/月(OR=1.400,95%CI=1.040~1.884,P=0.027)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糯米及其制品、腌制鱼/肉类和紫血肉与CVD的患病风险均存在非线性量效关系(P<0.05,P_(非线性)<0.05)。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的患病率较低。糯米及其制品、油茶、鱼腥草、紫血肉、红酸汤、牛/羊瘪菜、腊/熏肉的食用频次可能会影响CVD的患病风险。应对少数民族特色饮食的摄入频率知识进行宣传,从饮食方面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进行防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少数民族 特色饮食 贵州 LOGISTIC模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特定人群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研究
4
作者 孙闪华 勒者拉机 +5 位作者 高志东 赵瑶 何新 徐强 杨茂盛 许琰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2-998,共7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特定人群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24年5—8月期间,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全部卫生系统工作... 目的:调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特定人群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24年5—8月期间,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全部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在岗中学教职员工和在校中学生、警务工作者进行普查;对乡村居民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学生使用纸质问卷、其他人员使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12535份,有效问卷12038份,有效率为96.04%。结果:美姑县5类特定人群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卫生系统人员90.97%(4712/5180)、中学教职员工89.58%(3552/3965)、警务工作者88.38%(844/955)、在校中学生71.80%(32212/44865)、乡村居民69.61%(3637/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74,P<0.001)。5条核心信息中,条目“关于预防肺结核的传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掌握情况最差;各条核心信息中,均以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知晓率偏低。不同人群参与结核病防控的意愿普遍较高,不同人群对各项态度的正向支持率均≥88.90%。结核病防治相关行为中,现在吸烟的比例分别为警务工作者42.93%(82/191)、乡村居民37.42%(391/1045)、卫生系统人员23.84%(247/1036)、中学教职员工23.33%(185/793)、在校中学生7.47%(670/8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30,P<0.001);随地吐痰的现象较为普遍,95.95%(994/1036)的卫生系统人员和94.76%(181/191)的警务工作者见到身边有人随地吐痰,中学教职员工、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见到身边有人随地吐痰的比例分别为79.32%(629/793)、78.09%(816/1045)和52.41%(4703/8973);做到正确咳嗽礼仪的比例普遍较低:乡村居民仅16.17%(169/1045),其次分别为在校中学生32.95%(2957/8973)、警务工作者40.84%(78/191)、中学教职员工50.19%(398/793)、卫生系统人员83.88%(869/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52,P<0.001)。结论:美姑县特定人群中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所有调查对象均有较高的意愿参与结核病防治,随地吐痰和吸烟等不良习惯较为普遍,掌握正确咳嗽礼仪的比例较低,需要开展跨部门合作,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公共场所禁烟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问卷调查 少数民族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5
作者 张颖 余凌洁 +4 位作者 唐松源 黄晓燕 沙艳梅 田家福 吴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85-2190,共6页
目的:构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最小数据集。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构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客... 目的:构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最小数据集。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构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分别为0.913,0.930;第2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086~0.182(均P<0.05)。最终形成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及33项三级指标的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机构照护质量提供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少数民族 养老机构 照护质量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境民族文字的发展状况
6
作者 黄行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8,共9页
中国边境民族文字具有系属多样性和文明多元性的特点,具体文种包括源自阿拉米文的婆罗米字母、粟特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文字,源自希腊语的拉丁字母文字,和自源的汉字系文字。195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帮助无文字或原有文字不完备的民族新... 中国边境民族文字具有系属多样性和文明多元性的特点,具体文种包括源自阿拉米文的婆罗米字母、粟特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文字,源自希腊语的拉丁字母文字,和自源的汉字系文字。195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帮助无文字或原有文字不完备的民族新创、改革或改进拉丁文字;1980年代,又开启民族语言文字现代化,对传统民族文字进行拉丁化转写,促进非通用字符文字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现已研发制定多种民族文种的字符集、键盘和字模的国家标准,其中藏文、蒙古文的字符集标准已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审定,成为国际标准。由于中国独立自主地开展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化,不受境外国家相同文字标准影响,中国边境民族文字与邻国相同民族文字客观存在着文字属性和功能的不对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对语言文字的边境治理和边境安全产生影响,需要在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规划和治理手段方面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字 文明传承 国际通用 信息处理 语言沟通与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大一统”理论解说
7
作者 李治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大一统”作为政治思想理念,构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内向凝聚的一条生命线。文章对“大一统”的内涵、“大一统”理念的重要性、清代如何实践“大一统”及取得哪些进展进行了阐释。认为准确解释“大一... “大一统”作为政治思想理念,构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内向凝聚的一条生命线。文章对“大一统”的内涵、“大一统”理念的重要性、清代如何实践“大一统”及取得哪些进展进行了阐释。认为准确解释“大一统”是打开中国历史之门的一把钥匙,不识“大一统”,难识清史真貌,给不出科学的评价。清代创建新“大一统”理论并全面推行,付诸治国实践,取得一系列的历史性突破,凝结成巩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大一统” 华夷之辨 天下一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劝稼穑事:清中后期丹噶尔地区的农官群体
8
作者 田汉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34-41,10,共9页
传统中国以农立国,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清中后期的丹噶尔地区,地方政府专门设立农官劝导农事。农官是联系州县和基层民众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人员的选任由士绅、乡约(红牌)等地方精英力量公举,经由政府发... 传统中国以农立国,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清中后期的丹噶尔地区,地方政府专门设立农官劝导农事。农官是联系州县和基层民众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人员的选任由士绅、乡约(红牌)等地方精英力量公举,经由政府发给执照承担相应的职役。农官的承充多来自熟习地方农事之人,也不乏士绅担任该职。从农官群体整体来看,以士绅、乡约(红牌)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力量和政府展开密切合作,意味着国家力量已经深入影响到了丹噶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官群体 丹噶尔地区 清中后期 官民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旅行杂志》中的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
9
作者 苍铭 牛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4,共10页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新中国建立后,“劳动者”“建设者”取代“华夷”,认同基准重构。《旅行杂志》不同时期对云南民族形象呈现不同,抗战前是“远夷”,抗战时是“典范”,建国后是“劳动者”“建设者”。形象差异源于接触程度和观念转变。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缔造国家、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旅行杂志》从一个微观视角反映了其凝聚融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五个共同 《旅行杂志》 “华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建州理学文人群体
10
作者 张振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50,共10页
宫观官制度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制度。南宋时期的宫观官制度既是反道学的工具,又为理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对当时理学家的学术思想、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大多数士人拥有领任宫观官归乡里居的经历,这无疑促进了地域文学的发展。... 宫观官制度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制度。南宋时期的宫观官制度既是反道学的工具,又为理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对当时理学家的学术思想、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大多数士人拥有领任宫观官归乡里居的经历,这无疑促进了地域文学的发展。宫观官制度为建州地域文人聚合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南宋建州理学文人群体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冲佑观是建州地区唯一设置宫观官的道观,道教名山武夷山是理学重心南移的中转站和朱子理学诞生、发展、成熟的大本营。刘子翚生命的最后17年5次奉祠,闲居建州崇安,读书创作和讲学授徒成为他最重要的两项日常精神活动。朱熹一生长期领任宫观官,共计20余年。宫观官制度为朱熹的理学杰出地位与文学创作成就的取得提供了经济支撑和时间保障,他奉祠期间营建和书写的武夷精舍可视为二者发生联系的重要现实空间和精神圣地。南宋末期,奉祠归里的真德秀延续了建州的理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观官制度 建州理学文人群体 冲佑观 刘子翚 朱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直过民族”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辛平 陈杰 +4 位作者 杜兴梅 邓春燕 黄源 邵维庆 邓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6-673,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直过民族”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通过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1035名“直过民族”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进行测量(总分≥5分判定为有抑郁症状),通过自编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 目的:了解云南“直过民族”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通过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1035名“直过民族”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进行测量(总分≥5分判定为有抑郁症状),通过自编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社会人际网络、心理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5维度的24个变量信息。结果:存在抑郁症状231人(22.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工人(OR=8.73)或农民(OR=7.34)或其他(OR=7.13)、近1月内感到紧张或焦虑(OR=5.43)、患1种(OR=2.81)或多种慢性病(OR=2.14)、存在睡眠问题(OR=3.74)、衰弱(OR=1.69)、轻中度疼痛(OR=2.23、4.37)和久坐(OR=2.27)的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较高;社会支持得分(OR=0.96)和生命意义感得分(OR=0.96)较高的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较低。结论:云南省“直过民族”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不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过民族 中老年 抑郁症状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的生态智慧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念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谚语是人们在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数量多、内容丰富,有着以农为本、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内涵。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从事农业生产的生... 谚语是人们在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数量多、内容丰富,有着以农为本、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内涵。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从事农业生产的生态智慧,深入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的生态价值,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生态层面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农业谚语 生态智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的电影创作分析
13
作者 和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放置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产生的特定背景中,通过对该影片所基于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影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过程、影片拍摄提纲与影片的比较、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场面调度等几方面的观... 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放置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产生的特定背景中,通过对该影片所基于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影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过程、影片拍摄提纲与影片的比较、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场面调度等几方面的观察,尝试分析影片的整个摄制情况。与众多“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相比,该影片以复原拍摄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动画、图表、字幕等影像方式,呈现出强烈的论文电影特征,影片对傣族社会制度与上层建筑的着力用笔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中所未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傣族 民族志电影 论文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母亲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知信行状况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媛媛 王燕 +2 位作者 张敬旭 康楚云 段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母亲有关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的现况、存在问题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母亲有关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的现况、存在问题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6个县,利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对当地591名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母亲在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上得分较低,且受教育程度、地区经济水平、母亲年龄、家庭总人数和民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地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较差,在被调查的261名家庭中最小的已满1岁儿童中,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简称"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仅为35.2%,另外还有12.3%的被调查儿童从出生到被调查时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被调查母亲获得计划免疫知识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为主。结论:当地儿童母亲有关计划免疫的知信行水平较低,考虑其文化水平较低,应在当地大力开展以人际传播为主、结合多种大众媒介传播形式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尤其要针对某些特定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贫血现况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逸 张冰 +1 位作者 胡佩瑾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贫血现况及其程度的构成比,并研究贫血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学生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壮族和朝鲜族7、9、12、14和17岁年龄组学生,利用世... 目的: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贫血现况及其程度的构成比,并研究贫血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学生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壮族和朝鲜族7、9、12、14和17岁年龄组学生,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1年标准筛查贫血,以"轻度"、"中度"、"重度"分析构成比,使用WHO男、女生年龄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z评分标准判定学生营养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我国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4个少数民族学生贫血率分别为4.4%、26.4%、6.6%和5.8%,其中,乡村女生贫血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4.8%、42.0%、9.0%和6.7%。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属于轻度贫血,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学生重度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4%、12.9%、1.6%和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乡村学生、12岁和17岁学生、回族、壮族和朝鲜族学生相对于男生、城市学生、7岁年龄组学生和蒙古族学生更易发生贫血;相对于正常学生,超重学生更不易发生贫血,消瘦或肥胖与贫血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民族学生贫血流行程度不同,回族学生贫血已达到"中度流行";应对该民族和乡村地区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女生进行贫血的重点防治;少数民族学生中不同营养状况与贫血之间无显著关联,因此学生营养状况不能作为区分贫血与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贫血 营养状况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黑衣壮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尹瑞兴 冯启明 +3 位作者 林伟雄 陈宇明 杨德寨 叶光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黑衣壮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657例≥40岁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520例当地的汉族人群作比较。结果黑衣壮族人群高... 目的探讨广西黑衣壮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657例≥40岁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520例当地的汉族人群作比较。结果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32.9%比24.6%,P<0.01),黑衣壮族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汉族人群(16.7%比5.2%,P<0.001)。黑衣壮族和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受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年龄、性别、饮酒、民族和体重指数的影响。黑衣壮族和汉族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7.9%比19.5%(P<0.01),治疗率4.2%比13.3%(P<0.01),控制率1.4%比9.4%(P<0.01)。结论广西黑衣壮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而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则显著低于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少数民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宗作物用药不容忽视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峻 陈立萍 +3 位作者 王晓军 张楠 聂东兴 白孟卿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8期3-7,共5页
规范小宗作物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对小宗作物的界定及管理概况,和我国小宗作物用药概况及对小宗作物用药登记管理情况,旨在为指导企业将产品登记在小宗作物上,从而逐步解决我国小宗作物用药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宗作物 农药登记 群组化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少数意见的冲突型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选华 杜志娇 +1 位作者 陈晓红 周艳菊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3,共14页
应急决策结果关系重大,少数意见十分重要,解决冲突型应急决策问题的关键是在有限时间内,做出被大多数决策成员认可的相对可靠的决策结果,因此决策质量和时效性必须同时兼顾.本文试图建立基于保护少数意见的冲突型大群体应急决策模型,用... 应急决策结果关系重大,少数意见十分重要,解决冲突型应急决策问题的关键是在有限时间内,做出被大多数决策成员认可的相对可靠的决策结果,因此决策质量和时效性必须同时兼顾.本文试图建立基于保护少数意见的冲突型大群体应急决策模型,用于协调处理应急决策中可能存在的少数意见,以保证决策质量.利用客观修正系数对决策过程进行模拟,给出群体冲突水平阈值的定量选取方法.提出综合修正系数的思想,以应对成员不愿调整自身偏好的情形,保证决策时效性.构建了基于保护少数意见的偏好冲突消解模型,充分考虑少数意见,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理.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对比分析显示了所提方法处理冲突型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的优势;构造了足够数量的决策算例,模拟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紧急程度下的决策过程,分析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意见 应急决策 大群体 冲突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全国少数民族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二勇 周林 +2 位作者 王怀锋 杜昕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23-327,共5页
目的了解2009年全国少数民族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为制定中国少数民族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9年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肺结核患者登记资料,全国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974 489例,全国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 目的了解2009年全国少数民族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为制定中国少数民族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9年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肺结核患者登记资料,全国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974 489例,全国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有449 113例。将患者年龄分为〈15岁、15-岁、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7个组,并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等情况对登记和治疗管理的少数民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少数民族患者有102 844例,占全国总数的10.6%;全国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少数民族患者有42 013例,占全国总数的9.4%。少数民族不同年龄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65岁组患者构成比最高,占17.7%(18 178/102 844);少数民族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25-岁组患者构成比最高,占18.6%(7 827/42 013)。在少数民族人口肺结核患者不同职业分布中,农民为首位,占72.7%(74 765/102 844);在牧民患者中,少数民族占78.8%(3 858/4 894)。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患者占全国少数民族患者总数的58.3%(59 921/102 844)。结论少数民族肺结核患者在年龄、职业、地域分布上有其特征,少数民族结核病控制的重点是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少数民族 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维吾尔族与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秦鑫添 郝少欢 +2 位作者 塔来古丽.西仁白克 李玉齐 古丽娜尔.阿不都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07-710,共4页
目的:比较维族与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特点,用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2011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提出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方法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69例有病理诊断的维、汉族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比较两者... 目的:比较维族与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特点,用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2011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提出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方法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69例有病理诊断的维、汉族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比较两者特点。结果:284例维族乳腺癌患者的Luminal A型、Luminal B伴HER-2阴性亚型、Luminal B伴HER-2阳性亚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比例分别为12.67%(36/284)、34.51%(98/284)、20.07%(57/284)、14.79%(42/284)和17.96%(51/284);85例汉族患者相应分子分型比例分别为16.47%(14/85)、37.65%(32/85)、10.59%(9/85)、10.59%(9/85)和24.71%(21/85);维族和汉族HER-2阳性率分别为34.86%(99/284)和21.18%(18/85);维族乳腺癌患者Luminal B伴HER-2阳性亚型比例高于汉族(P=0.045),维族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率高于汉族(P=0.030)。结论:与汉族患者比较,维族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Luminal B伴HER-2阳性亚型比例和较高的HER-2阳性率,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在维族乳腺癌患者中显得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学 免疫表型分型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