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在超细SnO_2和Pd/SnO_2上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兴梅 关春梅 +4 位作者 王远洋 章斌 李伟秦 张峰 高荫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SnO2粉体和负载Pd催化剂。考察了CO催化氧化活性、稳定性及焙烧还原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SnO2及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一般SnO2,它们的最佳焙烧温度和适宜...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SnO2粉体和负载Pd催化剂。考察了CO催化氧化活性、稳定性及焙烧还原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SnO2及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一般SnO2,它们的最佳焙烧温度和适宜的还原温度分别为60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掺杂Bi_2O_3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卢远刚 杨迎春 +2 位作者 刘盛余 叶芝祥 胡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0-366,共7页
以硝酸铋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纯Bi2O3和Sn掺杂Bi2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利用2,4-二氯苯酚水溶液... 以硝酸铋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纯Bi2O3和Sn掺杂Bi2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利用2,4-二氯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渍法能较好地实现Sn的掺杂,催化剂中掺杂剂Sn的价态为+4价,以锡的氧化物形式存在于Bi2O3晶格间隙或晶粒表面。并且掺杂适量的Sn,可有效抑制Bi2O3晶相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拓宽了Bi2O3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有效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Bi2O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Sn的掺杂量为2%时(物质的量的分数),Bi2O3具有最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锡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2 4二氯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还原法制备高纯度Ti_4O_7及其电催化处理2,4-二氨基甲苯废水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嫚 黎学明 +4 位作者 贺洪云 郭晓刚 杨文静 苏德水 邵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7-2181,共5页
基于Zr高温还原锐钛型TiO_2法,制备出了电催化材料Ti_4O_7,并用XRD和SEM技术对样品的组成、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 050℃,反应时间为8h,Zr和TiO_2的摩尔比为1∶3时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Ti_4O_7。以自制Ti_4O_... 基于Zr高温还原锐钛型TiO_2法,制备出了电催化材料Ti_4O_7,并用XRD和SEM技术对样品的组成、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 050℃,反应时间为8h,Zr和TiO_2的摩尔比为1∶3时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Ti_4O_7。以自制Ti_4O_7/Ti电极为阳极,Pt电极为阴极,恒电流0.3A,电流密度为0.15A/cm2条件下电解处理2,4-二氨基甲苯(TDA)废水,结果表明,Ti_4O_7/Ti电极对TDA废水具有一定催化作用,反应180min,废水TDA去除率为62.0%,COD去除率为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还原 亚氧化钛 Ti4O7/Ti电极 电催化氧化 2 4-二氨基甲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SnO TFTs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龙玉洪 杨帆 +4 位作者 王超 王艳杰 迟耀丹 杨小天 邓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3-718,共6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结合光刻工艺,在室温下制备了p型SnO薄膜及薄膜晶体管器件。研究了直流磁控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问题。研究发现预溅射5 min、氧气比例为13%、生长压强为0.96 Pa、200℃退火1.5 h可制备高开关比的p型SnO薄膜晶体管。器...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结合光刻工艺,在室温下制备了p型SnO薄膜及薄膜晶体管器件。研究了直流磁控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问题。研究发现预溅射5 min、氧气比例为13%、生长压强为0.96 Pa、200℃退火1.5 h可制备高开关比的p型SnO薄膜晶体管。器件开关比可达到6.2×10~3,亚阈值摆幅为9.96 V·dec。通过延长退火时间至2 h,可以大幅提高线性区迁移率至1.61 cm^(2)·V^(-1)·S^(-1),且亚阈值摆幅仅增大了0.54 V·dec。通过延长预溅射时间至8 min,可以大幅提高p型SnO薄膜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器件线性区迁移率为5.25 cm^(2)·V^(-1)·S^(-1),饱和区迁移率为0.43 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磁控溅射 氧化亚锡(sno) 薄膜晶体管 开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丁二肟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卿菁菁 何帆 +7 位作者 刘智辉 侯帅鹏 刘娅 蒋一凡 谭梦婷 何丽芳 张复兴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合成了2个丁二酮肟有机锡化合物: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丁二酮肟配合物(C_(6)H_(5)C(CH_(3))_(2)CH_(2))_(3)Sn(ON=C(CH_(3))C(CH_(3))=NO)Sn(CH_(2)C(CH_(3))_(2)C_(6)H_(5))_(3)(1)和二苄基锡氧氯丁二酮肟多核配合物[μ_(3)-O-(... 合成了2个丁二酮肟有机锡化合物: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丁二酮肟配合物(C_(6)H_(5)C(CH_(3))_(2)CH_(2))_(3)Sn(ON=C(CH_(3))C(CH_(3))=NO)Sn(CH_(2)C(CH_(3))_(2)C_(6)H_(5))_(3)(1)和二苄基锡氧氯丁二酮肟多核配合物[μ_(3)-O-((C_(6)H_(5)CH_(2))_(2)Sn)_(2)(ON=C(CH_(3))C(CH_(3))=NOH)(O)Cl]_(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13)C、^(119)Sn)、差热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并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1为通过配体丁二酮肟桥联的双锡核中心对称分子,锡原子均为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为通过氧原子和丁二酮肟配体桥联的四锡核中心对称多环聚合结构,锡原子分别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和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人肺癌细胞(A549)、人表皮癌细胞(A431)、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丁二酮肟配合物 二苄基锡氧氯丁二酮肟多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从头计算 体外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峰 周运鸿 +1 位作者 袁正勇 孙聚堂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简要介绍了研究较多的碳负极材料 ,重点评述锡负极材料与锂的反应机理、制备方法、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近期的研究现状。随着新的制备方法和新的分子结构设计的出现 ,若能克服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负共材料 锡基复合氧化物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非晶超微粒薄膜制备与薄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雅静 姜月顺 +1 位作者 戴国瑞 李枚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7-40,共4页
我们用PECVD(等离子激活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SnO2薄膜。透射电镜表明400℃以下是非晶状态,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颗粒度为30nm,SnO2薄膜的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中,沉积在石英上的SnO2薄膜出现价带到导带本征... 我们用PECVD(等离子激活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SnO2薄膜。透射电镜表明400℃以下是非晶状态,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颗粒度为30nm,SnO2薄膜的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中,沉积在石英上的SnO2薄膜出现价带到导带本征吸收带,可计算出非晶SnO2薄膜禁带宽为3.54eV,SnO2薄膜红外光谱研究表明:SnO2非晶薄膜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有序化程度升高,在300℃明显出现572cm-1的SnO2骨架振动带。经300℃老化样品只对醇敏感。为制备好的气敏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二氧化锡 气敏材料 非晶薄膜 PE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a-Sn(Sm,Ce)体系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 被引量:1
8
作者 朴红 宿美平 +1 位作者 毕颖丽 甄开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1-264,共4页
报道了La-Ba-Sn(Sm,Ce)体系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第三组分Sn、Sm、Ce的添加显著提高了OCM催化活性和C2烃选择性.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不同,混浆法... 报道了La-Ba-Sn(Sm,Ce)体系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第三组分Sn、Sm、Ce的添加显著提高了OCM催化活性和C2烃选择性.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不同,混浆法低温焙烧有利于低温OCM反应;干混法高温焙烧能在最佳OCM反应条件下获得较高的C2烃收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 氧化锡 氧化钐 催化剂 甲烷氧化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一氧化碳气敏元件制备及气敏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岚 何敬文 +4 位作者 刘雅言 王秀艳 丁金英 殷文春 曾雄辉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17,共2页
介绍了以SnO2 为主 ,掺入Al2 O3 ,MgO ,InO ,Pd等添加剂的常温CO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根据其晶体结构特点对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传感器的信息传感机制 ,即晶界势垒控制和晶粒大小控制机制同时存在。为获得性能良好的气敏元件 。
关键词 氧化锡 一氧化碳 气敏元件 气敏机理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基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芳 翟秀静 +3 位作者 张爱梨 暴水生 符岩 孙晓萍 《黄金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采用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合成及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包括SnO和SnO2以及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的复合氧化物)的可逆容量可分别达到612mAh/g、598mAh/g和658mAh/g.这充分证明... 采用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合成及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包括SnO和SnO2以及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的复合氧化物)的可逆容量可分别达到612mAh/g、598mAh/g和658mAh/g.这充分证明了锡基氧化物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是非常合适的.另外,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SEM(电子扫描电镜)对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了分析研究.XRD分析结果表明,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所焙烧出的产物完全是玻璃体结构.在SEM表征结果中显示出SnO是粒子状结构,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样品的形貌是不规则的四角形态,粒径分布范围较广.结果表明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很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基复合氧化物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熔液测温用热电偶保护管的研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英全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研究了氧化物添加剂对氧化锡陶瓷性能的影响。选出一种适于高温玻璃熔池测温用的热电偶保护套管材料 ,并用冷等静压法制造出该种热电偶保护套管。
关键词 氧化锡陶瓷 玻璃熔池 测温 热电偶保护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