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态磷酸锡去除高盐介质中Pb(Ⅱ)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祝春水 王丽萍 +1 位作者 贡梅玲 曹文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96,共7页
利用合成的非晶态磷酸锡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多种因素(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离子强度)对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Pb2+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磷酸锡对Pb2+的吸附量随着pH(3~6)以及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加。用Freundlich、Langmuir模... 利用合成的非晶态磷酸锡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多种因素(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离子强度)对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Pb2+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磷酸锡对Pb2+的吸附量随着pH(3~6)以及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加。用Freundlich、Langmuir模型对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处理,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好,20℃时饱和吸附量达到377.36 mg/g。Dubinin-Radushkevich(D-R)模型研究表明,吸附机理属于化学离子交换。反应机理为非晶态磷酸锡中的H+与溶液中的Pb2+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研究表明,非晶态磷酸锡对Pb2+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离子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高盐强度对非晶态磷酸锡吸附Pb2+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幅度不大,可以用于去除养殖海水中的Pb2+。所吸附的Pb2+可以用HCl解吸,说明非晶态磷酸锡具有重复利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磷酸锡 高盐介质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锡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之荣 周瑜芬 +1 位作者 牛建国 王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基于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锡(Ⅳ)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氯膦Ⅲ(CPAⅢ)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锡(Ⅳ)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检出限为0.25μg·L^-1,线性范围为0.0~8.0μg·L^-1。结合巯基葡聚糖凝胶(MDG)分离富集,用于... 基于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锡(Ⅳ)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氯膦Ⅲ(CPAⅢ)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锡(Ⅳ)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检出限为0.25μg·L^-1,线性范围为0.0~8.0μg·L^-1。结合巯基葡聚糖凝胶(MDG)分离富集,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人发及岩石样品中痕量锡(Ⅳ),结果的RSD值均在9.0%以内,回收率在96.0%~103.0%之间。分析了3种岩石标准物质,所得结果与证书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偶氮氯膦Ⅲ 溴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锡吸附Pb(Ⅱ)、Cu(Ⅱ)和Zn(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祝春水 董娴 韩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天然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硅藻土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锡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去除废水中的Pb(Ⅱ)、Cu(Ⅱ)和Zn(Ⅱ),研究了p 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材料的等温吸附规律,同时考察了材料在模拟海水中的吸附效... 以天然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硅藻土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锡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去除废水中的Pb(Ⅱ)、Cu(Ⅱ)和Zn(Ⅱ),研究了p 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材料的等温吸附规律,同时考察了材料在模拟海水中的吸附效果及再生能力。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锡对Pb(Ⅱ)、Cu(Ⅱ)和Zn(Ⅱ)的吸附量随p H值和吸附时间增大而逐渐增大并趋于平衡。等温吸附数据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好,25℃时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7.54 mg/g、19.94 mg/g和16.33 mg/g。复合材料对3种离子的吸附机理均以化学吸附为主,在吸附Pb(Ⅱ)的过程中孔内扩散为速控步骤。高盐度对材料吸附Pb(Ⅱ)、Cu(Ⅱ)和Zn(Ⅱ)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幅度不大,可以用于去除养殖海水中的Pb(Ⅱ)、Cu(Ⅱ)和Zn(Ⅱ)。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复合材料可以用稀HCl再生,具有重复利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硅藻土 磷酸氢锡 盐度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扫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水样中锑和锡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显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3-274,共2页
在pH 2.1的H_2SO_4-NaOAc介质中,有微量Se(Ⅳ)存在时,Sb(Ⅱ)或Sn(Ⅳ)—草酸铵—α,α′-联吡啶络合物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催化波。锑和锡浓度分别在0.5~200ng·ml^(-1)和0.8~250ng·ml^(-1)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锑和锡的... 在pH 2.1的H_2SO_4-NaOAc介质中,有微量Se(Ⅳ)存在时,Sb(Ⅱ)或Sn(Ⅳ)—草酸铵—α,α′-联吡啶络合物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催化波。锑和锡浓度分别在0.5~200ng·ml^(-1)和0.8~250ng·ml^(-1)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锑和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2ng·ml^(-1)和0.4ng·ml^(-1)。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锑、锡的连续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铵 联吡啶 示波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芴酮-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析出铅中的锡 被引量:2
5
作者 谭仪文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用硝酸-酒石酸分解试样,在含有酒石酸(0.16m ol/L)的盐酸溶液中,锡(IV)与苯芴酮-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 TM AB)生成有色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析出铅中的锡。此络合物在波长530nm处有最大的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ε=6.74×104,... 用硝酸-酒石酸分解试样,在含有酒石酸(0.16m ol/L)的盐酸溶液中,锡(IV)与苯芴酮-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 TM AB)生成有色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析出铅中的锡。此络合物在波长530nm处有最大的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ε=6.74×104,锡(IV)含量为0.25~80滋g/50m L,符合比尔定律。该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应于析出铅中含锡0.005%~1.60%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析出铅 锡(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