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周期、市场情绪与资产价格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红 王皓 朱明侠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3-81,共9页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经济周期情形下经济周期、市场情绪及资产定价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市场情绪与经济周期波动密切相关,对资产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因经济周期不同而异...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经济周期情形下经济周期、市场情绪及资产定价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市场情绪与经济周期波动密切相关,对资产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因经济周期不同而异;资产价格与市场情绪间存在较强的反馈机制,资产价格会通过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等因素影响经济,投资者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羊群效应和售盈持亏等特征;我国股市周期和经济周期并不完全同步,股指收益率的提升虽对经济的实际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市场情绪 资产价格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流动性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基于随机波动的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森 蔡维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3,共8页
考察货币的流动性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这涉及如何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来诱导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区间,使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选择2000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在不同经济环境下,观察... 考察货币的流动性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这涉及如何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来诱导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区间,使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选择2000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在不同经济环境下,观察货币流动性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是否具有时序性特征的影响,以便增强货币政策的作用力度。主要研究结论是:农产品价格对货币流动性存在滞后性反应;农产品价格对不同来源的货币流动性在中长期中出现反方向效应;农产品价格对货币流动性的响应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作用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动性 TVP—VAR模型 马歇尔K值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农产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态演变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远营 陈滨霞 周东海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5,共8页
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背景下,本文阐释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初步检验结果,构建多类包括非线性结构和异方差性质的VAR模型,并通过贝叶斯模型比较准则选取TVP-SV-VAR模型进行分... 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背景下,本文阐释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初步检验结果,构建多类包括非线性结构和异方差性质的VAR模型,并通过贝叶斯模型比较准则选取TVP-SV-VAR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存在显著的即时传导影响,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传导则相对较弱。人民币贬值会显著增加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反过来在短期内引起人民币有升值之势。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较突出。2012年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效果均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汇改 贝叶斯模型比较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及时变特征——基于金融开放和金融稳定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昊宇 陈中飞 初可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8,共12页
构建中国短期资本流动时变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月度数据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美利差、汇率预期、通胀水平和资产价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机制发生了显著的结... 构建中国短期资本流动时变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月度数据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美利差、汇率预期、通胀水平和资产价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机制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存在2007年和2013年两个重要结构时点。资本账户管制有利于抵御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但金融危机后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加快导致各变量时变脉冲曲线呈现剧烈波动。据此,监管部门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维持金融稳定;资本账户开放应当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宜操之过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资本流动 驱动因素 时变特征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率”市场化改革、国际原油与中国股市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东海 陈滨霞 蒋远营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8,共12页
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中国股市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对中国股市、利率、汇率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四者相互传导过程中,利率渠道相对最不通畅... 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中国股市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对中国股市、利率、汇率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四者相互传导过程中,利率渠道相对最不通畅,这可能是由于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仍未完成,利率的价格机制作用较为有限。此外,利率对股市的长期调控是行之有效的;股市对汇市冲击的反应伴有"隔夜回调"现象;汇率对利率的传导效应长期有效且稳定,但与非平抛利率曲线相驳,这或许与中国资本账户管制与国际资本外流有关。2018年之前原油市场与中国股市有脆弱的"共热"现象,此后原油价格的溢出效应呈现不断增强之势,因此原油价格风险应成为股票定价的重要因素。为避免股市的风险溢出至其他市场,建议继续深化"两率"市场化改革。要引导股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或者为风险在不同市场间的溢出构建相对应的缓冲机制,还需注意不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从而增强货币市场的内外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汇率市场化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 联动效应 波动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SV-TVP-S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韬悦 李静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6,共9页
通过梳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来构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结合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特征,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实证验证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国... 通过梳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来构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结合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特征,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实证验证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2009年、2015年及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时点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不同。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作用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增强。因此,要优化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应着重避免该过程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触发与传导,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系统性金融风险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P-VAR-LSTM模型的中国金融业风险溢出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欧阳资生 路敏 周学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4,共12页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科学有效地评估金融风险溢出与预警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体系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30家金融机构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量化分析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科学有效地评估金融风险溢出与预警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体系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30家金融机构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量化分析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多元金融业的时变风险溢出,并构建金融风险测度指标,通过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上证综指收益率、波动率和短期流动利差等宏观状态变量对金融风险的非线性预测作用,最后通过构建网络舆情指数来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变动,检验网络舆情指数对金融风险的预测作用,并将其纳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构建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发现:(1)金融行业间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性,危机事件不仅增强了行业间的关联性,同时加剧了金融风险溢出;(2)所选宏观状态变量与金融风险具有非线性关系,可作为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并且LSTM模型可以充分挖掘金融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3)网络舆情指数可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对金融风险具有非线性预测能力,将其纳入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提高预测精度,有利于构建科学的风险检测和预警机制。基于研究结果,将金融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贡献度与相关预警机制配合,可以及时调整金融系统中的不稳定现象,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溢出 风险预警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 网络舆情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时变影响——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温桂荣 黄纪强 李艳丰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基于1999年1月-2020年8月的月度数据动态识别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刻画不同时点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结果... 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基于1999年1月-2020年8月的月度数据动态识别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刻画不同时点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变脉冲响应分析发现,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发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产出、消费及贸易,但在短期会引起通货紧缩。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冲击的比较发现,积极财政政策对“新冠”疫情的刺激作用较显著,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对两次疫情下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在前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宏观经济 TVP-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