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ay-dependent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
1
作者 Pei Cheng Feiqi Deng Yunjian 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799-809,共11页
The problem of delay-dependent exponential 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 for impulsive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 Although the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stochastic delay systems has been discusse... The problem of delay-dependent exponential 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 for impulsive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 Although the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stochastic delay systems has been discussed by several authors, few works have been done on delay-dependent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stochastic delay systems. Firstly, the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method combing the free-weighting matrix approach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is problem. Some delay-dependent mean square exponential stability criteria are derived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In particular, the estimate of the exponential convergence rate is also provided, which depends on system parameters and impulsive effect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will stable if the impulses'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are suitab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the continuous flows, and impulses may be used as controllers to stabilize the underlying stochastic system.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ulsive stochastic systems time-varying delay exponential stability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ure-impulse diagram with multiple failure modes of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under blast loading using SDOF method 被引量:9
2
作者 汪维 张舵 +2 位作者 卢芳云 汤福静 王松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510-519,共10页
Two loosely coupled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system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flexural and direct shear responses of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explosive loading. Blas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 Two loosely coupled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system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flexural and direct shear responses of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explosive loading. Blas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DOF systems are accurate in predicting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slab under blast loads by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strain rate effect caused by rapid load applic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damage criteria, pressure-impulse (P-I) diagrams of the two failure mod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SDOF systems. The effects of span length, concrete strength, and reinforcement ratio of the slab on the P-I diagram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lab tends to fail in direct shear mode when it is of a smaller span length and tends to fail in flexure mode when it is of a larger span l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or reinforced ratio, both the flexure and shear capacity increase. Based on numerical results, a simplified method and a semi analytical equation for deriving the P-I diagram a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and damage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load failure mode pressure impulse diagram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皮质骨压缩力学实验与本构模型
3
作者 徐诚意 刘坤 +3 位作者 康宝 宋杰 李忠新 吴志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8,共12页
皮质骨作为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分散与吸收外部冲击力,保护内部骨髓腔、周围软组织和器官不受损伤。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皮质骨的力学响应,借助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猪皮质骨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的... 皮质骨作为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分散与吸收外部冲击力,保护内部骨髓腔、周围软组织和器官不受损伤。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皮质骨的力学响应,借助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猪皮质骨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准静态与动态压缩实验。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观察了皮质骨的压缩形变特征,利用含损伤的黏弹性本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确定了模型中的本构参数。结果表明,皮质骨在压缩过程中表现为骨质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其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和压缩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准静态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阶段;高应变率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在应变小于0.2%时为弹性,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呈现高度的非线性,无显著塑性变形,表现出一定的黏弹性特征。实验曲线与本构模型理论曲线的对比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较小,本构模型能准确描述皮质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行为。研究成果可为人体冲击伤的救治与防护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 冲击载荷 黏弹性 应变率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环境下可变对角加载波束形成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泳 徐赋民 张二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1,75,共6页
面向基于噪声测量的加工过程在线监控,针对机械加工环境中声场的复杂性,重点探究了可变对角加载阵列处理算法在混响、强背景干扰环境下的工作性能。首先将加工车间建模为密闭声场模型,通过计算室内脉冲响应获得混响环境下的麦克风阵列... 面向基于噪声测量的加工过程在线监控,针对机械加工环境中声场的复杂性,重点探究了可变对角加载阵列处理算法在混响、强背景干扰环境下的工作性能。首先将加工车间建模为密闭声场模型,通过计算室内脉冲响应获得混响环境下的麦克风阵列声压数据,然后概述了可变对角加载阵列处理算法,着重研究不同混响水平下的该声信号增强算法的性能,并进一步探讨了算法中关键控制参数的选取,最后通过开展混响室内声源定位实验来验证其工作性能,为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测量 可变对角加载 混响环境 麦克风阵列 室内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PE监控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尹一全 杨圣洁 +2 位作者 孟庆军 邱招义 崔明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目的:基于我国某越野滑雪专业队伍连续观测累积的主客观负荷数据,检验sRPE表征不同类型(强度及持续时长)训练课负荷的可靠性并探讨其训练应用。方法:以我国某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10名一级以上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273节不同类... 目的:基于我国某越野滑雪专业队伍连续观测累积的主客观负荷数据,检验sRPE表征不同类型(强度及持续时长)训练课负荷的可靠性并探讨其训练应用。方法:以我国某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10名一级以上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273节不同类型训练课的强度、时长、运动员sRPE和教练员的sRPE推测值(C-sRPE),采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sRPE与TRIMP之间相关性显著(r=0.68,P<0.001),其中LIT组sRPE与TRIMP呈强相关(r=0.70,P<0.001),MIT与HIT组sRPE与TRIMP呈中等程度相关(r=0.46、r=0.31,P<0.001);(2)在LIT组三种不同时间长度样本中(0~60 min、60~120 min和120~180 min),sRPE与TRIMP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且差异较小,(r=0.70、r=0.67、r=0.69,P<0.001);(3)不同强度训练的sRPE与C-sRPE皆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配对样本T检验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4)C-sRPE和sRPE的差值与训练强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与建议:sRPE表征耐力训练课负荷可靠,用于LIT训练课最优。在sRPE与TRIMP的换算关系方面,LIT的持续时间不会影响换算关系,但HIT训练课的换算关系与其他强度有差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sRPE估计准确,但对LIT和HIT的估计有相反的偏差。建议将测量教练员C-sRPE的流程融入队伍的管理机制中,用于校准教练员对运动员主观负荷的判断,此外谨慎使用sRPE记录高强度训练课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项目 越野滑雪 训练冲量 主观感觉努力程度 课时RPE 训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un gear radial orbits of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train 被引量:6
6
作者 盛冬平 朱如鹏 +2 位作者 靳广虎 陆凤霞 鲍和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806-3816,共11页
A new non-linear bending-torsional coupled model for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set was proposed,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were taken into consi... A new non-linear bending-torsional coupled model for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set was proposed,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of motion is determined by applying the Fourier series method. The behaviors of dynam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the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gear eccentricities error, ring gear's supporting stiffness, planet's bearing stiffness, torsional stiffness of first stage carrier and input rota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 qualita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d sun gear radial orbits at first and second stage were explored as well.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guidelin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sign of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train at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load sharing time-varying stiffness torsional stiffness sun gear radial or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load sharing behavior of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multiple clearances 被引量:4
7
作者 盛冬平 朱如鹏 +2 位作者 靳广虎 陆凤霞 鲍和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521-2532,共12页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ith backlash and bearing clearance was proposed for planetary gear set. Meanwhile, sun gear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s,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ith backlash and bearing clearance was proposed for planetary gear set. Meanwhile, sun gear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s,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s of motion were solved by employing variable step-size Rung-Kutta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The behavior of dynam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the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input rate, sun gear's supporting stiffness and eccentricity error,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backlashes of sun-planet and planet-ring meshes were investigated qualita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t last which extend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load sharing behavior of planet gear train, enric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of planetary gear 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gear train dynamic load sharing time-varying stiffness backlash bearing clea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间室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楼梯行走时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曹传宝 史东林 +4 位作者 柴光伟 王鑫 张艳红 马刚 闫士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6,共7页
目的探究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膝骨关节炎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招募TKA患者21例、UKA患者15例。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6、12个月进行生物力学... 目的探究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膝骨关节炎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招募TKA患者21例、UKA患者15例。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6、12个月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采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楼梯行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在上楼梯时,TKA组受试者术前膝屈曲力矩峰值显著低于UKA组,术后6个月到达膝屈曲/内收力矩峰值时间、膝屈曲力矩冲量及膝内收力矩峰值负载率显著小于UKA组。在下楼梯时,UKA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伸膝功率峰值显著较小,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负载率术前显著较大,膝伸展力矩峰值术后6个月显著较大;在术后12个月,楼梯行走的生物力学特征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性。结论TKA组和UKA组在手术后表现出相似的膝关节功能,但TKA组可能采取不同于UKA组的下肢生物力学模式。在楼梯行走时,UKA组术后表现出更好的股四头肌控制能力,提高了楼梯行走尤其是下楼梯的姿势控制能力,而TKA组则采取保守的楼梯步态策略以降低楼梯行走的膝关节负荷。相比于力矩峰值,到达力矩峰值的时间及力矩峰值负载率是发现膝关节负荷差异性更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楼梯行走 膝骨关节炎 负载率 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成糕 王宇 +2 位作者 张艺 郝雯娟 夏宇航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和动静态性能良好等优点,因此其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外环采用PI线性调节器进行调节,影响了直流侧电压的动态性能。为此提出了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和动静态性能良好等优点,因此其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外环采用PI线性调节器进行调节,影响了直流侧电压的动态性能。为此提出了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策略,从而使直流侧电压仅经过1次调节即可实现快速收敛。为了实现此策略,首先,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得到了虚拟转矩的表达式;其次,根据负载突变前、后直流侧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同时结合功率守恒原则,分析建立了负载突变时的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方程,求得零矢量与前进矢量的作用时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实现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负载突变时的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性能 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策略 负载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冲动对大轴重内燃机车曲线紧急制动安全性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杨忠良 孙林平 +2 位作者 马卫华 罗世辉 王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针对纵向冲动对大轴重内燃机车曲线紧急制动时安全性问题,建立33 t轴重内燃机车牵引3万t重载列车(2+2+0)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和包含钩缓系统的短编组(机车+机车+虚拟车体)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列车模型对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列车纵向冲动进行分... 针对纵向冲动对大轴重内燃机车曲线紧急制动时安全性问题,建立33 t轴重内燃机车牵引3万t重载列车(2+2+0)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和包含钩缓系统的短编组(机车+机车+虚拟车体)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列车模型对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列车纵向冲动进行分析,基于列车纵向冲动和短编组模型分析纵向冲动对机车曲线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纵向冲动会进一步加大机车曲线紧急制动时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等,对机车曲线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压钩力1 500 kN比不考虑纵向冲动时的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分别增大1.8%、12%;曲线半径减小、下坡道坡度越大会进一步加大不利影响;列车制动初速度越大,产生的纵向冲动有所减小,但由于轮对横移量增大,导致曲线车轮脱轨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 t轴重 内燃机车 纵向冲动 紧急制动 钩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应力损伤对煤体I型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传玖 李果 +2 位作者 任建慧 姚士茂 李宣良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为探明循环应力损伤作用对煤体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对原始及循环应力损伤后的煤体I型单边缺口梁试件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断裂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煤体平均动态I型断裂韧度(KIC)为0.344 MPa·m^(1/2),平均I型断裂能(GC)为66.99 N/m... 为探明循环应力损伤作用对煤体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对原始及循环应力损伤后的煤体I型单边缺口梁试件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断裂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煤体平均动态I型断裂韧度(KIC)为0.344 MPa·m^(1/2),平均I型断裂能(GC)为66.99 N/m,较静态煤断裂参数分别提高了1.38倍与1.26倍;经循环应力损伤后煤试件的平均静态KIC值为0.219 MPa·m^(1/2),平均静态GC为44.26 N/m,较原始煤试件分别降低了12.05%与16.74%;平均动态KIC为0.279 MPa·m^(1/2),平均动态GC为52.72 N/m,与原始煤试件冲击断裂试验结果相比,分别降低了20.90%与21.30%。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应力对煤体的动静态断裂力学参数均具有劣化影响,且煤试件动态断裂力学参数的劣化程度更高,证明煤体动态断裂行为对循环应力损伤作用更加敏感。同时,原始及循环应力损伤后煤试件动态断裂破坏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32与1.21,即原始煤试件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破碎的更加复杂,冲击动力学显现的更加充分。此外,基于黏聚裂纹模型的煤体I型动态断裂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表明黏聚裂纹模型能够对煤体动态断裂过程进行有效表征。研究成果可为具为相似特性的煤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断裂韧度 分形维数 黏聚裂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载荷作用下端盖法兰结构的螺栓预紧力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帅 张德志 +4 位作者 刘文祥 殷文骏 师莹菊 陈博 李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1,共7页
为研究承受强脉冲载荷的端盖法兰结构的螺栓预紧力设计方法,利用实验室霍普金森杆平台,基于液压原理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强脉冲载荷下端盖法兰结构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由预紧力和脉冲载荷引起的螺... 为研究承受强脉冲载荷的端盖法兰结构的螺栓预紧力设计方法,利用实验室霍普金森杆平台,基于液压原理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强脉冲载荷下端盖法兰结构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由预紧力和脉冲载荷引起的螺栓总拉伸应变随载荷峰值变化的曲线上存在最小极值点,并总结了最小极值点随载荷峰值、载荷脉宽的变化规律,为强脉冲载荷下法兰结构和预紧力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载荷 法兰 螺栓预紧力 端盖 霍普金森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大负载输出特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臧绪运 赵刚 +1 位作者 孙伟 陈文针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16,共3页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某 36 0 0 k V冲击电压发生器在大电容负载下的输出特性 ,分析和计算了冲击波产生的物理过程 ,提出了减小振荡的措施 。
关键词 36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 负载输出特性 回路分析 电容性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电压标准波源的研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少波 龙兆芝 +2 位作者 鲁非 李文婷 刘高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145,共6页
IEC标准规定使用高精度的冲击电压标准波源校准数字记录仪,为了能够校准冲击电阻分压器和数字记录仪组成的完整测量系统,文中介绍了可产生IEC 60060-1—2001中规定的雷电全波的冲击电压标准波源的原理、设计和结构。冲击电压标准波源为... IEC标准规定使用高精度的冲击电压标准波源校准数字记录仪,为了能够校准冲击电阻分压器和数字记录仪组成的完整测量系统,文中介绍了可产生IEC 60060-1—2001中规定的雷电全波的冲击电压标准波源的原理、设计和结构。冲击电压标准波源为小型的MAX发生器,其电压峰值Up、波前时间T1、波尾时间T2都可以根据脉冲形成回路的元器件参数计算得到。该标准波源的输出电压波形峰值为80~1 000 V,理论计算时间参数(0.791/58.22)μs。采用PTB校准过的14Bit数字记录仪测量低阻抗标准的输出波形,电压峰值Up实际测量结果与设置值的偏差在0~0.8‰之间;波前时间T1的偏差-2‰--3‰之间;半峰值时间T2的偏差为-1‰~0.8‰之间,峰值参数满足±1‰的允许误差要求,时间参数均满足±1%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连续重复20次,最大标准偏差为2.5×10-4,一年内各电压点的峰值长期稳定性在0.3‰内。该标准波源可作为冲击电压溯源过程中校准数字记录仪的主标准,校准电阻值为3.25 kΩ的冲击电阻分压器,校准分压比为93.42,结果与分压器频率响应试验结果一致,时间参数与MATLAB程序计算结果吻合,表明该低阻抗冲击电压标准波源也可校准电阻分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电压 溯源 不确定度 稳定性 带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电压发生器雷电波的负载特性及其波形分析和改善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有斌 李政 +1 位作者 王建生 殷保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3,共5页
通过对一台4800kV/480kJ冲击电压发生器结合部分110~500kV试品在雷电波下如何满足大负荷范围内的试验要求进行了计算、波形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改进回路,从而提高了试验设备的负荷能力,同时也改善了试验波形的畸变,为保证试... 通过对一台4800kV/480kJ冲击电压发生器结合部分110~500kV试品在雷电波下如何满足大负荷范围内的试验要求进行了计算、波形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改进回路,从而提高了试验设备的负荷能力,同时也改善了试验波形的畸变,为保证试验达到IEC60—1、60—2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电压发生器 负载 雷电波 波形分析 高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在复摆法冲量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文明 洪延姬 +1 位作者 王俊花 王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本文分析了编码器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一套以编码器为核心的复摆冲量测量系统,给出了编码器在冲量缓慢加载阶段复摆系统参数标定及冲击加载阶段最大摆角测量的应用结果。相同单脉冲能量下,计算得到的冲量重复性良好,结果为0.020 1±0... 本文分析了编码器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一套以编码器为核心的复摆冲量测量系统,给出了编码器在冲量缓慢加载阶段复摆系统参数标定及冲击加载阶段最大摆角测量的应用结果。相同单脉冲能量下,计算得到的冲量重复性良好,结果为0.020 1±0.000 08 N·s。本文可以为工程技术领域高精度复摆冲量测量提供便捷可行的系统设计、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 复摆 冲量 缓慢加载 冲击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气背固支方板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成 倪艳光 +3 位作者 郭磊 张向荣 史京住 张渝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分析了炸药水中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气背固支钢方板的动态响应过程.通过对不同装药量和炸距下的水下爆炸冲击作用试验,使用更准确的水介质冲击载荷模型,采用改进的强化系数方形屈服线假设和刚线性硬化材料屈服模型,对固支气背薄钢方板的... 分析了炸药水中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气背固支钢方板的动态响应过程.通过对不同装药量和炸距下的水下爆炸冲击作用试验,使用更准确的水介质冲击载荷模型,采用改进的强化系数方形屈服线假设和刚线性硬化材料屈服模型,对固支气背薄钢方板的2种运动形态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板的动态响应解析解并进行了典型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理论假设与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冲击载荷 气背固支方板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摆模型的高速摄影冲量耦合系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文明 洪延姬 +1 位作者 王军 杨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摆模型的高速摄影冲量耦合系数测量方法,冲量缓慢加载时由编码器标定复摆的系统参数,脉冲激光瞬态作用冲击加载时由高速相机测量最大摆角,有效地解决了编码器由于振动干扰无法进行角度判别的问题。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摆模型的高速摄影冲量耦合系数测量方法,冲量缓慢加载时由编码器标定复摆的系统参数,脉冲激光瞬态作用冲击加载时由高速相机测量最大摆角,有效地解决了编码器由于振动干扰无法进行角度判别的问题。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系统参数标定相对误差低于2.8%,冲击加载时冲量耦合系数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在(32.3~32.9)×10^-5N·s·J^-1范围内,与国外报道的同类构型激光推力器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进 冲量耦合系数 复摆 高速摄影 缓慢加载 冲击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应力波作用下煤体微裂隙形成与发展过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晓亭 秦勇 +3 位作者 李恒乐 张永民 邱爱慈 师庆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0,143,共5页
为解决高聚能电脉冲应力波煤储层致裂增渗新技术发展初期的诸多问题,采用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与微区观测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肥煤样品微裂隙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中,随冲击次数增... 为解决高聚能电脉冲应力波煤储层致裂增渗新技术发展初期的诸多问题,采用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与微区观测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肥煤样品微裂隙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中,随冲击次数增多,微裂隙线密度增大,新生微裂隙的形成起源于冲击波产生的张剪性应力;煤体受力破坏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冲击4次时煤体微裂隙网络基本形成,且没有明显的煤屑产生,为最佳冲击次数。煤体微裂隙网络主要发育在镜质组条带中,新生微裂隙优先从尺寸较大的原有结构性缺陷部位开始扩展,电脉冲应力波对煤体致裂增渗的效果十分明显,煤体中存在的原有结构缺陷是煤体微裂隙萌生的主要部位;煤岩条带类型及其组合方式,是制订煤储层增渗改造措施应考虑的重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电脉冲 冲击载荷 微裂隙 煤岩显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饱和响应时间的封闭空间内爆炸载荷等效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孔祥韶 周沪 +1 位作者 郑成 吴卫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2,共11页
针对舱内爆炸载荷形式复杂、作用时间长、缺乏有效的简化描述方法的问题,首先采用显式动力学计算程序开展了内爆载荷作用下钢板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在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属板的内爆载荷饱和冲量。通过对216种不同爆炸... 针对舱内爆炸载荷形式复杂、作用时间长、缺乏有效的简化描述方法的问题,首先采用显式动力学计算程序开展了内爆载荷作用下钢板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在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属板的内爆载荷饱和冲量。通过对216种不同爆炸载荷加载时长与金属板响应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内爆炸载荷作用下结构最大变形所对应的饱和时间计算经验公式,并给出了饱和时间的无量纲系数建议值。考虑到内爆载荷初始冲击波的影响,结合爆炸载荷饱和作用时间的规律,提出了封闭空间爆炸载荷的矩形载荷等效方法,对比了18组简化载荷与耦合载荷分别作用下钢板的动力响应,验证了等效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内爆炸 金属板 饱和冲量 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