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结构性态与水力劈裂分析
1
作者 刘东海 常周梅 +1 位作者 杨家琦 陈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为研究相变黏土心墙的应力、位移、渗流及水力劈裂等结构性态,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了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相变黏土和纯黏土心墙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位移、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水力劈裂性态等,同时分析了相... 为研究相变黏土心墙的应力、位移、渗流及水力劈裂等结构性态,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了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相变黏土和纯黏土心墙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位移、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水力劈裂性态等,同时分析了相变黏土和纯黏土混合填筑心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竣工期和蓄水期,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位移、应力分布与纯黏土心墙堆石坝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最大竖向位移略高于纯黏土心墙;相变黏土心墙的渗透系数分布与纯黏土心墙相似,但整体上大于纯黏土心墙;不同工况下,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最小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但多数低于纯黏土心墙堆石坝;正常施工运行状态下,相变黏土和纯黏土心墙堆石坝均不会发生水力劈裂。在冬季负温时段采用相变黏土而非负温时段采用常规土料的混合填筑心墙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可进一步控制相变材料用量,并解决全部采用相变黏土填筑心墙竖向位移略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相变黏土 应力变形 渗流分析 水力劈裂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相测向相位差角跟踪式编码电路设计
2
作者 亓晓彤 杨华兵 +1 位作者 王路瑶 郭倩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该误差控制并行可逆计数器加减计数,实现数字角对模拟角跟踪,获得相位差角的数字编码输出结果。具有实现方式简单、编码速度快、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问题、不会因为编码位数增加使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等优点。给出了电路原理设计,进行了回路仿真,表明该方法模拟角到数字角的转换误差小,转换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相法测向 相位差角 跟踪式 量化编码 雷达对抗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平均法相差检测的溶解氧测量方法
3
作者 李天林 刘天元 黄梅珍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了实现光学法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快速高精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平均法检测相位差的溶解氧测量方法。利用采样平均的方式消除单点误差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速度进行分析,同时研究... 为了实现光学法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快速高精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平均法检测相位差的溶解氧测量方法。利用采样平均的方式消除单点误差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速度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信号采样频率对测量误差的影响;与现有多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搭建溶解氧测量系统对测量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样平均法检测相位差的优势明显,其测量精度高(平均误差约为1.13°,测量标准差为1.24°),测量速度快;溶解氧测量系统相对测量误差为2.84%,相对测量标准差为4.51%,实现了较高精度的溶解氧质量浓度测量。此研究为光学法高精度溶解氧测量提供了一种更简单准确的相位差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相位差测量 采样平均法 溶解氧 荧光猝灭效应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有限差分法的两相渗流流线模拟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饶翔 何旭鹏 +1 位作者 赵辉 刘怡娜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首次提出了基于模拟有限差分法的流线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适用于全张量渗透率及非结构网格的模拟有限差分法获取高精度的压力及渗流速度分布,采用简易的流线追踪方法在二维三角网格或三维四面体网格情况下快速获取流线分布并计算流线... 首次提出了基于模拟有限差分法的流线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适用于全张量渗透率及非结构网格的模拟有限差分法获取高精度的压力及渗流速度分布,采用简易的流线追踪方法在二维三角网格或三维四面体网格情况下快速获取流线分布并计算流线上的飞行时间分布,使用基于简化龙格库塔格式的间断伽辽金法在各一维流线上获取低数值耗散的含水饱和度分布。理论上来说,相较于传统各类流线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适用于复杂油藏几何和各向异性储层,相较于仅计算网格平均饱和度的有限体积、模拟有限差分等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饱和度计算的数值耗散,相较于计算网格顶点饱和度的间断伽辽金法等高阶方法,该方法能避免强稳定性条件对时间步的限制而提高计算效率,且能进一步降低数值耗散。数值算例也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各向异性渗透率、非结构网格、复杂几何情况下具有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双重优势,且能够提供直观的流动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有限差分 流线模拟 间断伽辽金 油水两相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生成载波和解包裹技术的湍流相位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童杰 梅海平 +1 位作者 任益充 陶志炜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针对光纤湍流测量技术中湍流随机相位差解调算法存在的相位检测周期性边界问题,从内调制相位载波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解包裹技术的大气光学湍流相位差解调算法,称之为相位载波解包裹算法(PGCU)。通过数值模... 针对光纤湍流测量技术中湍流随机相位差解调算法存在的相位检测周期性边界问题,从内调制相位载波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解包裹技术的大气光学湍流相位差解调算法,称之为相位载波解包裹算法(PGCU)。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该算法与传统微分交叉(DCM)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解调误差。仿真结果表明:PGCU算法不仅能够突破检测相位的周期性边界,而且在湍流由强变弱的条件下,其解调误差均值相比DCM算法大幅度降低7~11个数量级,且解调误差与信号幅值、频率均呈正相关趋势;调制频率从2000 Hz提高到7000 Hz,PGCU算法的解调误差最大值减少4个数量级,而DCM算法只能降低8.8%。此外,还提出了动态跟踪调制频率算法来解决调制频率波动带来的误差问题。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解调压电陶瓷产生的相位差实验,给出解调相位与测量相位最小相对误差为1.18%,最大相对误差为11.61%,初步验证了PGCU算法的可靠性和精度。该研究通过引入相位解包裹技术,提高了湍流随机相位差检测范围,大幅度降低了解调误差,对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光学湍流 相位检测方法 相位载波解包裹 随机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距离理论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6
作者 刘俭辉 吴生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4,共7页
临界距离法(TCD)考虑了缺口有效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但忽略了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对有效应力应变的影响权重。本文以多轴载荷下缺口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临界距离理论,考虑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对疲劳寿命... 临界距离法(TCD)考虑了缺口有效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但忽略了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对有效应力应变的影响权重。本文以多轴载荷下缺口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临界距离理论,考虑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一种适用于多轴载荷下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首先,考虑加载路径对非比例附加强化的影响,提出考虑相位差的非比例附加强化系数;其次,基于权函数理论,通过归一化处理的方式消除距离量纲对有效应力应变的影响,建立考虑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的权函数,对临界距离法进行修正;最后结合Manson-Coffin方程,提出基于临界距离线法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借助En8和Al7050-T7451两种材料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好,均位于三倍误差分散带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疲劳 临界距离法 非比例附加强化 相位差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t/MgAl_(2)O_(4)双金属催化剂构筑及其对不同构型烃类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菲依 王晨臣 +6 位作者 李煜 张波 陈昱江 张琛琦 郑锦泓 焦毅 鲍泽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6-1294,共9页
航空煤油成分复杂,由上百种不同构型的烃类组成,然而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几类主要组分的构型和性质差异甚大,导致其蒸汽重整反应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在前期研发Ni/MgAl_(2)O_(4)基础上,引入Pt构建Ni-Pt双金属催化... 航空煤油成分复杂,由上百种不同构型的烃类组成,然而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几类主要组分的构型和性质差异甚大,导致其蒸汽重整反应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在前期研发Ni/MgAl_(2)O_(4)基础上,引入Pt构建Ni-Pt双金属催化剂,系统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不同构型组分重整反应性能的差异,并对不同构型组分在该催化剂上的重整反应路径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液相还原法引人Pt能够使双金属催化剂具有合适的酸性和良好的金属Ni分散性,Ni-Pt两种金属协同效应,不仅能够提高单Ni催化剂活性,同时能够减少Ni烧结,优化催化剂稳定性;另外,不同构型组分在双金属催化剂上的重整性能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正癸烷重整的产气率以及H,选择性较为优异。不同构型烃类燃料的反应活性为:甲基环已烷>正癸烷>乙苯。由于甲基环已烷在反应过程中C-C键键能弱,易开环形成链状自由基与水发生重整反应,乙苯具有芳香烃结构且不易开环,重整反应所需能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蒸汽重整 制氢 Ni-Pt双金属催化剂 不同构型烃类 液相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叶萧然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光纤通信系统多信道的开发在分担了并发用户通信请求压力的同时,也使得信号偏差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通信可靠性下降,通信延迟问题加重。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方法。利用采集器获取同一时段通信系统信道... 光纤通信系统多信道的开发在分担了并发用户通信请求压力的同时,也使得信号偏差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通信可靠性下降,通信延迟问题加重。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方法。利用采集器获取同一时段通信系统信道信号与导频信道信号并实施滤波处理,计算两种信号之间的相似度,检测是否存在信号偏差。利用零点比较法计算两种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通过纠正比例因子的引入和粒子群算法的整定,优化PID信号偏差控制器,以相位差为输入,得出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量。结果表明:与控制前相比,控制后三信道通信信号与导频信道信号之间的相似度更大,而且均大于0.95,由此说明所研究控制方法是有效的,抑制了信号偏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 信号偏差 相位差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叠加起伏海床对波浪反射的修正缓坡方程有限差分解 被引量:1
9
作者 倪云林 张希疆 +1 位作者 于姜梅 沈良朵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21,共16页
基于修正缓坡方程,建立了方程求解的有限差分模型,研究了斜坡叠加起伏海床对波浪的反射.首先,对波浪入射平面斜坡以及水平海床上单周期、双周期正弦沙纹的反射问题进行了验证,结果与他人的数值解、解析解及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模... 基于修正缓坡方程,建立了方程求解的有限差分模型,研究了斜坡叠加起伏海床对波浪的反射.首先,对波浪入射平面斜坡以及水平海床上单周期、双周期正弦沙纹的反射问题进行了验证,结果与他人的数值解、解析解及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接着,讨论了抛物形斜坡的上凸高度及下凸深度,斜坡叠加单周期正弦沙纹的数量、高度及长度,斜坡叠加双周期正弦沙纹的高度对波浪反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系数随抛物形斜坡上凸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下凸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斜坡叠加单周期正弦沙纹对波浪反射的规律与水平海床基本一致,相比水平海床Bragg共振相位下移的幅度随沙纹数量增加,先减小后保持不变的情况,斜坡叠加沙纹共振相位下移的幅度随沙纹数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波浪入射斜坡叠加双周期正弦沙纹地形,随叠加的两个沙纹高度分别增加,Bragg共振峰值均相应地增加,共振带宽几乎不受影响,主振峰值的相位下移幅度减小,这与单周期沙纹中随沙纹高度增加,共振相位下移幅度更大的情况相反.对比发现:当固定沙纹的数量、长度、高度,不论是水平海床还是斜坡海床,双周期正弦沙纹对波浪的反射强度以及激发的共振带宽均大于单周期正弦沙纹,共振相位下移的幅度则小于单周期沙纹;斜坡叠加正弦沙纹对波浪的反射强度要大于水平海床,零反射的现象不再存在,主振峰值的相位下移幅度较水平海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缓坡方程 有限差分法 斜坡海床 Bragg共振反射 相位下移 共振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输电网功率稳定性判定
10
作者 黄绪勇 唐标 +2 位作者 秦雄鹏 林中爱 许守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0,77,共7页
输电网主要承担输送电能的任务,但其功率变化动态性过强,运行稳定性不佳,容易引发电力风险。为精准判定输电网的功率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稳定性判定算法。利用差分技术并结合K均值聚... 输电网主要承担输送电能的任务,但其功率变化动态性过强,运行稳定性不佳,容易引发电力风险。为精准判定输电网的功率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稳定性判定算法。利用差分技术并结合K均值聚类方法,挖掘动态数据:输电网数据功率、电流和电压变化的数据,详细标记三者变化位置。从输电网运行的物理和系统变量角度进行分析,计算当电网出现正、负方向的暂态电压变化和无功补偿措施前后功率、电压的实时变化,以及潮流计算法定义全局稳定性的阈值;将检测到的数据与该值对比,完成稳定性判定。实验数据证明:所提方法稳定性判定的精准度较高,收敛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 相位差分技术 坐标转换法 潮流计算 暂态电压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数字相关法测量相位差 被引量:70
11
作者 张毅刚 付平 王丽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6-22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数字相关法测量相位差的方法 ,并加以详细讨论和误差分析。本方法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硬件少、适用于低频测量等特点。
关键词 数字相关法 相位差测量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钢丝绳断丝无损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7
12
作者 曹青松 刘丹 +1 位作者 周继惠 周建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7-794,共8页
钢丝绳已广泛应用于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相关行业,由其断丝、磨损等缺陷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采用低频透射式电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一个探头沿径向对称布置的可调整式环形涡流探伤装置,克服了提离效应、边缘效应以及集... 钢丝绳已广泛应用于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相关行业,由其断丝、磨损等缺陷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采用低频透射式电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一个探头沿径向对称布置的可调整式环形涡流探伤装置,克服了提离效应、边缘效应以及集肤效应对检测系统的影响。选取感应信号相对于激励信号的峰-峰值差和相位差作为特征量,采用数字式峰-峰值算法和占空比原理计算信号特征量。针对钢丝绳电涡流无损定量检测系统,采用断丝数量和断丝位置表征断丝缺陷,建立断丝缺陷与特征量、传感器参数、钢丝绳特性以及后两者间相对关系的广义函数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法确定系统函数模型,结合空间等间隔采样技术定量分析断丝缺陷,并探讨了此检测系统相关参数的确定。设计了一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无损检测系统,针对自制钢丝绳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量确定合理、提取方法合适、广义函数模型有效、系统总体方案可行,为钢丝绳电涡流无损定量检测系统的实现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涡流检测 峰-峰值差 相位差 等空间间隔采样技术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置阻抗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晓波 苗晓鹏 +1 位作者 桑振华 蔡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抗器的进一步调节,当该相角差接近90°时,即可精确地测量出电网对地参数。通过Matlab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同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取得比较精确的测量效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不会引起中性点过电压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偏置阻抗法 相角差 对地参数 测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原理的非整周期信号相位差测量算法 被引量:33
14
作者 沈廷鳌 涂亚庆 +1 位作者 刘翔宇 张海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53-2160,共8页
为提高相关法在非整周期采样情况下的相位差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原理的非整周期信号相位差测量算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格型陷波器进行滤波,以求信号频率;然后利用滤波后的原2路同频信号产生具有90°相移的2个参考信号;将原2路同... 为提高相关法在非整周期采样情况下的相位差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原理的非整周期信号相位差测量算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格型陷波器进行滤波,以求信号频率;然后利用滤波后的原2路同频信号产生具有90°相移的2个参考信号;将原2路同频信号分别与2路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再利用相关和正弦函数的一些性质得到相位差的计算公式。同时,针对引入两参考信号相移不是90°的情况,进行了误差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补偿措施。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测量精度不受采样是否整周期的影响,能实现相位差的动态检测,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测量精度更高,抗噪性能更强。仿真分析与工程应用均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测量 相关法 非整周期采样 自适应格型陷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截面高压电缆导体交流电阻的优化 被引量:25
15
作者 邓显波 欧阳本红 +2 位作者 孔祥海 赵健康 夏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2-527,共6页
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大截面高压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远大于直流电阻,不仅会导致电缆线路的载流能力降低,还会产生更大的线路损耗。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电缆导体集肤效应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探索降低导体交流电阻的措施,试制了不同设... 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大截面高压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远大于直流电阻,不仅会导致电缆线路的载流能力降低,还会产生更大的线路损耗。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电缆导体集肤效应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探索降低导体交流电阻的措施,试制了不同设计结构的导体样品,并采用电压电流相位差法对样品进行交流电阻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截面积为800 mm2的电缆分割导体的交流电阻比紧压圆形结构降低了约7.5%;截面积≤1 600 mm2的瓦楞形分割导体与扇形分割导体的交流电阻相差不大;采用单线绝缘可以有效降低交流电阻,其中漆包单线比氧化单线对交流电阻的降低效果更明显,但前者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更高;对于紧压圆形和分割导体,同向绞合均比异向绞合结构更能有效降低交流电阻,适当提高紧压系数和增加单线根数也均能降低交流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导体 交流电阻 集肤效应 导体结构 单线绝缘 电压电流相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矩张量反演法研究江苏高邮—宝应M_S4.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被引量:15
16
作者 康清清 缪发军 +2 位作者 刘红桂 徐戈 李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15,共12页
基于江苏、安徽、山东和浙江等省区域台网共19个宽频带数字台站的地震波形,采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确定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MS4.9级地震震中位置,再利用时间域矩张量反演法TDMT_INV获得了其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反演结果显... 基于江苏、安徽、山东和浙江等省区域台网共19个宽频带数字台站的地震波形,采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确定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MS4.9级地震震中位置,再利用时间域矩张量反演法TDMT_INV获得了其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反演结果显示: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290°,倾角88°,滑动角-21°;节面Ⅱ走向21°,倾角69°,滑动角-177°,地震矩震级为MW4.95,震源深度约为7-9km.利用滑动时窗相关法提取sPn震相测定震源深度为8.95km,两者一致性较好.随后不同地壳模型和不同震中定位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试验揭示了反演结果具有稳定性.通过以下几种分析:1与利用CAP(Cut and Paste)矩张量反演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2P波初动投影;3正反演试验探求反演结果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等方法,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综合本文研究成果、震后科学考察结果(包括重力测量和地震烈度分布图)及现有的地质构造资料,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杨汊仓—桑树头断裂,节面Ⅱ为断层面,是一个右旋走滑兼有少量正断层性质的错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宝应地震 双差定位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解 SPN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差谱的时─频非平稳人造地震动的生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庆山 姜海鹏 陈英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6,共7页
本文首先考察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时域和频域上的非平稳性,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的非平稳性不能由相位谱的概率分布唯一决定,进而阐明了相位差谱是影响地震动非平稳的决定性因素。经 统计检验确定了脉动相位差的概率分... 本文首先考察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时域和频域上的非平稳性,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的非平稳性不能由相位谱的概率分布唯一决定,进而阐明了相位差谱是影响地震动非平稳的决定性因素。经 统计检验确定了脉动相位差的概率分布模型,利用相位差谱的数字特征与地震特性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给 出了基于相位差谱的地震动时程生成方法。最后,通过对计算实例的分析,证实了此方法能够反映并模拟实 际地震动的时─频非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相位差谱 时-频非平稳性 时-频功率谱 窗口滑移技术 人造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相位时移相位差法在电力谐波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曹浩 刘得军 +2 位作者 冯叶 苑赫 黄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8,共5页
分析了传统FFT和全相位FFT(apFFT)谱分析的原理和区别,说明了全相位FFT谱分析方法在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面的优势。根据apFFT谱分析方法的相位不变特性可以精确地得到各个谐波的相位,再利用全相位时移相位差校正法获取各个谐波的频率和... 分析了传统FFT和全相位FFT(apFFT)谱分析的原理和区别,说明了全相位FFT谱分析方法在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面的优势。根据apFFT谱分析方法的相位不变特性可以精确地得到各个谐波的相位,再利用全相位时移相位差校正法获取各个谐波的频率和幅值。文中详细说明了采用目前在电力系统比较流行的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芯片对该算法进行设计与实现,测量所得结果准确度较高。该方案对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时移相位差法 apFFT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相角差法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性能优劣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开霞 张金波 胡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5,31,共4页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长期承受系统电压作用时会产生老化,导致阻性电流增加使其发热性能变差,所以需要定期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判断避雷器性能优劣的方法。笔者在分析避雷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经验提出了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长期承受系统电压作用时会产生老化,导致阻性电流增加使其发热性能变差,所以需要定期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判断避雷器性能优劣的方法。笔者在分析避雷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经验提出了用相角差法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性能优劣的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更清晰、准确和方便地对避雷器性能优劣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相角差法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瞬时频率的一种跟踪算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平 李庆民 张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4,共5页
基于双正交数字滤波器与加权平滑相位差分法,提出了一种跟踪电网瞬时频率的方法,改进了目前基于双正交数字滤波器的电网频率跟踪方法。针对电力信号的几种模型,详细仿真了跟踪算法的动态特性,指出针对恒频率和变频率电力信号的跟踪误差... 基于双正交数字滤波器与加权平滑相位差分法,提出了一种跟踪电网瞬时频率的方法,改进了目前基于双正交数字滤波器的电网频率跟踪方法。针对电力信号的几种模型,详细仿真了跟踪算法的动态特性,指出针对恒频率和变频率电力信号的跟踪误差分别为0.0001Hz和0.005Hz,并具体分析了影响跟踪误差和滞后效应的因素。研究表明,该方法不受同步采样限制,可较为准确、实时地跟踪各种电力信号的瞬时频率,其性能指标优于同类文献中的跟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频率 加权平滑相位差分法 正交数字滤波器 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