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对高速运动目标的单光子测距方法
1
作者 刘祖迪 崔国栋 +2 位作者 潘康立 罗辉 韩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9,共7页
作为一种前沿的激光探测技术,单光子激光测距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月球测距、卫星测距和地面测高等领域。然而,单光子测距在机载空对空、地对空平台上对高速运动目标进行跟踪测距时,回波光子落在不同的时间窗,导致直接计数无法有效提取信号... 作为一种前沿的激光探测技术,单光子激光测距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月球测距、卫星测距和地面测高等领域。然而,单光子测距在机载空对空、地对空平台上对高速运动目标进行跟踪测距时,回波光子落在不同的时间窗,导致直接计数无法有效提取信号的问题仍需解决。针对空对空条件下单光子激光测距的应用需求,基于时间相关光子计数技术设计一种适用于全天时、宽时域、多噪声条件下对高速运动目标的单光子测距方法。该方法采用阵列单光子探测器和相邻时间窗相关统计多帧处理算法提取激光回波光子信号,并在Matlab平台上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使用多元阵列单光子探测器实现最大测程百公里以上、背景噪声计数率约为5 MHz、单脉冲回波光子计数平均值为1条件下的回波光子信号提取。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单光子探测只能对准静态目标测距,只能在小接收视场和小波门范围等弱背景噪声及目标轨迹可预测条件下应用的限制,将单光子探测由只能固定平台夜晚对准静态目标测距推广至通用平台全天时对高速运动目标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激光测距 时间相关光子计数技术 高速运动目标 相关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板的光辐射分析攻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胜 徐子言 +4 位作者 张阳 陈开颜 李宝晨 桂伟龙 吴令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51-2154,共4页
根据密码芯片光辐射的数据相关性,利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搭建了光辐射分析实验平台,对基于模板的光辐射分析攻击进行分析。通过对光辐射迹进行模板刻画、构建策略和匹配方法的讨论,结合密码芯片光辐射的数据相关性,采用基于光辐射... 根据密码芯片光辐射的数据相关性,利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搭建了光辐射分析实验平台,对基于模板的光辐射分析攻击进行分析。通过对光辐射迹进行模板刻画、构建策略和匹配方法的讨论,结合密码芯片光辐射的数据相关性,采用基于光辐射汉明重量模型的方法进行模板构建,并选取高级加密标准(AES)加密算法第一轮加密的S盒输出作为攻击点,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模板匹配相较汉明距离等其他模型具有更加精确的匹配度。成功实施基于模板的光辐射分析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加密标准 光辐射分析攻击 模板攻击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解析模型的时域扩散荧光层析原理与实验
3
作者 高峰 李娇 +1 位作者 张丽敏 赵会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7-561,共5页
利用基于耦合扩散方程拉氏变换的广义脉冲谱技术和基于玻恩比的逆模型归一化表示形式,提出了无限平板透射模式下的时域扩散荧光层析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采用外推边界条件下无限平板结构扩散方程的解析解,通过引入一对实拉氏变换因子及... 利用基于耦合扩散方程拉氏变换的广义脉冲谱技术和基于玻恩比的逆模型归一化表示形式,提出了无限平板透射模式下的时域扩散荧光层析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采用外推边界条件下无限平板结构扩散方程的解析解,通过引入一对实拉氏变换因子及相应的两次线性求逆,可实现荧光产率和寿命的同时重建.将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在空间分辨率、噪声鲁棒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通过实验验证获得的荧光参数空间分布较准确的重建结果证明了此重建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荧光层析 扩散方程解析解 代数重建技术 广义脉冲谱技术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离子对辅酶NADH分子荧光增强和构象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梦婕 曹思敏 +4 位作者 王梦雨 李昊阳 李栋 赵泽楠 徐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7-1003,共7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辅酶分子,在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金属离子可以影响NADH所参与的酶促反应,其中铝离子(Al^(3+))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可以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Al^(3+)和NADH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辅酶分子,在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金属离子可以影响NADH所参与的酶促反应,其中铝离子(Al^(3+))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可以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Al^(3+)和NADH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Al^(3+)对生物体内TCA循环和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和稳态荧光光谱,结合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TCSPC),研究了Al^(3+)对水溶液中NADH的本征荧光光谱和分子构象变化的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NADH与Al^(3+)的结合不会改变NADH分子腺嘌呤和烟酰胺两个本征发色团的吸收特性。为避免NADH分子内两个本征发色团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影响,采用340 nm作为激发波长,比较了NADH与Al^(3+)作用前后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证实,Al^(3+)可以与NADH焦磷酸盐桥上的两个氧原子相结合,使NADH分子的结构变得相对更加刚性,从而抑制NADH分子在溶液中的转动等非辐射过程,导致NADH分子平均荧光寿命增加,最终引起NADH分子荧光强度随Al^(3+)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强。进一步,采用NADH本征荧光寿命振幅比的研究方法表征了NADH分子在溶液中的两种主要构象形式:腺嘌呤和烟酰胺相互堆积的折叠构象以及腺嘌呤和烟酰胺相互分离的展开构象。研究发现,Al^(3+)会打破溶液中NADH分子展开构象和折叠构象的平衡状态,促使辅酶NADH分子的展开构象转变为折叠构象,最终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并且当NADH和Al^(3+)以不大于1∶2的浓度比结合时,NADH分子两种构象的振幅比与铝离子浓度的对数间存在线性关系,在Al^(3+)浓度检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铝离子 荧光光谱技术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 折叠构象 展开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