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the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NIW and its adiabatic time-to-explosion by Kooij formula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xu GAO Feng-qi ZHAO +2 位作者 Rong-zu HU Hong-an ZHAO Hai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A differential/integr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kinetic parameters(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Ea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A) for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energetic materials based on Kooij formula are applied... A differential/integr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kinetic parameters(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Ea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A) for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energetic materials based on Kooij formula are applied to study the noniso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kinetics of 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HNIW) by analyzing nonisothermal DSC curve data.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Ea) obtained by the integral isoconversional non-isothermal method based on Kooij formula is used to check the constancy and validity of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by the differential/integral method based on Kooij formula. 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m function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HNIW is determined by a logical choice method. The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s of thermal explosion(Tb) and adiabatic time-toexplosion(tTIad) based on Kooij formula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Tband tTIadto evaluate the thermal safety and heat-resistant ability of HNIW. All the original data needed for analyzing the kinetic parameters are from nonisothermal DSC curv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inetic model function in differential form and the values of Eaand A of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HNIW are 3(1 a)[ ln(1 a)]2/3, 152.73 kJ mol 1and 1011.97s 1,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ues of self-acceleratin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TSADT), Tband tTIadare 486.55 K, 493.11 K and52.01 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参数 热分解反应 HNIW 估算 绝热 分解反应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DS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small-and full-scale ship models with polyurea coatings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explosion 被引量:6
2
作者 Jian Liu Feng-jiang An +4 位作者 Cheng Wu Sha-sha Liao Ming-xue Zhou Dong-yu Xue Huan G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257-1268,共12页
Nowadays, the mitigation of damage to a ship caused by the underwater explosion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modern ship designers. In this study, two kinds of scal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 Nowadays, the mitigation of damage to a ship caused by the underwater explosion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modern ship designers. In this study, two kinds of scal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urea coatings on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hulls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explosion. Firstly, small-scale model tests with different polyurea coating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lyurea has a better blas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when coated on the front fa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ximum deflection of the steel plate by more than 20% and reduce the deformation energy by 35.7%-45.4%. Next, a full-scale ship(approximately 50 m × 9 m) under loadings produced by the detonation of 33 kg of spherical TNT charges was tested, where a part of the ship was coated with polyurea on the front face(8 mm + 24 mm) and not on the contrast area.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ottom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ased on a 3D scanning technology, indicating that polyurea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the blast protection of the ship. However, damage results of this test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mall-scale tests. Moreover, the deformation area of the bottom with polyurea was greatly increased by 40.1% to disperse explosion energy, a conclusion that cannot be drown from the small-scale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urea coatings small-scale model Full-scale ship Underwater explosion Blast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itivity Test and Data Analysis for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Explosive Initiator 被引量:2
3
作者 洪东跑 赵宇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119-125,共7页
The explosive initiator is one kind of sensitivity products with long life and high reliabi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the method of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for explosive initiat... The explosive initiator is one kind of sensitivity products with long life and high reliabi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the method of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for explosive initiator was proposed based on time series model using the sensitivity test data.In the method,the up and down test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threshold.And an approach to design the up and down test was present to draw better estimations.Furthermore,the method of shrinkage estimation was introduced to get a better 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 by combining the sample information with prior inform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rinkage estimation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estima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With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estimations,the time series model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changing trends of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along with storage time.Then for a fixed storage time,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were predicted based on the models.Finally,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storage reliability was obtained by fiducial inference.The illustrativ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available for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explosive initiator with high rel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engineering storage reliability explosive initiator up and down test time series model shrinkag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e of Wire Dimension on Energy Deposition Stage in Single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4
作者 LI Yao SHI Zongqian WANG Kun WU Jian JIA Shenli LI Xingwe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41-2546,共6页
The initial stage of wire array Z-pinch,i.e.the energy deposition stage in single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Z-pinch process.In this paper,this stage was mode... The initial stage of wire array Z-pinch,i.e.the energy deposition stage in single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Z-pinch process.In this paper,this stage was modeled and simulated.Based on a mathematic model coupled with external circuit,the influence of wire dimension on the waveform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and the voltage-peak time in the energy deposition stage was studied.The calculated specific power indicates that time of the energy deposition extends with wire length quadratically.For normal wire dimension of wire array Z-pinch,the energy deposition time decreases slowly with the decreasing wire diameter,until approaches a minimum depended on the wire l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沉积 电爆炸 数值研究 尺寸 单丝 电压峰值 Z箍缩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的桥梁爆炸荷载时程预测
5
作者 杜晓庆 何益平 +2 位作者 邱涛 程帅 张德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桥梁爆炸冲击波反射超压时程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利用PCA降维处理时程数据,基于多任务学习的BPNN算法,提出了考虑超压峰值和冲量峰值影响的损失函数,使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入射超压下的桥梁冲击波荷载时程。通过分析多任务学习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等3种BPNN模型,发现多任务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难以有效适应当前预测任务需求。采用多任务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的桥梁表面各测点位置的反射超压时程、超压峰值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2和0.987,作用在箱梁上的合力时程和扭矩时程预测值也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同时,该模型对内插值预测的表现优于外推值预测,但其在预测外推值方面同样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预测 反射超压时程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爆炸温度响应的Wre5/26热电偶时间常数研究
6
作者 张梁栋 蒋海燕 +2 位作者 姬建荣 严家佳 苏健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0-255,共6页
采用Wre5/26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爆炸产生的流体介质温度,可为热毁伤威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估计Wre5/26热电偶测量爆炸产物温度的时间常数,选用结点直径为0.28、0.4 mm的Wre5/26热电偶传感器在不同爆心距离下进行试验,得到的温度响应... 采用Wre5/26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爆炸产生的流体介质温度,可为热毁伤威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估计Wre5/26热电偶测量爆炸产物温度的时间常数,选用结点直径为0.28、0.4 mm的Wre5/26热电偶传感器在不同爆心距离下进行试验,得到的温度响应曲线,通过滑动窗口拟合的方式对温度响应曲线进行处理,从而估计热电偶传感器的时变时间常数。结果表明,在本次爆炸测量试验场景中,距离爆心2.5~4 m范围热电偶时间常数变化并不明显,热电偶传感器时间常数与结点直径有关,结点直径越小,时间常数越小。结点直径为0.28 mm的热电偶最小时间常数约0.9 ms,结点直径为0.4 mm的热电偶时间常数约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e5/26热电偶 爆炸温度场 时间常数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GPS的抗干扰爆炸零时获取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孝鑫 张斌 +2 位作者 褚文博 李宸凯 赵冬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爆炸场中弹药爆炸零时难以获取以及多个测试设备难以同步触发、时间同步性差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ZYNQ+GPS的爆炸零时获取系统。该系统使用ZYNQ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采用GPS同步技术对系统进行同步授时,为系统提供了高精度时钟。... 针对爆炸场中弹药爆炸零时难以获取以及多个测试设备难以同步触发、时间同步性差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ZYNQ+GPS的爆炸零时获取系统。该系统使用ZYNQ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采用GPS同步技术对系统进行同步授时,为系统提供了高精度时钟。此外,针对恶劣的爆炸环境,系统采用了DDR+EMMC存储结构和磁耦隔离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存储效率与可靠性。理论分析并验证了在GPS正常工作条件下,系统之间的最大时间误差为2μs。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时间同步性,能获取到精确的爆炸零时,为构建弹药爆炸威力场提供了有效的时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测试 时间同步 爆炸零时获取 同步触发 GPS ZY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高压气体爆破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研究
8
作者 付晓强 黄嘉瑞 +3 位作者 邵艺强 徐芳丽 戴良玉 俞缙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针对传统炸药爆破过程中存在振动强烈、破坏力强的问题,研发了破岩气体发生器并开展了龙龙铁路隧道爆破实践。对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的振动进行了监测,采用TVF-EMD算法对高压气体爆破信号的振动特性和能量分布进行了精细化特征提取,并与... 针对传统炸药爆破过程中存在振动强烈、破坏力强的问题,研发了破岩气体发生器并开展了龙龙铁路隧道爆破实践。对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的振动进行了监测,采用TVF-EMD算法对高压气体爆破信号的振动特性和能量分布进行了精细化特征提取,并与传统炸药爆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炸药爆破相比,高压气体爆破主频较高且相对平稳,能量释放平缓且持续时间较长,衰减较慢,瞬时能量分布更为均匀,传播过程中边际能量损失较少。高压气体爆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适合于复杂环境下隧道安全高效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TVF-EMD 气体爆破 爆破振动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技术在爆炸物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张淑敏 李欣宇 +4 位作者 王拓 孟坤 李文凭 唐德东 朱新勇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5-962,共8页
随着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安检领域中,利用太赫兹光谱及成像技术对爆炸物进行检测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一种非接触性无损检测手段,能够与传统探测技术互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不同机构研究的爆炸物指纹谱数据,探... 随着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安检领域中,利用太赫兹光谱及成像技术对爆炸物进行检测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一种非接触性无损检测手段,能够与传统探测技术互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不同机构研究的爆炸物指纹谱数据,探究影响爆炸物光谱测量的因素,并阐述了太赫兹光谱技术对于痕量爆炸物和隐藏爆炸物探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太赫兹成像技术对人体和爆炸物等不同介质的检测,为爆炸物的太赫兹无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爆炸物 太赫兹时域光谱 太赫兹成像 隐藏爆炸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延时对褐煤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吴豪 杨振欣 +2 位作者 张婷 许张归 史学强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煤炭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煤尘爆炸安全隐患。采用哈特曼管装置开展了不同点火延时条件下褐煤粉尘的点火实验,研究了煤尘的点火临界特性。基于最小点火能变化特征,探究了不同点火延时条件下煤尘爆炸火焰的形态特征和传播规律。结... 煤炭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煤尘爆炸安全隐患。采用哈特曼管装置开展了不同点火延时条件下褐煤粉尘的点火实验,研究了煤尘的点火临界特性。基于最小点火能变化特征,探究了不同点火延时条件下煤尘爆炸火焰的形态特征和传播规律。结合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尘的扩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煤尘的最小点火能随着点火延时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点火延时为90 ms时,煤尘最小点火能达到最低,为244 mJ;在点火能量1280 mJ条件下,点火延时为90 ms时,火焰最明亮,呈蘑菇云状态,前锋面高度最高。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证明,点火延时90 ms附近,煤尘分散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延时 点火能量 煤尘爆炸 火焰传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calculation of fragment velocity for cylindrical warheads 被引量:4
11
作者 David Felix Ian Colwill Elias Stipidis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64-271,共8页
To simulate explosion frag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predict many variables such as fragment velocity, size distribution and projection angle. For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 these predictions need to be made very quickl... To simulate explosion frag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predict many variables such as fragment velocity, size distribution and projection angle. For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 these predictions need to be made very quickly, before the weapon hits the target. Fast predictions also need to be made in real time simulations when the impact of many different computer models need to be assessed.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creating a fast and accurate estimate of one of these variables - the initial fragment velocity. The Gurney equation was the first equation to calculate initial fragment velocity. This equation, sometimes with modifications, is still used today whe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r complex mathematical approaches are considered too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This paper enhances and improves Breech’s two-dimensional Gurney equation using available empirical data and the principals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and energy. The results are computationally quick, providing improved accuracy for estimating initial fragment velocity. This will allow the developed model to be available for real-time simulation and fast computation, with improved accuracy when compared to existing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L FRAGMENT VELOCITY REAL-time SIMULATION CYLINDRICAL explo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核爆炸磁流体动力学电磁脉冲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建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磁流体动力学(晚期)电磁脉冲对电力系统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严重影响。由于晚期电磁脉冲产生的机理复杂,依赖因素众多,包括爆炸当量、爆高、爆炸方位、爆炸时间、观察点位置以及土壤电导率等,因此,目前还没有成熟的... 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磁流体动力学(晚期)电磁脉冲对电力系统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严重影响。由于晚期电磁脉冲产生的机理复杂,依赖因素众多,包括爆炸当量、爆高、爆炸方位、爆炸时间、观察点位置以及土壤电导率等,因此,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代码可以模拟整个晚期电磁脉冲的产生过程。介绍晚期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讨论晚期电磁脉冲电场随核装置爆炸当量、爆高和大气状况的变化关系。E3A电场峰值随爆炸当量线性增加,而E3B电场峰值则随爆炸当量增加出现明显的饱和效应。分析了当前晚期电磁脉冲模拟代码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晚期电磁脉冲数值模拟方法和代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核爆炸 磁流体动力学 晚期电磁脉冲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Q和IMS的痕量爆炸物探测分析
13
作者 郝凤龙 张庆胜 +3 位作者 姜玲玲 金川 张涛 贾二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184,共6页
为及时有效地查出行李、包裹和人身中隐藏的爆炸物,利用荧光淬灭(FQ)和离子迁移谱(IMS)2种痕量爆炸物检测仪器,分别通过擦拭和吸气2种采样方式,检测三硝基甲苯(TNT)、黑索金(RDX)、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硝酸铵(AN)等多种爆炸物,并主... 为及时有效地查出行李、包裹和人身中隐藏的爆炸物,利用荧光淬灭(FQ)和离子迁移谱(IMS)2种痕量爆炸物检测仪器,分别通过擦拭和吸气2种采样方式,检测三硝基甲苯(TNT)、黑索金(RDX)、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硝酸铵(AN)等多种爆炸物,并主要从报警时间和恢复时间2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擦拭采样情况下,FQ的平均报警时间比IMS少约2 s,平均恢复时间比IMS少约30 s,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吸气采样情况下,FQ仪器可检测TNT和TATP,IMS仪器难以检测爆炸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淬灭(FQ) 离子迁移谱(IMS) 痕量 爆炸物探测 报警时间 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深孔台阶爆破逐孔起爆参数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衍昊 刘少光 楼晓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1,252,共9页
露天矿深孔台阶爆破常存在炸药单耗和大块及根底率偏高增加综合成本、爆堆松散度过小不利于铲装、爆破振动过大影响边坡稳定等问题。以多宝山露天矿深孔台阶控制爆破为工程依托,从理论上建立了逐孔起爆爆破引起的应力场解析式,确定了逐... 露天矿深孔台阶爆破常存在炸药单耗和大块及根底率偏高增加综合成本、爆堆松散度过小不利于铲装、爆破振动过大影响边坡稳定等问题。以多宝山露天矿深孔台阶控制爆破为工程依托,从理论上建立了逐孔起爆爆破引起的应力场解析式,确定了逐孔起爆的孔排距、最小底抗线和孔间延期时间;采用LS-DYNA软件对此爆破参数建立的模型爆破应力大小和破碎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在多宝山露天矿进行了6组不同爆破参数条件下的现场工业试验,确定了不同炸药单耗等爆破参数与块度、松散度的变化规律,验证并确定了优化的多宝山露天矿深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主要研究成果为:(1)在多宝山露天矿爆破的耦合装药条件下,通过逐孔起爆应力场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应力场分布和应力大小的影响仅限于前后两孔之间,孔间延期时间17 ms是比较合理的。(2)爆破现场爆堆和块度大小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手机拍照进行,由此收集的数据分析获得的松散度和块度是有效合理的。(3)多宝山露天矿深孔台阶爆破,当炮孔直径为178 mm和孔间延期时间17 ms时,满足爆堆块度小于60 cm、松散度大于1.45铲装条件下的炸药单耗为0.60 kg/m^(3)、孔排距为7 m×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孔起爆爆破应力场 孔间延期时间 爆破块度 爆堆松散度 爆破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型分析与深度神经网 络融合的爆炸流场实时模拟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沈楠 王仲琦 李其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1690,共10页
爆炸流场预测研究是爆炸安全性分析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基于物理模型的CFD模拟已成为复杂空间环境下爆炸场景定量分析的首选工具,然而其计算效率较低,无法支持实时应急响应。借助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的代理模型可以... 爆炸流场预测研究是爆炸安全性分析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基于物理模型的CFD模拟已成为复杂空间环境下爆炸场景定量分析的首选工具,然而其计算效率较低,无法支持实时应急响应。借助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的代理模型可以有效缩短定量分析周期,但可供算法学习的数据量少是该项技术在化工事故后果分析中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将物理模型分析与深度神经网络相融合,通过数据集构建、数据降维、数据回归和数据生成4个步骤,最终构建高效的卷积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Layers,VAEDC)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ulti-layer Forward Neural Network,MFNN)混合模型,用于实时预测区域爆炸压力场。基于特定区域,根据定义的算法输入与输出,利用CFD技术对各种爆炸过程进行模拟以获得大量的数据;基于CFD模拟数据,利用VAEDC将区域压力场的高维特征降维为隐空间变量,利用MFNN拟合爆炸相关参数、流场观测时刻与隐变量的映射关系,并以储罐区为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12.8%,单次预测平均耗时0.0142 s,VAEDC与MFNN混合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特定条件下任意时刻的爆炸压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爆炸流场 实时预测 CFD模拟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引起的声定位误差
16
作者 张梁栋 蒋海燕 +1 位作者 姬建荣 苏健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动态炸点定位是毁伤评估的重要内容,爆炸声波由冲击波衰减产生,冲击波为超声速且有一定影响范围,因此炸点声定位的精度会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为探究炸点定位过程中爆炸冲击波段对声定位结果的影响,基于爆炸冲击波压力衰减规律,构建... 动态炸点定位是毁伤评估的重要内容,爆炸声波由冲击波衰减产生,冲击波为超声速且有一定影响范围,因此炸点声定位的精度会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为探究炸点定位过程中爆炸冲击波段对声定位结果的影响,基于爆炸冲击波压力衰减规律,构建了冲击波衰减为声波的波至时间-距离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基于时间到达差的定位方法中。以典型的布设方式为例,预设炸点和声传感器基阵位置,计算得到相应的波至时间。基于时间到达差(TDOA)的定位方式反演得到炸点相对于声传感器基阵的位置,比较反演位置与预设位置得到炸点的声定位误差。进一步通过调整预设的炸点位置以及装药质量,分析爆炸冲击波对声定位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装药质量和爆心距离是影响定位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随比例距离增大,冲击波引起的定位误差呈现减小趋势,当比例距离大于18.45时,相对距离误差可降至1%以下。以期为炸点声定位的系统误差修正提供参考,提高炸点声定位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衰减 波至时间 时间距离模型 声定位 炸点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条件下水深对炸药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启佳 曹福 +1 位作者 邹永胜 冯天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0,共9页
在深水条件下进行水下爆破时,由于装药时间较长,炸药将受到高水压的影响,并且浸泡时间较长,只有当炸药性能达到技术要求时,才能保证爆破效果。结合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炸礁时发现原乳化炸药成分抵抗深水压力能力较弱,... 在深水条件下进行水下爆破时,由于装药时间较长,炸药将受到高水压的影响,并且浸泡时间较长,只有当炸药性能达到技术要求时,才能保证爆破效果。结合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炸礁时发现原乳化炸药成分抵抗深水压力能力较弱,在40 m水深施工时殉爆距离较小,猛度不足。实验室通过采用深水测定法,调整静水表面压力模拟深水条件,对水胶炸药、化学敏化炸药、玻璃微球敏化炸药和珍珠岩敏化炸药的性能变化进行实验,探寻不同水深条件下炸药性能随浸水时间的变化关系和不同浸水时间条件下炸药性能随水深的变化关系。经过实验结果对比,研究表明:当水深为0~20 m时玻璃微球敏化炸药、化学敏化炸药、珍珠岩敏化炸药、水胶炸药的性能下降均较小,这四种炸药都满足工程需求;当水深为20~40 m时推荐使用玻璃微球敏化炸药与珍珠岩敏化炸药;当水深为40~50 m时推荐使用玻璃微球敏化炸药,玻璃微球敏化炸药在高压与长时间浸水条件下,炸药性能下降程度均较小,适用于深水条件下水下钻孔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条件 水下爆破 实验对比 浸水时间 水深 炸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时间研究
18
作者 林树潮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时间,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型钢混凝土柱为背景,利用软件LS-DYNA建立复杂炸药-空气-型钢混凝土柱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合理...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时间,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型钢混凝土柱为背景,利用软件LS-DYNA建立复杂炸药-空气-型钢混凝土柱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不同爆炸比距离下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过程、失效模式和失效时间。通过对典型算例的分析表明,在临近爆炸场内,型钢混凝土柱绝大部分发生严重损伤和彻底失效;只有当爆炸比距离较大和轴压比较低时,才会发生中等损伤;未出现轻微损伤。轴压比对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模式和抗爆性能有很大影响,在轴压比从0.40到0.60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型钢混凝土柱的抗爆性能。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时间从18~118 ms,该型钢混凝土柱失效时间的计算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型钢混凝土柱的失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柱 爆炸荷载作用 损伤 失效模式 失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沉底爆炸压力信号时频特征分析
19
作者 张姝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2,95,共7页
受装药当量变化和海底边界影响,水中沉底爆炸压力信号时频特征和能量分布与小当量装药在自由场条件下爆炸相比具有明显变化。为获取水中沉底爆炸压力信号特征,利用实测压力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信号不同时频下的特征和... 受装药当量变化和海底边界影响,水中沉底爆炸压力信号时频特征和能量分布与小当量装药在自由场条件下爆炸相比具有明显变化。为获取水中沉底爆炸压力信号特征,利用实测压力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信号不同时频下的特征和能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压力信号在4 kHz以下频段能量占比超过95%,250 Hz以下频段能量超过75%,250 Hz以下频段峰值压力占比为39%,能量和峰值压力分布均向更低的频段集中;冲击波时段能量占比达64%,滞后流时段能量占比为30%,而二次压力波时段能量占比不到6%,爆炸能量主要集中在冲击波和滞后流时段,因此在沉底爆炸条件下舰艇结构和设备抗冲击响应分析时,在频域应重点关注低频段影响,在时域应重点关注冲击波和滞后流时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爆炸 冲击波压力 气泡脉动 小波分析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的核爆地震信号能量统计初至检测算法
20
作者 李鸿儒 李夕海 牛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核爆地震波检测是禁核试核查的关键环节之一。常用的短时长时能量均值比、赤池信息准则、傅里叶变换等方法虚警率都比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的核爆地震信号能量统计初至检测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核爆地震事件信号与... 核爆地震波检测是禁核试核查的关键环节之一。常用的短时长时能量均值比、赤池信息准则、傅里叶变换等方法虚警率都比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的核爆地震信号能量统计初至检测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核爆地震事件信号与噪声的频域分布差异,采用窄带分频技术将信号时域波形变换到时频域,在各频带计算局部能量均值与全局能量均值之比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当结果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认为此频带该时刻属于地震事件信号的一部分,如果在某一阈值下出现二值化结果相同的情况,只需继续增大阈值进行检测,直到最终只有一个时间点检测到频段的数量最多即可,最大值的跳跃点即认为是初值时刻。利用地下核爆产生的地震信号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提高检测准确率的同时解决高虚警问题,在低信噪比信号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 初至拾取 短时长时能量比 时频分析 分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