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viation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based on time-frequency correlation of data-link 被引量:1
1
作者 Bo Wang Xiaolong Liang +1 位作者 Liang Wei Pingni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27-840,共14页
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research topic of the intelligent aviation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must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couting measurement with status of 'fragmentation', and the NP-hardne... 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research topic of the intelligent aviation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must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couting measurement with status of 'fragmentation', and the NP-hardness problem of matching association between target and measur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couting to data-link, which has complicated 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aking advantage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on signal level in the aviation multi-station sympathetic network, a method of obtaining target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measurement using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based on time-frequency association is proposed. The method can not only achieve matching between target and its measurement, but also obtain TDOA measurement by further evolutionary transaction through refreshing sequential pulse time of arrival (TOA) measurement matrix for matching and correlat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DOA measurement has significant superiority over TOA, and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false TDOA measurement introduced by noise and fake measurement can be reduc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link time-frequency correlation aviation multistation synergistic detection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method for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of moving targets with wideband signals
2
作者 Hui Di Yu Liu Jian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F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 (FDOA) esti-mation in passive location, this paper transform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estimation into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F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 (FDOA) esti-mation in passive location, this paper transform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estimation into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high accuracy due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ampling period and the 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rstly estimates the point-in-time that each pulse arrives at two receivers accurately. Secondly two time of arrival (TOA) sequences are subtracted. And final y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of a target relative to two stations with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is estimated. This algorithm only needs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time delay between pulses and is not influenced by parameters such as frequency and modulation mode. It avoids transmitting a large amount of data between two stations in real time. Simulation results corrobor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arithmetic average of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for monopulse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wideband coherent pulse train passive loc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
3
作者 周成 林茜 +2 位作者 马丛珊 应涛 满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将无源定位问题逐步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采用成熟的凸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引入三个辅助变量,构建伪线性的无源定位方程组;第二步,利用辅助变量与目标定位解之间的关系,将定位问题转化为具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第三步,采用半正定松弛方法,将二次约束优化转为凸优化问题,并运用优化工具箱高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目标定位精度达到克拉美罗界所需信噪比至少降低9 dB,且在更低的信噪比环境下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差分多普勒率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机散射信号的卫星干扰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4
作者 李伟 周平 +1 位作者 林辉 陈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4,共8页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的民航飞机对卫星干扰源信号的散射效应定位干扰源的新方法,采用两套信号接收设备采集两架不同飞机的散射信号,通过时差定位干扰源地理位置,提出修正型梯度算法解算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差误差典型值区间内,所提算法定位误差逼近定位模型的克拉美罗界,定位精度典型值小于800 m,相比传统双星定位方法,定位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干扰源 时差定位 散射信号 民航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技术
5
作者 朱庆林 孙方 +6 位作者 姚山峰 欧阳鑫信 王红光 韩杰 董翔 张守宝 赵振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9-2126,共8页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环境作用下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射线轨迹参数,基于时差定位CHAN算法对实测时延差进行折射误差修正,并利用几何稀释精度解算原理对修正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评估结果充分验证了修正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源时差定位系统对超视距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大气波导 对流层散射 折射修正 射线描迹 几何稀释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技术
6
作者 杨峻巍 张旭 +1 位作者 王炯琦 高梦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平滑伪距+扼流环多径抑制技术解决海上动平台条件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基于常数模算法的盲均衡技术解决海上多径环境下遥测信号码间串扰,通过遥测帧多符号平滑处理降低时差测量抖动误差,最后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最小二乘法实现多站实时高精度时差定位。仿真及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平台条件下定位精度优于100 m,可满足海上靶场目标定位精度需求,为未来海上靶场目标回收及装备鉴定的高精度测量系统建设提供了工程参考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动平台 海上靶场 PCM-FM信号 时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的蜉蝣算法在WSN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湘钰 任秀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5,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以限制IMA算法的搜索区域,从而提高IMA算法的搜索效率。针对蜉蝣算法,首先,采用Tent映射和反向学习策略对种群进行初始化以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其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用于均衡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可变步长的莱维飞行策略,对全局最优位置进行扰动变异,使用贪婪算法择优保留全局最优解,从而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通过仿真实验,Chan-IMA算法与Chan-ISSA、Chan-CPSO、Chan-IAGA算法相比,其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17.6%、30.7%和37.5%、收敛速度分别提升了22.5%、26.2%和31.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地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到达时间差 蜉蝣算法 自适应惯性权重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多站对捷变频信号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补偿与测量
8
作者 陈云飞 杨光 +2 位作者 郑泽星 周彬 田玉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0-748,共9页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观测站与辐射源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相对运动关系推导了时差变化率、速度差变化率等观测量的理论模型;最后对捷变频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对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捷变频信号时差、径向速度差时变性补偿和高精度测量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当信号积累时长达到1 s时,时差测量精度优于12 ns(r.m.s),速度差测量精度优于0.00135 m/s(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变频信号 时差(TDOA)估计 速度差(VDOA)估计 时变特性 互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时频统误差条件下的联合时频差定位与观测站航迹优化方法
9
作者 肖敏睿 王巍 +1 位作者 尤明懿 陈新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近年来,无源定位技术在认知通信、频谱管控、电子战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诸多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以其测量精度高、所需观测站数量少、具有唯一解且不易出现模糊现象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通常需要观测站之... 近年来,无源定位技术在认知通信、频谱管控、电子战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诸多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以其测量精度高、所需观测站数量少、具有唯一解且不易出现模糊现象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通常需要观测站之间精确时频同步,然而当观测站的授时服务无法使用或受到干扰时,观测站之间的时频同步无法得到保证,时延频偏的存在将会对定位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时频统误差存在条件下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时频差定位与观测站航迹优化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交替迭代定位和观测站航迹优化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替迭代定位中,通过对目标源位置和时频统误差的交替迭代估计,将参数的高维求解问题转化为了两个低维问题,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其中交替迭代法的迭代初始值通过差分法获得。第二部分观测站航迹优化在第一部分定位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考虑目标源位置估计不确定性的观测站航迹优化代价函数,并基于粒子滤波方法进行了高效求解。通过仿真实验可知,定位求解参数的计算复杂度较低;当测量噪声较小时,本文所提算法位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能够逼近克拉美罗下界;与无观测航迹优化相比,定位精度和时频统误差的估计准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频率差 时频统误差 交替迭代 航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搜索的高精度快速时频差估计方法
10
作者 李帅 刘波 +3 位作者 宋逸豪 李明 任杰 陈潇扬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时频差估计是多星无源定位的基础,其估计精度决定了无源定位系统的性能。针对当前时频差估计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差以及估计精度受限等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搜索的高精度快速时频差联合估计方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聚焦傅里... 时频差估计是多星无源定位的基础,其估计精度决定了无源定位系统的性能。针对当前时频差估计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差以及估计精度受限等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搜索的高精度快速时频差联合估计方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聚焦傅里叶变换对两颗卫星接收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减少频差估计范围,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对分段数据进行前后向延拓以避免分段处理带来的相关损失,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两路信号互模糊函数,经谱峰搜索获取时频差粗估计值;最后,基于时频差粗估计值,采用信号相关谱细化方法获得精细时频差估计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提高参数估计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可为后续多星无源定位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差估计 高精度快速 多级搜索 互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知定向辐射源组合定位的无人机群优化部署
11
作者 赵倩倩 熊刚 +1 位作者 王李军 尤明懿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82,共15页
未来的无人机集群技术趋势是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来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集群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已经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 未来的无人机集群技术趋势是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来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集群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已经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撞和实现目标引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无人机群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先进的定位算法,使得无人机群能够在空中实现精准的定位和相互配合,但与此同时,产生了复杂环境下的联合无人机部署和资源分配问题(joint UAV deploy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JUDRA)。本文针对优化JUDRA算法从而提高无人机群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性更强的TDOA+AOA联合定位体制、无人机群之间通信弱约束等更贴近实际的应用场景。通过将复杂的无人机群资源优化及部署问题简化为带有约束条件的非凸非凹min-max优化问题,再拆分为主从问题,对主问题采用改进的吉布斯采样算法,对从问题采用粒子滤波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优化。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针对不同的定位体制,无人机之间通信强弱约束,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法在定位模型和约束条件对定位性能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考虑不同的无人机群数量和目标不确定半径,进一步验证算法鲁棒性,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 无人机协同定位 天线增益 到达时间差与到达角联合定位方法 非凸非凹min-max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点时差定位ESM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12
作者 王琨 王超锋 +1 位作者 薛坚 舒汀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2,共9页
现代战争中各类反辐射武器对有源定位系统的生存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多点时差定位的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可被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信号进行跟踪定位,具有抗反辐射武器攻击、抗干扰、反侦察和反隐身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无源... 现代战争中各类反辐射武器对有源定位系统的生存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多点时差定位的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可被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信号进行跟踪定位,具有抗反辐射武器攻击、抗干扰、反侦察和反隐身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无源探测手段。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ESM系统在利用通信信号对目标进行时差定位时,由于通信干扰信号的存在,导致ESM系统对通信信号的跟踪定位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文中分析了通信信号和通信干扰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数字滤波器的多频点干扰抑制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工程实现方法。经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抑制通信干扰,提升ESM系统在干扰情况下对通信信号的探测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差 电子支援措施 干扰抑制 数据链 级联数字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定位精度优化的AUV航路规划方法
13
作者 井中武 张昊楠 +2 位作者 刘冰 饶炜 阮福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针对水声定位任务背景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路径规划未充分考虑定位精度需求,导致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视线力,使目标保持在声呐的视线范围内,并建立定位精度势场,以优化定位精... 针对水声定位任务背景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路径规划未充分考虑定位精度需求,导致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视线力,使目标保持在声呐的视线范围内,并建立定位精度势场,以优化定位精度。该方法与传统的引力场和斥力场相结合,同时具备避障能力,实现了对于定位精度与自主避障能力的兼顾。湖试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自主水下航行器 水声定位 人工势场法 长基线定位 定位精度 时延差 声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矿井微震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14
作者 宁殿艳 朱开鹏 +2 位作者 朱永生 袁淑霞 周振方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目的和方法】矿井微震监测技术通过捕捉岩层内部结构在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来反映岩层变形及破坏情况,从而实现突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其中,声源定位技术是关键环节,能够确定能量释放位置,预警潜在的灾害。目前... 【目的和方法】矿井微震监测技术通过捕捉岩层内部结构在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来反映岩层变形及破坏情况,从而实现突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其中,声源定位技术是关键环节,能够确定能量释放位置,预警潜在的灾害。目前,时差法用于声源定位存在算法复杂、定位精度受探头布置影响显著,以及对复杂地层结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不同地层结构,基于有限元法,模拟弹性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考虑不同地层界面的透射、反射和衍射效应,研究了不同反演模型及探头布置方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点声源控制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而正交探头布置方式在声源定位中表现更佳。在平面均质材料中,相较于双三角探头簇,单正方形探头簇定位误差降低了0.6%,双正方形探头簇提高了1.69%的精度;在平面层状结构中,双三角形探头簇采用透射反演法相比均速反演法精度提升15%,双正方形探头簇则提升了14.9%;在三维层状结构中,直角四面体探头簇的透射反演法精度提高了14.5%。总体而言,反演模型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通过时差法透射反演实现高精度、快速的声源定位。研究结果为矿井微震与微震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声源定位 时差法 有限元法 反演模型 矿井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sNet和NGCC的变压器局放声源定位
15
作者 刘扬 严天峰 +1 位作者 郑礼 张卓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8,共7页
针对变压器局放声源定位准确率较低且延时较长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语音分离卷积网络(TasNet)和神经网络类的广义互相关的变压器局放声源定位方法。首先通过麦克风阵列和TasNet对音频序列的特征进行识别并分离,然后基于卷积神... 针对变压器局放声源定位准确率较低且延时较长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语音分离卷积网络(TasNet)和神经网络类的广义互相关的变压器局放声源定位方法。首先通过麦克风阵列和TasNet对音频序列的特征进行识别并分离,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获取局放声源对应的到达时间差估计值,最后通过构建定位框架对变压器局放声源进行定位,从而输出局放声源的位置信息。实验证明,与传统的基于广义互相关-相位变换的方法相比,文中提出的方法显著提高了局放声源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声源定位 神经网络类的广义互相关 时域语音分离卷积网络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SVD字典学习的超声流量计回波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16
作者 潘宁致 李跃忠 陈佳怡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2,共8页
针对时差法气体超声流量计回波信号易受电路噪声、声学噪声以及环境噪声等外界不可避免的影响,导致回波信号的起点段信号扭曲、信噪比低,而难以精确确定回波信号到达时间点的问题,提出基于K-SVD字典学习降噪的回波信号到达时间点的精确... 针对时差法气体超声流量计回波信号易受电路噪声、声学噪声以及环境噪声等外界不可避免的影响,导致回波信号的起点段信号扭曲、信噪比低,而难以精确确定回波信号到达时间点的问题,提出基于K-SVD字典学习降噪的回波信号到达时间点的精确定位方法,从而提高超声流量计的检测准确度。通过OMP算法将提取到的多组回波信号数据构造成的矩阵进行稀疏表示,再使用SVD完成字典的迭代更新,并通过控制变量法对字典大小和稀疏度两个参数进行优化,训练得到能够自适应提取回波信号特征的最佳字典学习模型,形成完备字典,从而重构回波信号,达到消除信号起始时间段因噪声干扰而导致波形扭曲的目的。在临界流文丘利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上进行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回波信号直接使用阈值法定位到达时间点后计算得到的最终流量误差较大,而使用基于K-SVD字典学习降噪处理回波信号后能有效提高定位到达时间点的准确度,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流量信息,其中流量的高区示值误差由1.32%降至1.02%,重复度由0.154%降至0.054%;流量的低区示值误差由3.69%降至1.46%,重复度由1.152%降至0.126%,优化后的测量结果达到国家1.0级精度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法气体超声流量计 回波信号 字典学习 降噪 到达时间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和TOPSIS的低空安防系统方案多属性评价方法
17
作者 施玮 吴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109-6117,共9页
针对低空经济发展涉及的安全管理问题,在总结低空经济相关技术路线原理及落地方案的运行经验,分析低空安防普适性的4个建设方案:雷达与通感一体技术融合方案、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方案、远程识别技术方案和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 针对低空经济发展涉及的安全管理问题,在总结低空经济相关技术路线原理及落地方案的运行经验,分析低空安防普适性的4个建设方案:雷达与通感一体技术融合方案、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方案、远程识别技术方案和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无线电技术的多源融合方案的基础上,构建无人飞行器探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决策试验评估实验室(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和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结果发现,以TDOA为基础的多源融合方案是构建城市低空安防体系的有效路径和普适性方案。研究表明,低空安防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技术、数据、运营等多个层面进行整合,以适应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安防系统 多属性评价方法 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技术 无人机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环境的LEO卫星终端群组定位技术
18
作者 张纯婧 屈德新 张更新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1-779,共9页
为实现全球范围的高速、低时延通信,3GPP开始将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集成到5G演进及6G标准框架中,因此出现了新的位置服务需求。现有关于NTN终端定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终端可视多卫星场景,但在任务协同、灾害... 为实现全球范围的高速、低时延通信,3GPP开始将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集成到5G演进及6G标准框架中,因此出现了新的位置服务需求。现有关于NTN终端定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终端可视多卫星场景,但在任务协同、灾害救援、科考队协作等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由一个行动团队组成的多终端区域群组。在复杂地形或受到环境电磁干扰环境下,群组成员单个终端的定位条件失效,可通过群组定位获得区域整体位置。群组定位通过群组内多个终端获得的卫星信号传播时延测量值,进行协作定位。由于该场景不同于单终端定位,传统的定位方法精度难以保证。提出了一种将Chan算法与迭代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群组区域定位方案,以克服Chan算法受场景变化引起固定误差导致的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实现多终端群组区域的定位,误差不超过移动管理所需的位置精度。保障了终端群组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不可用条件下的移动性管理与波束管理性能,为卫星网络融合地面网络的未来6G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面网络 终端群组 到达时间差 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辅助变量约束总体最小二乘时差定位算法
19
作者 骆卉子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已有时差定位算法通常需将距离作为辅助变量来得到线性定位方程,需要两次目标状态解算且辅助变量变化时无法用于连续定位。文中推导了三维空间中只与目标状态有关的线性时差定位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于连续定位的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已有时差定位算法通常需将距离作为辅助变量来得到线性定位方程,需要两次目标状态解算且辅助变量变化时无法用于连续定位。文中推导了三维空间中只与目标状态有关的线性时差定位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于连续定位的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无需处理任何辅助变量。该算法将新定位方程中观测矩阵和观测向量的每一列表示为矩阵与时差测量误差向量乘积的形式,从而将时差定位问题转化为约束总体最小二乘问题,最后通过牛顿法求得定位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提算法性能逼近克拉美罗下界且相对已有典型连续定位算法定位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时差 辅助变量 约束总体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栅格梯度的到达时差快速迭代定位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杰 吴凌昊 +2 位作者 卜祥玺 李航 梁兴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8-2116,共9页
在无人机应用、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新兴业务驱动下,到达时差(TDOA)定位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低空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有解析类迭代定位算法计算量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实时定位需求。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空间栅格梯度的TDOA快... 在无人机应用、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新兴业务驱动下,到达时差(TDOA)定位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低空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有解析类迭代定位算法计算量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实时定位需求。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空间栅格梯度的TDOA快速迭代定位方法。在定位前,首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构建空间栅格、根据已建立的空间栅格计算栅格间的TDOA梯度,并基于这些梯度构建栅格迭代矩阵。在定位过程中,根据定位初值调用迭代矩阵,计算并补偿定位初值相对于目标位置的偏差,从而避免传统迭代定位的大量计算,显著降低计算时间。该文借鉴空间栅格化思路,进一步挖掘利用了栅格间的内在梯度关系,从而将栅格化框架融入到迭代补偿模型,克服了栅格宽度对经典栅格化算法的性能制约,提升了迭代定位时效性。依据仿真和实测数据可知,所提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相比传统迭代定位算法节省了76%以上的计算时间,满足低空智能网络的实时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空间栅格化 梯度 低空智能网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