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功耗与动态调频双重策略的围岩结构监测终端设计
1
作者 王庆岭 须民健 郭鸿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2-158,共7页
为解决施工隧道开挖区围岩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过程中临时取电困难的问题,对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开展设备低功耗设计技术研究。采用低功耗硬件和软件设计策略,研制出一套适用于隧道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终端,可满足电池供电的长续航需求... 为解决施工隧道开挖区围岩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过程中临时取电困难的问题,对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开展设备低功耗设计技术研究。采用低功耗硬件和软件设计策略,研制出一套适用于隧道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终端,可满足电池供电的长续航需求。针对激光传感器在测量围岩收敛变形过程中易被现场大型施工机具遮挡光线而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问题,采用动态调整采集周期的方法,即:当实时数据超出正常读数阈值时,提高数据采集频率,确保障碍物移走后及时获取现场有效数据。另外,采用分时按需供电的低功耗设计策略,根据实时数据有效性制定各电路单元、传感器的运行和关闭时间,避免所有电路单元同时运行。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分时按需的供电策略,相较于一般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可降低能耗约20%;2)基于动态调频与低功耗的协同控制策略,在提升数据采集频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能耗,实现数据采集的高效与节能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变形 监测系统 低功耗 分时供电 采集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被引量:8
2
作者 桂卫华 王雅琳 +1 位作者 阳春华 黄泰松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 ,根据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酸锌比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 ,建立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 .同时 ,提出一种带变异操作和变搜索空间的单循环模拟退火算法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 ,根据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酸锌比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 ,建立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 .同时 ,提出一种带变异操作和变搜索空间的单循环模拟退火算法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获得最优的分时供电方案 .工厂运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调度系统 模拟退火算法 电解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频分时控制IGBT180kHz/50kW高频感应焊接电源 被引量:4
3
作者 沈锦飞 惠晶 +1 位作者 吴雷 颜文旭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提高IGBT组成的逆变器输出频率,IGBT必须增加电流定额,而且输出频率的提高也有限.将两组逆变器进行分时控制,可实现输出频率的提高.采用倍频式IGBT分时控制180kHz大功率焊接电源.逆变器每个桥臂采用两个IGBT并联,对每个IGBT进行分... 为了提高IGBT组成的逆变器输出频率,IGBT必须增加电流定额,而且输出频率的提高也有限.将两组逆变器进行分时控制,可实现输出频率的提高.采用倍频式IGBT分时控制180kHz大功率焊接电源.逆变器每个桥臂采用两个IGBT并联,对每个IGBT进行分时控制,每个IGBT的工作频率和开关损耗减小了一半,逆变器的工作频率是IGBT开关频率的两倍,达到了180kHz.逆变器工作在负载串联谐振状态,开关管IG-BT工作在零电流开通(ZCS)和零电压关断(ZVS)的条件下.设计了功率为50kW、输出频率为180kHz、基于IGBT的串联谐振焊接电源,给出了设计参数和试验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式逆变器 焊接电源 IGBT分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用户行为及满意度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丰 贾燕冰 +1 位作者 任海泉 白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8,共8页
文中以含电转气装置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引入分时能源价格引导用户进行用能调整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计及价格敏感型用户用能行为和用户满意度约束的优化调度模型。能源供应商通过引导用户进行用能调整的同时,还要兼顾用户... 文中以含电转气装置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引入分时能源价格引导用户进行用能调整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计及价格敏感型用户用能行为和用户满意度约束的优化调度模型。能源供应商通过引导用户进行用能调整的同时,还要兼顾用户的用能体验水平,模型以包含了对于用户削减负荷提供补偿的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决策目标,对系统进行全局优化。以改进的IEEE 39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为例,验证了该优化调度模型对于系统经济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电转气 分时能源价格 用户满意度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热量表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华强 李玉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针对热量表的温度采集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和软件控制方案。根据最小二乘法的有关理论建立了温度采集模块的数学模型,采用分布图法剔除采集数据中的疏忽误差,由A/D转换器采集的电压值直接转换成对应的温度值,采用分时供... 针对热量表的温度采集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和软件控制方案。根据最小二乘法的有关理论建立了温度采集模块的数学模型,采用分布图法剔除采集数据中的疏忽误差,由A/D转换器采集的电压值直接转换成对应的温度值,采用分时供电技术,实现了温度采集模块的低功耗、高精度和高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表明:该电路工作稳定,计算简便,理论误差小于0.000 8℃,实测误差小于0.04℃,满足普通热量表误差小于0.1℃的要求,因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表 最小二乘法 分布图法 分时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锌电解分时供电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勇刚 桂卫华 阳春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3,240,共4页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利用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电解液酸锌比下电流效率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轮盘赌的方法选择整个粒子群当...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利用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电解液酸锌比下电流效率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轮盘赌的方法选择整个粒子群当前最优位置,降低了算法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几率。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以获得最优的分时供电方案。仿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算法地改进大大提高了其全局搜索能力,分时供电的优化能显著降低锌电解过程的用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 粒子群优化 轮盘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供电对长周期锌电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坚 黄娟 +2 位作者 罗永光 孙成余 施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25,共5页
通过控制锌电积的电流密度按用电峰时段300A/m2、谷时段600A/m2及平时段480A/m2进行长周期锌电积试验,考察了分时供电对锌电积阴极锌质量、电流效率、直流电单耗及电费的影响,并与工业生产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年产12万t锌... 通过控制锌电积的电流密度按用电峰时段300A/m2、谷时段600A/m2及平时段480A/m2进行长周期锌电积试验,考察了分时供电对锌电积阴极锌质量、电流效率、直流电单耗及电费的影响,并与工业生产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年产12万t锌锭的企业,锌电积生产每年节约电费约2 1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分时供电 电流效率 直流电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供电长周期锌电积实验经济性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坚 罗永光 +1 位作者 孙成余 施哲 《冶金能源》 2012年第2期43-46,58,共5页
考虑到大工业用电分时计价,通过控制锌电积生产在用电峰时段、谷时段和平时段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组合,进行长周期锌电积试验,考察了分时供电对锌电积阴极锌质量、电流效率、直流电单耗及电费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工业生产实际进行对比分析... 考虑到大工业用电分时计价,通过控制锌电积生产在用电峰时段、谷时段和平时段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组合,进行长周期锌电积试验,考察了分时供电对锌电积阴极锌质量、电流效率、直流电单耗及电费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工业生产实际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年产12万t锌锭的生产企业,在锌电积生产过程将节约电费支出上千万元,为锌冶炼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分时供电 电费 电流效率 直流电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位分时互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凌志 苏国康 +2 位作者 刘桂贤 张永俊 刘长红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76-1281,共6页
针对常规电火花线切割同时加工多工件时出现放电不均匀,从而导致加工槽宽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双工位分时互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脉间时间,采用多路脉冲分时互补供电加工方式,从而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工件之间的... 针对常规电火花线切割同时加工多工件时出现放电不均匀,从而导致加工槽宽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双工位分时互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脉间时间,采用多路脉冲分时互补供电加工方式,从而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工件之间的互相干扰;在工艺试验中,采用了直径0.18 mm的钼丝作为工具线电极,厚度为8 mm的模具钢作为工件材料,探究了加工电压、运丝速度、电源频率、进给速度和脉间倍数对加工槽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单路供电与分时互补供电方式下,双工位加工槽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时互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方法同时加工双工位工件的槽宽一致性更好;经试验优化,在加工电压为70 V、脉间倍数为5、进给速度20μm/s、电源频率14 kHz、运丝频率35 Hz时一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分时互补脉冲电源 双工位 切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荷协同下计及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含风电配网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谭笑 华栋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155,166,共13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其固有的间歇性使得消纳问题日益突出。电转氢和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优化调度,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了一种计及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含风电配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其固有的间歇性使得消纳问题日益突出。电转氢和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优化调度,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了一种计及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含风电配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于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和可调特性建立模型,实现负荷特性改善;其次结合系统风电消纳和削峰填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值和功率变化率的分时调度成本模型,形成了源荷协同的灵活性资源控制策略;最后建立了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的含风电配网日前调度模型。在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中开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调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调度总成本和负荷峰谷差,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协同 风电消纳 需求侧灵活性资源 分时成本模型 优化调度 电动汽车 电转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矿用智能水压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娟娟 徐乐年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103RBT6微控制器的新型矿用智能水压传感器的总体结构、主要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方案。该传感器采用低功耗电路设计方式以及分时上电的供电方式,在空闲状态下功耗仅为0.006 mA,在采集发送状态下功耗约为0.5 mA。
关键词 煤矿 水文监测 智能水压传感器 低功耗 分时上电 M-BUS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位移三维测量系统低功耗设计
12
作者 张宪阳 申屠南瑛 +1 位作者 李青 裘凯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119-124,共6页
为了解决地下位移三维监测系统供电成本高的问题,文中从系统级和体系结构级等角度对地下位移三维测量系统进行低功耗设计,延长该系统的工作时间。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系统的功耗,分别从器件的选择、电路的硬件改进和多电源域等方面采取... 为了解决地下位移三维监测系统供电成本高的问题,文中从系统级和体系结构级等角度对地下位移三维测量系统进行低功耗设计,延长该系统的工作时间。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系统的功耗,分别从器件的选择、电路的硬件改进和多电源域等方面采取硬件低功耗措施。通过动态电源管理的方式对各模块进行分时分区供电的软件低功耗优化设计,实现该检测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减少电池电量的消耗。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的每个传感单元休眠时电流均降低至80μA,工作一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仅为0.00512 mA·h,相对于原系统减少20.95%,在无外部充电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约113天,满足在极端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位移三维监测系统 低功耗 硬件改进 多电源域 动态电源管理 分时分区供电 软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