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furcation and chaos study on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2K-H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multiple clearances 被引量:4
1
作者 盛冬平 朱如鹏 +2 位作者 靳广虎 陆凤霞 鲍和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6-101,共16页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as proposed for 2K-H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gear's geometric eccentricity error, comprehensive transmission error,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sun-planet...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as proposed for 2K-H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gear's geometric eccentricity error, comprehensive transmission error,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sun-planet and planet-ring gear pair's backlashes and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of motion was solved by applying variable step-size Runge-Kutta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The system motion state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litatively, and exhibited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as well as non-linear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bifurca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meshing frequency, sun-planet backlash, planet-ring backlash and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ing damping could suppress the region of chaotic motion and improve the system's stability significantly. The route of crisis to chaotic motion was observed under the bifurcation parameter of meshing frequency. However, the routes of period doubling and crisis to chaos were identified under the bifurcation parameter of sun-planet backlash; besides,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routes to chaos were observed and coexisted under the bifurcation parameter of planet-ring backlash including period doubling, Hopf bifurcation, 3T-periodic channel and crisis. Additionally, planet-ring backlash generated a strong coupling effect to system's non-linear behavior while the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produced weak coupling effect. Finally, quasi-periodic motion could be found under all above–mentioned bifurcation parameters a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3T-periodic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gear train BIFURCATION CHAOS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ing BACKLASH bearing clea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丽兰 代航舵 +2 位作者 秦英凯 李佳佳 吴子英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波浪作用下海洋浮标主要存在纵摇和垂荡运动,采用两自由度差动轮系分别将浮标的垂荡运动和纵摇运动与差动轮系的两个输入轴相连,差动轮系的输出轴与转子发电机相连,提出了一种多源耦合的新型海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绕定轴转动的... 波浪作用下海洋浮标主要存在纵摇和垂荡运动,采用两自由度差动轮系分别将浮标的垂荡运动和纵摇运动与差动轮系的两个输入轴相连,差动轮系的输出轴与转子发电机相连,提出了一种多源耦合的新型海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绕定轴转动的摆球俘获浮标纵摇的运动能量,并利用含有单向轴承的齿轮机构将摆球的往复摆动转化为驱动发电机转动的单向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为差动轮系的输入之一。同时,利用含有单向轴承的齿轮齿条机构将浮标的垂荡运动转化为驱动发电机转动的单向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为差动轮系的另一个输入。差动轮系的行星架作为输出轴与发电机转子直连驱动发电机单向转动,将浮标的纵摇和垂荡动能转化为电能。分别建立了新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中摆球纵摇发电装置、浮体垂荡发电装置以及浮标纵摇/垂荡耦合的动力学方程,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波浪周期和不同波浪幅值下发电装置的动力学响应及发电功率。结果表明:当波浪幅值为1 m时,浮标平均发电功率在波浪周期为2.3 s左右时达到最大,随着激励波浪幅值增大,浮标的垂荡和纵摇振动的响应随之增加,发电功率逐渐增大,当波幅为1.1 m时发电功率可达525.7 W。在波浪周期为2.3 s、振幅为1 m时,安装单向轴承比未安装单向轴承的发电效率提高约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标 差动轮系 波浪能发电 垂荡-纵摇耦合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工况下开关磁阻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宋健 刘长钊 +1 位作者 王坤 李峥琪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0,355,共13页
综合考虑铁芯磁饱和、转矩波动和构件柔性等因素,以平移位移和角位移作为广义坐标,建立了适用于非稳态工况的开关磁阻电机-行星齿轮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加速、变载荷工况下系统的... 综合考虑铁芯磁饱和、转矩波动和构件柔性等因素,以平移位移和角位移作为广义坐标,建立了适用于非稳态工况的开关磁阻电机-行星齿轮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加速、变载荷工况下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加速工况下,电驱动系统最易发生共振的转速为3 900 r/min,此时多个激励频率跨越系统固有频率,其中以齿轮啮频激发第15阶固有频率产生的振动能量最大,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行星架的θ_(y)方向上。在载荷突变的瞬间,系统产生了以第5阶固有频率为主的低阶自由振动,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内齿圈及齿轮箱体的θ_(x)和θ_(y)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系统 开关磁阻电机 行星齿轮传动 机电耦合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燃油齿轮泵流固耦合分析与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建森 田世荣 +1 位作者 司国雷 陈君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理论计算难以获得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变形对泵壳扫膛的问题,利用PumpLinx和ABAQUS进行联合仿真,建立燃油齿轮泵单向流固耦合模型。计算燃油泵齿轮所受径向力及随齿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得到齿轮副在压力载荷和啮合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 针对理论计算难以获得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变形对泵壳扫膛的问题,利用PumpLinx和ABAQUS进行联合仿真,建立燃油齿轮泵单向流固耦合模型。计算燃油泵齿轮所受径向力及随齿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得到齿轮副在压力载荷和啮合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化,并研究流固耦合作用对齿轮副的变形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流场仿真以及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与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的方位一致性良好;流固耦合作用对齿轮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最大变形均发生在齿轮齿顶中间位置,且计算所得最大扫膛深度与实测平均值大致相同,验证了该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径向力 流固耦合 齿轮变形 泵壳扫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线偏斜对齿轮机电耦合系统电流特征影响
5
作者 何泽银 何亮 +1 位作者 杨金 彭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2,共6页
针对齿轮轴线偏斜改变啮合状态引发不对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定子电流信号的齿轮啮合不对中诊断方法。将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电磁转矩作为中间变量,结合齿轮系统弯-扭-轴动力学模型,建立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针对齿轮轴线偏斜改变啮合状态引发不对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定子电流信号的齿轮啮合不对中诊断方法。将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电磁转矩作为中间变量,结合齿轮系统弯-扭-轴动力学模型,建立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探究不同轴线误差对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定子电流信号的影响规律,通过频谱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定子电流频谱,阐明齿轮轴线误差对应的电流频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轴线误差下电机定子电流频谱显现电源基频与齿轮副啮合频率相关边频带。啮合平面角度误差对电流频谱频率的影响较中心距误差和垂直啮合平面角度误差更明显,为齿轮非入侵式啮合状态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线误差 齿轮动力学 机电耦合模型 电流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模数齿轮断续滚齿热力耦合建模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夏宁伟 刘辉华 +2 位作者 杨国祥 王俊 周长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7,共10页
小模数齿轮加工过程中,滚齿切削时易于产生显著的热变形,进而影响其尺寸精度和服役性能.基于展成法加工原理和齿坯材料切除机制,提出小模数齿轮断续滚齿切削热力耦合计算模型.设计多级滚切速度下的钢制小模数齿轮试件试验,测算试件表面... 小模数齿轮加工过程中,滚齿切削时易于产生显著的热变形,进而影响其尺寸精度和服役性能.基于展成法加工原理和齿坯材料切除机制,提出小模数齿轮断续滚齿切削热力耦合计算模型.设计多级滚切速度下的钢制小模数齿轮试件试验,测算试件表面缺陷、粗糙度与公法线偏差.对比公法线偏差测量值和塑性应变仿真值,验证上述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齿轮模数、切削速度和传热条件对切削应力、表面温度及热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应力水平与模数负相关,与切削速度正相关;齿面缺陷密集度、表面温度和热变形均与切削速度正相关.适当降低滚刀转速、减小滚刀直径及强化切削区对流换热,可减小滚齿热变形,提高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齿轮加工 热力耦合 传热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涡喷发动机齿轮泵流场分析与结构优化
7
作者 谭帅极 冯治国 +1 位作者 何林 赵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燃油齿轮泵齿轮磨损严重问题,优化设计了外啮合齿轮泵结构,建立了涡喷发动机齿轮泵内部流场的CFD模型,利用Fluent计算齿轮泵的内部流场特性,分析齿轮泵内部流场的压力、速度分布,使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齿轮泵的... 针对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燃油齿轮泵齿轮磨损严重问题,优化设计了外啮合齿轮泵结构,建立了涡喷发动机齿轮泵内部流场的CFD模型,利用Fluent计算齿轮泵的内部流场特性,分析齿轮泵内部流场的压力、速度分布,使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齿轮泵的变形。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齿轮泵最大静压发生在排油腔啮合处,最大静压小于未优化设计齿轮泵的最大静压。有效降低了齿轮泵轮齿受到的压力;优化设计后的齿轮泵径向变形程度小于未优化设计的齿轮泵径向变形,有效降低了齿轮泵轮齿变形程度;优化设计后的齿轮泵流速与未优化设计的齿轮泵流速基本相同,对控制精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磨损 结构优化 CFD模型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耦合式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方案设计
8
作者 李学良 刘厚德 +2 位作者 刘鑫磊 杨树军 吴维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07,共9页
为解决单级减速轮毂驱动系统无法满足特种车辆性能指标,而二级减速须额外增加操纵机构的问题,本文以低速时转矩耦合模式、中高速时转速耦合模式,且自主模式切换为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由双电机、行星齿轮机构以及单向离合器构成的新型耦... 为解决单级减速轮毂驱动系统无法满足特种车辆性能指标,而二级减速须额外增加操纵机构的问题,本文以低速时转矩耦合模式、中高速时转速耦合模式,且自主模式切换为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由双电机、行星齿轮机构以及单向离合器构成的新型耦合式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方案,以最大功率利用率为目标进行了参数匹配;制定了模式自主切换控制策略,在相同的仿真初始条件下,相比于单电机两挡轮毂驱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中耦合式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最大车速波动减小了81.25%,最大加速度偏差减少了81.58%;制定了瞬时最优控制策略,在同一循环工况下,相比于单电机两挡轮毂驱动系统,耦合式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减少了21.42%的耗电量。并利用原理样机进行了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新型耦合式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构型方案的功能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驱动 耦合式双电机 行星齿轮 模式自主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碳−啮合耦合效应的弧齿锥齿轮热处理变形半解析预测方法
9
作者 杜文龙 陈唐炜 +4 位作者 张建兴 丁撼 王智泉 荣士锋 周镇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对传统的齿轮热处理研究大多基于商业软件进行,其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新的用于预测渗碳-啮合耦合效应对齿面热处理变形影响的半解析预测方法。将数值加载接触分析(NLTCA)与齿面渗碳相结合,确定机床加... 对传统的齿轮热处理研究大多基于商业软件进行,其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新的用于预测渗碳-啮合耦合效应对齿面热处理变形影响的半解析预测方法。将数值加载接触分析(NLTCA)与齿面渗碳相结合,确定机床加工参数与齿面热处理变形之间的半解析泛函关系;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瞬时椭圆接触中心的渗碳-啮合耦合效应进行求解,并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法预测考虑渗碳-啮合耦合效应的整个齿面的热处理变形。以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非正交弧齿锥齿轮为例,验证耦合效应对热处理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解析预测方法能够高效精确地求解齿面热处理变形,这可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性能要求的弧齿锥齿轮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渗碳-啮合耦合效应 热处理变形 半解析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航空锥齿轮线速度对喷油润滑流场与温度场影响研究
10
作者 文武翊 林勤杰 +2 位作者 王中荣 朱才朝 刘怀举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6,共12页
喷油润滑的航空弧齿锥齿轮由于高线速度常导致射流破碎和乏断油现象,并产生异常温升和变形,严重影响齿轮传动的寿命和服役性能.针对高线速度对锥齿轮喷油特性影响规律不清的问题,建立了航空弧齿锥齿轮喷油润滑热-流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 喷油润滑的航空弧齿锥齿轮由于高线速度常导致射流破碎和乏断油现象,并产生异常温升和变形,严重影响齿轮传动的寿命和服役性能.针对高线速度对锥齿轮喷油特性影响规律不清的问题,建立了航空弧齿锥齿轮喷油润滑热-流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高达160 m/s线速度的航空弧齿锥齿轮流场和温度场特性.发现线速度从40 m/s升高到160 m/s,齿面油液体积分数下降83.5%,润滑效果显著降低,且在120 m/s后齿面出现乏油状态,啮合区对流换热降低.随转速升高齿轮风阻损失呈指数增长,在80 m/s后成为齿轮副的主要功率损失来源.随线速度升高,齿轮不同部位温差不断增加,致使热应力和变形增大.该研究为高速齿轮传动润滑和高承载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线速度 弧齿锥齿轮 喷油润滑 热-流耦合 风阻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
11
作者 葛世荣 舒子龙 +3 位作者 鲍久圣 王世博 王小龙 张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共16页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永磁电机驱动技术,以SGZ1000/2000型刮板输送机为例,设计了一种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并完成了驱动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其次,推导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模法搭建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空载启动定常落煤、非定常落煤以及故障后满载启动3种工况下,能够实现零速重载运行、输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快速响应以及动态调节;在启动瞬间与负载突变下,链条速度、加速度与张力会发生明显波动,其中:在机头与机尾链轮处的波动峰值最大;随着链条传递波动峰值会发生衰减,距离机头与机尾链轮越远,波动峰值越小。再次,利用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试验台,开展空载启动落煤与满载启动模拟试验,得到了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台架试验性能参数,通过对比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性能后得到: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全负载点的驱动效率均优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至少提升了16.3%以上,可显著提高矿山运输装备的节电率,有助于推进矿山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永磁电机半直驱 齿轮传动 矢量控制 机-电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齿轮泵泄漏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12
作者 何璐佳 郑勇 何志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49,共8页
针对外啮合齿轮泵在复杂工况下存在的流量脉动、油液泄漏等问题,利用ADAMS和AMESim软件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外啮合齿轮泵的刚-柔-液耦合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转速、负载及磨损程度,模拟泵在正常工况和发生泄漏故障时的运行状态,分析泵... 针对外啮合齿轮泵在复杂工况下存在的流量脉动、油液泄漏等问题,利用ADAMS和AMESim软件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外啮合齿轮泵的刚-柔-液耦合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转速、负载及磨损程度,模拟泵在正常工况和发生泄漏故障时的运行状态,分析泵的流量特性与应力特性,并对外啮合齿轮泵样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高转速有助于减小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改善出口流量品质;而增加负载压力不仅影响齿轮泵的容积效率,还导致输出流量品质下降。基于流量特性可发现齿轮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泄漏故障。对齿轮泵关键部位的受力情况和应力特性进行分析,仿真中齿轮泵应力较大的区域出现在泵体低压腔两侧壁体上的螺纹孔处,与试验中泵体上出现的裂纹位置一致,验证了文中仿真分析的准确性,为解决外啮合齿轮泵故障诊断及优化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提升泵的综合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啮合齿轮泵 耦合模型 故障仿真 流量特性 应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面成形方法对鼓形齿联轴器齿形及其接触性能影响机制
13
作者 关亚彬 张梦涵 +2 位作者 冯和生 陈继刚 刘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共12页
鼓形齿轮齿面成形方法主要有2种:成形方法Ⅰ为滚刀绕位移圆圆心作圆弧运动展成鼓形齿面,成形方法Ⅱ为滚刀绕位移圆圆心作圆弧运动展成鼓形齿面。以上2种成形方法生成的齿形差异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基于齿面加工仿真,推导了2种成... 鼓形齿轮齿面成形方法主要有2种:成形方法Ⅰ为滚刀绕位移圆圆心作圆弧运动展成鼓形齿面,成形方法Ⅱ为滚刀绕位移圆圆心作圆弧运动展成鼓形齿面。以上2种成形方法生成的齿形差异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基于齿面加工仿真,推导了2种成形方法的齿面模型。采用啮合原理和有限元,建立了几何和承载接触分析模型。对比了2种成形方法的齿形、几何及承载接触特性。结果表明:在位移圆半径相等时,随着位移圆半径的增大,成形方法Ⅰ与Ⅱ的齿形偏差逐渐减小,最大偏差251μm;成形方法Ⅰ比Ⅱ的齿间载荷分配更加不均匀,最大载荷比最小载荷多702.8%、451.2%;在鼓形量相等下,成形方法Ⅱ的位移圆半径须大于Ⅰ,两者差200 mm,成形方法Ⅰ与Ⅱ的齿间载荷分配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齿联轴器 成形方法 齿形分析 几何接触 承载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变速过程中采煤机电机-多级齿轮系统的机电特性
14
作者 鲁文佳 张义民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利用分层建模和级间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机和多级齿轮系统的耦合模型。考虑与采煤机开采效率有密切关联的牵引速度对截割机电系统的影响,试验验证了变速过程中机电系统的加速度并分析了动态力的动力学行为。试验验证了通过模型建立的牵... 利用分层建模和级间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机和多级齿轮系统的耦合模型。考虑与采煤机开采效率有密切关联的牵引速度对截割机电系统的影响,试验验证了变速过程中机电系统的加速度并分析了动态力的动力学行为。试验验证了通过模型建立的牵引速度与定子电流的量化关系,使得建立的机电耦合模型可在保证电机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寻求到合理的牵引速度并实现开采效率的最大化。定子电流频谱中发现在异步电机电流信号中存在丰富的齿轮各级啮合频率和其谐频等振动信息,说明电信号可以用于监测并反馈多级齿轮系统中出现的复杂的振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多级齿轮系统 耦合模型 牵引速度 动力学行为 定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和振动特性研究
15
作者 李金超 方朝野 阙洪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4-1044,共11页
为掌握服役过程中,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以某人字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动态啮合力和箱体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依据人字齿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结构,采用了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箱体-轴承-轴-齿... 为掌握服役过程中,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以某人字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动态啮合力和箱体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依据人字齿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结构,采用了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箱体-轴承-轴-齿轮啮合作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将输入条件和约束条件添加到所建模型中,对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箱体的振动响应频谱,其与现场实物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上述模型研究了偏心和轴线倾斜情况下人字齿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两种误差均会引起齿轮啮合力的低频波动,并分析了齿面修鼓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线倾斜引起的波动主要是转频谱线,偏心引起的波动产生了非转频谱线,且该谱线频率与齿轮的重合度有关;偏心或轴向倾斜引起的波动左右齿面相差180°,存在相互抵消现象,非啮合频率的箱体振动响应没有明显表现;齿面修鼓可以明显降低齿轮啮合引起的振动,轴线倾斜误差情况下,振动从1433 mm/s^(2)下降到1207 mm/s^(2),偏心误差情况下,振动从1444 mm/s^(2)下降到1218 mm/s^(2)。该研究成果可为人字齿传动系统的减振避振和实现低噪声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齿轮传动系统 动态啮合力 多体动力学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动态响应特性 频谱 轴线倾斜 偏心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pport stiffness on vibrations of a planet gear system considering ring with flexible support 被引量:6
16
作者 LIU Jing PANG Rui-kun +1 位作者 LI Hong-wu XU J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2280-2290,共11页
Planet gear systems(PGSs)are key components of transmission mechanisms.Structural 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gearbox and shaft can affect the support stiffness and vibrations of PGSs.The ring gear flexibility sho... Planet gear systems(PGSs)are key components of transmission mechanisms.Structural 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gearbox and shaft can affect the support stiffness and vibrations of PGSs.The ring gear flexibility should affect the vibrations of PGSs too.However,most previous work did not completely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the ring gear flexibility on the vibrations of PGSs and flexible supports of ring and sun gears.Thus,this paper presents a flexible-rigid coupling multi-body dynamic(FMBD)model for a PGS with the flexible supports and ring gear flexibility.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ring gear is established to formulate the ring gear flexibility.The influences of clearance and damping of planet bearings on the vibrations of PGS are considered.The effects of flexible supports and ring gear flexibility on the vibrations of PGS under different moment and speed conditions are studied.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and peak frequencies of PGS from the proposed FMBD and previous rigid multi-body dynamic(RMBD)models are compared.The results denote that the flexible support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vibrations of PGS.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support structure design and vibration control for PG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 gear flexible-rigid coupling flexible supports ring gear flexibility vibr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ies with the same roughness on tooth surface 被引量:6
17
作者 YIN Lei DENG Chun-long +2 位作者 YU Wen-nian SHAO Yi-min WANG Li-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2311-2323,共13页
The topography of gear meshing interfaces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meshing gear pair with differ... The topography of gear meshing interfaces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meshing gear pair with different surface micro-topographies,an interface feature model and a tribo-dynamics coupling model for the gear system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the gear tooth surface micro-topography on the oil film distribution,contact damping and friction are considered.The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and the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re includ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models.An exemplary gear pair is analyzed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micro-topography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ies and input torque condition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gear tooth micro-topography on the gear dynamic responses(including the friction and the vicious damping at the gear meshing interface and the vibr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offline of action)a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regularity of tooth surface.The vibration and noise can be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manufacturing a regular gear tooth profiles instead of random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tribo-dynamics coupling model TOPOGRAPHY R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齿轮耦合机器人齿侧间隙建模与公差仿真
18
作者 蒋君侠 仲笑欧 +2 位作者 吕林灿 来建良 金丁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3-1542,共10页
鉴于全齿轮耦合机器人齿轮传动链长、反转频率高的特点,分析机器人的结构和传动原理.为了减小侧隙对机器人传动精度的影响,提出齿侧间隙理论建模及三维公差仿真分析方法.针对驱动端的圆柱齿轮机构,对齿侧间隙进行理论建模和公差仿真分析... 鉴于全齿轮耦合机器人齿轮传动链长、反转频率高的特点,分析机器人的结构和传动原理.为了减小侧隙对机器人传动精度的影响,提出齿侧间隙理论建模及三维公差仿真分析方法.针对驱动端的圆柱齿轮机构,对齿侧间隙进行理论建模和公差仿真分析,两者相吻合.针对关节处的圆锥齿轮机构,提出将圆锥齿轮副等效为假想圆柱齿轮副的侧隙建模方法,与公差仿真分析结果吻合.以机器人肩关节偏摆传动链为分析对象计算机器人末端误差,为了降低齿侧间隙及其导致的传动链回程误差,提出圆锥齿轮加垫的计算方法和电机转角补偿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齿轮耦合机器人 齿侧间隙 圆柱齿轮机构 圆锥齿轮机构 公差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卡车AMT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分析
19
作者 秦大同 高迪 +2 位作者 刘长钊 吕昌 孙丹丹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6,共12页
为较准确预测矿用卡车(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AMT)变速器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可靠性,考虑关键构件的柔性及内外部载荷激励的影响,构建了AMT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服役频次高或载荷恶劣的变速器六挡和七挡传动系... 为较准确预测矿用卡车(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AMT)变速器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可靠性,考虑关键构件的柔性及内外部载荷激励的影响,构建了AMT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服役频次高或载荷恶劣的变速器六挡和七挡传动系统进行了动载荷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传动系统载荷动态变化、零件强度退化和各零件之间失效的相关性,对该AMT变速器六挡和七挡传动系统的动态可靠性进行研究,找到了该AMT变速器传动系统的薄弱零部件环节,获得了传动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可靠度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矿用卡车AMT变速器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及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卡车 AMT齿轮传动系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失效相关性 动态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MDE和ISOMAP的行星齿轮传动耦合故障辨识研究
20
作者 苏世卿 王华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4-1594,共11页
现有针对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方法一般仅研究单一故障,但实际行星齿轮箱的故障一般由多个故障耦合而成,耦合故障的故障机理比单一故障的故障机理更复杂,振动信号中的非线性因素对特征提取的干扰更严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 现有针对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方法一般仅研究单一故障,但实际行星齿轮箱的故障一般由多个故障耦合而成,耦合故障的故障机理比单一故障的故障机理更复杂,振动信号中的非线性因素对特征提取的干扰更严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度熵(RCMDE)、等距特征映射(ISOMAP)和遗传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GA-KELM)的行星齿轮箱耦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振动加速度计采集了行星齿轮箱单一故障和耦合故障下运行时的振动信号,构建了故障数据集;随后,利用RCMDE提取了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建立了初始的特征样本;接着,利用ISOMAP对故障特征进行了降维,并以可视化的方式获取了低维的特征样本;最后,将新特征输入至GA-KELM分类器中,对行星齿轮箱的不同故障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基于行星齿轮箱多点损伤样本,对RCMDE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CMDE和ISOMAP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而GA-KELM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8.13%,平均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25%。相较其他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基于RCMDE、ISOMAP和GA-KELM的行星齿轮箱耦合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更好地诊断行星齿轮箱的耦合故障,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耦合故障 故障诊断准确率 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度熵 等距特征映射 遗传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