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SC-STATCOM控制对风电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改善 被引量:26
1
作者 郑丽平 匡洪海 +2 位作者 张曙云 李圣清 丁晓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0-95,共6页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中存在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联合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风电并网系统中,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双闭环反馈控制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无功...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中存在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联合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风电并网系统中,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双闭环反馈控制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维持其正常工作。同时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算例波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TCSC和STATCOM联合控制能有效快速恢复故障后风电并网处电压,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及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能力。且比TCSC或STATCOM单独控制所取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系统 电压稳定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联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葛俊 童陆园 耿俊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当选择电容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时 ,可控串被 (TCSC)的暂态过程会出现明显的超调和振荡 ,对于这一现象 ,前人还从未给出相应的机理解释。该文以晶闸管导通角为建模对象 ,采用拓扑建模法建立了能描述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变化规律的... 当选择电容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时 ,可控串被 (TCSC)的暂态过程会出现明显的超调和振荡 ,对于这一现象 ,前人还从未给出相应的机理解释。该文以晶闸管导通角为建模对象 ,采用拓扑建模法建立了能描述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变化规律的二阶差分数学模型。借助该模型可分析影响暂态过程的相关因素 ,进而从本质上揭示了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的暂态机理。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特性 电容电压 同步方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地测量信号的TCSC抑制次同步振荡附加控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旭凯 周孝信 +3 位作者 田芳 刘敏 李亚楼 张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2-25,共4页
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装置应用于电网,成为可能的次同步振荡激发源,严重的次同步振荡将直接导致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的严重破坏,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文中设计了基于测量阻抗提升系数(本... 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装置应用于电网,成为可能的次同步振荡激发源,严重的次同步振荡将直接导致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的严重破坏,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文中设计了基于测量阻抗提升系数(本地测量信号)的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并通过建立包含火电机组的TCSC系统仿真模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由仿真结果可知,与采用转速偏差信号的附加控制方式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同样的抑制效果,并且简单、容易实现,更有利于电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次同步振荡 附加阻尼控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阻尼系统低频振荡的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律方成 王亚玲 +1 位作者 杨以涵 陈志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3-26,共4页
在建立含可控硅串联补偿装置(TCSC)的电力系统线性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TCSC在系统中最佳位置的选择方法,并对可控串补控制系统分别采用全状态反馈控制、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输出反馈最优控制时阻尼系统低频振荡的作用进行了... 在建立含可控硅串联补偿装置(TCSC)的电力系统线性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TCSC在系统中最佳位置的选择方法,并对可控串补控制系统分别采用全状态反馈控制、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输出反馈最优控制时阻尼系统低频振荡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证明了TCSC采用线性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三机系统为例,利用频域仿真计算验证了所讨论的三种控制方法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FACTS tcsc 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TCSC优化配置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娟 许欣 +3 位作者 李壮 庄海军 齐永志 高松 《广东电力》 2016年第4期67-72,78,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稳定性,提出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相结合并作用于电力系统线路中,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 为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稳定性,提出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相结合并作用于电力系统线路中,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新方法。首先建立SVC与TCSC的稳态模型;然后引入节点参数因子和支路参数因子的概念,运用模态分析法确定系统母线和支路的薄弱点,并联SVC对母线薄弱点进行无功补偿,串联TCSC优化薄弱线路功率分配;最后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求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以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无灵活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装置、单独安装SVC或TCSC、SVC和TCSC相结合情况下的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值作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交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动态连续潮流法 模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励磁与TCS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培宏 刘文颖 +2 位作者 魏毅立 张继红 赵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5,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发电机励磁系统与可控串联补偿TCSC(thys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装置的协调控制器。该方法从发电机励磁系统与TCSC模型出发,建立了含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四阶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利... 针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发电机励磁系统与可控串联补偿TCSC(thys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装置的协调控制器。该方法从发电机励磁系统与TCSC模型出发,建立了含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四阶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将其非线性模型精确线性化。在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滑模控制理论对发电机励磁系统与TCSC进行协调控制,通过指数趋近律和准滑动模态方法,最终获得了整个系统的滑模协调控制规律。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协调控制方法对电力系统的扰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励磁 可控串联补偿 滑模控制 协调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次同步谐振附加阻尼控制器 被引量:18
7
作者 郑翔 徐政 张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针对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的问题,基于相位补偿原理设计了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对发电机转速差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和移相,产生附加控制信号来调节TCSC的触发角,使TCSC能够在整个次同... 针对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的问题,基于相位补偿原理设计了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对发电机转速差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和移相,产生附加控制信号来调节TCSC的触发角,使TCSC能够在整个次同步频段提供正的电气阻尼来抑制次同步谐振。基于IEEE SSR第一标准测试系统的频域和时域仿真表明,所设计的TCSC附加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tcsc 附加阻尼控制器 相位补偿 测试信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5
8
作者 林宇锋 徐政 黄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的TCSC功率振荡阻尼(PO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避免了计算量庞大的状态矩阵特征值计算。该方法由3步组成:第1步,利用测试信号法辨识出电力系统的区域间振荡模式和设计POD控制器所需要的信息;第2步,比较不同输入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的TCSC功率振荡阻尼(PO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避免了计算量庞大的状态矩阵特征值计算。该方法由3步组成:第1步,利用测试信号法辨识出电力系统的区域间振荡模式和设计POD控制器所需要的信息;第2步,比较不同输入信号的留数比来选择POD控制器的各个备选输入信号;第3步,用补偿留数相位的方法对PO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通过比较POD控制器安装前后低频振荡阻尼比的变化和时域仿真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且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测试信号法 可控串补(tcsc) 功率振荡阻尼(POD)控制器 留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攻击和TCSC接入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凡 张乐涛 +3 位作者 张强 刘海涛 史杰 赵美莲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57,65,共8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攻击形式,负荷重分配LR(load redistribution)攻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在实际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研究了LR攻击和TCSC接入对电力系统... 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攻击形式,负荷重分配LR(load redistribution)攻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在实际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研究了LR攻击和TCSC接入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LR攻击的作用原理,建立了考虑LR攻击和TCSC接入的系统负荷削减双层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的考虑LR攻击和TCSC接入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并定义了反映LR攻击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以IEEE RTS79修改系统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负荷削减模型和可靠性评估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负荷重分配攻击 可控串联补偿器 双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系统中可控串补(TCSC)抑制功率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郭春林 童陆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以实际多机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可控串补抑制功率振荡的规律。在互联系统中,可控串补应该按照区间主振荡模式控制,当等效惯性中心间转速差为正时容抗值为最大值,转速差为负时容抗值为最小值,这样可以在最小时间内阻尼功率振荡。在长... 以实际多机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可控串补抑制功率振荡的规律。在互联系统中,可控串补应该按照区间主振荡模式控制,当等效惯性中心间转速差为正时容抗值为最大值,转速差为负时容抗值为最小值,这样可以在最小时间内阻尼功率振荡。在长距离输电系统中,抑制功率振荡应该按照主振荡模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策略 多机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剖分方法的TCSC成本费用分摊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英俊 汤奕 李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3,共7页
FACTS装置能有效消除或缓解电力网络阻塞现象,合理有效的成本回收机制的制定能够保证和激励FACTS装置的安装使用。本文基于"论责"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按照源流各方造成阻塞的定量责任大小进行FACTS成本分摊的方法。利用电气... FACTS装置能有效消除或缓解电力网络阻塞现象,合理有效的成本回收机制的制定能够保证和激励FACTS装置的安装使用。本文基于"论责"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按照源流各方造成阻塞的定量责任大小进行FACTS成本分摊的方法。利用电气剖分方法定量分析输电线路阻塞的成因,并给出相关源流承担阻塞责任的份额关系。在此基础上,将FACTS成本费用根据交易参与者的定量阻塞责任大小进行分摊。最后用改进的IEEE30节点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合理有效地回收FACTS装置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管理 可控串补(tcsc) 成本费用分摊 电气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和TCSC联合补偿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子霞 吴西博 代旭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80,共5页
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应用的逐渐推广,FACTS装置大幅度提高线路的功率传输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能力逐渐得到体现。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SAT,建立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的WSCC3机9... 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应用的逐渐推广,FACTS装置大幅度提高线路的功率传输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能力逐渐得到体现。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SAT,建立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的WSCC3机9节点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三相短路故障进行时域仿真,最后通过比较单个SVC、单个TCSC以及SVC和TCSC同时接入系统前后其电压和功角特性来分析SVC或TCSC的补偿作用及其交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后,SVC能动态地补偿无功功率,保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TCSC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包括电压稳定性),缩短和降低系统扰动时的振荡时间和振荡幅度;SVC和TCSC联合补偿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可控串联补偿器 PSAT工具箱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暂态保护在带TCSC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巨 杨明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85,82,共4页
可控串补技术(TCSC)是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分析了TCSC装置自身的特点和对传统线路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暂态保护新方案。该方案利用小波包变换来提取暂态信号中的多个频段的谱能量来实现区... 可控串补技术(TCSC)是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分析了TCSC装置自身的特点和对传统线路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暂态保护新方案。该方案利用小波包变换来提取暂态信号中的多个频段的谱能量来实现区内外故障的识别。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应用于TCSC输电线路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sc 暂态保护 小波包变换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的自适应鲁棒H∞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丽颖 赵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研究了含有参数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的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使用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及Lyapunov方法构造出系统的存贮函数,同时设计出鲁棒H∞控制器及参数替换律.在... 研究了含有参数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的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使用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及Lyapunov方法构造出系统的存贮函数,同时设计出鲁棒H∞控制器及参数替换律.在内部扰动中同时考虑了阻尼系数不易精确测量和发电机电势不可直接测量的影响.该控制器不仅保留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对未知参数的实时在线估计,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快速抑制振荡,保证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 自适应backstepping H∞控制 tcsc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与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鲁棒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景军锋 李鹏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
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极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而基于某一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的控制方法无法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装置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与发... 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极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而基于某一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的控制方法无法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装置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与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鲁棒协调控制方法,将自适应反步(adaptive backstepping)算法和L2增益控制相结合。首先对系统进行降阶;然后递推地构造每个子系统的耗散不等式,通过自适应律和子系统控制律的设计,让子系统满足耗散性,从而保证子系统的鲁棒扰动抑制能力;最后,对装设TCSC的单机无穷大输电系统模型故障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RCC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发电机功角和TCSC接入点电压的动态响应,从而提高电力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装置 自适应反步 L2增益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TCSC阻抗控制的免疫反馈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可军 赵建国 靳晓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49-52,67,共5页
分析了常规PID控制应用于可控串补(TCSC)的阻抗控制时在TCSC的命令阻抗从不同阻抗阶跃到同一阻抗的情况下其鲁棒性差的原因,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响应调节机理,提出了一种用于TCSC阻抗控制的免疫反馈PID控制方法,该方法不改变传统PID... 分析了常规PID控制应用于可控串补(TCSC)的阻抗控制时在TCSC的命令阻抗从不同阻抗阶跃到同一阻抗的情况下其鲁棒性差的原因,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响应调节机理,提出了一种用于TCSC阻抗控制的免疫反馈PID控制方法,该方法不改变传统PID控制器的结构,其中的免疫反馈响应速度可通过调整控制系统自身的参数进行调节,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免疫反馈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的仿真比较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响应各种阻抗阶跃命令时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并能快速消除偏差,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可控串补(tcsc) 阻抗控制 命令阻抗 免疫反馈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测量的滑模TCSC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飞跃 段献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50-55,共6页
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实现网络化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章对基于广域测量信号的可控串补(thyristorcontrolledseriescompensator,TCSC)系统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广域测量的TCSC系统模型。通过引入附加状态变量,将含有时滞的时... 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实现网络化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章对基于广域测量信号的可控串补(thyristorcontrolledseriescompensator,TCSC)系统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广域测量的TCSC系统模型。通过引入附加状态变量,将含有时滞的时滞系统转换为不含时滞的离散控制系统,并采用离散滑模控制的方法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对克服控制器中的抖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补(tcsc) 变结构控制 延迟 广域测量系统(WAMS) 相量测量单元(P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自适应Terminal滑模稳定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宝华 邹德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4,共4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TCSC自适应Terminal滑模稳定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建立了含TCSC的两机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器设计应用了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使误差能够快速收敛,从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设计中考虑了阻尼参数... 该文设计了一种TCSC自适应Terminal滑模稳定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建立了含TCSC的两机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器设计应用了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使误差能够快速收敛,从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设计中考虑了阻尼参数的不确定以及外扰动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了两机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TCSC自适应Terminal稳定控制器能够快速阻尼功率振荡,提高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且效果优于基于逆推法设计的TCSC稳定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滑模控制 自适应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函数及PID算法的TCSC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远翔 陈秀华 刘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2,共6页
可控串联补偿TCSC可以连续调节输电线路的阻抗、阻尼系统的振荡,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首先,采用暂态能量函数TEF值对系统稳定性进行量化,推导出仅含支路信息的TEF对时间的导数表达式,以导数值最小为目标,制定系统中支路的TCSC装置控制... 可控串联补偿TCSC可以连续调节输电线路的阻抗、阻尼系统的振荡,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首先,采用暂态能量函数TEF值对系统稳定性进行量化,推导出仅含支路信息的TEF对时间的导数表达式,以导数值最小为目标,制定系统中支路的TCSC装置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加入PID连续控制方式,提高TCSC的控制精度,精准调节TCSC对线路电抗的补偿值达到控制策略所得阻抗值。最后,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上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高TCSC控制精度能够有效避免系统在大扰动后发电机首摆失稳,并能提高振荡收敛速度。推广至多机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同样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电力系统 暂态能量函数 暂态稳定性 可控串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TCSC的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杰康 丁一琰 何杲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7,32,共6页
基于交直流系统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特征结构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提高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研究了交直流系统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最小模特征值,以... 基于交直流系统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特征结构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提高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研究了交直流系统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最小模特征值,以节点电压对无功功率变化的灵敏度为指标,结合参与因子,判断全电网中最有可能发生电压不稳定的节点或者区域,从而为系统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对美国西部5机14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TCSC在交直流系统中提高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特征结构分析法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静态电压稳定性 最小模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