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测度与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勇 李明颢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9,共16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度、弥补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2035年目标值,在此基础上,以2011—2021年为研究区间,运用...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度、弥补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2035年目标值,在此基础上,以2011—2021年为研究区间,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模型及障碍度模型,从全国、区域及省域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识别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展水平方面:首先,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农村现代化水平,但发展速度慢于后者;其次,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始终较高,已进入转型跨越阶段,四大经济区域在各子系统层与准则层间存在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差异;最后,省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11省份农业农村现代化处于发展阶段,16省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提升阶段,江苏、天津、上海、北京四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已进入转型跨越阶段。在障碍因子方面:首先,农业保险深度、农村燃气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及村庄绿地率始终是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2021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替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成为阻碍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最大障碍;其次,农业保险深度、村庄绿地率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各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共同主要障碍,东部地区主要障碍因子逐渐向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内部转移,东北、中部及西部地区则与全国层面障碍因子情况较为一致;最后,在障碍度大于等于5%的指标中,农业保险深度、农村燃气普及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村庄绿地率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六项指标对各省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普遍制约作用。本文对明确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与短板、分层面制定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目标值 指标体系 发展水平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焦点回溯与转向展望
2
作者 邓泽军 钱孝兵 +1 位作者 梅丽 赵雪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6,共12页
幼儿园教师评价关乎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高质量幼师队伍建设,必须给予充分的研究关注。通过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系统回溯,发现其相关研究依据评价要素的逻辑框架,主要聚焦于“为什么评”的评价取向价值关注、“谁来评... 幼儿园教师评价关乎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高质量幼师队伍建设,必须给予充分的研究关注。通过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系统回溯,发现其相关研究依据评价要素的逻辑框架,主要聚焦于“为什么评”的评价取向价值关注、“谁来评”的多元评价主体关注、“怎么评”的评价手段系统关注、“如何用”的评价结果延伸关注四大焦点领域,同时凸显了人文化、多元化、本土化及时代化等显著特征。在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焦点回溯基础上,后续研究应充分体现幼儿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相融、主体关联整合、手段相适深化、结果长效相生的转向,进而促进幼儿园教师评价的持续优化,推动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评价 评价价值取向 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森林生态补偿价值计量分析
3
作者 余波 李莲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3期47-51,共5页
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是精准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问题,采用环境重置成本法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评价,选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育等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 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是精准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问题,采用环境重置成本法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评价,选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育等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构建评估模型,核算2022年该区域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2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总价值为17600万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育功能价值分别为6447.01、9235.55、169.59和1770.32万元。森林生态补偿以各县森林平均增长面积及覆盖率增速为依据,ML县的森林平均增长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因此可以根据分配权重获得一定的生态补偿资金;J市和MH县的森林平均增长面积为负,但其森林覆盖率较高,应根据其森林质量、结构等因素的变化提供灵活的补偿。综上,该核算结果符合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基于此,提出制定合理生态补偿标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政策宣传等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和优化该地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重置成本法 森林生态补偿 价值计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灌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群体产量和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米嫦 舒泽兵 +2 位作者 蒲甜 杨文钰 王小春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7-1277,共11页
以西北灌区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登海618’和耐阴、抗倒大豆品种‘吉育44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玉米种植密度(2021年:6.75万、8.25万、9.75万株·hm^(-2);2022年:9万、10.5万、12万株·hm^(-2))与大豆种植密度(2... 以西北灌区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登海618’和耐阴、抗倒大豆品种‘吉育44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玉米种植密度(2021年:6.75万、8.25万、9.75万株·hm^(-2);2022年:9万、10.5万、12万株·hm^(-2))与大豆种植密度(2021年:12万、15万、18万株·hm^(-2);2022年:15万、18万、21万株·hm^(-2))对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群体产量和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较9万、12万株·hm^(-2)分别提高了23.44%和10.56%,大豆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14.15 t·hm^(-2)。玉米10.5万株·hm^(-2)大豆21万株·hm的组合下群体产量达到最高,为64.98 t·hm^(-2),较种植密度最小处理(玉米9万株·hm^(-2)+大豆15万株·hm^(-2))增产了11.97 t·hm^(-2),较同种植密度下的玉米净作增产3.49 t·hm^(-2)。由回归方程拟合得出玉米种植密度为10.96万株·hm^(-2)、大豆种植密度为21.00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大,为63.57 t·hm^(-2)。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分别为10.5万和15万株·hm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达12.23%,饲草分级指数(GI)达最大(36.52),与同密度下的净作玉米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39%,GI提高了22.55%,带状间作模式下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RFV)与同密度的净作玉米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处理的生物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名1、2的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8900和0.8723,故筛选出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高产优质种植密度组合为玉米10.5万株·hm+大豆15万株·hm^(-2),其次是玉米8.25万株·hm^(-2)大豆18万株·hm^(-2),可在适宜区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草产量 营养品质 饲草分级指数 相对饲用价值 酸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15种常见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5
作者 刁克强 李佳琦 +6 位作者 李晗 郭翠华 姜慧新 贾涛 邢世帅 张连玉 张崇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6-32,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山东省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树叶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采集山东省境内15种常见新鲜树叶,测定初水分及鲜样基础和干物质基础(绝干基础)两种状态下的常规营养成分,计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评定15种树叶... 研究旨在探讨山东省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树叶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采集山东省境内15种常见新鲜树叶,测定初水分及鲜样基础和干物质基础(绝干基础)两种状态下的常规营养成分,计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评定15种树叶的营养品质。结果发现:①15种树叶初水分为46.41%~72.62%。②干物质基础测定的树叶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鲜样基础,两种测定基础下,15种树叶根据各营养成分所得的排序也存在较大差异。③鲜样基础下,15种树叶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半纤维素(HCEL)、纤维素(CEL)、无氮浸出物(NFE)、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平均值分别为36.47%、3.86%、5.09%、2.36%、5.99%、14.44%、8.64%、5.08%、5.09%、3.44%、19.18%、10.73%;干物质基础下,15种树叶的DM、Ash、CP、EE、CF、NDF、ADF、ADL、HCEL、CEL、NFE、NFC平均值分别为100.00%、10.91%、14.32%、6.47%、16.09%、39.35%、23.42%、13.85%、15.93%、9.47%、52.21%、28.95%。④不同树叶GI2001值优劣排序为桑叶、杏树叶、桃树叶、苹果叶、板栗叶、构树叶、银杏叶、梨树叶、竹叶、国槐叶、杨树叶、柳树叶、柿子叶、松针和法桐叶,其中以桑叶、杏树叶、桃树叶、苹果叶、板栗叶、构树叶6种树叶的GI2001值较高。综上,干物质基础下测定的树叶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鲜样基础,两种测定基础下,15种树叶根据各营养成分所得的排序也存在较大差异;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CP、EE和NFC,并含有较低的NDF和ADF;从GI2001上看,桑叶、杏树叶、桃树叶、苹果叶、板栗叶、构树叶等6种树叶的营养品质较高,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建议生产中重视树叶类饲料在鲜样基础状态下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叶类饲料 常规营养成分 饲料分级指数 营养价值评定 非常规饲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性表征的黄精大蜜丸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在处方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悦媛 吴鑫雨 梁泽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50-2062,共13页
目的基于中医药整体观,结合外在性状和内在品质,建立更加客观、全面的黄精大蜜丸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处方工艺优化,验证其可行性及适用性,为其他蜜丸制剂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基于质构仪采集黄精大蜜丸的质构表征信息,基于202... 目的基于中医药整体观,结合外在性状和内在品质,建立更加客观、全面的黄精大蜜丸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处方工艺优化,验证其可行性及适用性,为其他蜜丸制剂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基于质构仪采集黄精大蜜丸的质构表征信息,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采集含水量和化学成分信息。鉴于硬度等质构表征指标属于适度指标,故采用极值法-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用于表征评价指标数值的量化,可用于Plackett-Burman(PB)实验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采用最优值法、极值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法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用于表征评价指标实际值的量化,可用于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优化工艺,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结果基于极值法-PCA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用于PB实验筛选出药蜜比、干燥温度、目数3个显著性影响因素;基于最优值、极值法-AHP-CRITIC法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用于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实验、验证性实验,得出黄精大蜜丸最优处方工艺参数为药蜜比为1∶0.64、蜜温60℃、目数为100目、干燥温度为50.8℃、干燥时间3 h、发汗时间1天。结论本文验证了质构属性指导处方优化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且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在处方优化过程中兼顾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保障终产品质量检测,在蜜丸制剂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方法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蜜丸 质构表征 指标性质 主成分分析法 AHP-CRITIC权重赋值法 极值法 最优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站点价值评价的全域TOD规划方法研究
7
作者 贺昌全 黄楠琦 +1 位作者 王雅婷 陆明琦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147,156,共14页
公共交通先导城市开发(TOD)模式的引入,深刻改变了主要轨道交通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从单一的站点开发模式理念逐渐发展成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总体层面的全域TOD规划,既是TOD模式从站域建设转向区域协同的空间拓展,也是... 公共交通先导城市开发(TOD)模式的引入,深刻改变了主要轨道交通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从单一的站点开发模式理念逐渐发展成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总体层面的全域TOD规划,既是TOD模式从站域建设转向区域协同的空间拓展,也是从开发经济性转向社会公共性的价值延伸。通过构建全域TOD站点价值评价体系和方法,在功能价值、土地价值、交通价值3个层面对成都市龙泉驿区轨道交通站点进行价值评价,通过定量分析对区域内各站点综合价值进行打分和排序,识别出站点分级分类不准确、站线交通需求不匹配、站域开发模式不清晰、站城资源协同不均衡的问题。最终从以上4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全域TOD规划策略,实现TOD规划建设的整体协同,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总体层面的全域TOD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TOD 站点价值评价 指标体系 规划策略 成都龙泉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8
作者 张爱军 刘石川 +3 位作者 慕腾 刘会强 陈洪亮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进行典型日运行模拟,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之后,从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方案在单目标下的优属度值... 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进行典型日运行模拟,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之后,从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方案在单目标下的优属度值,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输电系统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最后,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 输电系统规划 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单目标优属度值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主客观结合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以WY公司为例
9
作者 吕妍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250-255,共6页
剖析了价值链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关联,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支持作用。探讨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在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策略,... 剖析了价值链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关联,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支持作用。探讨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在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策略,包括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流程、筛选以及权重的确定。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该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结果表明: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的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理论 人力资源质量监控 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链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41
10
作者 谢家智 何雯妤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国际变局加剧产业链发展风险,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础。理解产业链韧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是建立产业链韧性理论分析的基础,构建包括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和产业链创新能... 国际变局加剧产业链发展风险,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础。理解产业链韧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是建立产业链韧性理论分析的基础,构建包括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产业链韧性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支撑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在内的产业链基础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链抵御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贡献相对较低;近年来中国产业链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增速放缓。因此,应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治理能力,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主要政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韧性 产业链安全 熵值法 测度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的高价值专利筛选研究——以稀土永磁产业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振亮 王振 高天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高价值专利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压舱石,对其进行筛选及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涵盖经济-技术-法律-战略“四维一体”的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依托DPS数据处理系统为指标赋权,以大为(Innojoy)... 高价值专利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压舱石,对其进行筛选及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涵盖经济-技术-法律-战略“四维一体”的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依托DPS数据处理系统为指标赋权,以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检索,筛选永磁材料高价值专利。将排名前10位的高价值专利呈现作为模拟现实示例以供参考。对比DPI指数,发现高价值专利筛选结果高度吻合。本评价体系及方法适用于从海量专利中遴选出高价值专利,可为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及研究者判别技术实力、进行专利资产管理及聚焦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专利筛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值专利 稀土永磁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天然气行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利明 罗强 +4 位作者 陈颖杰 徐婧源 李莉 龙毅 文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185,共12页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奖励的核心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对科技奖励的最终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国内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面临评价指标盲目套用、评价过程中个人价值与科学道德精神缺乏规范统一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此,以石油天然气...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奖励的核心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对科技奖励的最终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国内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面临评价指标盲目套用、评价过程中个人价值与科学道德精神缺乏规范统一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此,以石油天然气行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为例,建立了一套考虑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价值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权重赋值,最后通过项目实例来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并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软科学4类成果侧重不同,对一级指标分别赋值,以反映科技项目的研究性质和产出成果价值的差异;②在同行评议机制下,兼顾专家在科技成果所属研究方向的专业性以及专家与科技成果主体间的竞争性,基于直觉模糊理论建立了石油天然气科技成果评价模型,从专家对成果熟知度与专业匹配程度、专家评价一致性以及客观公正性3方面综合修正专家打分,有效消除专家评价中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结论认为,建立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能够全面真实评价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和应用价值,兼顾科技成果普遍特点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科技成果的独特性,其认识和成果可为其他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行业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奖励五元价值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权利要求语义特征的专利价值早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姣 梁丽芝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1,共9页
[研究目的]探索有效的方法实现对专利价值的早期预测既可为后续高价值专利培育提供更多机会,也可对问题专利等低价值专利进行早期识别,减少公共资源虚耗,对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方法]聚焦现有研究鲜少关注的专利权力... [研究目的]探索有效的方法实现对专利价值的早期预测既可为后续高价值专利培育提供更多机会,也可对问题专利等低价值专利进行早期识别,减少公共资源虚耗,对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方法]聚焦现有研究鲜少关注的专利权力要求书,提出一种融合权利要求语义特征的专利价值早期预测方法。首先,对权利要求文本进行解析并提取语义特征;然后融合权利要求语义特征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指标优化;最后,结合CatBoost分类模型和SHAP方法实现高价值专利的早期挖掘和低价值专利的早期识别。[研究结论]结果表明,构建的专利价值早期预测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0.79%,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准确性更高、解释性更好、适用性更广的优势;首次引入的权利要求语义特征对于预测专利价值贡献显著,融合该特征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价值 权利要求 语义特征 预测模型 评估指标体系 CatBoost SHAP 可解释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吸热碳氢燃料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雪娇 王晓宇 +2 位作者 安高军 徐曦萌 蒋榕培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I0002,共10页
为综合评价吸热碳氢燃料的整体性能,对吸热碳氢燃料研制、生产、使用、测试、贮存等各个环节的指标进行了有序整合,构建了吸热碳氢燃料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吸热碳氢燃料的性能指标进行梳理和分类,根据层次分析法思想建立三级递阶层次... 为综合评价吸热碳氢燃料的整体性能,对吸热碳氢燃料研制、生产、使用、测试、贮存等各个环节的指标进行了有序整合,构建了吸热碳氢燃料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吸热碳氢燃料的性能指标进行梳理和分类,根据层次分析法思想建立三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主观赋值法和一致性检验方法构建和筛选符合运算逻辑的判断矩阵,通过求解判断矩阵得到各指标权重值,对各指标的重要度进行了排序,并形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研究结果将吸热碳氢燃料在各个环节中涉及的百余项评价指标“点”汇聚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面”,为吸热碳氢燃料整体性能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初步实现了吸热碳氢燃料综合性能定性评估到半定量评估的跨越,对新型吸热碳氢燃料的评价和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碳氢燃料 评估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权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权重的电能表状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天富 李建新 +1 位作者 吴志武 王春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对电能表的状态进行全面、准确地综合评价,有助于指导实际检修工作,减少资源浪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权重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方法。根据指标建立原则,梳理并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熵值法进行... 对电能表的状态进行全面、准确地综合评价,有助于指导实际检修工作,减少资源浪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权重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方法。根据指标建立原则,梳理并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熵值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兼顾了评价指标的主观经验性和客观规律性。提出了一种电能表状态评价模型,并在某省级电网中进行应用,分析了不同类别和不同批次的电能表状态特征,并与传统评价方法对比,突出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合现场经验和电能表状态评价结果,给出了一种灵活的电能表检验策略建议,可以减少物力和人力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状态评价 熵值 指标赋权 检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评估模型与应用
16
作者 梁佳欣 李晶 +2 位作者 殷守强 任河 蒋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99-3215,共17页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SMAEEI)以及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选取内蒙古胜利矿区为研究区,量化分析1986—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累积效应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主要人类活动的生态累积效应差异。结果表明:①SMAEEI适用于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能客观呈现各地类生态环境质量高低顺序。35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且其空间差异显著减弱。露天矿场、城镇扩张区、锡林河湿地及北侧草地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极显著、显著的退化趋势。②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能剔除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的耦合影响,分离并量化人类活动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累积效应,揭示累积的方向、程度和空间范围。35 a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累积量(Ch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umulant,COESVC)共减少1186157.03万元,出现负向生态累积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高度、中度负向累积区集中在湿地和草地退化区、城镇区、露天矿场。③露天开采、城镇建设造成的单位面积负向生态累积效应最明显,前者在单位时间内带来的负向累积变化最剧烈,后者负向累积效应的局部影响程度和偏离度最大;放牧活动引起的负向生态累积效应影响范围最广、总量最大,但局部影响程度最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其余人类活动更稳定。研究成果可将矿区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实物量变动转化为价值量描述,为采用货币形式测算矿区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损害成本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累积效应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内蒙古胜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基于陕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
17
作者 任宏涛 陈艳 杨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29-132,163,共5页
通过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建立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健康、视觉美感、综合价值、生物遗传和保护管理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应用评价工作,回归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 通过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建立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健康、视觉美感、综合价值、生物遗传和保护管理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应用评价工作,回归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古树名木的美学价值,为最美古树评选、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美学价值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黄土湿陷变形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邵生俊 李骏 +4 位作者 李国良 邓国华 张继文 刘阳 邵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5-978,共14页
黄土湿陷变形是地基工程的关键问题。依据大量的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和室内湿陷性试验结果,区分不同黄土地区,分析了场地浸水自重湿陷变形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表明陇西地区、陇东—陕北—晋西地区、关中地区和其他地区自重湿陷变形... 黄土湿陷变形是地基工程的关键问题。依据大量的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和室内湿陷性试验结果,区分不同黄土地区,分析了场地浸水自重湿陷变形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表明陇西地区、陇东—陕北—晋西地区、关中地区和其他地区自重湿陷变形计算值的修正系数分别为2.0,1.7,1.2,0.4。依据典型场地黄土自重湿陷系数、自重湿陷变形、地层结构随深度的变化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实测不同埋深黄土自重湿陷变形的平均自重湿陷系数与室内试验测试自重湿陷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关系,揭示0~10 m,10~15 m,15~20 m不同埋深范围黄土原位浸水产生自重湿陷变形时,对应的室内试验自重湿陷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依次为0.015,0.020,0.025,确定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起始门槛值。关中地区不同场地Q2黄土的自重湿陷变形实测值一般小于7.0 cm。该地区不同场地Q2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的均值约为0.029,其自重湿陷系数的起始门槛值可取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自重湿陷变形 计算值修正系数 门槛值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娄峰 何勇 +3 位作者 刘恒权 何光 殷治宁 卞国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163,共5页
为有效控制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可量化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先构建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蒙特卡洛抽样技术,运用k-s法对该评估指标体系总体分布进行有效检验。在此基础上,在给定的置... 为有效控制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可量化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先构建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蒙特卡洛抽样技术,运用k-s法对该评估指标体系总体分布进行有效检验。在此基础上,在给定的置信区间下对总体安全风险等级阈值进行界定划分,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具有方便、实用、可靠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蒙特卡洛抽样 风险等级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0
20
作者 赵岩 陆文静 +1 位作者 王洪涛 段振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04-1810,共7页
基于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建立了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包括基于阈稀释倍数的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指标恶臭物质的筛选方法,以及反映嗅觉感受的臭气指数及其计算方法等.并通过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 基于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建立了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包括基于阈稀释倍数的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指标恶臭物质的筛选方法,以及反映嗅觉感受的臭气指数及其计算方法等.并通过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恶臭物质监测结果,展示了该指标体系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恶臭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为恶臭污染的预测,模拟与评估提供了定量化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污染 评估指标 阈稀释倍数 嗅阈值 固体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