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火炮对面积目标射击效率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健为 王晶 +2 位作者 魏继卿 粟小龙 徐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111,共6页
对面积目标的射击效率是反映大口径火炮火力打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方法在评定面积射击效率时,通常会将对目标模型、评定方法以及射击方式进行简化处理,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复杂面积目标的几何等效模型、... 对面积目标的射击效率是反映大口径火炮火力打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方法在评定面积射击效率时,通常会将对目标模型、评定方法以及射击方式进行简化处理,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复杂面积目标的几何等效模型、基于坐标毁伤的射击效率评定模型、射击效率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射击瞄准点进行寻优,结合实例与传统集火射击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以上模型和算法得到的瞄准点分布合理,大幅提高了大口径火炮对复杂面积目标的射击效率。所形成的射击效率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大口径火炮对面积目标的毁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火炮 复杂面积目标 射击效率 坐标毁伤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品种及时间对油茶高接换种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丁志刚 曹永庆 +3 位作者 雷学志 肖新意 邹英武 杜洋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4-28,共5页
为探寻油茶高接换种的适宜时间及品种,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在2月中下旬和3月中旬进行油茶高接换种,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品种高接成活率,第1、2年新梢长度和冠幅面积差... 为探寻油茶高接换种的适宜时间及品种,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在2月中下旬和3月中旬进行油茶高接换种,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品种高接成活率,第1、2年新梢长度和冠幅面积差异。结果表明:长林系列几个参试品种均适宜在2月中下旬高接,成活率分别为71.62%、82.53%、64.73%、92.60%和83.03%;高接第1年新梢长度以‘长林40号’最大,第2年以‘长林53号’和‘长林40号’最大;高接第1年冠幅面积以‘长林4号’最大,第2年以‘长林53号’最大。综合可知,长林系列品种在2月中下旬高接成活率最高,‘长林53号’第2年新梢及冠幅生长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接换种 成活率 新梢 冠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栽植年限康定柳根系特征
3
作者 刘玉平 班英 +4 位作者 邓东周 鄢武先 黄雪梅 贺丽 陈德朝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7-11,共5页
为摸清康定柳根系生长特征,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沙地上栽植不同年限的康定柳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获取康定柳根系生物量,分析了其根系形态、分布情况和生物量特征,也为康定柳对地下资源的利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 为摸清康定柳根系生长特征,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沙地上栽植不同年限的康定柳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获取康定柳根系生物量,分析了其根系形态、分布情况和生物量特征,也为康定柳对地下资源的利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康定柳栽植年限的增加,根系的根尖数、分枝条数和体积均表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5年生相对于1年生和3年生而言,增长趋势更快。随着康定柳栽植年限的增加,其根系、根冠比也在不断生长,且呈现较明显的加速趋势。同时,也发现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分生长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高寒沙地 康定柳 生物量分配 根冠比 主根 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茶新梢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文敏 任志红 +5 位作者 吴焕焕 张虹 孙海伟 杨圣祥 李龙 尚涛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类型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泰山区春茶新梢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春茶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以‘御金香’茶为试材,在春茶萌动前期通过不同浓度赤霉素及碧护生长调节剂处理,调查分析茶树叶片叶绿素...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类型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泰山区春茶新梢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春茶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以‘御金香’茶为试材,在春茶萌动前期通过不同浓度赤霉素及碧护生长调节剂处理,调查分析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新梢长度、百芽重、芽密度、单位面积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春茶新梢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1)高浓度(75mg/L)赤霉素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对新梢长度、叶面积、百芽重及芽密度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但咖啡碱、总灰分、茶多酚含量也相对较高。(2)中低浓度(50、25mg/L)赤霉素处理对茶树新梢生长及品质指标的影响低于高浓度赤霉素处理。(3)生产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处理对新梢长度与叶面积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百芽重和芽密度有一定降低作用,同时,其对于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有促进作用,且可降低咖啡碱及总灰分含量,品质指标表现较好。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选择赤霉素虽然可提高产量,但不利于保持茶叶品质;碧护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但对于提高产量作用不大。因此,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茶叶产品,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可作为唯一调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春茶 新梢 产量 品质 泰山茶区 赤霉素 碧护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炮同步激发采集技术在塔北—塔中沙漠区的应用
5
作者 杨连刚 朱运红 +3 位作者 宋金鹏 罗新生 康婷婷 田浩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在台盆区沙漠地带采取“区带整体部署,集中高效采集”的方式加快该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全覆盖部署,地震资料采集面临工作量大、采集时窗短、多支队伍同时施工等诸多挑战。多支地震队施工距离较近造成的数据混叠严重...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在台盆区沙漠地带采取“区带整体部署,集中高效采集”的方式加快该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全覆盖部署,地震资料采集面临工作量大、采集时窗短、多支队伍同时施工等诸多挑战。多支地震队施工距离较近造成的数据混叠严重影响深层有效弱信号,通过延长激发时间间隔和轮换交替施工方式势必大幅降低生产效率。为此,通过室内数值模拟定性分析及工区内大炮检距、长排列试验资料和现场录制的120 s长背景记录定量分析,综合建立数据混叠分析时间—空间图板,明确了沙漠区数据混叠的类型及产生机理,提出不同距离条件下井炮激发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富满油田Ⅱ区2408 km2沙漠连片三维地震采集。生产实践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规避数据混叠,在此基础上,采集日效提高约35%,确保了项目优质、高效、按期完成,夯实了油气高效勘探开发资料基础,为大沙漠区连片三维采集提供了借鉴,也为改进防重炮装备系统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采集 沙漠区 数据混叠 同步激发 井炮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比赛中三分球的作用及其对技战术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武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观察比赛获取数据、并经统计分析,总结出影响三分球命中率的主要因素,从而制订了提高三分球命中率的训练方法。三分球是一种战略武器,不仅比内线投篮多得50%的分,而且能发挥外围球员技术好、快速、灵活、准确... 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观察比赛获取数据、并经统计分析,总结出影响三分球命中率的主要因素,从而制订了提高三分球命中率的训练方法。三分球是一种战略武器,不仅比内线投篮多得50%的分,而且能发挥外围球员技术好、快速、灵活、准确的特点。准确的三分球投篮技术,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三分球技术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球 三分投篮区 命中率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对温室植物生长的无损监测 被引量:69
7
作者 李长缨 滕光辉 +2 位作者 赵春江 乔晓军 武聪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温室植物生长进行无损监测 ,获取植物生长状态信息 ,对于提高温室的智能化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温室中设计了一套计算机视觉系统 ,对黄瓜幼苗生长进行无损监测 ,同时利用 VC++6.0编制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 ,...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温室植物生长进行无损监测 ,获取植物生长状态信息 ,对于提高温室的智能化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温室中设计了一套计算机视觉系统 ,对黄瓜幼苗生长进行无损监测 ,同时利用 VC++6.0编制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 ,提取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叶冠投影面积和株高。通过对两组无土栽培的黄瓜幼苗叶冠投影面积的连续监测 ,发现叶冠投影面积的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植物的缺肥情况。用图像处理方法测量植株的平均株高与人工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 0 .92 7。研究表明 ,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温室植物生长的无损监测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无损监测 叶冠投影面积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摘心处理对枝梢和叶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辉 梁惠凌 +2 位作者 韦霄 蒋运生 王满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1,共4页
为探讨银杏夏季摘心对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2005年在广西植物研究所银杏良种园内对银杏高接换种树1年生枝梢进行了夏季摘心试验。采用Li-3000A叶面积仪定期测量嫩叶面积;同时在摘心前后对一次梢和二次梢的粗度、长度进行测定,统计二次梢... 为探讨银杏夏季摘心对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2005年在广西植物研究所银杏良种园内对银杏高接换种树1年生枝梢进行了夏季摘心试验。采用Li-3000A叶面积仪定期测量嫩叶面积;同时在摘心前后对一次梢和二次梢的粗度、长度进行测定,统计二次梢的萌发数量。结果表明,夏季摘心有效地抑制了枝条的加长生长,促进了加粗生长,摘心后一次枝粗是对照的1.52倍;并促进二次枝的萌发和有效叶片数的增加,摘心后枝条上平均每芽着生的叶片数是对照的3.50倍;摘心还促进了叶面积的快速增长,提早叶片成熟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为提早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另外,叶面积与叶柄长和粗之间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该项研究将为银杏夏季整形修剪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摘心 二次枝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差异性特点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念恩 李世昌 +1 位作者 黄文英 董圣鸿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8,共8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本体感觉的影响,探讨本体感觉特点对控制人体的精细化动作的作用,以期揭示本体感觉产生的脑机制。方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作为衡量本体感觉能力的标准,研究不同人群本体感觉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本...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本体感觉的影响,探讨本体感觉特点对控制人体的精细化动作的作用,以期揭示本体感觉产生的脑机制。方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作为衡量本体感觉能力的标准,研究不同人群本体感觉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本体感觉与射击成绩的关系;Oddball范式下研究本体感觉差异影响的脑电成分与特征。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和武警战士的重量差别阈限小于软件学院大学生;本体感觉与手枪部位靶射击成绩、机枪射击成绩呈显著性相关(P<0.05);体觉差异对脑电成分N100、P180和N250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尤其是N100和N250;对晚期成分P300没有显著性影响(F=1.657;P=0.199),P300对刺激类型非常敏感。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本体感觉能力,本体感觉能力的提高能够改善运动成绩,尤其是一些要求精准的运动项目。N100和N250成分可以作为评定本体感觉能力的指标,本体感觉刺激的神经输入和运动神经命令的输出能够解释本体感觉刺激产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重量差别阈限 射击 事件相关电位 偏差刺激范式 波幅 中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温带落叶阔叶林通量塔风浪区生物量空间格局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帆 王传宽 +3 位作者 王兴昌 张建双 张著 王家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506-6519,共14页
采用网格法在帽儿山温带落叶阔叶林通量塔风浪区(1500 m×400 m)内设置直径为20 m的圆形样地106个,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乔木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风浪区总生物量平均值为153.63 Mg/hm^2,变异系数为... 采用网格法在帽儿山温带落叶阔叶林通量塔风浪区(1500 m×400 m)内设置直径为20 m的圆形样地106个,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乔木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风浪区总生物量平均值为153.63 Mg/hm^2,变异系数为37.89%;根冠比平均0.25(变化范围0.18—0.36)。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空间自相关显著,半方差模型的结构比分别为0.50、0.61和0.50,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276 m、198 m和375 m。硬阔叶林与杂木林的生物量组分和根冠比差异均不显著,但以胸高断面积(BA)为协变量,生物量组分差异显著。硬阔叶林和杂木林生物量组分与BA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BA可以解释总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空间变异的85%以上,表明局域尺度上BA可作为森林乔木生物量的预测因子。两种林型的生物量与优势高呈对数线性关系,但相关程度较低(R^2<0.41)。杂木林的各生物量组分与坡度显著正相关,但硬阔叶林的关系不显著。帽儿山落叶阔叶林乔木生物量受BA、优势高、林型、坡度和坡向共同驱动而存在空间变异,因此在整合通量塔与地面碳汇测量时需要考虑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高断面积 森林生物量 根冠比 空间格局 温带落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笋形态性状与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蓉 郑维鹏 +2 位作者 方伟 黄耀华 张闪闪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5-850,共6页
分析了福建和浙江12个绿竹Dendroc alamopsis oldhama主要产地鲜笋形态性状(笋地径、笋高、总质量、去壳质量)和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还原糖、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总灰分、水分)的差异,探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 分析了福建和浙江12个绿竹Dendroc alamopsis oldhama主要产地鲜笋形态性状(笋地径、笋高、总质量、去壳质量)和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还原糖、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总灰分、水分)的差异,探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产地生长性状、栽培条件的影响,产地间鲜笋形态指标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13.27%~36.13%,产地漳州、福安及凤岭的可食率最高,达77%~82%;产地龙岩、苍南、龙湖、同安、漳州及漳平水解氨基酸总量较高,品味鲜美;竹笋营养成分的积累也因产地不同而差异明显,粗纤维、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受影响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竹笋含糖量较高时粗纤维质量分数较低,水溶性总糖与总灰分则呈显著负相关;有效营养成分较高者为产地福安、永泰、苍南和尤溪,平均值为85.05%,其产地栽培历史悠久,竹林经营科学合理,可为绿竹的优质栽培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绿竹笋 形态性状 营养成分 产地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紫花苜蓿分枝数、开花数和结荚数及叶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福平 张自和 +2 位作者 陈子萱 李尚中 路远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3-47,共5页
通过研究表明,硅对紫花苜蓿的分枝数在现蕾期是增加的,特别在盛花期差异显著(P<0.05),0.100g/kg的硅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施硅对紫花苜蓿初花期、盛花期的花序数差异是极显著的(P<0.01),0.100g/kg的硅处理花序数和结荚数最多,分... 通过研究表明,硅对紫花苜蓿的分枝数在现蕾期是增加的,特别在盛花期差异显著(P<0.05),0.100g/kg的硅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施硅对紫花苜蓿初花期、盛花期的花序数差异是极显著的(P<0.01),0.100g/kg的硅处理花序数和结荚数最多,分别为10.9个/株和16.0个/株;高硅水平会减小苜蓿中部叶的叶夹角,施硅对紫花苜蓿在分枝期的叶面积影响不大,但0.100g/kg的施硅处理对盛花期的叶面积有增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花序数和结荚数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3
作者 戴俊英 顾慰连 +3 位作者 沈秀瑛 郑波 齐华 才淑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81-185,共5页
1987~1989年试验结果表明,中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但抗旱性较强的豫玉3号等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可通过叶面积、干物重、根量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减少幅度小,促进雌雄穗分化和发育顺利进行,因此生长... 1987~1989年试验结果表明,中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但抗旱性较强的豫玉3号等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可通过叶面积、干物重、根量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减少幅度小,促进雌雄穗分化和发育顺利进行,因此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干旱影响较轻。所有品种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且表现有较强的适应干旱的能力,但拔节后抗旱力减弱,尤其在性器官形成期受干旱损伤最重,减产最大。一个品种的抗旱性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拔节以后,孕穗期—开花期对干旱抵抗能力和产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豫玉3号 生育期 抗旱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和蒙古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升温与降水综合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娟 宋媛 +6 位作者 孙涛 毛子军 刘传照 刘林馨 刘瑞鹏 侯玲玲 李兴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791-7800,共10页
研究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水格局的变化对典型植被类型建群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对于预测森林群落的发展趋势、种质资源保育及森林抚育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以寒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 研究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水格局的变化对典型植被类型建群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对于预测森林群落的发展趋势、种质资源保育及森林抚育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以寒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和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法模拟温度升高和降水变化,观察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与种源地相比,蒙古栎种子在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加(年均温+4.9℃,+330 mm)或降水减少(年均温+2.8℃,-249 mm)的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下降了13%和18%,但差异不显著。红松种子在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加的情况下萌发率比种源地提高了2.29倍,而降水减少时则下降了64%,不同的地点对红松的萌发率差异极显著;不同的温度、降水组合对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的生长均产生不同影响,在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加与降水减少的情况下,1年生蒙古栎幼苗的株高、基径和主根长度均有明显下降,与种源地差异显著,而对红松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或降水减少的交互作用使蒙古栎幼苗和红松幼苗总生物量下降,尤其是在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加的条件下两种幼苗的生物量最小,分别比种源地下降了62%和20%。但统计分析表明,红松幼苗生物量在3个样地间没有显著差异。温度升高和降水变化均降低了两种幼苗的根冠比,而比叶面积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增加 降水格局 生物量 根冠比 比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沙地生境下黄柳(Salix gordejevii)的根系分布和冠层结构特征 被引量:52
15
作者 任安芝 高玉葆 王金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9-404,共6页
对分布于 3种不同沙地生境 (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 )黄柳灌丛的根系分布 (根的数目与深度分布 )和冠层结构特征 (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以及当年枝长度分布 )进行了研究。半固定沙丘上的黄柳根系最发达 (根系分布深 ,数量大 ... 对分布于 3种不同沙地生境 (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 )黄柳灌丛的根系分布 (根的数目与深度分布 )和冠层结构特征 (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以及当年枝长度分布 )进行了研究。半固定沙丘上的黄柳根系最发达 (根系分布深 ,数量大 ) ,固定沙丘的黄柳明显不及前者 ,而丘间低地的黄柳根系最不发达。粗根 (Φ≥ 5mm)的分布与土壤水分和土壤容重呈显著相关性 ,细根 ( Φ<5mm)的分布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呈极显著相关。不同程度的根系发育导致地上部分的繁茂程度不同 :分布于半固定沙丘上的黄柳灌丛叶面积指数较大 ,当年枝平均长度较大 ,枝长频度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丘间低地的黄柳灌丛叶面积指数较小 ,当年枝平均长度较小 ,枝长频度分布趋于对数正态分布 ;固定沙丘上灌丛的上述特征大致介于二者之间 ,而其当年枝长度频度符合 Weibull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 沙地生境 根系 枝长频度分布 叶面积指数 杨柳科 冠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新梢长度与叶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俊萍 牟鹏 +2 位作者 霍勤 陈宗轶 金一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了葡萄新梢长度与其总叶面积的相关性,提出了可以采用测量新梢长度和新梢数量来计算全株或全园叶面积系数的方法。同时还总结出,对于棚架红地球葡萄的合理负载,即每平方米有效架面留8个新梢、4~6穗果,就可达到...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了葡萄新梢长度与其总叶面积的相关性,提出了可以采用测量新梢长度和新梢数量来计算全株或全园叶面积系数的方法。同时还总结出,对于棚架红地球葡萄的合理负载,即每平方米有效架面留8个新梢、4~6穗果,就可达到叶面积系数1.8~2.3之间,并获得优质、适度丰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面积系数 留梢密度 合理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及退化对根冠比和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龙毅 孟凡栋 +3 位作者 王常顺 白玲 钟扬 汪诗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2-538,共7页
研究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及其对退化的响应有利于了解高寒草甸的退化过程。该研究首先在西藏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小嵩草围栏内(2009年围封)选择原生植被较好的地点随机选择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嵩... 研究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及其对退化的响应有利于了解高寒草甸的退化过程。该研究首先在西藏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小嵩草围栏内(2009年围封)选择原生植被较好的地点随机选择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嵩草(K.humilis)、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等5种植物斑块,选择退化斑块上(与原生植被相比)的二裂委陵菜和青藏苔草;然后用烘箱烘至恒重并称重,用扫描仪对根系进行扫描用于估算根系表面积;最后利用2因子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物种个体、不同取样层次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利用物种和退化状态2因子方差分析检验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利用物种、取样层次和退化状态3因子方差分析检验对二裂委陵菜和青藏苔草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退化条件下,小嵩草、矮嵩草和紫花针茅0~10cm地下生物量占0~30cm地下生物量的70%以上,0~30cm地下生物量占其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96%以上;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青藏苔草(Carexm oorcroftii)0~10cm地下生物量占0~30cm地下生物量的50%以上,其中二裂委陵菜0~30cm地下生物量占其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57%,青藏苔草0~30cm地下生物量占其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87%;对于退化草甸的主要植物,退化显著降低了二裂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对其根系表面积影响不大,但显著增加了青藏苔草的地上生物量,降低了其根冠比,对其地下生物量和根系表面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地上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根系表面积 退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对干旱胁迫的农艺调节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贤勇 何永歆 +1 位作者 李顺武 王楚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研究了13份旱稻和35份普通水稻材料对干旱胁迫的农艺调节能力。在干旱胁迫下,复原抗性能够体现水稻抗旱能力,普通水稻中亦有抗旱力极强的材料。水稻耐旱的农艺调节主要体现在:①改变生育期,短生育期材料缩短生育期,长生育期的延长生育... 研究了13份旱稻和35份普通水稻材料对干旱胁迫的农艺调节能力。在干旱胁迫下,复原抗性能够体现水稻抗旱能力,普通水稻中亦有抗旱力极强的材料。水稻耐旱的农艺调节主要体现在:①改变生育期,短生育期材料缩短生育期,长生育期的延长生育期。②降低株高,减小叶面积,降低蒸腾;增大根冠比,增强吸水力。③减少胚乳营养积累、降低千粒重,增加胚在谷粒中的相对重量,确保在逆境下胚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 生育期 株高 叶面积 根冠比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射区部分重叠的防空作战目标分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旭 李为民 宋文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了研究多个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多个来袭目标防空作战目标分配问题,考虑了部署中存在的发射区部分重叠问题,通过分析来袭目标群在飞越发射区时,不同发射区对不同目标覆盖状态的变化,将整个目标分配区间分为若干个分配子区间,通过比较... 为了研究多个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多个来袭目标防空作战目标分配问题,考虑了部署中存在的发射区部分重叠问题,通过分析来袭目标群在飞越发射区时,不同发射区对不同目标覆盖状态的变化,将整个目标分配区间分为若干个分配子区间,通过比较拦截方在各个分配子区间所能获得的最大毁伤效果值,得出最佳分配子区间及其对应的分配方案。设计了基于捕食搜索策略的遗传算法(PSGA),并经过示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作战 目标分配 发射区 部分重叠 PS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照明、面向勘探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1
20
作者 朱金平 董良国 程玖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9-348,500+323,共10页
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方法难以适应复杂构造区。本文利用地震照明技术,参考前人对二维问题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面向勘探目标成像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三维单程傅里叶有限差分波... 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方法难以适应复杂构造区。本文利用地震照明技术,参考前人对二维问题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面向勘探目标成像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三维单程傅里叶有限差分波场传播算子将勘探目的层的平面源延拓到地表,通过分析从目的层延拓到地表的地震照明能量分布,确定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佳激发范围。利用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照明阴影区的照明强度,进而改善地下阴影区的成像质量。基于三维SEG-EAGE盐丘模型的地震照明与偏移成像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面向勘探目标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照明 观测系统设计 三维地震勘探 最佳激发范围 SEG-EAGE盐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