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抑制端向干扰的线阵恒低旁瓣加权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平波 贾耀君 +1 位作者 卫红凯 陈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9-719,共11页
针对线阵旁瓣高且端向干扰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把虚源干扰法加权改进引入至均匀线阵波束形成,提出一套通用易行的虚源空间分布和参数初始化方案,改进寻优迭代中的主瓣引导、协方差估计、权系数归一等方法,可达成全空间方位(包括端向)上的... 针对线阵旁瓣高且端向干扰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把虚源干扰法加权改进引入至均匀线阵波束形成,提出一套通用易行的虚源空间分布和参数初始化方案,改进寻优迭代中的主瓣引导、协方差估计、权系数归一等方法,可达成全空间方位(包括端向)上的恒低旁瓣加权波束形成,且可自动抑制来自端射方向的连续强干扰,特别适合于拖线阵应用。通过仿真和海试数据实例分析,对比常规的无加权和加权波束形成方法,从指向性图、二维空间谱、预成波束输出等方面,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低旁瓣 加权波束形成 虚源干扰法 均匀线阵 端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YFR采样均匀线阵结构的参数估计方法
2
作者 陈涛 梁曜鹏 余玉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65-3972,共8页
为了克服传统奈奎斯特采样带来的庞大数据量的影响,且有效解决更宽频带范围内信号接收以及信号载频(carrier frequency,CF)、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yquist折叠接收机(Nyquist folding receive... 为了克服传统奈奎斯特采样带来的庞大数据量的影响,且有效解决更宽频带范围内信号接收以及信号载频(carrier frequency,CF)、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yquist折叠接收机(Nyquist folding receiver,NYFR)采样的均匀线阵结构。首先,构造多通道NYFR采样阵列结构完成入射信号的接收和折叠采样处理;然后,分析并验证多通道NYFR采样信号的相位一致性;最后,分别在信号源原始奈奎斯特区间(Nyquist zone,NZ)未知和已知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阵列结构下的信号模型不仅适用于CF与DOA联合估计方法,同时还适用于多种DOA估计算法,验证了所提阵列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线阵 奈奎斯特折叠接收机 折叠采样 载频与波达方向联合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寻优的大动态非相干信号RELAX测向算法研究
3
作者 郭述利 陈云帆 +1 位作者 梅竹青 孙中森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8-1175,共8页
针对电波沿低空链路传播产生的折射效应、接收机与干扰远近差异所导致的非等功率导航干扰信号测向计算量大和测向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寻优的改进松弛(relaxation, RELAX)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现象的遍历性、不可重复性和不... 针对电波沿低空链路传播产生的折射效应、接收机与干扰远近差异所导致的非等功率导航干扰信号测向计算量大和测向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寻优的改进松弛(relaxation, RELAX)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现象的遍历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通过将混沌状态引入到优化变量中,在获得一个近似最优解后,利用混沌变量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在最优解的相邻区域内进行细搜索,大大提高了搜索速度,实现了非等功率导航干扰信号的测向。将该算法用于均匀线阵仿真验证,可实现两个及以上强导航干扰信号弱目标信号共存时测向算法计算量的降低和精度的提高,在弱信号的信噪比高于15 dB且强干扰与弱信号干信比低于25 dB条件下,本文所提算法的测向均方根误差在3°以内,与文内仿真精度最高的算法相比,精准度提升了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X算法 混沌优化 强弱信号共存测向 导航干扰信号 均匀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机热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8
4
作者 黎明 吴清文 +1 位作者 江帆 黄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7-1373,共7页
为了保证测绘相机的正常工作和测绘精度,针对测绘相机的特点设计了热控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试验验证。首先,对测绘相机所处的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对测绘相机窗口的外热流进行了计算。然后,对测绘相机的各个部分进行了热设计;采用... 为了保证测绘相机的正常工作和测绘精度,针对测绘相机的特点设计了热控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试验验证。首先,对测绘相机所处的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对测绘相机窗口的外热流进行了计算。然后,对测绘相机的各个部分进行了热设计;采用被动热控措施控制相机的温度水平,降低测绘相机系统对外部热环境变化的灵敏度;采取主动热控措施进行温差补偿,减小相机的轴向和对径温差。最后,根据测绘相机的热环境和各种工作模式设计了3种极端试验工况,进行了热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热控系统工作的情况下,测绘相机系统在各种工况下温度波动在(18±2)℃之内,且轴向温差<4℃,径向温差<0.5℃,测绘基座的温度在(18±3)℃之内。得到的结果能够满足测绘相机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机 温度均匀性 热稳定性 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浅海目标方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侯云山 黄建国 +1 位作者 张立杰 金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5-1299,共5页
针对平面波假设下的目标方位估计方法对浅海中声源的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浅海目标方位估计方法.采用可以反映浅海中声的远距离传播现象的简正波声场理论,把观测点处的声压看成是若干阶简正波的叠加,在平坦硬质海底和白高... 针对平面波假设下的目标方位估计方法对浅海中声源的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浅海目标方位估计方法.采用可以反映浅海中声的远距离传播现象的简正波声场理论,把观测点处的声压看成是若干阶简正波的叠加,在平坦硬质海底和白高斯噪音的条件下,构造出了均匀线列阵的接收信号的矩阵方程形式,然后通过详细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方位角的最大似然估计来完成对该方程的求解.该方法比经典的匹配场处理方法形式简洁、计算量小,比平面波条件下的信号子空间方法估计偏差小.仿真数据表明:随着信号入射方向和阵列法线夹角的增大,平面波假设下的MUSIC方法的估计偏差随之线性增加,而新方法的估计偏差并不显著增加;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平面波假设下的MUSIC方法的偏差始终是2°左右,而新方法估计偏差很小且趋于0.湖上试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浅海目标波达方向的渐近无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估计 简正波声场理论 均匀线列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模算法在盲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郭艳 方大纲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8-602,共5页
介绍了随机梯度恒模算法和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以及它们在盲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总结了几种适用于多用户盲波束形成的恒模算法 ,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 ,并以四元均匀线阵为例 ,利用计算机模拟给出了这些算法的收敛性能 .结合恒模算法的研... 介绍了随机梯度恒模算法和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以及它们在盲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总结了几种适用于多用户盲波束形成的恒模算法 ,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 ,并以四元均匀线阵为例 ,利用计算机模拟给出了这些算法的收敛性能 .结合恒模算法的研究现状 ,指出了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模算法 盲波束形成 均匀线阵 CMA 收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载波相位的声呐阵列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郭伟 潘仲明 王跃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72-1477,共6页
针对目前各种声呐阵列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复杂,系统处理速度要求较高,设计成本昂贵等问题,本文从载波信号所包含的目标方位信息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阵列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各个阵元接收信号相对延时的固定性,利用三角函数... 针对目前各种声呐阵列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复杂,系统处理速度要求较高,设计成本昂贵等问题,本文从载波信号所包含的目标方位信息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阵列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各个阵元接收信号相对延时的固定性,利用三角函数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阵列信号的波达方向角的计算公式。仿真实验证明:当线性阵元间距为波长的1/2时,在信噪比为10 dB,波达方向角为2°~70°时,利用该算法计算所得波达方向角的精度小于0.05°;在信噪比为0 dB,波达方向角为1°~70°时,精度小于0.15°;在信噪比为-10 dB,波达方向角为1°~70°时,精度小于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 波达方向 均匀线性阵列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均匀线阵互耦和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鼎 邬钧霆 +1 位作者 叶国华 吴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5,共8页
阵列互耦和幅相误差会严重影响MUSIC算法的测向性能,为此该文基于均匀线阵,给出了一种新的阵列互耦和幅相误差校正算法。文中首先根据阵列协方差矩阵的关系式构造了一种二次代价函数,然后利用理想条件下均匀线阵协方差矩阵具有Toeplitz... 阵列互耦和幅相误差会严重影响MUSIC算法的测向性能,为此该文基于均匀线阵,给出了一种新的阵列互耦和幅相误差校正算法。文中首先根据阵列协方差矩阵的关系式构造了一种二次代价函数,然后利用理想条件下均匀线阵协方差矩阵具有Toeplitz结构的性质,通过交替迭代的方法对该代价函数进行优化求解,从而估计出了阵列互耦、幅相误差以及理想条件下的协方差矩阵,最后利用MUSIC算法即可得到信源方位的估计值。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校正 测向 均匀线阵 互耦 幅相误差 TOEPLITZ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耦条件下均匀线阵DOA盲估计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增辉 朱炬波 +1 位作者 何峰 梁甸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2-387,共6页
阵元间存在互耦时,经典的波达角(DOA)估计算法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效。针对互耦条件下均匀线阵DOA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DOA盲估计算法。首先,利用源信号的统计特性,由盲源分离方法估计广义阵列流形矩阵;然后,利用均匀线... 阵元间存在互耦时,经典的波达角(DOA)估计算法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效。针对互耦条件下均匀线阵DOA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DOA盲估计算法。首先,利用源信号的统计特性,由盲源分离方法估计广义阵列流形矩阵;然后,利用均匀线阵互耦矩阵带状、Toeplitz矩阵的特点,将DOA估计问题转化为多个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由多个1维频域搜索得到DOA的估计。该算法无需高维搜索或多维迭代,对互耦自由度要求更低,互耦自由度未知时仍旧适用,稳健度高。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互耦 波达角 均匀线阵 盲源分离 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的非均匀线列阵超指向性阵元分布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伏洲 王海燕 +1 位作者 申晓红 荆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07-1910,1917,共5页
以目标信号为前提,建立了基于时间反转(TR)的非均匀线列阵(NLA)的设计模型;采用均匀浅海多径信道的经典射线理论,以直达路径信号分量的时延为参考因子,推导了NLA的TR聚焦性能及方向图的影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R的NLA设计通过TR自... 以目标信号为前提,建立了基于时间反转(TR)的非均匀线列阵(NLA)的设计模型;采用均匀浅海多径信道的经典射线理论,以直达路径信号分量的时延为参考因子,推导了NLA的TR聚焦性能及方向图的影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R的NLA设计通过TR自适应修正多径信道传输时延的特性,不但克服了多径信道对目标方位估计(DOA)的影响,且提高了低信噪比下的DOA准确性,其方向图特性F(θ)与信号频带、阵列排布di、多径数目M以及快拍数K有关.基于7阵元分布的NLA方向图仿真结果相比均匀阵列具有超指向性,且在信噪比-6和-13dB下均准确估计出目标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 非均匀线列阵 目标方位估计 多径信道 超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多径环境下信号空间特征及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围 朱联祥 +1 位作者 周正中 张德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5-690,共6页
以均匀直线阵和四阶累积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特征盲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阵列输出四阶累积量构造了一种空间特征矩阵,对其作特征分解可以得到各用户的空间特征估计。然后,在空间特征估计基础上,结合前向/共轭后向空间平滑... 以均匀直线阵和四阶累积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特征盲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阵列输出四阶累积量构造了一种空间特征矩阵,对其作特征分解可以得到各用户的空间特征估计。然后,在空间特征估计基础上,结合前向/共轭后向空间平滑技术进行了多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该方法突破了传统MUSIC、ESPRIT等算法的局限,可以利用M阵元估计2M2/3个DOA,且各DOA与信源自动配对。该算法不依赖于信号具体特征,适用于任意加性高斯噪声(如有色噪声)环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空间特征 波达方向(DOA) 高阶累积量 均匀直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FT估计DOA方法的双均匀线阵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学斌 韦岗 季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共6页
在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FFT)估计空间信号波达方向 (DOA)方法的基础上 ,针对信号集中在一定空间区域里的情况 ,设计了一种双均匀线阵及相应的DOA估计方法 .理论和仿真结果都证明了基于此双均匀线阵的DOA估计方法在解决了角度模糊问题... 在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FFT)估计空间信号波达方向 (DOA)方法的基础上 ,针对信号集中在一定空间区域里的情况 ,设计了一种双均匀线阵及相应的DOA估计方法 .理论和仿真结果都证明了基于此双均匀线阵的DOA估计方法在解决了角度模糊问题的同时 ,与基于具相同阵元数目及半波长阵元间距的均匀线阵的常规DOA估计方法相比 ,可成倍地提高角分辨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设计 波达方向估计 快速傅立叶变换 双均匀线阵 线性调频Z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匹配技术的互耦和幅相误差联合校正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鼎 姚晖 吴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0-586,共7页
提出了基于协方差匹配技术的均匀线阵互耦和幅相误差联合校正算法.首先,根据协方差匹配技术中的目标函数和均匀线阵的误差模型,设计了一种交替迭代算法用以实现各种参数的优化计算.接着,为了避免该算法中的每轮循环迭代都需要进行波达... 提出了基于协方差匹配技术的均匀线阵互耦和幅相误差联合校正算法.首先,根据协方差匹配技术中的目标函数和均匀线阵的误差模型,设计了一种交替迭代算法用以实现各种参数的优化计算.接着,为了避免该算法中的每轮循环迭代都需要进行波达方向估计这一复杂环节,利用理想条件均匀线阵协方差阵的Toeplitz性,给出了另一种改进型交替迭代算法用以减少计算复杂度.与基于子空间技术的阵列误差校正方法相比,文中的两种新算法可直接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并且适用于不同的高斯噪声模型(例如噪声功率不一致),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误差校正 均匀线阵 互耦 阵元幅相误差 TOEPLITZ矩阵 协方差匹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圆阵相干信源DOA估计的模式平滑算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常霖 彭应宁 +1 位作者 田立生 刘建华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8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均匀圆阵的相干信源空间谱估计的方法。它利用空间预处理技术,将阵元空间的均匀圆阵变换成相位模式空间内的虚拟均匀线阵。通过将均匀线阵的空间平滑技术和增强平滑技术应用于该虚拟阵,可获得文中的模式平滑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均匀圆阵的相干信源空间谱估计的方法。它利用空间预处理技术,将阵元空间的均匀圆阵变换成相位模式空间内的虚拟均匀线阵。通过将均匀线阵的空间平滑技术和增强平滑技术应用于该虚拟阵,可获得文中的模式平滑算法。该算法仅利用一维搜索就可使均匀圆阵具有检测相干信源的能力,避免了将圆阵看成是一般平面阵时所必须的多维搜索,减少了计算量。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空间 虚拟线阵 空间平滑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非均匀布阵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邵慧 田文涛 +1 位作者 张浩 罗丰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它在发射端发射正交信号,从而产生虚拟阵元,扩大阵列孔径,在DOA估计、参数识别等方面的性能较相控阵雷达有很大提高。而目前有关MIMO雷达中虚拟阵元的讨论都以均匀线阵(ULA)为基础,并与相控阵...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它在发射端发射正交信号,从而产生虚拟阵元,扩大阵列孔径,在DOA估计、参数识别等方面的性能较相控阵雷达有很大提高。而目前有关MIMO雷达中虚拟阵元的讨论都以均匀线阵(ULA)为基础,并与相控阵雷达的性能进行比较。文中在ULA的基础上,研究了非均匀线阵(NLA),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线阵产生了更多的有效虚拟阵元,与相控阵雷达和ULA布阵MIMO雷达相比,具有更多的空间自由度、更好的克拉美.罗界和更好的DOA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MO雷达 均匀线阵 非均匀线阵 虚拟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均匀线阵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鼎 叶国华 +1 位作者 李长胜 吴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4期289-295,300,共8页
阵列幅相误差会严重影响MUSIC算法的测向性能,为此基于均匀线阵,给出了一种新的幅相误差校正算法。首先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关系式构造了一种二次代价函数,然后利用理想条件下均匀线阵协方差矩阵具有Toeplitz结构的性质,通过交替迭代的方... 阵列幅相误差会严重影响MUSIC算法的测向性能,为此基于均匀线阵,给出了一种新的幅相误差校正算法。首先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关系式构造了一种二次代价函数,然后利用理想条件下均匀线阵协方差矩阵具有Toeplitz结构的性质,通过交替迭代的方法对此二次代价函数进行优化求解,从而估计出了幅相误差和理想条件下的协方差矩阵,最后利用MUSIC算法即可估计出信源方位。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的算法是有效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 阵列校正 均匀线阵 幅相误差 TOEPLITZ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相关噪声背景下宽带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进 叶中付 毛云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78-1283,共6页
利用均匀线阵,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相关噪声下宽带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首先,在各个频率点,利用空间差分技术消除色噪声分量,并通过平方操作构造新矩阵;然后,通过聚焦操作得到通用的协方差矩阵;最后,通过使用传播算法估计得到宽带相干... 利用均匀线阵,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相关噪声下宽带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首先,在各个频率点,利用空间差分技术消除色噪声分量,并通过平方操作构造新矩阵;然后,通过聚焦操作得到通用的协方差矩阵;最后,通过使用传播算法估计得到宽带相干信号的DOA.算法能够分辨的相干组中相干信号的个数可以是奇数或是偶数.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相干信号 DOA估计 均匀线阵 空间相关噪声 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结构的阵列信号三维参数同时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伟 左继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74,共8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空间非相关窄带信号源的中心频率、方位角和俯仰角三维参数的同时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均匀双平行线阵时域采样构造虚拟阵元,然后结合空域采样数据构造时空DOA 矩阵,对 DOA 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利用分解得到的特征值和特... 提出了一种针对空间非相关窄带信号源的中心频率、方位角和俯仰角三维参数的同时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均匀双平行线阵时域采样构造虚拟阵元,然后结合空域采样数据构造时空DOA 矩阵,对 DOA 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利用分解得到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估计出信号源的三维参数。该方法不需要进行谱峰搜索,运算量小,能实现频率、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同时估计与自动配对,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能估计出比阵元数多的信号源的参数,给出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 均匀线阵 波达方向估计 频率估计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线阵的子阵划分及子阵级权矢量联合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小雨 刘洛琨 +1 位作者 郭虹 杨金金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2-1249,共8页
大型阵列采用子阵级处理方法可以用小的代价获得较好的处理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均匀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ULA)子阵级处理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子阵划分及子阵级幅度权矢量对阵列输出性能的影响,运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 大型阵列采用子阵级处理方法可以用小的代价获得较好的处理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均匀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ULA)子阵级处理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子阵划分及子阵级幅度权矢量对阵列输出性能的影响,运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将子阵划分方式及子阵级幅度权值进行联合优化。通过仿真发现,该联合优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阵列划分方式的自由度,在已知阵列输出性能的前提下,准确地提供一组阵列划分方式及子阵级幅度权值。与常规方法相比,联合优化方法降低了阵列设计的计算量及阵列设计周期,并且可以得到性能更有针对性的方向图。本文方法也为大型阵列进行子阵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阵划分 方向图综合 联合优化 均匀线阵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输送带X光无损检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荣锋 苗长云 徐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93-2401,共9页
采用X光线阵探测器研制了一种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仪。介绍了X光无损检测原理,使用准直器解决了X光无损检测的散射问题,设计了多路并行数据采集电路实现了数据的高速采集。对线阵探测器像元非均一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校正算法进行了研... 采用X光线阵探测器研制了一种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仪。介绍了X光无损检测原理,使用准直器解决了X光无损检测的散射问题,设计了多路并行数据采集电路实现了数据的高速采集。对线阵探测器像元非均一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校正算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响应模型运算量小,校正效果良好提出了的三点分段校正法。实验证明,研制的检测仪对宽度为2m,运行速度为3m/s的强力输送带在线监测得到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为1.0mm×1.5mm,图像非均匀度低于2.57%,图像灰度对比度良好,0.5mm厚度钢板灰度差约为13。解决了传统的X光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仪无法实时在线监测的问题,与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检测仪相比,监测结果具有直观、清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无损检测 非均一性校正 强力输送带 线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