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mbly of a highly stable luminescent Zn5 cluster and application to bio-imaging
1
作者 Ze-hui LIU Jin HUANG +1 位作者 Ming-hua ZENG Zheng YI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2-1022,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ovel pH-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in vivo tumor imaging.METHODS Zn5 were obtained in 140℃ after mixed with Me OH,water,Zn(NO_3)2·6 H_2O,H4L and trimethylamine.The fluorescence spe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ovel pH-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in vivo tumor imaging.METHODS Zn5 were obtained in 140℃ after mixed with Me OH,water,Zn(NO_3)2·6 H_2O,H4L and trimethylamine.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Zn5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pH aqueous solutions were detected.And the stability of Zn5 was investigated by time dependent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of Zn5 in BSA aqueous solution and 5.0% serum solution.Then,the cytotoxicity of Zn5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s.To clarify whether a similar fluorescence response occurs in biological organisms,He La cells were pretreated with probe Zn5(0.5 μmol·L^(-1)) and fluorescence imaging were collected for targeting lysosomes in living cells because of lysosomes′ acidic microenvironment.The A375 tumor-bearing mic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maging ability of Zn5 in vivo.Mouse tumor xenografts were established by injection of A375 cells with 2×10~6 cells per flank.Probe(1 μg·g^(-1)) was administered to mice by injection.Images were obtained using IVIS Spectrum CT Imaging System.RESULTS There is a 11-fold intensity increasing as the pH values changing from 8 to 2.The almost unchanged emission intensities suggest Zn5 is stable in both BSA and serum.Zn5 has negligible cytotoxicity for He La,293 T and CHO-K1 cells.Zn5 can selectively display lysosomes in living cells.Both the 2D and 3D images in vivo distinguish the tumor from other tissues with good fluorescence contrast.CONCLUSION The high chemical stability,emission in the Vis/NIR range,pH sensitivity,a pKa located in the tumor pH range,and low toxicity make Zn5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as a pH-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bio-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metal coordination cluster bio imaging fluorescence probes pH sensitivity Zn clus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vehicle-recognition method on water surfaces using LiDAR data:SPD^(2)(spherically stratified point projection with diameter and distance)
2
作者 Eon-ho Lee Hyeon Jun Jeon +2 位作者 Jinwoo Choi Hyun-Taek Choi Sejin Le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5-104,共10页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vehicle,the swarm robot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peration of a single object as the former can reduce cost and save time.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adjacent surface obstacles robustly to operate a cluster 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For this purpose,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sensor is used as it can simultaneously obtain 3D information for all directions,relatively robustly and accurately,irrespectiv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lthough the 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error range exists,obtaining measurements of the surface-vessel position can still ensure stability during platoon maneuvering.In this study,a three-lay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applied to classify types of surface vehicles.The aim of this approach is to redefine the sparse 3D point cloud data as 2D image data with a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subsequently utilize this transformed data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purposes.Hence,we have proposed a descriptor that converts the 3D point cloud data into 2D image data.To use this descriptor effe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clustering operation that separates the point clouds for each object.We developed voxel-based clustering for the point cloud clustering.Furthermore,using the descriptor,3D point cloud data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2D feature image,and the converted 2D image is provided as an input value to the network.We inten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3D point cloud feature descriptor b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imulator.Furthermore,we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real-time object classification within this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3d point cloud dat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urface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AGLR激活RUNX2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 陈新宇 +2 位作者 黄兹艺 邓杨柳 崔红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0-837,共8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GLR对胫骨骨折(TF)小鼠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体外对成骨细胞MC3T3-E1沉默HAGLR,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GLR对胫骨骨折(TF)小鼠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体外对成骨细胞MC3T3-E1沉默HAGLR,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UNX2、磷酸化RUNX2(p-RUNX2)以及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通过小鼠TF手术建立TF小鼠模型,在模型小鼠体内过表达HAGLR,并在过表达HAGLR的基础上沉默RUNX2或加入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qPCR法检测HAGLR和RUNX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microCT测量小鼠骨痂体积(MBV),称量小鼠的全长胫骨湿重。结果沉默HAGLR导致MC3T3-E1细胞活力降低且凋亡率增加(P<0.05),且RUNX2、p-RUNX2、BALP和骨钙素表达量均降低(P<0.05),NLRP3、Caspase1、ASC、IL-1β的表达量都增加(P<0.05)。与健康组织比较,TF小鼠体内HAGLR和RUNX2表达量降低(P<0.05)。过表达HAGLR促进TF小鼠体内的HAGLR和RUNX2表达,并增加MBV和全长胫骨湿重以及IGF-1的表达量(P<0.05)。在过表达HAGLR的基础上沉默RUNX2导致TF小鼠的MBV、全长胫骨湿重和IGF-1表达量都降低(P<0.05)。而在过表达HAGLR的基础上加入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导致MBV、全长胫骨湿重和IGF-1表达又增加(P<0.05)。结论LncRNA HAGLR通过激活RUNX2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促进TF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同源框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的长非编码RNA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含乳饮料分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沐涵 陈国庆 +3 位作者 肖榕阳 徐煜杰 陈哲涵 蔡纪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306,共4页
为了证明3维荧光光谱法对市面上的牛奶饮料进行快速分类的有效性,采集了市面上购买的12个不同品牌的牛奶饮料的3维荧光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分类,通过因... 为了证明3维荧光光谱法对市面上的牛奶饮料进行快速分类的有效性,采集了市面上购买的12个不同品牌的牛奶饮料的3维荧光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分类,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8个因子代表3维荧光光谱数据,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保留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5.15%,能较好地降低光谱数据的维数,但是分类阈值不易确定;选择2.5作为阈值距离,可将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分类准确率达到83%以上。该研究验证了3维荧光光谱结合因子分析对含乳饮料进行分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饮料分类 3维荧光光谱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插值的不规则海洋地质样品测试分析数据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长高 严镔 陈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海洋地质调查中获取大量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样品测试分析数据,样品测试分析目的不同导致柱状样数据采样深度不同,由此造成地质取样数据在三维空间上呈现不规则散点状分布。传统聚类算法无法在三维空间上对此类不规则散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海洋地质调查中获取大量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样品测试分析数据,样品测试分析目的不同导致柱状样数据采样深度不同,由此造成地质取样数据在三维空间上呈现不规则散点状分布。传统聚类算法无法在三维空间上对此类不规则散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此,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插值的不规则地质样品测试分析数据聚类算法,有效地将三维样品测试分析散点数据降为二维数据后进行聚类分析,本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地质体中试验测试数据的不均衡性问题,为海洋地质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取样 实验测试 聚类算法 空间插值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青年女性臀部体型细分 被引量:23
6
作者 金娟凤 孙洁 +1 位作者 倪世明 邹奉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112,共5页
如何实现准确的体型分析是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合体性要求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服装臀部的合体性,着重探讨与人体臀部体型密切相关的截面曲线的变化,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女性臀部体型进行细分。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选择了300名年龄在20~24... 如何实现准确的体型分析是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合体性要求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服装臀部的合体性,着重探讨与人体臀部体型密切相关的截面曲线的变化,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女性臀部体型进行细分。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选择了300名年龄在20~24岁之间的在校女青年测量其臀部数据;对获取的28项臀部测量项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典型指标的算法,提取了能全面反映臀部特征信息的6项典型指标;依据典型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将臀部体型细分为5类;通过对比臀部截面曲线特征,最终验证了5类臀部体型细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臀部 典型指标 聚类分析 体型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维人体扫描生成服装样板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海峤 莫碧贤 +2 位作者 郭绮莲 欧秀全 王英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2-136,142,共6页
准确与合体的服装版型对于服装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尽管三维人体扫描仪可获得人体数据,但从以往文献来看,从三维人体数据生成二维服装版型仍存在挑战。本文的目的是将三维人体点云数据经过一系列步骤,自动生成服装基础版型。这些步骤包括... 准确与合体的服装版型对于服装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尽管三维人体扫描仪可获得人体数据,但从以往文献来看,从三维人体数据生成二维服装版型仍存在挑战。本文的目的是将三维人体点云数据经过一系列步骤,自动生成服装基础版型。这些步骤包括:从三维扫描得到人体数据,将这些散乱数据进行人体识别,将识别后的模型Delaunay三角化,对三角化后的人体模型进行C均值模糊聚类的人体曲面分割,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边形近似及展开,最后自动生成服装样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版型 三维人体扫描 人体识别 人体表面聚类 服装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提取 被引量:4
8
作者 吕玉增 任双桥 +2 位作者 刘永祥 曹敏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2-466,共5页
本文根据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上的几何投影关系,分析了由多姿态角下一维散射中心重构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的基本原理和散射中心关联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两种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并比较了二者特点。最后,本文采... 本文根据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上的几何投影关系,分析了由多姿态角下一维散射中心重构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的基本原理和散射中心关联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两种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并比较了二者特点。最后,本文采用GTD散射模型生成的回波数据和暗室测量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具有实现简单、结果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神经网络 关联 三维散射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在线体验的服装快速个性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罡 陈健 +3 位作者 王进 陈起进 毕新宇 陆国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根据服装产业的需求,采用体验式设计方法,让消费者参与融入设计中,使其能在交互设计中感受到美好体验。根据服装知识,基于拓扑聚类对三维服装曲面模板进行分类并构建,实现服装的快速生成;对服装互动纹理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基于RBF算法对... 根据服装产业的需求,采用体验式设计方法,让消费者参与融入设计中,使其能在交互设计中感受到美好体验。根据服装知识,基于拓扑聚类对三维服装曲面模板进行分类并构建,实现服装的快速生成;对服装互动纹理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基于RBF算法对服装的款式图片进行创意编辑;用户可以体验款式廓型变形与局部图案的变形,并根据个人喜好编辑服装款式图案;最后在款式图片与曲面模板的基础上,根据客户要求对个性版型服装进行构建修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体验 RBF算法 拓扑聚类 三维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量和FKM聚类算法的隧洞岩体结构面的模糊群聚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昌军 丁留谦 +1 位作者 张顺福 廖井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5-294,共10页
岩体隧洞结构面的数量、产状和发育情况是评价隧洞透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采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隧洞周围岩体激光点云数据和结构面的几何信息。提出了基于柱面投影和Delaunay生长算法的激光点云的三角网重构技术,利用... 岩体隧洞结构面的数量、产状和发育情况是评价隧洞透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采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隧洞周围岩体激光点云数据和结构面的几何信息。提出了基于柱面投影和Delaunay生长算法的激光点云的三角网重构技术,利用构建的三角网平面方程的法向向量计算出单个三角网平面的产状,并应用FKM聚类算法进行隧洞岩体结构面产状的模糊群聚分类。该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不同组的优势产状,且分类结果可用不同颜色进行空间显示。最后运用自主研发的FSS软件对某隧洞的岩体结构面优势产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柱面投影和Delaunay生长法的点云构网方法特别适合于隧洞工程,构网速度快、效率高,重构得到的三角网表面与被采样的岩体表面拓扑差别最小;2)FKM模糊群聚方法对隧洞岩体结构面的群聚分类结果可靠、合理,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测量 岩体结构面 激光点云 模糊群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直方图聚类特性的非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文邦 唐海燕 +1 位作者 陈贺新 吴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49,共5页
针对图像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基于差异图像的三维直方图聚类特性,利用改进的一维最大熵寻找三维直方图最佳的平面阈值和平面方向;由其共同确定三维直方图的最佳划分平面,将三维直方图划分成变化聚类... 针对图像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基于差异图像的三维直方图聚类特性,利用改进的一维最大熵寻找三维直方图最佳的平面阈值和平面方向;由其共同确定三维直方图的最佳划分平面,将三维直方图划分成变化聚类和非变化聚类;再根据三维直方图聚类划分结果完成差异图像的变化检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传统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三维直方图 聚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表达式编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玥 唐常杰 +3 位作者 李川 吴江 李太勇 姜贤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132,共7页
为了解决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处理采样点缺失时难于客观地确定插值函数结构和参数的问题,将弹性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技术应用到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中,提出了缓冲区策略(BS),适时注入优质高程体;提出了动态簇的搜索算法(... 为了解决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处理采样点缺失时难于客观地确定插值函数结构和参数的问题,将弹性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技术应用到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中,提出了缓冲区策略(BS),适时注入优质高程体;提出了动态簇的搜索算法(SDCA),方向搜索相关点算法(SCPD)和象限扩展搜索算法(ESQA),按方向动态扩展搜索簇,避免了冗余点的计算;提出了移动拟合GEP算法(MF-GEP),缩小了拟合空间。实验表明和传统GEP相比,新方法是有效的,改善了传统GEP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式编程 数字高程模型 3维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江浙女模特体型分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宁 王宏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5,共5页
针对现有国家号型中缺少模特体型这一问题,利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对192名18~24岁的江浙女模特进行60项指标测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0多项测量变量压缩到身高、胸围、腰围、臀围、腰高5个方面。然后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得出适... 针对现有国家号型中缺少模特体型这一问题,利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对192名18~24岁的江浙女模特进行60项指标测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0多项测量变量压缩到身高、胸围、腰围、臀围、腰高5个方面。然后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得出适合K-均值聚类法中的分类数,通过K-均值聚类法得到Y型体的模特号型标准:身高分别为170、175、180 cm;腰高分别为109、112、105 cm;胸围分别为84、87、90 cm;腰围分别为62.5、65.5、68.5 cm,臀围分别为90、92.5、9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模特 聚类分析 号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民安 李建明 +3 位作者 孙宝玲 徐欢燕 梅小元 颜冠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7,共5页
在高分辨率层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流动系数3个参数,将流动单元划分为E、G、P 3类,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的三维模型;分析了流动单元的垂向叠置样式与侧向分割特征,探讨了流动单元的成因类型与主控因... 在高分辨率层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流动系数3个参数,将流动单元划分为E、G、P 3类,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的三维模型;分析了流动单元的垂向叠置样式与侧向分割特征,探讨了流动单元的成因类型与主控因素。认为:1G类流动单元为骨架流动单元,其平面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E、G类流动单元沿水下分流河道中心分布,P类流动单元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的边缘;2隔层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泥岩,界面类型为沉积界面;岩性夹层为砂体内部发育泥质条带或泥砾,物性夹层是由成岩作用形成的非渗透岩层;3中期旋回中上部的SSC1~SSC2短期旋回主要发育单一型流动单元,流动单元在侧向上直接与非渗流层(隔层)接触,流动单元与隔挡层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4中期旋回中下部的SSC3~SSC5短期旋回主要发育复合型流动单元,流动单元之间在侧向上没有明显的分隔界面,只是侧向相邻流动单元的渗流条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判别函数 三维模型 长8油层组 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和RFKCN的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子阳 王保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56-1562,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和抑制式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RFKCN)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分为2步,第1步是像素的模糊化,通过模糊均值和模糊中值构造两幅冗余图像;第2步是通过冗余图像和原始图像组成一个三维特征矢量集,并利用RFKCN聚...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和抑制式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RFKCN)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分为2步,第1步是像素的模糊化,通过模糊均值和模糊中值构造两幅冗余图像;第2步是通过冗余图像和原始图像组成一个三维特征矢量集,并利用RFKCN聚类网络对该特征矢量集进行聚类,从而达到图像分割的目的.由于新方法不仅利用了图像像元点的灰度分布信息,而且充分考虑了像元点之间的灰度相关信息及其模糊信息,构造出三维特征空间,根据各信息间的竞争性、冗余性和互补性,进行有效的融合,增加了聚类分割的精确度.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三维直方图 边缘检测 抑制式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改善真彩色图像过度分割现象的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晨 高敦岳 陆宗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9,43,共4页
根据真彩色图像象素在三维直方图内呈现聚类分布的特点 ,可利用基于直方图的分割技术得到目标图像。但是直方图阈值分割技术会产生丢失目标信息的过度分割 (oversegmentation)现象 ,采用HSI彩色系统也会出现此种状况。本文分析了问题产... 根据真彩色图像象素在三维直方图内呈现聚类分布的特点 ,可利用基于直方图的分割技术得到目标图像。但是直方图阈值分割技术会产生丢失目标信息的过度分割 (oversegmentation)现象 ,采用HSI彩色系统也会出现此种状况。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 ,可大大改善对真彩色图像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方图 聚类 真彩色图像 图像过度分割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视觉的服装信息智能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述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0-425,共6页
针对二维图像处理技术存在鲁棒性弱、补充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视觉的服装信息智能提取方法.利用三维视觉成像系统,从服装生产视频的重点帧中采集三维视觉服装图像,利用聚类技术优化三维视觉图像的色彩度特征差值切割结果,分别... 针对二维图像处理技术存在鲁棒性弱、补充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视觉的服装信息智能提取方法.利用三维视觉成像系统,从服装生产视频的重点帧中采集三维视觉服装图像,利用聚类技术优化三维视觉图像的色彩度特征差值切割结果,分别对像素点和切割块进行显著性计算.利用高斯函数进行像素估计,并融合背景估计结果和显著性计算结果提取图像前景,得出服装信息.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强,并具有良好的三维填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觉 服装信息 智能提取 聚类技术 显著性 高斯函数 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西三维多靶高难度丛式井组优质快速钻井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阐述渤海歧口17-3优质快速钻井项目的主要技术及管理特点。该丛式井组井眼轨迹均属三维多靶井,平均靶点数为2.67个·井^(-1),平均井深2435m;4口生产井兼评价井,平均建井周期7.92d,打破海洋石油总公司钻生产井6项单项指标,并实现4个... 阐述渤海歧口17-3优质快速钻井项目的主要技术及管理特点。该丛式井组井眼轨迹均属三维多靶井,平均靶点数为2.67个·井^(-1),平均井深2435m;4口生产井兼评价井,平均建井周期7.92d,打破海洋石油总公司钻生产井6项单项指标,并实现4个第一,施工质量全部合格;为渤海优质快速钻井深入广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摸索出一套在复杂断块油田中快速优质钻丛式井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三维多靶井 丛式井 钻井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机群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5期379-382,共4页
针对分布式微机群并行系统特点,设计出一个高效实用的并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使用MPI编程,将该算法在微机群上实现。通过使用合理的优化策略,解决了影响微机群计算效率的输入/输出瓶颈问题。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CB地区进行的试验表... 针对分布式微机群并行系统特点,设计出一个高效实用的并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使用MPI编程,将该算法在微机群上实现。通过使用合理的优化策略,解决了影响微机群计算效率的输入/输出瓶颈问题。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CB地区进行的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并行算法具有很高的并行效率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群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地质 并行效率 地区 并行算法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上衣后片结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露露 王宏付 胡潮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德国VITUS SMART XXL)对2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人体测量,获得与人体背部结构有关的数据,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不同的背部形状(主要是肩胛骨形状)进行聚类,然后在人台上建立不同种类的肩胛骨形状模型,以... 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德国VITUS SMART XXL)对2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人体测量,获得与人体背部结构有关的数据,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不同的背部形状(主要是肩胛骨形状)进行聚类,然后在人台上建立不同种类的肩胛骨形状模型,以此进行立体裁剪得出人体背部纸样,通过测量每个样板的增量,分析不同肩胛骨高状态下衣片的增加以及重要工艺点的位移变化,总结其平面结构的变化规律,对特殊体型的成衣样板结构修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三维人体测量 聚类分析 后背样板 省道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