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tacle avoidance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obstacle spherical cap 被引量:5
1
作者 YANG Xiuxia ZHANG Yi ZHOU Wei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1058-1068,共11页
Focusing on obstacle avoidance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the direct obstacle avoidance method in dynamic spac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obstacle spherical cap is proposed,... Focusing on obstacle avoidance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the direct obstacle avoidance method in dynamic spac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obstacle spherical cap is proposed, which quantifies the influence of threatening obstacles through velocity obstacle spherical cap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he obstacle avoidance schemes of any point on the critical curve during the multi-obstacles avoidance are given. Through prediction, the insertion point for the obstacle avoidance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flight path can be replanned. Taking the Pythagorean Hodograph(PH) curve trajectory re-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three-dimensional direct obstacle avoidance method in dynamic space is tes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alize the online obstacle avoidance trajectory re-planning, which increases the flexibility of obstacle avoidance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direct space obstacle avoidance velocity obstacle cone velocity obstacle spherical 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test method with uncertain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based on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被引量:2
2
作者 Han-shan Li Xiao-qian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643-1652,共10页
To objectively obta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projectile fuze proximity explosion when projectile intersects the head of missile target, we propose a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test ... To objectively obta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projectile fuze proximity explosion when projectile intersects the head of missile target, we propose a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test method, which is made up of six plane detection screens and a flash photoelectric dynamic detection scree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based on seven plane detection screens with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established.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the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planes and the time values,the analytical function of the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parameters under non-linear motion is derived. The projectile signal filtering method based on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is explored in this work. Additionally, the projectile signal recognition algorithm using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duration and the signal peak error for the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the detection screen, the signals attribution of the same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six detection screens are analyzed for obtaining precise time values of the same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the detection screen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ile fuze proximity explosion test, the linear motion model and the proposed non-linear motion model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same group of projectiles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parameters. The comparison of test results verifies that the proposed test method and calculation model in this work accurately obtain the actual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multi-screen array plane Flash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Projectile signal processing Particle swarm Proximity explosion fuz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恒速剪切下砂岩粗糙结构面的力学行为及嗣后渗流特性
3
作者 蔚立元 武东阳 +2 位作者 苏海健 袁紫宸 鞠明和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108,共17页
为了探究岩石粗糙结构面的动态剪切力学响应以及损伤结构面的渗流特性:首先,采用动态恒速剪切系统对砂岩粗糙结构面开展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剪切力学试验,分析了剪切速率以及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对峰值抗剪强度以及滑移特征的影响;随后,... 为了探究岩石粗糙结构面的动态剪切力学响应以及损伤结构面的渗流特性:首先,采用动态恒速剪切系统对砂岩粗糙结构面开展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剪切力学试验,分析了剪切速率以及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对峰值抗剪强度以及滑移特征的影响;随后,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动态剪切前后粗糙结构面的损伤特征,并开展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损伤结构面渗流试验,探究动态剪切作用后损伤结构面的嗣后渗流特性。动态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结构面的动态峰值抗剪强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剪切速率对剪切刚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随着剪切速率由50 mm/s增加至210 mm/s,粗糙度系数为12.43的砂岩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由8.49 MPa下降至6.88 MPa。此外,在相同剪切速度条件下,砂岩结构面的动态峰值抗剪强度随着结构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损伤砂岩结构面高程分布频率均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同粗糙度条件下,结构面损伤程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裂隙开度降低,进而影响结构面的渗透性能。渗流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剪切作用后的损伤砂岩结构面水力梯度和体积流量关系符合Forchheimer方程。此外,在相同的围压条件下,损伤结构面的渗透系数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粗糙度系数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恒速剪切 砂岩粗糙结构面 剪切速率 峰值抗剪强度 损伤特征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正交梯形蜂窝铝面内低速碰撞性能研究
4
作者 邢攸冬 李忠芳 +3 位作者 王立虎 安钰坤 杨思一 袁建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制备了一种正交梯形蜂窝铝材料,代替传统形式吸能盒作为车辆的吸能装置,研究该材料在面内方向低速碰撞下的力学性能及能量吸收特性.首先,用胶接的手段制备一种正交梯形蜂窝铝结构,用试验方法研究该材料的面内压缩过程,获得材料的应力与... 制备了一种正交梯形蜂窝铝材料,代替传统形式吸能盒作为车辆的吸能装置,研究该材料在面内方向低速碰撞下的力学性能及能量吸收特性.首先,用胶接的手段制备一种正交梯形蜂窝铝结构,用试验方法研究该材料的面内压缩过程,获得材料的应力与吸能特性.其次,以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材料的变形与受力情况,获得材料的吸能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最后,以仿真手段模拟材料的受载过程,结合优化设计方法,获得材料的最佳吸能参数分别为板厚0.50 mm,上板边长3.0 mm,此时正交梯形蜂窝铝材料质量比吸能可达28.8 kJ/kg,优于传统形式吸能盒结构,这表明正交梯形蜂窝铝代替传统吸能材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梯形蜂窝铝 面内低速碰撞 能量吸收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差法平面叶栅流场试验和数值研究
5
作者 俞天阳 张世玮 +3 位作者 却依飞 马良 田昌 苏明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2-658,I0018,共8页
针对平面叶栅狭小通道中流场非接触测量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声速差原理的二维流场测量方法。设计一种2×4超声波斜、平口换能器组合阵列,研制一套多通道超声法测量和气流速度场重建系统。开展平面叶栅流场测量试验,成功获取了3种不... 针对平面叶栅狭小通道中流场非接触测量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声速差原理的二维流场测量方法。设计一种2×4超声波斜、平口换能器组合阵列,研制一套多通道超声法测量和气流速度场重建系统。开展平面叶栅流场测量试验,成功获取了3种不同进口速度条件下流道二维速度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CFD模块同步开展叶栅流场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测量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速度大小和偏转角误差均在5%以内,较好地反映叶栅通道的流动特点。提出的超声测量技术有望进一步用于高马赫数流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阵列 速差法 平面叶栅 流场测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超声散斑跟踪血流测速的多角度平面波局部运动补偿
6
作者 杜吉媛 何冰冰 +2 位作者 郎恂 吕闻冰 张榆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血流速度剖面用于计算壁面剪切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发展密切相关。超快超声散斑跟踪广泛用于血流速度剖面估计,然而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存在血流散射体的运动伪影,不利于流速估计。提出了一种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 血流速度剖面用于计算壁面剪切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发展密切相关。超快超声散斑跟踪广泛用于血流速度剖面估计,然而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存在血流散射体的运动伪影,不利于流速估计。提出了一种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的局部运动补偿法,对射频信号时间序列的相邻帧进行局部运动补偿来消除不同径向位置的运动伪影,从而提高流速测量准确性。相比直接相干复合,B-MoCo法将仿真、仿体实验中流速测量结果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减小了10.37%、37.82%,说明了B-MoCo法的有效性。基于兔骼动脉的实测实验进一步证明了B-MoCo法的临床可行性。综上,B-MoCo法能够有效提高血流速度剖面的测量精度,有助于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病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角度平面波复合 局部运动补偿 血流速度剖面 散斑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PIV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钊 郭永彩 高潮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2,105,共7页
粒子图像测量技术(PIV)在现代流场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流场测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二维PIV日益完善,新课题对流场测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三维PIV的深入研究,但该技术的复杂性使得流场的三维速度测量更为困难。笔者以PI... 粒子图像测量技术(PIV)在现代流场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流场测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二维PIV日益完善,新课题对流场测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三维PIV的深入研究,但该技术的复杂性使得流场的三维速度测量更为困难。笔者以PIV技术为对象,重点阐述基于针孔相机模型的三维PIV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探讨了三维PIV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切面三维速度 体流动场 透视 散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采空区层状岩体微震信号传播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贾宝新 王坤 +3 位作者 孙傲 周琳力 孙闯 苏丽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55-3265,共11页
微震信号在层状岩体中传播规律的研究对于实现震源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天然岩体中,微震信号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不仅受其内部因素即岩石自身物理性质的影响,还受外部因素如地质结构面、断层及采空区等条件的影响。通过室内... 微震信号在层状岩体中传播规律的研究对于实现震源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天然岩体中,微震信号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不仅受其内部因素即岩石自身物理性质的影响,还受外部因素如地质结构面、断层及采空区等条件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微震信号在不同岩层及采空区处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速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且岩层密度越大衰减越慢;穿过的结构面数量越多,微震信号传播速度衰减比例越大;能量的衰减与波速的衰减一致。采空区断面横截面积越大,微震信号通过的用时越长;采空区周围岩石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质的数值越大,微震信号通过时衰减越少。边际谱分析结果表明:断层对频率高的微震信号阻碍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 结构面 波速 能量 边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对爆炸冲击工程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建华 高宏伟 +1 位作者 薛小蒙 周科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0-1567,共8页
基于裂隙岩体的结构面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爆炸冲击应力波的传播规律有重要影响,以铜坑矿岩体力学参数为基础,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结构面厚度、倾角及结构面充填材料对爆炸冲击工程响应的数值模型,获取结构面对爆炸... 基于裂隙岩体的结构面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爆炸冲击应力波的传播规律有重要影响,以铜坑矿岩体力学参数为基础,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结构面厚度、倾角及结构面充填材料对爆炸冲击工程响应的数值模型,获取结构面对爆炸冲击下的工程响应特性,并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结构面参数灰关联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确定结构面参数在爆破冲击工程响应的重要度。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前、后测点的质点峰值振速的衰减度与结构面厚度呈指数函数,当结构面厚度为0,5,10,15和20 cm时,衰减度分别为0.365,1.508,2.303,2.418和2.443;结构面倾角对爆破冲击工程响应与衰减度呈正相关,当结构面倾角为30°,45°和60°时,衰减度分别为1.580,2.495和2.698;当结构面的充填材料为胶结、碎屑、泥质时,质点峰值振速的衰减度分别为2.303,2.458和2.598,与充填材料的强度呈负相关;3种因素的影响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面厚度、倾角、充填材料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爆炸冲击 质点峰值振速 影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轴向飞散战斗部破片速度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仲凯 袁宝慧 +1 位作者 许碧英 施长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24,共5页
用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不同装药长径比的破片轴向飞散战斗部在单点起爆与平面起爆两种起爆方式下的速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装药端面中心位置处破片速度最高,沿径向大致呈抛物线趋势衰减;随着长径比的增大,破片速度增大,但增... 用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不同装药长径比的破片轴向飞散战斗部在单点起爆与平面起爆两种起爆方式下的速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装药端面中心位置处破片速度最高,沿径向大致呈抛物线趋势衰减;随着长径比的增大,破片速度增大,但增大幅度趋缓;相对于中心单点起爆,平面起爆提高了装药爆轰的瞬时度,减弱了爆轰产物气体侧向稀疏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破片速度,且速度增益在中心位置处最大,沿径向增益趋缓;就装药结构来说,长径比越大,速度增益越小,平面起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小长径比战斗部的破片速度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定向战斗部 起爆方式 破片速度 平面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对爆破应力波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薛小蒙 王杰 +1 位作者 陈继强 黄土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6-39,共4页
结构面的存在会影响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传播方式,广西铜坑矿裂隙较为发育,导致生产爆破效果较差,以该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采集到的爆破振动数据,利用ANSYS数值软件,研究了不同厚度、角度和充填材料的结构面对应力波的影响规律。研究... 结构面的存在会影响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传播方式,广西铜坑矿裂隙较为发育,导致生产爆破效果较差,以该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采集到的爆破振动数据,利用ANSYS数值软件,研究了不同厚度、角度和充填材料的结构面对应力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爆破应力波的衰减程度随着结构面厚度的增加而增加;2结构面后测线上的质点X向速度衰减较快,Y向速度衰减较慢3随着角度的增加,结构面对应力波的衰减作用不断增加。4不同充填材料对应力波的衰减程度排序为泥质充填物碎屑充填物胶结充填物。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矿山在裂隙岩体中进行爆破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结构面 衰减度 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洪 李双跃 +2 位作者 任朝富 刘继光 李进春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4-408,413,共6页
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部分几何参数与操作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蜗壳与导风叶对导流效果的影响.在分析模拟所得X-Y散点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导风叶外圈的速度和压力偏差均值与一、二次风口进风量百分比,蜗壳... 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部分几何参数与操作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蜗壳与导风叶对导流效果的影响.在分析模拟所得X-Y散点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导风叶外圈的速度和压力偏差均值与一、二次风口进风量百分比,蜗壳偏心距,导风叶定位基圆直径,导风叶数量等重要参数的关系曲线,得出一系列较优设计目标,为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部分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试制样机SX-35并利用粉煤灰进行筛余实验,定性验证了CFD分析结果在工程运用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涡流分级机 导流结构 CFD 速度偏差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状燃料组件窄缝流道流速分布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新兴 张佑杰 +3 位作者 贾海军 姜胜耀 薄涵亮 闵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9-522,共4页
实验研究了平行窄缝流道板状燃料组件的流速分布。实验以无离子水作流动介质,在常压及不同Re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Re条件下,横向单通道流速分布呈中间流速高、边缘流速陡减的梯形分布,符合常规流道流速分布特点;纵向平行多... 实验研究了平行窄缝流道板状燃料组件的流速分布。实验以无离子水作流动介质,在常压及不同Re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Re条件下,横向单通道流速分布呈中间流速高、边缘流速陡减的梯形分布,符合常规流道流速分布特点;纵向平行多通道间的流型呈中间流速低、边缘流速高的凹型分布,这种凹型分布是由入口结构件造成的,对反应堆堆芯流量的均匀分配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燃料组件 窄缝流道 流速分布 反应堆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注胶质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福春 王彬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注胶质量,进行了超声波法检测试验.根据裂缝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进行检测试验,通过将实际声时与理论声时进行比较,并辅以波形和波速对注胶质量进行判断,得出了单面平测法和双... 为了研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注胶质量,进行了超声波法检测试验.根据裂缝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进行检测试验,通过将实际声时与理论声时进行比较,并辅以波形和波速对注胶质量进行判断,得出了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测得的实际声时与理论声时的差别.结果表明,超声波在裂缝及裂缝表面抹胶情况下传播路线基本一致,在相同测距情况下,当灌缝混凝土实测声时与完好混凝土理论声时差在5%以内时,认为混凝土灌胶已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超声波 裂缝 单面平测法 双面斜测法 声时 波形 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照明的合成震源记录交互剩余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昌龙 张叔伦 +1 位作者 赵景霞 杨其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0-8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基于控制照明的合成震源记录交互剩余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与其他类似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的不同点在于:(1)叠前深度偏移采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快速合成震源记录算法;(2)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震源,与速度分析方... 提出了一种新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基于控制照明的合成震源记录交互剩余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与其他类似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的不同点在于:(1)叠前深度偏移采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快速合成震源记录算法;(2)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震源,与速度分析方法一致;(3)应用控制照明技术,避免了因横向变速而导致的平面波震源波场在传播过程中的畸变,从而减小了速度分析的误差;(4)实用的速度谱设计,使交互偏移速度分析可行且易于操作.模型和新疆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震源记录 剩余偏移速度分析 平面波震源 波动理论 控制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截面ECT的气/固两相流参数检测系统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道业 施源 徐锌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68-1974,共7页
为了实现多相流的流动过程在线监测和多参数测量,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应用于气/固两相流检测的双截面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采用交流法电容检测原理实现具有16个独立电容检测通道的电容测量电路,实测系统的成像速度为590帧/秒。将双截面... 为了实现多相流的流动过程在线监测和多参数测量,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应用于气/固两相流检测的双截面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采用交流法电容检测原理实现具有16个独立电容检测通道的电容测量电路,实测系统的成像速度为590帧/秒。将双截面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用于气/固两相流的实时检测,并将两层截面的图像作相关计算,获取成像截面的固相速度分布。由固相速度和浓度最终算出气/固两相流的固相质量流量,从而实现气/固两相流浓度、速度、流量等多参数的综合检测。将双截面ECT传感器算得的质量流量与发料罐重力传感器获取的质量流量作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流量测量误差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截面 电容层析成像 流动速度 质量流量 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和Br^-在含水介质中的混合迁移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月娥 姚来根 +3 位作者 江洪 姜凌 李丹 李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71-475,共5页
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野外试验场地下研究设施的实验竖井中进行了3H和Br-的混合迁移实验。设计了两种实验装置。在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中装有示踪剂和在含水层采集的扰动土,天然地下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实验装置的前端,在实验装置末端和不... 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野外试验场地下研究设施的实验竖井中进行了3H和Br-的混合迁移实验。设计了两种实验装置。在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中装有示踪剂和在含水层采集的扰动土,天然地下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实验装置的前端,在实验装置末端和不同取样断面抽取(或采集)水样,并通过对水样的测量得到示踪剂的迁移速度。在相同条件下,Br-的迁移速度均大于3H的迁移速度。这可能是由于负离子的排斥效应造成的。各实验装置流出液中3H与Br-迁移速度之比在0 78~0 94之间。无论示踪源层是点源还是面源,3H和Br-各自在不同距离处不同径向位置的迁移速度相同。按浓度峰或按质心的计算均可看出,3H与Br-的速度比随距离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 Br^- 介质 混合迁移 中国 辐射防护 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机注射速度的模糊控制及其仿真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松 张培仁 邓超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9-352,共4页
注射速度控制是注塑成型工艺里极其重要的一环。由于注塑过程的时变和非线性特点,注射速度控制成为较为复杂的一个课题。在一个螺杆往返式注塑机通用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注塑机速度模糊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设计方法:输入输出量定义域的选择... 注射速度控制是注塑成型工艺里极其重要的一环。由于注塑过程的时变和非线性特点,注射速度控制成为较为复杂的一个课题。在一个螺杆往返式注塑机通用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注塑机速度模糊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设计方法:输入输出量定义域的选择,隶属度函数的形状,使用相位面分析设计知识库,前馈控制器的设计。通过仿真说明了该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能有效的跟踪快速变化的速度设定曲线,在模型参数发生变化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注塑 速度控制 相位面分析 模糊前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华忠 冯波 任浩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保振幅或保波形成像是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的基础。由于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F-K域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不适应弱横向变速介质情形,因此,基于偏移距(Offset)域平面波偏移思想,提出了Offset平面波有限...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保振幅或保波形成像是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的基础。由于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F-K域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不适应弱横向变速介质情形,因此,基于偏移距(Offset)域平面波偏移思想,提出了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讨论了CMP道集平面波分解原理,推导了Off- set平面波方程及其有限差分解法,给出了角度道集生成方法。利用大庆油田的一个横向缓变的速度模型,对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缓横向变速介质情形,波场外推算子保幅,计算效率高,可以为AVP/AVA分析提供较好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et平面波 有限差分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 横向缓变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温度层结时森林郁闭度与林冠上风速廓线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关德新 朱廷曜 金昌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关系可由对数函数表示:d=(H/a)ln(C/C0).Z0和U的变化特征比较相似,在C=02附近有最大值,C再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风速廓线 林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