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用通道结构对燃料电池流量分配的影响
1
作者 张贝贝 薛学良 +1 位作者 刘锋 郑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6-520,共5页
该文建立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三维模型,数值研究公用通道长度(L)和公用通道宽度(D)、公用通道面积以及面积比(入口面积/出口面积)对电堆气体流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公用通道长度和宽度均能提高气体分配均匀性;增大公用通道面积,电... 该文建立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三维模型,数值研究公用通道长度(L)和公用通道宽度(D)、公用通道面积以及面积比(入口面积/出口面积)对电堆气体流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公用通道长度和宽度均能提高气体分配均匀性;增大公用通道面积,电堆流量分配均匀性也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减小进入与出口的面积比,有利于减小进口侧公用通道与出口侧公用通道的压力差,提高电堆的流量分配以及减小电堆的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湍流模型 多孔材料 流动结构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双层搅拌桨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红军 孙文杰 +3 位作者 张弛 张成俊 杜玮 陈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针对六直叶涡轮桨搅拌过程中速度、湍动能等流体力学特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类新型分形双层几何涡轮桨,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实验,对这一类分形桨的流场速度、湍动能、湍能耗散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场速度分... 针对六直叶涡轮桨搅拌过程中速度、湍动能等流体力学特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类新型分形双层几何涡轮桨,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实验,对这一类分形桨的流场速度、湍动能、湍能耗散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场速度分布特征为风轮状,并向槽壁逐渐递减;风轮状的流场速度区域随着分形维数与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无迭代桨流场湍动能强度明显大于分形桨,流场湍动能强度随着分形维数与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流场湍流耗散率特征为锯齿状,分形桨湍流耗散率明显小于无迭代桨,矩形一次迭代桨湍流耗散率效果最好;分形桨搅拌功率随着分形维数与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矩形迭代桨在流场速度分布、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方面明显优于无迭代桨和三角形迭代桨。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结构搅拌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分形桨 湍动能 湍能耗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管式射流微通道液冷散热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帆 张芫通 +3 位作者 陶成 胡成玉 杨小平 魏进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7-1786,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芯片向大面积、高功率方向发展,对热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微通道液冷能够解决高功率芯片散热难题,但传统平直微通道热沉流阻大、温度均匀性差。提出了一种耦合歧管式进出液结构、分布式射流和微针翅的新型歧管式微通...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芯片向大面积、高功率方向发展,对热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微通道液冷能够解决高功率芯片散热难题,但传统平直微通道热沉流阻大、温度均匀性差。提出了一种耦合歧管式进出液结构、分布式射流和微针翅的新型歧管式微通道散热器,在平均热通量高于330 W/cm^(2)、总功率达到2500 W时,芯片平均温度低于70℃,实现了高效散热。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降低散热器射流腔高度可显著强化传热,但整体压降也随之陡升,存在一个最佳射流腔高度;散热器底板的微针翅尺寸及其与射流腔的相对尺寸是新型歧管式微通道散热器的重要结构参数,微针翅的存在并不是绝对有益于传热强化。定义了微针翅与射流腔之间相对高度的无量纲参数——翅占比,存在临界翅占比使得阻碍效应和强化效应相抵消,当翅占比高于这一临界值时才能达到强化换热效果。本研究为新型歧管式微通道散热器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传热 数值模拟 湍流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雷诺数下对称翼型的转捩判断与规律研究
4
作者 杨从新 张根豪 +3 位作者 李寿图 郭艳磊 岳念西 刘文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6-333,共8页
围绕翼型的转捩问题,以NACA0012、NACA0015、NACA0018三种不同厚度的对称翼型为研究对象,基于TSST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基于湍流强度的转捩判断方法并研究在5种大雷诺数条件下翼型表面流动的转捩规律,以期为风力机叶片设计提供... 围绕翼型的转捩问题,以NACA0012、NACA0015、NACA0018三种不同厚度的对称翼型为研究对象,基于TSST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基于湍流强度的转捩判断方法并研究在5种大雷诺数条件下翼型表面流动的转捩规律,以期为风力机叶片设计提供新的参考思路。研究表明,基于湍流强度的转捩判断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使用翼型表面湍流强度曲线的阶跃现象观测转捩,可有效避免转捩前流动扰动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湍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可为风力机叶片设计寻找最佳设计参数。研究发现,增大攻角和雷诺数使得翼型上翼面转捩位置前移、下翼面转捩位置后移。此外,随着攻角的减小、雷诺数的增大、翼型表面厚度的增加,在翼型转捩前的流动逐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 风力机 计算流体力学 γ-Reθ转捩模型 雷诺数 湍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建 孙伟 +6 位作者 沈政昌 韩海生 晋应升 肖遥 高志勇 孙磊 罗远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1-2818,共18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管个数的增加使粗颗粒浮选柱内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分布趋向于均匀。对称的4个射流管可显著改善流场分布,形成的漩涡促进了气泡与颗粒的相互作用,稳流板使气泡速度分布均匀。浮选柱内湍动能随着上升水量和充气量的增加而增大,稳流板作用明显。上升水量对稳流板上下方区域湍流耗散率的影响呈梯级分布,可实现底部紊流矿化、中部紊流−稳流转变、上部静态流态化浮选的三段式流体环境,利于粗颗粒矿物浮选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流场特性 湍动能 湍流耗散率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0A·h方块电池组风冷热管理单元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康芳明 苏庆宗 王亚雄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11-6722,共12页
基于280A·h大容量储能电池所开发一种新型微多孔板风冷热管理单元,通过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对比研究“Z”型和“U”型风道结构对电池热管理单元热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定以“U”型风道结构探究有无多孔板,不同多孔板厚度、入口风速... 基于280A·h大容量储能电池所开发一种新型微多孔板风冷热管理单元,通过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对比研究“Z”型和“U”型风道结构对电池热管理单元热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定以“U”型风道结构探究有无多孔板,不同多孔板厚度、入口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放电倍率下电池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结果表明,添加多孔板可有效优化流量分布,提升电池组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增加多孔板厚度,电池组最高温度显著降低;增大风速可显著改善电池组最高温度和平衡电池组内部温差;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均与放电倍率呈现正相关。此外,当多孔板厚度6mm、放电倍率1C、风速为10m/s、环境温度25℃时,电池组最高温度为36.51℃,最大温差仅为1.55℃,工作性能最佳。本文所开发的新型微多孔板风冷热管理单元能够快速释放方块状电池大倍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显著提升储能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风冷 微通道 湍流 电池热管理 对流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不同切割形状对离心泵各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颜林 宋文武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6-2118,共13页
离心泵叶片直接影响离心泵的效率与使用寿命,因此,对叶片形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离心泵叶片出口边进行单一切割以改变离心泵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叶片前缘、尾缘进行了双向切割,研究了不同切割形状对离心泵各项性能的影响。首先,以... 离心泵叶片直接影响离心泵的效率与使用寿命,因此,对叶片形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离心泵叶片出口边进行单一切割以改变离心泵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叶片前缘、尾缘进行了双向切割,研究了不同切割形状对离心泵各项性能的影响。首先,以一台n_(s)=73的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使用UG软件进行了离心泵三维建模与叶片切割(切割出了24种叶片模型);然后,使用ICEM软件划分了网格,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作为计算模型,在离心泵叶片与蜗壳隔舌处设置了监测点;最后,采用ANSYS CFX软件,对无切割和切割后的模型进行了离心泵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离心泵在0.6Q_(d)~1.4Q_(d)工况下的外特性曲线;在外特性良好的前提下,研究了其内部流动结构、压力脉动特性,以及湍动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1.0Q_(d)设计工况下,切割后的模型较无切割模型的效率均提升了4%左右,对称切割的模型中前缘为椭圆、尾缘为钝形的模型7的效率提升最高,提升了4.8%,非对称切割前缘为圆形、尾缘为背面半切割的模型14效率提升了5.4%;无切割模型内部流线紊乱且内部相对速度高的区域较多,非对称切割的模型14叶轮内部流线分布均匀且相对速度值和分布区域减小;相对于无切割模型,切割后的模型内部压力升高,对称切割的模型7压力脉动减小了10%,而非对称切割的模型14压力脉动强度增加了近30%;切割后的模型湍动能分布明显改善,尾缘处湍动能值减小,对称切割的模型7湍动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大,表现更稳定。综合不同切割模型的外特性及稳定性表现可知,将前缘切割为椭圆、尾缘切割为钝形,能有效提升离心泵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叶片形状 叶片前缘、尾缘双向切割 外特性分析 内部流动结构 压力脉动规律 湍动能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冷扩散模型的复杂反应流场建模方法
8
作者 陈俊宏 程辉 胡贵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0-731,共12页
仿真复杂湍流反应流场的计算消耗巨大,为了缓解计算负担,许多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代理模型,但获取该代理模型所需要的数据仍存在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冷扩散模型(Cold Diffusion Model,CDM)的代理... 仿真复杂湍流反应流场的计算消耗巨大,为了缓解计算负担,许多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代理模型,但获取该代理模型所需要的数据仍存在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冷扩散模型(Cold Diffusion Model,CDM)的代理模型。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DDPM)不同,插值冷扩散模型在扩散过程中采用逐步插值替代加入随机高斯噪声,为复原过程引入更多信息。二维甲烷燃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代理模型,插值冷扩散模型能够利用有限的数据,学习到更多的信息,减少训练所需的计算数据量,从而缓解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反应流 计算流体力学(CFD) 代理模型 扩散模型 图像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泵站双向进水流道三维紊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8
9
作者 陈松山 葛强 +2 位作者 周正富 杨国平 严登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结合太湖治理工程中魏村枢纽的大型排灌泵站双向进水流道设计,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模拟了双向进水流道在加设导水锥和未设导水锥时的三维流场,预测了旋涡的发生位置和形态.结果表... 结合太湖治理工程中魏村枢纽的大型排灌泵站双向进水流道设计,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模拟了双向进水流道在加设导水锥和未设导水锥时的三维流场,预测了旋涡的发生位置和形态.结果表明:未加导水锥时,喇叭口下有奇点,会产生附底旋涡,加设导水锥可以消除;加设导水锥后泵进口流速分布比未加导水锥时均匀;两方案的流道盲端死水区均存在对称旋涡.该研究有助于双向进水流道的水力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双向流道 数值模拟 SIMPLE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运输厢体结构对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郭嘉明 吕恩利 +2 位作者 陆华忠 杨松夏 曾志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4-80,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冷藏运输厢体结构对冷藏运输环境均匀性的影响,该文针对3种厢体,冷藏运输中比较常用的"上进上出"式厢体和"上进下出"式厢体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差压式"厢体建立了三维紊流数值计算模型,... 为了研究不同冷藏运输厢体结构对冷藏运输环境均匀性的影响,该文针对3种厢体,冷藏运输中比较常用的"上进上出"式厢体和"上进下出"式厢体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差压式"厢体建立了三维紊流数值计算模型,并运用FLUENT软件,采用SIMPLE算法和壁面函数法对3种厢体的空载和满载结构模型进行风速流场的数值计算,得到了3种厢体的风速云图和矢量图。通过厢中不同截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差压式"厢体无论是处于空载还是满载时内部流场都比"上进下出"和"上进上出"式厢体的流场均匀;"上进下出"式厢体满载时的风速流场比空载时和"上进上出"式厢体的流场更均匀;"上进上出"式厢体无论是处于空载还是满载时,厢体内部的风速梯度较大,流场均匀性一般。研究结果对于冷藏运输厢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流场 冷藏运输车 紊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桨搅拌槽流动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1
作者 侯拴弟 张政 +1 位作者 王英琛 施力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在旋转坐标系下 ,采用k-ε湍流模型模拟了两个时间瞬间六直叶涡轮搅拌槽内流体流动状态 ,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六直叶涡轮搅拌槽内“双循环”流动形式 .模拟结果表明当桨叶离底距离C/T =0 .16 7时 ,槽体内流动从径向流动转化为轴向流动 .模... 在旋转坐标系下 ,采用k-ε湍流模型模拟了两个时间瞬间六直叶涡轮搅拌槽内流体流动状态 ,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六直叶涡轮搅拌槽内“双循环”流动形式 .模拟结果表明当桨叶离底距离C/T =0 .16 7时 ,槽体内流动从径向流动转化为轴向流动 .模拟计算搅拌功率准数及桨叶排出流量准数与实验结果相差很小 ,数值模拟速度分布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 ,且预测速度数值明显优于“黑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旋转坐标 流动场 数学模型 边界条件 涡轮浆搅拌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湍流模型在轴流泵叶顶泄漏涡模拟中的应用与验证 被引量:68
12
作者 张德胜 吴苏青 +3 位作者 施卫东 潘大志 姚捷 张光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6-53,共8页
为寻求一种经济、适合的湍流模型模拟轴流泵叶顶泄漏涡的结构和运动特性,该文基于ANSYS CFX软件平台,优化了六面体网格拓扑结构,比较了标准k-ε湍流模型(standard k-ε)、重正化群k-ε湍流模型(renormalization group k-ε,RNG),标准k-... 为寻求一种经济、适合的湍流模型模拟轴流泵叶顶泄漏涡的结构和运动特性,该文基于ANSYS CFX软件平台,优化了六面体网格拓扑结构,比较了标准k-ε湍流模型(standard k-ε)、重正化群k-ε湍流模型(renormalization group k-ε,RNG),标准k-ω湍流模型(standard k-ω)和SST k-ω湍流模型(shear stress transport)等4种湍流模型在轴流泵叶顶泄漏涡模拟中的计算精度和叶顶泄漏涡流场特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工况下,SST k-ω湍流模型预测外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扬程误差为4.688%,较其他3种湍流模型准确;4种湍流模型计算的叶顶泄漏涡流线、叶顶区压力场和轴面速度场分布规律相似,但RNG k-ε和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的涡卷吸较强,涡带的旋涡强度相对较大。基于旋涡强度提出了一种对叶顶泄漏涡的涡心进行识别的方法,并与高速摄影拍摄的涡带结果进行了对比,在设计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发现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的叶顶泄漏涡运动轨迹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验证了SST k-ω湍流模型在轴流泵叶顶泄漏涡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数值模拟 模型 湍流 叶顶泄漏涡 网格优化 涡核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叶片离心泵叶轮内变工况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何有世 袁寿其 +1 位作者 郭晓梅 张金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对带分流叶片的离心泵叶轮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采用雷诺时均方程和修正了的k-ε湍流模型,在压强连接的隐式修正法建立的压力速度校正方程基础上,利用贴体坐标系和交错网格技术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揭示了带分流叶片... 对带分流叶片的离心泵叶轮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采用雷诺时均方程和修正了的k-ε湍流模型,在压强连接的隐式修正法建立的压力速度校正方程基础上,利用贴体坐标系和交错网格技术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揭示了带分流叶片的离心泵叶轮内部湍流流动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分布及压力分布规律,对叶轮内部流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加,叶轮内相对速度增大明显;叶轮内整体动压随流量增加而下降,动压在叶轮内的分布场为大流量比小流量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叶片 离心泵 工况 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径向尺度对自然超空泡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闯 罗凯 +1 位作者 党建军 李代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6-941,共6页
基于商用CFD软件Fluent 160,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和Re-alizablek-e湍流模型,建立了圆盘空化器超空化流动的三维计算模型,开展了模型验证工作,研究了流域径向尺度对自然超空泡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 基于商用CFD软件Fluent 160,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和Re-alizablek-e湍流模型,建立了圆盘空化器超空化流动的三维计算模型,开展了模型验证工作,研究了流域径向尺度对自然超空泡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向尺度对超空泡形态有显著影响。流域径向尺度不足时空泡明显偏大;随流域径向尺度的增加超空泡的尺寸逐渐减小并收敛;当流域具有36倍以上的径向比尺度时,超空泡外形收敛并且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吻合,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流场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球阀水流阻力特性及流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石喜 吕宏兴 +3 位作者 张宽地 朱德兰 孙斌 曹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101,F0002,共8页
为了研究排灌工程管网中PVC球阀水流阻力及流动规律,对2种PVC球阀DN75和DN50进行了试验,采用角位移传感器监测阀门开度,同时采用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对2种球阀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对3种规格球阀DN110、DN90和DN63进... 为了研究排灌工程管网中PVC球阀水流阻力及流动规律,对2种PVC球阀DN75和DN50进行了试验,采用角位移传感器监测阀门开度,同时采用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对2种球阀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对3种规格球阀DN110、DN90和DN63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5种规格球阀的阻力系数计算表达式。比较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DN75和DN50球阀模拟的阻力系数值与试验吻合的较好。DN75球阀流场特征显示相对开度为0.91时流态比较稳定,无明显漩涡;相对开度为0.36时压力、速度梯度较大,在球阀YZ截面出现大小相当、方向相反的对称漩涡,造成了较大的水头损失。研究结果可为管网的水力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紊流 数值模拟 球阀 局部阻力系数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器结构对环流反应器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娟 毛羽 +3 位作者 刘艳升 曹睿 江华 钟安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含率和内筒中的两相速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因而对气含率分布和气液两相接触效果有较大影响 ,从而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单环分布器产生的气液两相接触效果较差 ,对于反应过程很不利 .对于大直径的环流反应器推荐使用多环分布器 .计算所得的整体气含率与实测的整体气含率进行了对比 ,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体分布器 气含率 环流液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Ar等离子体射流反应器的模拟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谢克昌 陈宏刚 +1 位作者 田亚竣 朱素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9-395,共7页
建立了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射流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在模型中同时考虑流动、对流换热和共轭热传导等过程 ,消除了以往对反应器内壁温度估计造成的误差 .对湍流的模拟采用了常见的标准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 .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模拟 计算流体动力学 裂解 乙炔 氢气 氩气 等离子体射流反应器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外流场的三维计算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谷正气 姜乐华 +1 位作者 吴军 方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6-298,32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轿车外流场的三维计算模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涉及基本方程、有限容积法的应用、交错网格系统及边界条件的处理等,并给出了应用算例。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轿车 外流场 三维计算 模拟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分层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振红 沈永明 +1 位作者 郑永红 邱大洪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以N S方程和k ε湍流模型为基础 ,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 ,考虑了浮力对紊动的影响 ,建立了温度和盐度分层流的k ε模型 ,对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的一类密度分层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其中紊动平均量控制方程中的紊动项是... 以N S方程和k ε湍流模型为基础 ,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 ,考虑了浮力对紊动的影响 ,建立了温度和盐度分层流的k ε模型 ,对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的一类密度分层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其中紊动平均量控制方程中的紊动项是由k ε紊流模型计算 ,给出了速度、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计算结果正确地反映了分层及紊动特征 ,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温 盐度 分层流 紊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湍射流的轴对称大涡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全林 张会强 +2 位作者 郭印诚 王希麟 林文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对空间发展的不可压缩圆湍射流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在流动轴对称假定下 ,对 Re数等于 1130 0的圆湍射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大涡模拟很好地再现了圆湍射流中拟序结构非定常演化的前期过程 ,成功地捕获到了射流中 Kelvin- Helmholtz不稳... 对空间发展的不可压缩圆湍射流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在流动轴对称假定下 ,对 Re数等于 1130 0的圆湍射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大涡模拟很好地再现了圆湍射流中拟序结构非定常演化的前期过程 ,成功地捕获到了射流中 Kelvin- Helmholtz不稳定性的触发与初级涡环的卷起及其第一次和第二次配对合并现象。但在流动轴对称假设下 ,大涡模拟不能模拟出湍流拟序涡环结构的破碎过程。对圆湍射流的轴对称大涡模拟结果进行长时间统计平均 ,能够预报出圆湍射流的核心区特征 ,但与圆湍射流的理论分析解和经典的实验数据对比发现 ,核心区后大涡模拟预报的流向速度降低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拟序结构 圆湍射流 数值模拟 不可压缩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